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1257200000112

第112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上)(1)

佛教的禅修学自汉代传入中国,在禅修实践能伴生神异功能和神通的宣传下,一时引起了中国佛教信徒纷纷修持禅法的巨大热情。禅修被视为获得解脱的主要手段,成为广大佛教信徒,尤其是出家僧众的基本修持形式。

从中国禅学发展史来看,中国佛教的禅法大致有两支:一支是自东汉安世高、支谶以来,中经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等人传入的小乘和大乘的禅法,至隋代智顗集其大成,创建了完整的禅修体系。这是一支依据经论所说的禅法。另一支是自菩提达摩以来,中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到慧能再衍出五家七宗,即禅宗一系。这支是由藉教悟宗到教外别传,以心传心的禅法。禅宗以禅为主轴而又改变了印度佛教禅的形式,使禅学思想得到空前的发展,并成为唐代以后中国佛教的主流。大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有的佛教学者称:中国的佛教特质在于禅,中国佛教的兴衰也在于禅。中国禅修实践的方式与方法、涵义与实质、走向与演变,都被赋予了浓厚的民族色彩,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格。中国禅修模式所包含的顿悟与渐悟、如来禅与祖师禅、文字禅、看话禅与默照禅,以及念佛禅等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涉及认识论的领域,富有深刻的宗教哲学意义。

禅、禅定、禅悟

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偏高,炎热的气候使人们需要以静制动,求得清凉。印度人民又是长于沉思、富于遐想、善于辩论的民族。自然的和人文的条件,推动了印度人创造出许多种宗教,宗教成为印度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禅在印度诸宗教中得到广泛流传,是印度人宗教生活的重要特征。印度佛教也十分重视禅修,认为禅修是进入涅盘的「城门」。在佛教的全部修持中,禅是极为重要和极富特色的一环,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禅」是梵语dhyana音译「禅那」的略称,汉译是思维修、静虑、摄念,即冥想的意思。用现代话简要地说,禅就是集中精神和平衡心理的方式方法。从宗教心理的角度来看,禅的修持操作主要是「禅思」、「禅念」和「禅观」等活动。禅思是修禅沉思,这是排除思想、理论、概念,以使精神凝集的一种冥想。禅念是厌弃世俗烦恼和欲望的种种念虑的禅修智慧。禅观是坐禅以修行种种观法,如观照真理,否定一切分别的相对性,又如观佛的相好、功德,观心的现象、本质等。禅具有多种功能,诸如,集中精神,即集中注意力,以为宗教修持提供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调节心理平衡,带来宁静与快适的感受。这两项功能和我国气功的功能十分相近。再是化解烦恼,舍弃恶念,提升精神境界。禅还能产生灵感、智慧,有助于观照人生、宇宙的真实。此外,佛教还宣扬长期禅修能获得超常的能力,即神通力,与今人所谓「特异功能」相当。又禅修或可得见诸佛,得见诸佛而断诸疑惑,这后两项功能极富神秘主义的色彩。

与禅的涵义相应的梵语还有samadhi,音译三摩地、三昧等,汉译作定、等持等。「定」是令心神专一,不散不乱的精神作用,或指心神凝然不动的状态。一般地说,定是修得的,是禅修的结果。在中国有时「禅」也当作定的一个要素,被摄于定的概念之中。这样,通常是梵汉并用,称作「禅定」,禅定成为惯用语,被视为一个概念。实际上,禅定的主要内容是禅,是通过坐禅这种方式使心念安定、专一,其关键是静虑、冥想。至于中国禅宗的禅,则明显地向慧学倾斜〔注释: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1云:「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维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大正藏》第48卷,399页上)〕,带有否定坐禅的意味,强调由思维静虑转向明心见性,返本归源,顿悟成佛。这样,中国禅宗的禅和印度佛教的禅与定在意义上就迥异其趣了。

