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1237800000039

第39章 裴将军剑舞赋并序(2)

[17]矧(shěn):况。宇县:天下。乖剌:违忤,动荡混乱。

[18]关河:山河。阻遏(è):阻隔、断绝。

[19]枌榆:代故乡。《史记·封禅书》:“高祖初起,祷丰枌榆社。”裴骃《集解》:“张晏曰:‘枌,白榆也。社在丰东北十五里。或曰枌榆,乡名,高祖里社也。’”

[20]骨肉:指亲人。

[21]佸(huó):相会。《诗经·唐风·鸨羽》:“悠悠苍天,曷其有极?”又《王风·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抚艰勤之此土,偶四海而承平[1]。方神武之君临[2],尚未遑于戢兵[3]。警山戎之外虞[4],重燕代之专征[5]。罄帑藏之实[6],穷干甲之精[7]。陆隘幽冀[8],水填沧溟[9]。其为盛也,入师长于庶僚[10],出董率于连城[11]。冢妇降于王姬[12],馀子超乎正卿[13]。睚眦则浃日诛夷[14],攀附则累岁尊荣[15]。玉帛车舆,钟鼓台亭,焕赫而铿[16]。三十年中,初不戒其满盈。终大都之隅国[17],逸漏网之奔鲸[18]。溃乱河淇[19],虔刘汴荥[20]。复东洛[21],隳陕坰[22],抗靡坚阵,守无完营。呼吸三旬[23],遂至乎上京[24] 燧烛于王宫[25],潼关为之昼扃[26]。既而将吏逋窜[27],烝民骇散[28],崩腾郡邑[29],空阒闾闬[30]。荒凉我汝颍[31],牢落我睢涣[32],传置载驰于商邓[33],兵符荐集于淮汉[34]。彼邦畿之尹守[35],藩牧之垣翰[36],莫不光膺俊选[37],践履清贯[38]。荣利溢乎姻族[39],繁华恣其侈玩[40]。或拘囚就戮,或胥附从乱[41],曾莫愧其愚懦[42],又奚闻于殉难[43]?

甚乎!昔先王之经国[44],仗文武之二事[45],苟兹道之不坠[46],实经天而纬地。邦家可得而理,祸乱无从而至。今执事者反诸[47],而儒书是戏。搜狩鲜备[48],忠勇翳郁[49],浇风横肆[50],荡然一变,而风雅殄瘁[51]。故时平无直躬之吏[52],世难无死节之帅[53]。其所由来者尚矣,不其哀哉!

[1]偶:遇,值。

[2]神武:神明威武。此指唐玄宗。君临:主宰天下。

[3]未遑:来不及。戢(jí)兵:息兵。戢,止息。

[4]山戎:此代北方边地民族。唐玄宗时,与东北地区的奚、契丹等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外虞:外患。

[5]燕:山名。绵亘于今河北平原北侧,东西走向。唐时为塞北的一道天然屏障。代:即代州,也称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代县。

[6]罄(qìnɡ):器中空。引申为尽、完。帑(tǎnɡ)藏:国库。帑,库。

[7]干甲之精:最好的军队。干,盾。甲,铠甲。

[8]隘:阻止,隔绝。幽:古幽州,即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冀:古冀州包括今山西东北部、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辽宁西部。

