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1257200000043

第43章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2)

盖台宗这言性也,则善恶具;言修也,而后善恶分。乃以本具佛界为性善,本具九界为性恶;修成佛界为修善,修成九界为修恶。[注释:《性善恶论》卷1,《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6套第5册,420页。]

这是以体用言性修,性善性恶是真如不变之体,修善修恶则是随缘差别之用。“九界”,指佛以外的菩萨等九界。传灯以具十界中的佛界或其他九界为标志来区分善恶,从而把菩萨、声闻、缘觉“三圣”界笼统地归于恶,带有归入凡界的倾向,又把人与畜生、饿鬼、地狱同列为性恶,带有贬低人的地位的倾向。传灯认为,十界中佛界是全性善以起修善,九界是全性恶以起修恶。如果众生能观修恶即性恶,则九界冥伏,佛界现起,从而也就摄得性善。

二、“性具之功,功在性恶”

天台宗性具善恶论的重点是性恶论。天台宗六祖湛然(711-782)认为“性恶若断,普现色身从何而立?”[注释:《止观义例》卷上,《大正藏》第46卷,450页下。]若果断绝性恶,就难以说明各种色身的存在,从而也难以说明一念三千的道理。性恶说被视为一念三千理论的支柱。湛然还特别强调性恶与实恶的区别。认为以通达恶为善也必须离恶。宋代知礼进一步阐扬性恶说,并强调性恶说是天台宗义的特点。他说:“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诸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若知善恶皆是性具,性无不融,则十界百界,一千三千,故得意者,以此所谈,望《止观》文,不多不少。”[注释:《观音玄义记》卷2,《大正藏》第34卷,905页上。]此说更明显地把性具善恶、恶性说和一念三千说连结起来论述天台宗的基本思想。后来,元代怀则在《天台传佛心印记》中又总结性地说:

诸宗既不知性具恶法,若论九界,唯云性起,纵有说云,圆家以性具为宗者,只知性具善也。不知性具恶故,虽云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鼠唧鸟空,有言无旨,必须翻九界修恶,证佛界性善,以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心是佛果,乃指真心成佛,非指妄心。[注释:《大正藏》第46卷,935页下。]

显然这是在批评华严和禅等宗派不知性也是恶,不了解性恶即佛性异名,不懂妄心也作佛,以为必须翻九界修恶,证佛界性善,才能成佛。怀则认为这都不是圆满的说法。他强调性不只具善,而且也具恶,成佛非仅指真心,妄心也能成佛。怀则又说:“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恶。”[注释:同上书,934页上。]意思是,天台宗性具说的理论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性恶说,肯定性恶是一切众生和诸佛的本性,而了达性恶,恶即成善,就能不为恶所染。这一性恶说是天台宗心性学说的主要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佛教宗派思想的重要标志。

三、贪欲即是道

天台宗人基于所立的性恶法门,以恶为众生本来具有的性德,进而鼓吹“贪欲即是道”的思想。贪欲,也作贪毒,指主体由于对所爱好的事物产生喜乐的念头,而生起爱著之心和占有欲望。贪欲与无明同被佛教视为导致生死轮回之苦的根本烦恼。天台宗人认为贪欲虽恶,但众生内心也同时具有善性,具有佛道,这样众生又可以就贪欲而反观佛道。智顗在《摩诃止观》卷10下说:

行恶者,执大乘中贪欲即是道,三毒[注释:三毒,指贪欲、瞋恚、愚痴三种烦恼。]中具一切佛法,如此实语,本灭烦恼,而僻取著,还生结业。[注释:《大正藏》第46卷,136页中。]

意思是说,贪欲就是佛道,三毒中就具足了佛法,行恶者不能离开贪欲另求佛道,也不能离开三毒另求佛法,而是要从贪欲中去求佛道(泯灭贪欲),从三毒中去求佛法(消除烦恼),这样就能获得解脱,成就佛果。这也就是“即修恶达性恶”的重要理论,即要在恶中修观,了达恶的本质,使其破坏,以成就佛道;如果在恶中不修观,就只能增长非道,妨碍乃于不得解脱。

天台宗学者根据空、假、中三谛圆融的理论来观察一切事物,把事物的对立两极归结为实相相即平等(无差别)。由此进而说贪欲即道,恶法即佛种,三毒即佛法,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因为运用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观,了达一念修恶之心即是“三千”妙境,那就情消理显,而修恶也就不属所破而属所显了。如此既了达性恶,也可说无修恶可论了。他们还认为,这种说法也是便于教化众生的需要,是为了开导愚钝薄福的众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令他们能在恶中修道。对不宜于在恶中修道的聪颖厚福的众生,则说诸善为道,提倡善中修道。并不是不分善恶,混淆善恶。

贪欲即道,烦恼即菩提等命题,在佛经和其他一些宗派论著中已早有论述,天台宗人阐述此类命题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让我们来看看怀则的评述:

故知诸师言“即”,提真即真,非指妄即真,是则合云菩提即菩提,涅盘即涅盘也。……又复不了性恶即佛性异名,烦恼心,生死色,皆无佛性。烦恼心无佛性,故相宗谓定性二乘[注释:这是指法相宗的主张:声闻定性,缘觉定性,即成声闻、缘觉的众生,能入涅盘,但因没有佛种,不能成佛。],极恶阐提不成佛。生死色无佛性故,被性宗谓墙壁瓦砾不成佛,须破九界烦恼生死修恶,显佛界性善佛性故。但知果地通融,不了因心本具。若尔非但无情无性,有情亦无。何者?须约真如心,说唯心则成遮那有佛性真常色,说唯色则成寂光有佛性,何关有情烦恼心无情生死色耶?[注释:《天台传佛心印记》,《大正藏》第46卷,935页下~936页上。]]

怀则在此着重强调了是否承认恶性说,是天台宗与其他宗派的根本区别,由此进而导出在阐述贪欲即道等命题上的理论分野:其他宗派所讲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是在性善论基础上立论的,实质上是指真即真,菩提即菩提,涅盘即涅盘;天台宗讲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是基于认为性恶即佛性,是指妄即真。两者立论的理论基础——心性论学说是不同的。

四、理毒性毒之争

北宋以来,天台宗内部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学者受到华严宗和唯识宗等学说的影响,逐渐从“性具”说中分离出来,被称为山外派,代表人物为晤思、源清、智圆、庆昭。持天台宗正统立场的,自称为山家派,代表人物是知礼、遵式。两派争论的问题很多,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关于真如理性(众生的本性)与恶性的关系——理毒与性毒之争。

理毒又作理性毒害。理,理体、真如。性,本性。毒,毒害,相当于恶。山家山外两派就智顗在《请观音经疏》中所说的理毒是否是“性毒”(性恶)问题发生争论。智顗在书中就陀罗尼[注释:陀罗尼,梵语音译,指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的念慧力,也即记忆术。佛教称陀罗尼能摄持各种善法,遮掩各种恶法。]具有能持能遮的作用说:“用即为三:一事、二行、三理。事者,虎狼刀剑等也;行者,五住烦恼[注释:五住烦恼,又称五住地烦恼、五住地惑。指见、思(分欲界的、色界的和无色界的三种思)和无明五者是供众生执著于三界九地的生死的惑(烦恼),故称住地。]也;理者,法界无阂(碍),无染而染,即理性之毒也。”[注释:《大正藏》第39卷,968页上。]文中的法界即一心,众生与佛互融,故无碍。自性清净心不为烦恼所染,而又生起种种现象,是无染而染(迷)。对智顗的这一段话,智圆(976-1022)在《请观音经疏义钞》卷7之1中解释说,遇到虎狼狮子,面对毒药刀剑,临当刑戮,称名诵咒而获得解脱,是事的消伏。于一心中圆修空、假、中三谛,而被五住烦恼,是行的消伏。今观一切事物唯心所现,染体悉净,是神咒治理性之毒。[注释:详见《大正藏》第39卷,978页上。]智圆认为,真如以无明为缘而生起一切现象,现象是无染而染,全理性成毒,称为“理性之毒”。换句话说,理性自体是无染,因无明之迷,生起一切现象而成毒(恶)。理毒并不是真如性德本来具有的,生起一切现象而成毒(恶)。理毒并不是真如性德本来具有的,故理毒可灭;性毒即性恶,性恶法门不能破,性恶无法灭除,故理毒非性恶。

知礼作《对<阐义钞>辨三用》,对智圆的上述说法详加诘难。[注释:详见《四明尊者教行录》卷2,《大正藏》第46卷,873~874页。]其基本思想是,认为智圆的观点是别教[注释:天台宗立化法四教——藏、通、别、圆。藏教指小乘教,是以生灭的观点来看苦、乐、灭、道四谛,主张灰身灭智为出世理想。通教主要是指般若思想,以空为真理,主张对现实的生死烦恼,当下体悟其本性是空,而不染著。别教是指如来藏系统的经典言教,只为菩萨说法,在空、假二谛之外别立中谛,三谛不圆融相即。圆教的教义是圆满究竟,空、假、中三谛圆融相即。它教人就当前意识的一念中,显现佛性,显现真理。]的说法,不是圆教的观点。知礼说,圆教是强调理毒即性毒,智圆那种以为所迷的真如理性不具有“三障”(烦恼、业、果报)的污染,而是因无明之迷而另有三障,是别教的说法,由此圆融相即的“即”字的意义也就不能成立了。而圆教不同,它认为所迷的真如理性原来本具三障污染,所以现出三障,复还原本而成就“三德”(法身、般若、解脱)时,染毒仍在,三障与三德互具互融,这样才合乎圆融相即的“即”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