在中国佛教的修持实践中,与定相当的一个用语是「止」,通常止又与「观」对说,称为「止观」。止和观都是梵语的意译。止是静息动心,远离邪念,止灭烦恼,使心安住于一境。观是发起正智,观想事物的真性,也即使心灵直下契入所观的对象,与之冥合为一。如上所说,禅观就是通过坐禅以观照真理。止相当于定,观则相当于慧。所以,止观又称定慧、寂照。天台宗因特别注意止观双运的修持,故又名止观宗。

禅悟,是禅宗用语。从词义来说,禅的本义是静虑、冥想,悟与迷对称,指觉醒、觉悟。悟是意义的转化,精神的转化,生命的转化,含有解脱的意义。禅是修持方式,悟则是修持结果,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中国禅宗学人却把禅由坐禅静思变为日常行事,由心理平衡变为生命体验,从根本上改变了禅的内涵。中国禅宗学人还认为觉悟要由日常行事来体现,由生命体验来提升。禅与悟是不可分的,悟必须通过禅来获得,禅没有悟也就不成其为禅。没有禅就没有悟,没有悟也就没有禅。从这个意义上说,禅与悟之间不存在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或者若从禅包含了悟的意义上说,禅就是禅悟。这是与印度佛教所讲的禅大相径庭的。

一般地说,禅宗的禅修过程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最初是要「发心」,即有迫切的追求,强烈的愿望,以实现解脱成佛这一最高理想;其次是「悟解」,即了解佛教道理,开启智慧,觉悟真理;再次是「行解相应」,即修行与理解结合,也就是开悟后要进一步悟入,使自身生命真正有所体证、觉悟;最后是「保任」,保守责任,也就是在禅悟以后,还必须加以保持、维护,也就是巩固觉悟成果。

以上禅修过程中的开悟与悟入是禅悟的根本内容,也是禅宗人最为关切之处。开悟与悟入是悟的不同形态。开悟是依智慧理解佛教真理而得真知,也称「解悟」;悟入则是由实践而得以体证真理,主体不是在时空与范畴的形式概念下作用,而是以智慧完全渗透入真理之中,与客体冥合为一,也称「证悟」。证悟和解悟不同,它不是对佛典义理的主观理解,不是对人生、宇宙的客观认识,不是认识论意义的知解,而是对人生、宇宙的根本领会、心灵体悟,是生命个体的特殊体验。也就是说,证悟是对人生、宇宙的整体与终极性的把握,是人生觉醒的心灵状态,众生转化生命的有力方式。解悟与证悟作为觉悟的两种方式,实有很大的区别。禅宗学人中,有的解悟与证悟并重,有的重在解悟,有的则偏于证悟,甚至排斥解悟,他们都抓住心性本原,强调单刀直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学人在如何看待解悟与证悟的关系问题上,所持态度的不同,实是禅宗内部不同主张的重要根源之一。禅悟不仅有性质的区别,还有程度的不同。局部、浅易的觉悟称为小悟,全面、彻底的觉悟称为大悟。

禅悟的时间还有迟速、快慢之别,由此又有渐悟、顿悟之分。解悟与证悟都可分为渐悟与顿悟两类。渐悟是逐渐的、依顺序渐次悟入真理的觉悟。顿悟是顿然的、快速直下证入真理的觉悟。弘忍门下神秀与慧能两系,对禅悟修持的看法不同,因而形成了渐悟成佛说与顿悟成佛说的对立。

