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1258000000036

第36章 《周礼》成书于汉初(14)

古乐就是德音,是致治之极在音乐上的体现,其功能在和民心、化万物。《乐记》说:“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这段文字提到音乐的效用时,在敬、顺、亲三者之前都加一“和”字,成为和敬、和顺、和亲,这是很特殊的表达。敬、顺、亲三者可以用语言教,也可以用德音化,用德音化成者方可称“和”。所以,唯有德音雅乐,才能奏于庙堂,播于四方,化育万民。

新乐不然,“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糅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荀子也批评说:“姚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如此不堪的新乐,势必对人的心志造成消极影响。

子思学派礼乐思想的核心,是要从内到外系统地解决人性与道德浑然一体的问题。楚简云:“乐,内也。礼,外也。礼乐,共也。”又云:“德者,且莫大乎礼乐。”音乐能够从根本上左右心志的走向,可以化性。因此,“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故先王必托于音乐以论其教”。礼教与乐教,缺一不可。但从功能上来说,乐教优于礼教,所以说:“笑,礼之浅泽也;乐,礼之深泽也。”在缘情制礼的理论体系中,最终极的目标,就是要将人性引向道德境地,《诗序》说:“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性自命出》说:“始者近情,终者近义。”两者的主旨完全一致。

四,余论:东周礼乐思想与孔子

从商代盛行的致敬鬼神之礼,到西周出现以道德为核心的礼制,再到东周形成的以心性学说为基础的礼乐思想,是先秦之礼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礼乐思想的形成,使礼走入理论之境,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堪称中国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现在的问题是,子思学派创立的礼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关系如何?

为回答这一问题,先要提及应该注意的两个现象。首先,东周礼乐思想以天道、性、命等范畴为核心,这恰恰是孔子很少谈及的问题。众所周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贡也曾经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其次,在孔子的言论中,“礼”虽然时常被提及,但其内涵相当模糊。孔子关于礼的论述,往往义随文出,没有固定的边界。因此,我们很难得到一个孔子关于礼的明确的概念。孔子喜欢音乐,但留下的论述不多,《论语》记他与大司乐的谈话:“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这仅仅是一种描述,而不是理论性的讨论。孔子喜欢礼、乐连言,但我们不清楚孔子对礼乐的定义究竟是什么。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它与心性之说没有太多的联系。孔子屡言自己向往周公之典,因此,他所说的礼,实际上是指周代的礼乐制度。

既然孔子所说的礼乐,在概念和体系上都与子思学派大相径庭,那么,师徒的学说是否就没有学脉关系可寻呢1鄙见,孔子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论及天道、性、命等问题,也没有开启心性学说的体系,但他至少在如下两个问题上,为子思等弟子指出了理论方向:

第一,是孔子非常强调的“中庸”的概念,他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也是民众最为缺乏的道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也是判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但是,什么是中庸?为什么说中庸是合理的?为什么人要追求中庸的境界?凡此,孔子都语焉不详。而子思做《中庸》,正是要在人性的层面上论证和展开孔子的“中庸”思想。

第二,孔子之学是“为己”之学,即学习是为了提升本体的境界,因此他强调修身,《论语》中谈修身处,可谓屡见不鲜。孔子将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其中最为强调的是“反求诸己”。作为孔门高足的子思,沿着反求诸己的方向从内心去探求中庸至德,就必然会从性情中去寻找答案,由此而提出天、命、性、情、心、志等等范畴,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东周礼乐思想直接发端于孔子的思想。子思心性学说的提出不是对孔子学说的颠覆,而是一种基于母体的分蘖。

原载《清华历史讲堂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7

附录五 亡尤室问学偶记

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错爱,决定重版我的博士论文《<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我得以完成博士论文,日后在学术道路上能略有寸进,皆拜业师赵奉生(讳光贤)先生之赐。当年在先师的书房亡尤室问学请益之情景犹在眼前,然先生仙逝已六载,何其怅怅!值此论文付梓之际,谨摭取师徒情谊之往事数端,以申思慕之忱。

一,知遇之恩

我的故乡江南水乡无锡,乃是太伯奔吴之地。城不大,邑人有“城围九里十三步”之说,但经济富庶,文风鼎盛,历史上出过顾恺之、李纲、尤袤、安国、顾宪成、高攀龙、顾栋高、秦蕙田等名家。

