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1257200000130

第130章 中国佛教的直觉论(4)

从哲学思维来考察,理事无碍说的要点在于:理是作为一个整体遍满于一切事之中,同时也包含于每一个事之中;由理遍于一切事可知,每个事外有理,同时又每个事中有理。这就是说,理对事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是外在即内在,内在即外在。理作为整体,事作为部分,由上述又可知整体存在于部分之中,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是整体即部分,部分即整体。理作为普遍性,事作为个别性,同样是普遍性存在于个别性中,个别性存在于普遍性中,是普遍性即个别性,个别性即普遍性。应当肯定,这些都是辩证的抽象思维的理论成果。

3.周遍含容观

「周遍」,无所不在;「含容」,无所不摄。周遍含容观是说宇宙一切事法都是真如(理)随缘而起,故一切事法都具足真如的体性,而互不相碍。也就是说,所观的对象相互周遍地包摄,圆融无碍。这相当于四法界中的事事无碍法界,是宇宙的最高层次,也是观法的最终目标。

《华严发菩提心章》称周遍含容观也有十门〔注释:详见《大正藏》第45卷,653页下~654页上。〕:一、理如事门;二、事如理门;三、事含理事门;四、通局无碍门;五、广狭无碍门;六、遍容无碍门;七、摄入无碍门;八、交涉无碍门;九、相在无碍门;十、普融无碍门。十门中最重要的是前二门,后八门是前二门的展开。「理如事门」是「谓事法既虚,相无不尽。理性真实,体无不现。此则事无别事,即全理为事」〔注释:同上书,653页下。〕事虚理实,事是理的显现,故事无别事,以理为事。「事如理门」是「谓诸事法与理非异,故事随理而圆遍,遂令一尘普遍法界。法界全体遍诸法时,此一微尘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微尘。一切事法亦尔」〔注释:同上书,653页下。〕这是说,由第一门可知事法与真理无异,事法虽有分限,但与其理无异而能随真理遍通圆融。一一事法,即使是一微尘,也都如真理一样普遍广大,圆融无碍。第三「事含理事门」是一、二门的综合,以显示事既是事法,又含真理的两重性格。第四至九门是专论事与事的关系,即通过通局、广狭、遍容、摄入、交涉、相在以显示事与事的圆融关系。第十门是最后总结说明。

周遍含容观的要点有二:第一,它是建立在理事无碍观的基础上的。千差万别的事都是同一空理的显现,都包含同一的空理,也就是依理成事,理遍于事,理如事,理即事,由此进而从理体上推论不同事之间因同一真理而圆融无碍。也就是说,事与事的无碍是由于理与事的无碍,事事无碍的真理论基础是理事无碍。第二,事事无碍是华严宗人观门的最高境界,其间包含了以宇宙万法圆融为最高真实,也即追求以宇宙万物的和谐、圆融为最高真理的思想。

华严宗的三重观以真空观为基点,理事无碍观为中心,最后以周遍含容观为归宿。这是通过观照人生所而临的空与有(色)、理与事、事与事三大矛盾,以求把握宇宙的真实,获得精神的解脱。在三重观中,不讲真空,没有空理,就难以推导出理事无碍观,也不能进而成立事事无碍观。然华严宗人在观法上的兴趣和特色是讲理事无碍和事事无碍,也就是在「空」的基础上,突出了对「事」(「有」)的肯定,而这种肯定方式是圆融。对「事」和圆融的肯定,是华严宗对佛教直觉论的重要贡献。

(三)禅宗直指心性的直觉方式

禅宗自慧能以来流传久远,派别众多。若追溯到禅宗的先驱者菩提达摩禅师,则历史更为久远,派别更多。从达摩以来历代禅师的直觉思维方式的内容来看,一般说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通过直觉式的禅修,发现自我,回归自我,是居于主导、支配地位的直觉思维。然而,禅宗的修持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各派所直指的人心既有真妄之别,禅修方式的风格也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将依照历史顺序来论述几个重要禅师和禅宗重要派别的直觉思维的基本内容。

1.菩提达摩的直觉真性说

在《略辩大乘入道四行》一文中,达摩禅师阐扬了这样一种理论:众生一律具有内在的真性,体验、显发这种真性,乃是觉悟的根本,成佛的关键。他倡导的「理入」就是要求众生直接契入真性之理,也就是以真性为对象,直觉真性。他认为众生的真性平时为妄想覆盖,不能显发,为了显发真性必须修心,令心舍妄归真。他提出的修心方式是「壁观」,也即是在内心深处修持直观,这种直观要修得像耸立的墙壁那样坚不可摧,以此来扫荡各种各样的差别相,舍尽一切妄想,而与真性冥合。菩提达摩所说的直觉对象、方式、内容、目的,实为日后禅宗鲜明地提出单刀直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即直觉心性的本原的主张提供了理论根据。

2.道信、弘忍东山法门的「念心」、「守心」直觉方式

东山法门的禅法特别重视「心」在禅修中的关键作用,提倡「念心」、「守心」的内证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此法门同时强调「念心」便是「念佛」,「守心」便是「守真心」。道信提倡《文殊说般若经》的「一行三昧」,即一心念佛的三昧,是一种通过念佛进而把心思集中起来的冥想法门。道信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说:「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注释:转引自《楞伽师资记》,《大正藏》第85卷,1287页上。〕他说的念心是常修六念,即念佛、法、僧、戒、施和天。道信是依据大乘佛教的「即心即佛」思想,把念心与念佛两种修持统一起来,实质上是突出了念心的意义,同时又把念心的常修六念归结为念佛。这是一种观照自我心灵、忆念和观想佛的功德相统一的直觉方式。

