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1238200000033

第33章 哀二世赋[1]

司马相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曾从汉武帝至长杨(《括地志》云:“秦长杨宫在雍州盩厔县东南三里。上起以宫,内有长杨树,以为名),”还过宜春宫,相如奏赋以哀二世行失也。“秦宜春宫,据《括地志》”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三十里。宜春苑在宫之东,杜之南。“《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皇帝享国三年,葬宜春。“盖葬于宜春苑中。《史记正义》:”今宜春宫见二世陵,故作赋以哀也。“

《汉书·东方朔传》载,建元三年(138),汉武帝”南猎长杨,东游宜春“,又《司马相如传》载,相如从武帝猎于长杨,还过宜春宫,进《哀二世赋》,则《哀二世赋》作于建元三年。

登陂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峨[2]。临曲江之隑州兮,望南山之参差[3]。岩岩深山之谾谾兮,通谷乎谽谺[4]。汩淢噏习以永逝兮,注平皋之广衍[5]。观众树之蓊薆兮,览竹林之榛榛[6]。东驰土山兮,北揭石濑[7]。弭节容与兮,历吊二世[8]。持身不谨兮,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兮,宗庙灭绝[9]。呜呼哀哉!操行之不得兮,坟墓芜秽而不修兮,魂无归而不食[10]。夐邈绝而不齐兮,弥久远而愈佅[11]。精罔阆而飞扬兮,拾九天而永逝[12]。呜呼哀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60年校点本)

[1]二世:即胡亥,秦朝二世皇帝,后为宦官赵高逼迫自杀,葬于宜春苑中。

[2]陂(pō)阤(tuó):倾斜貌。阪:坡。坌(bèn):并也。曾宫:高大的殿宇,指宜春宫。嵯峨:高貌。

[3]临:下视。曲江:即曲江池,在宜春苑中,因水势曲折而得名。隑(qí)州:长洲。南山:即终南山,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参差:不齐貌。

[4]岩岩:石块堆积貌。谾(lóng)谾(lóng):山谷中深而通畅貌。:”豁“字异文,开也。谽(hán)谺(xiā):山谷空洞貌。

[5]汩(yù)淢(yù):水流迅疾貌。噏(xì)习:盛大貌。注:流注。皋:沼泽。广衍:广阔无边。

[6]蓊(wèng)薆(ài):遮天蔽日貌。榛(zhēn)榛(zhēn):草木丛生貌。

[7]揭(qì):撩起衣摆渡水。石濑:从石上流过的水。

[8]弥节:止节,停下马鞭,指减慢车速。容与:从容而行貌。历:过。

[9]持身不谨:指二世滥杀无辜,建阿房宫等事。势:权力。信谗不寤:指信用赵高。寤:通”悟“。宗庙:指秦朝的祖庙。

[10]坟墓:指二世的坟墓。魂:指二世的魂魄。不食(sì):没有人祭献。

[11]夐(xiòng):通”迥“,远,深远。齐(zī):通”粢“,粟米,此指用谷物祭祀。佅(mài):通”昧“,昏暗不明。

[12]精:指二世的精魂。罔阆(liǎng):通”迷离“、”朦胧“,怅惘无所依之貌。拾:登。

全赋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描写宜春苑的自然景物。宜春苑是秦二世的埋葬地,作者写了这里山水全景和树木竹林的郁郁葱葱,用蓬勃的生气衬托二世坟墓的寂寞凄凉,此所谓”以乐景写哀情“也。后部分主要表达哀吊之情,文中两用”呜呼哀哉“,作者的悲伤之感也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对二世亡国的哀吊。昔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但一个强大的王朝在二世手中顷刻瓦解,过去的辉煌烟消云散,这既是二世的悲哀,更是一个王朝的悲哀。第二层是对二世魂魄的哀悼。因为亡国破家,二世的坟墓杂草丛生,魂灵无人祭奠。如果说死是永恒的话,那么死亡的悲哀是无穷无尽的,只能随着时间延伸而加深,而不是随着时间而减轻。汉人桓谭谓此赋曰:”其言怆恻,读者叹息,及卒章切要,断而能悲也。“(《文心雕龙·哀吊》)其说极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汉代是承秦代兴起的王朝,当时的许多清醒文人常常用秦王朝的悲剧给统治者敲响警钟。据《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猎于长杨之时,多次和侍中、常侍等人微服出行,骚扰百姓。司马相如作《哀二世赋》,当是借经过二世墓的事由,对武帝的行为进行讽谏。所以在不长的吊辞部分中,作者反复强调造成二世不幸结局的原因:”持身不谨“、”信谗不寤“、”操行不得“等,既是批评二世,也是批评武帝。全赋的用意是委婉地告诉武帝:若像秦二世一样不注意自己的行为,最终的结果也会和二世一样。文章寓意深刻痛切,一针见血。

(郭令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