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1238000000064

第64章 雁来红赋

黄宗羲

此为梨洲咏物以言志之作。”雁来红“本为一种漂亮的花草,秋天到来时娇艳迷人,历代文人多有咏写。赋写”雁来红“之方方面面,实寓作者之心志。雁来红:草名,又名”后庭花“、”老少年“。近顶上的茎叶像鸡冠,有红、黄、紫、绿等颜色,叶腋生小黄花,到秋天而颜色益妍。

溽暑初谢[1],秋声在树[2]。寸寸寒烟,山山灵雨[3]。水潺湲而无极[4],天寥泬而如暮[5]。嘹喨兮声满长空[6],参差兮景留古渡。蕙兰心死,芙蓉肠断[7]。草则萤去情亡,叶乃根离恨绊。爰有弱草[8],生于阶畔。根老无花,条孤不蔓。埋菭藓所不辞[9],招苋陆以为伴[10]。于斯时也,忽然露奇,遂尔目换。黄疑晓莺坐树,红若春鹃哭旦。蜀锦出濯[11],霞光方乱。几登群卉之目[12],岂特百草之冠!

儿子百家进曰:”天下之物无大小,未有不得一畅发其精华者也。彼草木之甚微,或花或叶,必蒙一时之咨嗟[13];况夫魁梧长者[14],而有终身于风沙!奈何不能安静待时,急流俗之喧哗?“余乃喟然叹曰:”汝以其妖光夺目,冶色欺人,乃精华之得发耶?方其云惨惨而欲凝,月黯黯而将压,莫诉霜饕[15],谁怜雨劫?杂粉染于凄露,酸心幻为媚叶。秋风宛转,原是哀魂;夕阳陆离[16],但有啼颊。相对吟虫,时来病蝶。岂知其所不得已者,人反赏之以目睫乎?小子识之,君子闻道而腴[17],心空得第[18],奚羡荣枯于外境?达人苦富贵之桎梏[19],世方以为庆;修士伤声名之顿撼[20],世方以为盛。又何殊于兹草之萎浥将败[21],汝方以为得遂其性乎?故曰:木有瘿[22],石有晕[23],犀有通[24],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25]

(《黄宗羲全集》第一〇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1]溽(rù)暑:指盛夏湿润的气候。

[2]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曰秋声。

[3]灵雨:好雨。《诗·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命彼倌人。“笺:”灵,善也。“

[4]潺(chán)湲(yuán):水流之貌。

[5]寥泬(xuè):空虚清朗之貌。

[6]嘹喨:声音高而响亮。也作”嘹亮“。

[7]蕙兰心死,芙蓉肠断:言二花至秋而萎。蕙兰,兰的一种,也称蕙,春暮开花,舌瓣有红点。芙蓉,荷花的别名,生浅水中,夏月开花,有红白诸色。

[8]爰(yuán):句首语气词。

[9]菭藓:青苔。菭,同”苔“。

[10]苋(xiàn)陆:草名,即商陆。

[11]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质地坚韧,色彩鲜艳。濯(zhuó):洗涤。

[12]卉:草的总名,此处作花解。目:头目,首位的。

[13]咨嗟:赞叹。

[14]魁梧:高大貌。长:读若”常“。

[15]霜饕(tāo):贪食,此指严霜的侵袭。

[16]陆离:形容光彩斑斓绚丽。

[17]腴(yú):美好。

[18]得第:中第,及第。

[19]桎(zhì)梏(gù):脚镣手铐,喻指一切束缚人的东西。

[20]修士:操行纯洁的人。顿撼:即撼顿,摇动颠仆。

[21]萎浥(yì):枯萎偃伏。

[22]瘿(yǐng):树木上隆起似肿瘤的部分。

[23]晕:光彩模糊的部分。

[24]犀(xī):犀牛。旧说犀牛是灵异之兽,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25]病:缺点,毛病。

赋以写时令开篇,先点出一个”秋“字,接着即从秋空、秋声、秋色、秋景几个方面勾勒着笔,描绘出一幅苍凉秋意图。这些为雁来红的出场布置下一个惨惨凄凄、窅窅悠悠的典型环境。几经铺垫衬托之后,雁来红终于出现。赋中,作者只用”忽然露奇,遂尔目换“八字,写出了刚刚见到花时刹那间的印象,用笔省净轻灵。接着用明写、暗喻,对花的色、形、韵致、气质诸方面作了惟妙惟肖的描摹,使读者目不暇接,心荡神往,油然而生一睹丽质之想,甚至发出由衷赞美。最后作者收束上面所写花和草两个方面,发出了”几登群卉之目,岂特百草之冠“的慨叹,使对雁来红的描绘达到顶点,雁来红的形象也就饱满地凸立纸端了。

乍看起来,作者似在赞美雁来红。也许,纯从文人的审美旨趣去推想,被美吸引,为美绝倒,有其合理之处。明代杨慎少年时的同题之作,正是一支赞歌,夸示了雁来红如春花春草般的美好,而作者之子百家对雁来红之艳放也未深思,单纯地认为雁来红每年此时得以一遂其性,终于一发精华,乃一值得庆贺之事。从其表面来看,自然就是这些结论。但作者作为清初大儒,著名遗老,又加作赋于晚年隐居之时,看问题就不是那样简单了。他不仅看到表象,而且看清了它的内在实质。百家由雁来红秋季开花赢人咨嗟的现象,想到天下之物尤其是人类,不论如何命运多舛,终会有”发其精华“之时。应该讲,百家是位乐观的积极入世的人。作者则看出雁来红在秋季寒风凄露里不合时宜地开放,忍受的是春花春草难以忍受之苦涩,因此应是不得已。接着由物而人,联想到君子与世俗的不同处世哲学。在作者眼里,富贵与功名乃人生大累,像木之瘿、石之晕、犀之通为物之病一样,根本不值得炫耀。

可以说,雁来红之开花,表面上它精华全发,展示出美的极致。如果让它与人世某物作一对应,它的冲寒怒绽有如人们的富贵状态,作者身经易代巨痛,秉受儒教风习多年的心灵,毅然选择了不与新朝合作的态度。倘若不是特殊的时代氛围,他也不可避免地会走上应举和出仕之途,届时也未必这般地超然尘寰。真正唾弃富贵的不是儒家学人,而只能是佛道之士。由于作者决心当旧朝忠臣,所以在内心与雁来红就找到了契合点,自觉不自觉偏向达人与修士之境界。他也因此能发现雁来红内心之酸楚。反过来讲,他就是处在一个独特视角向世人宣告:人生唯不以富贵功名为怀方可适意。此实乃遗老之心声。

(查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