[9]沧溟:指大海。

[10]长(zhǎnɡ):首领。庶僚:下属官员。

[11]出董:出外监察。董,督。连城:合数城。

[12]冢妇:嫡长子之妻。王姬:帝王之女。

[13]馀子:嫡子之外的储子。

[14]睚(yá)眦(zì):怒目而视,指发怒。浃(jiā)日:十日。古代用天干、地支相配以纪日,自甲至癸,十日为一周匝,称浃日。诛夷:诛杀消灭。

[15]攀附:缠绕依附。累岁:年年。尊荣:地位高,名声好。

[16]焕赫:鲜亮显著。铿(kēnɡ)(hōnɡ):钟鼓相杂声。

[17]大都:大的都邑,此指洛阳。隅国:辅佐之国都。

[18]逸:放纵。奔鲸:逃跑的大鲸。

[19]河:黄河。淇:淇水,流经今河南北部。

[20]虔刘:劫掠,杀害。虔,杀害,劫夺。刘,杀,征服。汴:汴州,今河南开封。荥(xínɡ):今属河南省。

[21]复:同“覆”。东洛:东京洛阳。

[22]隳(huī):毁坏。陕坰(jiōnɡ):今河南三门峡、陕县地区。

[23]呼吸:形容时间短促。三旬:三十天。

[24]上京:首都。此指唐都长安。

[25]爟(ɡuàn)燧(suì):告警的烽火 ,火炬。烛:燃烧。

[26]潼关:关名,西近华山,南临商岭,北距黄河,东接桃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昼扃(jǐonɡ):白天关闭。

[27]逋窜:逃亡。

[28]烝民:平民,百姓。

[29]崩腾:动荡,纷乱。

[30]空阒(qù):空寂。闾闬(hàn):民居。

[31]汝颍:汝州、颍川,今皆属河南。

[32]牢落:荒废。睢(suī)涣:睢州、涣水,皆在今河南开封。

[33]传(zhuàn)置:驿站。传,驿站或驿站的车马。载驰:奔驰,疾驰。商邓:商水、邓州,皆在今河南境内。

[34]兵符:调遣军队的符节凭证。荐集:聚集。淮汉:此代南方。

[35]邦畿:国境。尹守:地方长官。

[36]藩牧:方镇。垣翰:官署的长官。

[37]膺:受,当。俊:杰出的人才。

[38]践履:身体力行。清贯:清贵的官职。指侍从文翰之官。

[39]姻族:异姓和同族的亲戚。

[40]侈:放纵。

[41]胥附:远相亲附。

[42]愚懦:蠢笨,胆怯。

[43]殉难:为国难而牺牲。

[44]经国:治国。

[45]仗:依靠。文武:文治武功。

[46]坠:毁坏。

[47]执事者:文武官员。

[48]搜狩:打猎。此指练兵。

[49]翳郁:压抑,无处施展才能。

[50]浇风:庸俗浅浮的社会风气。

[51]风雅: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后泛指儒雅教化。殄(tiǎn)瘁(cuì):摧残,灭绝。

[52]直躬:以直道立身。《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53]死节:为节操而死,死于节操。

变之始也,予旅寓于淇园[1],初提挈而南奔[2]。崩波滑台[3],逼迸夷门[4],亡车徒于鼎城[5],摈图籍于辕[6]。背维嵩[7],遵汝坟[8],回环乎郏叶[9],飘泊乎穰宛[10]。嗟岁聿之云暮[11],结穷阴之涸冱[12]。市萧条以罕人[13],盗充斥以盈路。微奔走之仆御[14],有啼呼之幼孺。川层冰而每涉,途积雪而犹步。昼兮夜兮,曾莫解于驰骛[15],惟寝与食,曷尝忘于恐惧。略南乡之左鄙[16],凌北津之劲渡[17]。

伟夫岘首之为镇也[18],峻隅百雉[19],危甍万井[20],森松篁之荟蔚[21],划鄽街以周整[22]。前山荣依而秀拔[23],斜汉杳映以清迥[24]。粳稌蔗橘[25],杂荆衡之蓄[26];桑麻黍粟,侔冀魏之境[27]。汉之盛也,移南国之冠盖[28];晋之衰也,为北门之捍屏[29]。今方岳之仁明[30],惠久要于平生[31],幸羁旅而获宥[32],旋载笔于戎旌[33]。陪后车乎南纪[34],俨四牡以专征[35],历墉而讯诸[36],乃楚鄢之遗城[37]。昔汉皇之标季[38],间诸侯之释位[39],闻景升之是牧[40],叹兴废于兹地。其后绥怀劲楚[41],抗衡强魏,雄九域以高视,为一方之大庇。亦谋猷所赖而致也[42]。