中国禅宗还大力开辟禅悟的途径和创造禅悟的方法。禅宗历史悠久,派别众多,开创的途径和方法繁复多样,五花八门。然概括起来,最可注意者有三:一是禅宗的根本宗旨是明心见性,禅悟的各种途径与方法,归根到底是为了见性。而性与「相」相对,相与「念」相连,念又与「住」(住着、执着)相关。慧能认为众生要见性,就应实行无相、无念、无住的法门,也就是不执取对象的相对相,不生起相对性的念想,保持没有任何执着的心灵状态。这是内在的超越的方法,是禅悟的根本途径。二是性与理、道相通,悟道得道也就是见性。而理、道与事相对,若能理事圆融,事事合道,也就可见性成佛了。由此如何对待和处理事与理的关系,就成为禅悟的又一重要问题。祖师禅的「触目是道」和「即事而真」,就是循着这一途径而产生的两类禅悟方法。这种禅悟的途径与方法的实质是事物与真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问题,是强调事物即真理,从事物上体现出真理,强调现实即理想,从现实中体现出理想。三是禅悟作为生命体验和精神境界具有难以言传和非理性的性质,与此相应,禅师们都充分地调动语言文字、动作行为、形象表象的功能,突出语言文字的相对性、动作行为的示意性、形象表象的象征性,以形成丰富多彩的禅悟方法,这又构成了禅悟方法论的一大特色。

悟的境界是追求对人生和宇宙的价值与意义的深刻把握,也即对人生、宇宙的本体的整体融通,对生命真谛的体认。这种终极追求的实现,就是解脱,而解脱也就是自由。禅宗追求的自由,是人心的自由,或者说是自由的心态。这种自由不是主体意志的自由,而是意境的自由,表现为以完整的心、空无的心、无分别的心,去观照、对待一切,不为外在的一切事物所羁绊、奴役,不为一切差别所拘系、迷惑。自由的意义对禅宗来说,就是要超越意识的根本性障碍,这个障碍就是个体生命与万物、时间、空间的差别、隔阂、矛盾,以求在心态结构的深处实现个体与整体、短暂与永恒、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使人由万物、时间、空间的对立者转化为与万物、时间、空间的和谐者。

一般说来,禅宗的禅悟是排斥逻辑的,但排斥逻辑的禅悟是否还有特定的自身逻辑可寻呢?我们认为这种特定的逻辑是存在的。禅林盛传所谓「离四句绝百非」,「四句」即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属于概念思考。「百非」,「非」,否定,百非,即多重否定。「离」、「绝」是超越的意思。禅宗认为,「四句」、「百非」都是言说的表现,而绝对真理是超越这种种表示的。绝对的真理就是「无」(「空」),「无」也是人生、宇宙的最高本体。这个「无」字是破除一切分别心的,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根本;若能勘破一切差别、对立,参透这个「无」字(「空」)字,也就解脱无碍而自由自在了。由此可见,超越——空无——自由,是禅悟的特定逻辑和本质。

汉晋禅学

一、禅法的传入

从汉译佛经的情况来看,早在东汉时代,小乘禅法就已传入中国。汉译创始人安世高(约2世纪)所译的佛经是以禅法典籍为主的,如大小《十二门经》、《修行地道经》、《明度五十计校经》和大小《安般守意经》都属于小乘禅法,其中的大小《安般守意意经》是中土最初盛传的禅法。「安般」是梵语音译,汉译为数息观。「息」,呼吸。「数息」,计数呼吸的次数。「意」,意识。「守意」即令心驰神往的分散心思专注于禅定意境。数息观是一种静心的观照,用计数呼吸次数的办法来使心神安定,精神集中。数息观因与中土的养生长寿、神仙方术的呼吸吐纳相近,因而得以广泛地盛行起来。

比安世高稍晚的支娄迦谶(支谶)译出了大乘禅经《般舟三昧经》和《首楞严经》,推动了大乘禅法的流行。「般舟三昧」,梵语音译。「般舟」,意为佛立,故也称佛现前三昧,也就是念佛三昧。据说修这种三昧的人,只要在一定期间内,如每月的七日至九日、十日,在一定的场所往复回旋地行走,并步步声声,唯念阿弥陀佛,功夫久了,就能见诸佛出现在眼前。首楞严是佛的一种三昧。「首楞严」,梵语音译,意译为健行(健步如飞)、一切事竟。这种佛的三昧,力大无比,能勇猛地摧毁一切邪魔。