近代则出过薛福成、华蘅芳、顾毓秀、唐文治、丁福保、周培源、王昆仑、荣德生(荣毅仁先生之父)、钱穆、钱锺书、华彦钧阿炳’、杨荫浏、许倬云等名人,当地士庶,无不浸润其中。民国时期,无锡为全国教育之模范,中小学之师资非同一般,钱穆先生在《八十忆双亲》中曾详加追述。流风遗泽所至,我亦幸遇诸多好老师,其中影响最大者乃初中语文老师陈龙海先生。陈老师早年就读于著名的无锡国学专修馆,与《人民日报》前总编范敬宜先生(现为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同窗多年,情同手足。陈老师博闻强记,学养湛深,深受学生崇敬。我是语文课代表,得陈老师教诲之机会自然多于其他同学。当时我痴迷于文学,泛滥于小说、散文之中,不知所归。后经陈老师点拨,开始读游国恩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记得有四大册)、刘绶松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等,渐知为学当知端绪。陈老师稔熟清代学术,我耳闻目濡,亦粗知有文字训诂之学。陈老师对我偏爱有加,希望我将来从事文史,我也颇以此自任。

不料,历史总是与人捉迷藏。我1965年毕业时,学校指定我报考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旋即被录取,往昔夙愿似乎就此中绝,注定要成为工业机器之一枚螺丝钉。次年,“文化大革命”乱起,学校停课,赣省武斗,闻名遐迩。我等既无拳勇,唯有回家乡做“逍遥派”。即便如此,仍遭无妄之灾,被卷入某一假案之中,检讨,批判,隔离反省,见斥于公众活动之外,身心俱创。万般孤独之中,求学之心重萌,暗自开始读书。由于某些特殊机缘,觅得一部清人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如获至宝,由此窥知文字之学。数年之后,进而学习卜辞、金文,逐字摹写《甲骨文编》、《金文编》等书。

之后,有幸拜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孟世凯先生,得其指教,遂系统研读林义光的《名原》,唐兰的《殷虚文字记》、《说文古文考》,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郭沫若的《殷契粹编》与《两周金文辞大系》,容庚及张维持的《殷周青铜器通论》,陈梦家的《殷虚卜辞综述》,岛邦男的《殷墟卜辞综类》等名家大著,兴趣益浓。每日篝灯夜读,尘世烦恼顿消。时我在中学任教,课务繁重,难以专心于此道,内心苦闷无似。

1982年秋,我获准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进修一年,期间撰成一篇考释甲骨文之论文,孟先生躬亲指导,并请李学勤先生审览,得到首肯。随后,依孟先生之命,将拙作呈请奉生师指教。我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之初,曾礼节性地拜见过奉生师,然交谈不多。若先生对拙作嗤之以鼻,我将如何自容1不免心中惴惴。故拙作送去后一月有余,始终无勇气登门仰问。某日,孟世凯先生陪同西北大学刘宝才先生来校看望奉生师,命我随往。始料未及,刚进门,奉生师即热情招呼我,说:“论文已看过,写得不错。”我真是喜出望外!师又问:“文章准备在何处发表1”当时学术刊物不多,发表论文很难,我区区一后进,岂敢存此奢望。故先生一问,不禁有些惶恐,想了一下,便小心地说了某杂志之名。奉生师说:“这杂志级别低了些,我看在《考古》上发表为好!”之后,先生亲笔致函《考古》杂志周永珍先生,推荐拙作。我名不见经传,而处女作能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微奉生师之力,难以想象,对我鼓励之大,无法形诸笔端。

此后,奉生师与我有几次长谈,详细地询问所读何书、有何心得、对未来有何想法等,并希望我报考其硕士研究生。我所在中学领导对我关爱尤深,希望我将来,接班”。故我若提出“跳槽”,校方殊难同意。先生听后,陷入深思,不再说话。

暑假将临,我结束进修,行将返赣,特向先生辞行。先生让我坐下稍候,随即取出纸笔,给我单位领导写信。先生言辞恳切地希望领导从大局出发,放我应考,其中印象最深之文句为:“如蒙同意,我五内俱铭。”回到单位后,先生数次来信询问我处情况。到硕士生入学考试报名之时,单位主管领导果然不肯放行。无奈之余,我出示先生信函及《考古》杂志之用稿通知,领导看后旋即改变态度,同意我报考。

1984年硕士生入学要考六门课,前所未有,亦未再有,可谓空前绝后。我既要完成繁重之课任,又要备考如此之多之课程,辛苦无似。赴考首日,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兆头不错,考试亦觉顺利。

考后不久某夜,暴雨如注,闪电划过,接着雷声隆隆,我不禁想起《西厢记》里“只听春雷第一声”的话,次日果然接到先生来信,他用“一举夺魁”一词,告诉我六门课成绩皆好,录取已成定局。我手捧先生来信,翘首北望,心潮难平:人生虽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而考取研究生,是我人生最重要之转折,凡此,皆由先生所厎定!