守心即守住真心,就是不失真心,也就是要求保持清净空寂的心灵境界。为此,道信提倡于静处坐禅,「直观自心」,以求达到这样的境界:「即知自身犹如水中月,如镜中象,如热时炎,如空谷响,若言是有,处处求之不可见;若言是无,了了恒在眼前。诸佛法身,皆亦如是。」〔注释:转引自《楞伽师资记》,《大正藏》第85卷,1288页下。〕这是要求直观身心的非有非无、亦有亦无,即守住一心的真如,直观一心的佛性本体,从而为成佛提供坚实的基础。

3.神秀的拂尘看净说

神秀的《观心论》以观心一法总摄诸法,又认为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心既是众善之源又是万恶之本;常乐既由自心生,三界轮回也从自心起。〔注释:详见《大正藏》第85卷,1273页上。〕他把心分为净心和染心。神秀既强调心的功能有净染之别,这就如后来宗密所评述的那样,必然要求修行者「当知凡圣功用不同,外境内心各有分限,故须依师言教,背境观心,息灭妄念」〔注释:《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2,《大正藏》第48卷,402页中。〕观心就是要息妄,换句话说,也叫做「拂尘看净」〔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3下,《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277页。〕「拂尘」,拂拭尘埃,是一个比喻,「看净」是看心净。意思是只有经常拂拭心,擦净心,不使尘埃沾染、玷污,才能保持心的清净明朗。在神秀看来,心有染净之别,观心禅修是一面排除染心,一面保持净心;排除染心是手段,保持净心是目的。只有排除染心才能保持净心,若径直地孤立地观照净心,是不能保持净心的。可见神秀直观自心的重点在于离开妄心(「离念」),这是一种对自心的反省、分解、超越的工夫,与只讲主体直接冥符净心的直觉思维是不同的。

4.慧能的顿见本性说

慧能大力宣扬念念生起般若观照,以顿见人的清净本性的禅门直觉思维。他在《坛经》中说:「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惠(慧)如日,智如月,智惠(慧)常明。于外着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注释:《坛经》〔20〕。〕又说:「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剎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注释:《坛经》〔31〕。〕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的,其清净有如清天,智慧是常明的,其明净如同日月,但由于本性被种种妄念所覆盖而不能自悟。若起般若观照,剎那间就会妄念俱灭,顿见真如本性,当即自成佛道。这也就是「于自心顿见真如本性」〔注释:《坛经》〔30〕。〕与神秀的拂尘看净说不同,虽然慧能也承认心被妄念所覆盖,但他认为不需要拂拭尘埃,排离妄念的工夫,不需经过繁复的修持阶段,而是要直截了当地从迷妄状态中顿见本性,直下证入佛的境地。在慧能看来,众生之所以能够顿然证入佛境,就在于般若观照具有独特的佛教智慧直觉的作用。与此相关,慧能还把「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注释:《坛经》〔17〕。〕三者组成一个新的系统来阐发般若观照的要求和内容。「无念」是对「百物不思」,即对各种对象不加思念、思索,「无相」是不执取对象的差别相,「无住」是不住着于任何对象。「三无」的实质是般若空观。在慧能看来,运用「三无」来展开般若空观,众生会当即息灭妄念,顿见本性,悟入佛境也即可成为现实。慧能顿见本性的直觉思维特色是,把般若空观转移、安置到众生本性上来,也就是在「三无」基础上以众生本性为般若直觉的直接对象,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直觉思维对象的重要转型。

神会继承了慧能的无念、无相、无住的思想,并进一步突出无念的地位与作用。神会认为,无念是真空实相,无念与真如没有差别,无念只是真如的不同功用而已,众生的修持是要把无念的修持和宇宙人生的本体直接相沟通,以求无念与真如的契合无间。据此,神会也把无念称为圣人法。神会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论证、阐发无念直觉论,是其思想的重要特色。

宗密又继承神会的无念法,并提出以「真心无念」为修行妙门的禅法。他说:「觉诸相空,真心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注释:《禅门师资承袭图》,《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5套第5册,436页。〕这是说,觉察与现象世界空而不实,真心就处于没有妄想的自如状态。心在与现象世界的接触中会产生缘虑的作用,当缘虑一起,心体立即觉察到缘虑是无自性的、空的(「觉之即无」),而不产生任何杂念,是为「真心无念」。这就是说,宗密认为修行的妙门在于觉察现象世界的空寂本质,若能如此,绝对真心就会自然显现,也就能成就正果了。显然,宗密是以直觉现象世界的本质(空寂)为无念的内容和境界的,并强调无念直觉思维就是真心的显发,真心的作用,这是他结合华严心学对禅宗直觉思维的发展。

5.慧能以后禅师的「触目是道」说和「即事而真」说

慧能以后,经南岳怀让、马祖道一形成洪州宗,又经青原行思、石头希迁而形成石头宗,两宗又分别衍化出以临济宗和曹洞宗为代表的五宗。据法眼宗创始人文益在《宗门十规论》中的总结、临济、沩仰、曹洞、云门四宗的宗旨是相同的,都以理事圆融为中心,文益自己也持这种主张。〔注释:详见《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5套第5册,440页。〕至于表现理事圆融这一中心的形式,则各宗有所不同。从直觉方式的视觉来看,大体上可以说,有些禅师偏于从理的方面来体悟事的本质,主张「触目是道」、「触类是道」;有些禅师则较多地偏于从事的方面来体悟真理,宣扬「即事而真」、「触事而真」。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种不同直觉方式的路向、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