于时寇盗蜂聚[43],生民失土,贤虽避世,才亦择主。有卧龙之奇英[44],视江汉而胥宇[45],遭刘后之侧席[46],聿畴咨于草莽[47]。若游鱼之在水[48],尚三顾而后语[49]。其始也,亦将棱威汉沔[50],用武荆楚,俟时观衅[51],终然义举。然后包并河洛,荡涤陈汝,迎帝配天,不失厥序[52]。既中流之颠覆[53],故宏算而乖阻[54]。信云长之寡谋[55],亦天命之弗与[56]。犹复廓邛峨之险[57],奋濮之旅[58]。铺敦陇坻[59],震慑关辅[60],致中原于旰食[61],振衰汉之遗绪。洸洸乎俾千祀而景慕[62],宜其易名于忠武[63],不其伟欤?方其躬耕汉渚[64],独咏《梁甫》[65],轻夫管乐[66],莫之云许[67]。伊唱高而和寡[68],亦惆怅于前古。道不同不相为谋,斯之谓矣。

荆云兮蔽亏[69],朔雁兮差池[70]。云有回兮雁有归,嗟予行兮怆迟迟[71]。谅穷愁兮莫谖[72],虽九酝兮奚施[73]。

(《文苑英华》卷一二八,中华书局影印本)

[1]淇园:在今河南淇县附近。古以产竹著名。任昉《述异记》卷下:“卫有淇园,出竹,在淇水之上。《诗》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是也。”

[2]提挈:领着妻儿。

[3]崩:溃散。波:跑。滑台:古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相传古有滑氏,于此筑垒,后人筑以为城,高峻坚固,为军事要冲。

[4]迸(bènɡ):奔散。夷门:夷门山,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此代开封城。

[5]亡:丢失。车徒:车骑与仆从。鼎城:重城,指洛阳。

[6]摈(bìn):抛弃。图籍:图画书籍。(huán)辕(yuán):山名,亦为险关。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因山路险阻,曲折盘旋得名。

[7]背:离开。维嵩:指中岳嵩山。

[8]遵:沿着。汝坟:汝水岸。坟,堤岸。

[9]郏(jiá):山名。在今河南郏县境。叶(shè):地名。今属河南南阳。

[10]穰(rǎnɡ):地名。今河南邓县地。宛(yuān):地名。地在今河南南阳。

[11]聿(yù):语助词,无义。

[12]穷阴:深冬。涸(hé)冱(hù):亦作冱涸,凝结,冻结。此形容冬季重阴冰封的景象。

[13]市:城镇。

[14]微:非。

[15]驰骛:奔走。

[16]略:此指匆匆经过。左鄙:南朝宋齐时习称蛮民为蛮左,故将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的行政机构称“左”。《南齐书·州郡志》:豫州南汝阴郡领南陈左县。

[17]劲渡:险要的渡口。

[18]岘(xiàn)首:岘首山,即岘山,在湖北襄阳南。镇:一方的主山。

[19]峻隅:高高的四方城墙。百雉(zhì):三百丈长的城墙。此谓襄阳城为大都城。

[20]危甍(ménɡ):高高的屋脊。万井:万户人家。形容人口众多,民居聚集。

[21]森松篁:松树、竹林郁郁苍苍。荟蔚:草木繁密貌。

[22]划:计算排列。鄽(chán):同“廛”,民居或市肆。

[23]荣:一作“萦”。

[24]斜汉:此形容流经襄阳城的江水如天河般深幽。杳:深远、幽暗貌。清迥:曲弯的江水清澈明净。

[25]粳(jīng):水稻。稌(tú):稻。

[26]杂:齐,一并。荆衡:荆州、衡州,地为今湖北、湖南。

[27]侔(móu):相等。冀魏:冀州、魏州,地约今河北南部与河南北部。

[28]冠盖:冠服和车盖,指有身份地位的人。

[29]捍屏:保卫的屏障。

[30]方岳:地方长官。此当指源洧。

[31]惠:惠化。

[32]宥(yòu):宥弼,副职。

[33]载笔:此指掌书记之职。戎旌:戎帅旗下,相当于幕府。

[34]后车:侍从所乘之车。南纪:南方。

[35]俨:驾。四牡:四匹马拉的车。

[36]墉:倒塌的城墙。讯:问。

[37]鄢(yān):水名。《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代罗……及鄢,乱次以济。”杜预注:“鄢水,在襄阳宜城县,入汉。”