二,侍坐问难

1984年秋,我始忝列于先生门墙之下。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首次实行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制度,经先生推荐,并经考试,我成为这一制度的两位幸运者之一。1989年,我博士毕业留校工作。1999年,我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与先生朝夕相处之十五载,侍坐问难,叨陪鲤对,幸得先生亲炙。先生之学浩瀚,予之所得,不过万一,《庄子》云,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此之谓也。虽然,犹多有启发我之愚钝者,爰述如下。

学贵有疑

先生191>年2月24日生于江苏奉贤县(今属上海市),师承史学泰斗陈援庵先生。援庵之学,本于乾嘉朴学,推尊昆山顾亭林,服膺嘉定钱竹汀。乾嘉之学,长于考证,善于发问起疑,某些历代学者深信不疑之文献,经由清人之眼,破绽立见,故谈乾嘉不能不谈考据。援庵先生云:“考证为史学方法之一,欲实事求是,非考证不可。”“考证贵能疑,疑而后能致其思,思而后能得其理。”援庵先生精于考据,其代表作《元也里可温考》、《元典章校补》、《元西域人华化考》、《明季滇黔佛教考》等,皆是以考据解决史学难题之典范。

先生踵武援庵之学,注重考订史料,辨正史事。先生在辅仁大学原本研究明清史,所作《明失辽东考原》、《清初诸王争国记》,皆是考证力作。2>世纪5>年代院系调整后,因工作之需,先生改治先秦史,对《诗经》、《尚书》、《左传》、《逸周书》、《史记》等文献,以及甲骨、金文等史料之研究,无不贯串考证,故先生2>世纪8>年代出版之文集即以《古史考辨》为名。

我在硕士生面试通过后,请先生指定学习书目,以便在开学前之几个月阅读。先生命我购置顾炎武《日知录》、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崔述《崔东壁遗书》等考据学之名著。先生十分推崇清儒崔东壁“考而后信”之理念,认为古书情况相当复杂,除故意伪作之书外,真书中或杂有伪作、伪书中或杂有真书,当细加鉴别,切不可盲目尊重,信手引用。先生常引孟子之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以及《诗经·郑风·扬之水》“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之言教育我辈。先生云:“优秀之史家,当具备史才、史学、史识、史德四者。四者之中,史德乃史家不可或缺,其余三者之中,史识最为重要,史识即眼光,即是发现问题之能力。要读大家都读之书,而能发现大家都未能发现之问题,此即终身最,需要培养之能力。解决问题,当如老吏断狱,慎之又慎。”

注重史料年代

历史乃按年代顺序发展而来,年代是历史学之标尺,唯有将史料之先后顺序厘清,史学研究方有可靠之基础。先生在多次谈话中提及,顾颉刚先生之卓识令其钦敬。顾先生研究古史之基本方法,是将史料按照年代顺序排列,然后考察其演变之脉络,由此发现:文献所载古史人物,年代越晚者人物越多、越早,如《尚书》追述古史,仅及于尧、舜;及至战国,始出现早于尧、舜之黄帝;而西汉文献则又有早于黄帝之盘古。依照常理,年代越早则所知古史越多,而周秦文献显示之古史系统正好相反,年代越晚则所知古史越详,汉人居然能知周人所不知之人物,此乃有悖于常理者。顾氏据此认为,中国古史系统乃是,层累地造成的”,有后人层层累加之成分在内,故当做彻底清理。

先生非常认同顾氏理念,对于史书、史事之年代研究可谓不遗余力,其中最令人感佩者,乃是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先生围绕此专题发表之文章最为集中,先生自云,他晚年所做之事,仅此一件。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而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之古史纪年断自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其前均付诸阙如。因而,探求共和以前之纪年,成为先秦史研究之重要课题。自西汉刘歆以来,中外研究者多有孜孜于此者,因研究角度不同以及对史料理解之差异,结论极形分歧,达四十余种之多。为研究这一难题,先生以古稀之年开始研究古代天文历法,与南京紫荆山天文台张培瑜书信往还,几可盈箧,并成为挚友。先生每每终日推算古历,与铜器铭文验证,相当投入。某日早晨,我去先生家,先生正伏案写作,见我来前,兴奋无似地说:昨夜思考某件铜器年代,转辗反侧,不能成眠。及至半夜,灵感忽至,于是披衣下榻,一直写至现在,尚未用早餐。先生对学术之执著,于此可见一斑。

先生研究克商之年,乃是将《尚书》、《诗经》、《汉书》等文献与四十多件年、月、月相、日干支俱全之铜器铭文配合,再对照先秦历法,以求最大限度符合各种史料之记载。经过多年探究,提出武王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45年之说,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当时正值北京市政府求证北京城之始建年代,由于北京城始建与武王克商之年在同一年,因此,市政府组织专家对武王克商之年之各种结论进行筛选,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认为奉生师之结论最为可信,因而极力推荐,终为市政府所采纳。”1994年,北京市庆祝建城,#>#周年,即是对先生十余年辛勤研究之肯定。

重视考古与文物研究

研究先秦史,最大之困难在于,文献少而难读,因而不得不旁求文献以外的材料,包括传世金石材料与考古材料。遗憾的是,研究先秦史者往往不重视考古,做考古者则忽视文献,史学界与考古界各为畛域,很少沟通。先生认为,研究先秦史,必须重视考古与文物研究,否则就不能站在学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