三国时的译经家康僧会作《安般守意经序》,反映了当时的佛教学者对禅法的理解。他着重宣扬数息观的功用,着力描述禅定的神异效果:「得安般行者,劂心即明,举眼所观,无幽不睹。往无数劫,方来之事,人物所更,现在诸剎。其中所有世尊法化,弟子诵习,无遐不见,无声不闻。恍惚仿佛,存亡自由,大弥八极,细贯毛牦,制天地,住寿命,猛神德,坏天兵,动三千,移诸剎,入不思议,非梵所测,神德无限,六行之由也。」〔注释:《出三藏记集》卷6,243-244页。〕从这里所描述的禅修者的神通、神德来看,无异于中国传统神仙的属性和功能。这表明了中国的神仙方术与三国时佛教的互动关系。

西晋时代最主要的译经家竺法护重译小乘神籍《修行地道经》,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瑜伽观行的大要。经中的《神足品》、《数息品》和《观品》集中地论述了禅定和观照的基本方法。《修行地道经》的禅法思想,在当时河西一带流传甚广,到了东晋中期以后,更对道安、支遁(支道林)等人的禅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东晋十六国时代禅法的多元融合

东晋十六国时代,一些僧人如竺僧先、帛僧光、竺昙猷、支昙兰等,都以习禅为业。更有一些佛教学者,如道安、支遁、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和慧远等,对禅法的规范和流传,对禅学的重整和发展,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推动了大小乘禅法的融合,以及禅学与中国固有思想的融合。

道安的亲教师佛图澄,史载其神通事迹颇多,以神变见称于世,而其神变又出于禅修。道安受佛图澄和康僧会的影响,也十分重视禅法。他宣扬禅修能发生种种的神异现象:「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千震,挥手而日月扪,疾如而铁围飞,微嘘而须弥舞。」〔注释:《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6,245页。〕这是说,禅修者达到寂灭境界后,举足而世界震撼,挥手则执取日月,猛一吹气,铁围山为之飞腾,轻轻嘘气,须弥山随之起舞。这番描述形象地说明了道安的禅法具有极大的神异性。道安还综合了自汉以来佛学的两大系统——神学和般若学,并把两者融贯起来。道安说:「般若波罗密者,成无上正。真道之根也。」〔注释:《合放光光赞略解序》,《出三藏记集》卷7,266页。〕又说:「痴则无往而非徼,终日言尽物也,故为八万四千尘垢门也。慧则无往则非妙,终日言尽道也,故为八万四千度无极也。所谓执大净而万行正,正而不害,妙乎大也。」〔注释:《合放光光赞略解序》,《出三藏记集》卷7,266页。〕道安在这里强调般若思想是一切修行的根本。认为愚痴与智慧决定了行为的垢正、邪净,般若智慧是禅修的指导,统率着具体禅观的修行。也就是说,禅修必须与般若智慧相结合。另外,由于道安的般若思想深受先秦道家「无为」说与魏晋玄学「本无」说的影响,因此他的禅法也明显地表现出本无思想的色彩,如他的《安般注序》云:「安般者,出入也。道之所寄,无往不因;德之所寓,无往不托。是故安般寄息以成守,四禅寓骸以成定也。寄息故有六阶之差,寓骸故有四级之别。阶差者,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级别者,忘之又忘之,以至于无欲也。无为故无形而不因,无欲故无事而不适。无形而不因,故能开物;无事而不适,故能成务。成务者,即万有而自彼;开物者,使天下兼忘我也。」〔注释:《出三藏记集》卷6,244-245页。〕「安般」,数息观。这一段话是说,禅修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契入「无为」、「无欲」而「开物成务」。「开物」而「使天下兼忘我」,「成务」则「无事而不适」。就是说,禅修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忘我、适性、安乐的境界。显然,这里道家的思想跃然纸上,而禅法的神异性却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