[38]汉皇:此指东汉献帝刘协。标季:末年。

[39]间(jiàn):嫌隙。释位:放弃帝位。

[40]景升:刘表字。刘表汉献帝初平元年任荆州刺史,据今湖南、湖北广大地区,势力较大。表病卒,子琮投降曹操。

[41]绥怀:安抚关切。

[42]谋猷(yóu):亦作“谋犹”,计谋。

[43]蜂聚:指汉末天下动荡,各地地方势力割据一方。

[44]卧龙:指诸葛亮。

[45]胥宇:等待时机的地方。

[46]刘后:指蜀汉先主刘备。侧席:不正坐,尊贤之意。《说苑·尊贤》:“楚有子玉得臣,(晋)文公为之侧席而坐。”

[47]畴咨:访问,访求。草莽:犹草茅,喻隐居山林。

[48]游鱼在水:刘备得见诸葛亮,二人谈得投机,“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49]三顾:《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东汉献帝建安四年,刘备攻曹操败北,投奔荆州刘表,流亡新野,闻诸葛亮大才,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便三顾茅庐,请其出山相助。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畅谈,提出隆中对策。

[50]棱(lénɡ)威:威严,威势。

[51]俟时:等待时机。观衅:伺隙图取。《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

[52]厥:其。

[53]中流:半渡,在水流之中。《汉书·贾谊传》:“是犹度江河,亡(无)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

[54]宏算:诸葛亮于隆中曾替刘备谋划:先据荆州,东连吴会;后占益州,天府之国。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乖阻:背离妨碍,不得实现。

[55]信:确实。云长:关羽字。刘备定益州,拜关羽督荆州事,为前将军,进攻曹仁于樊,被孙权袭其后,失荆州。孙权斩关羽及其子关平。事见《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56]与:给予。

[57]邛:即邛崃山。在今四川荥经县西。

[58](cónɡ):巴之人。《文选》左思《蜀都赋》:“奋之则旅。”李善注:“应劭《风俗通》曰:巴有人,剽勇。高祖为汉王时,阆中人范目说高祖,募取人定三秦。”濮:古族名,即百濮。《蜀都赋》:“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

[59]铺敦:陈兵驻防。陇坻(dǐ):陇山。此代今陕甘交界地区及甘肃东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刘备卒,诸葛亮力图兴汉室,率军北伐曹魏,驻汉中、沔阳,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60]关辅:关中一带,相当于今陕西省中部。

[61]旰(ɡàn)食:晚食,指事忙不能按时吃饭。此谓诸葛亮北伐中原事。

[62]洸洸:勇武貌。《诗经·大雅·江汉》:“江汉汤汤,武夫洸洸。”俾:使。千祀:千年。景慕:崇敬景仰。

[63]易:变。忠武:蜀建兴元年,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卒,谥忠武侯。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64]方:当时。汉渚:汉水边。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65]梁甫:即《梁甫吟》,亦作《梁父吟》,乐府楚调曲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66]管乐:管仲、乐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67]许:赞扬,称颂。

[68]唱高和寡:比喻不为人理解。

[69]蔽亏:遮挡蒙蔽。

[70]朔雁:北方飞来的大雁。代故乡的音讯。差(cī)池:不齐。《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71]怆:悲伤。迟迟:漫长。

[72]谅:委实,确实。穷愁:深愁。谖(xuān):忘记。

[73]九酝(yùn):指最醇美的酒。

洪迈《容斋五笔》卷三:“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此赋当随源洧视察江陵后作。赋以宜城故城为基点,宕开笔墨,规模宏阔。赋中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总结“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通过自身经历,历叙安禄山叛军对中原的践踏及祸乱给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又备述荆州地势、物产、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因地怀人,表彰诸葛亮“两朝开济”的赤胆忠心,反讽当时纷纷投敌的将帅文臣,力劝源洧坚守荆州,与敌抗衡。全赋感慨遥深,气骨凛然,实为继庾信《哀江南赋》之后又一篇感时伤事的杰作。

(杨晓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