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1258800000007

第7章 中国古代知行观

引言

中国古代哲学家非常重视探讨“天道”和“人道”,强调“知天”和“知人”,而“知天”和“知人”就涉及“知”的问题。“知”的来源是什么?“知”是否可能?取得“知”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知”的标准又是什么?这样又涉及“行”的问题。知行问题就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问题。

中国古代哲学的“知”,涵义比较复杂,包括知觉,即知此物为此物,也就是认识的能力和作用;知识,即对于事物条理法则的认识;道德意识,即对于是非善恶的认识。通常“智”和“知”的涵义、用法相同,有区别时,则“知”指认识能力;“智”指知识。“行”,除有过程的意义外,多指个人的行为、活动,尤其是道德行为,个别的哲学家也用以指生产活动。“行”也称“为”、“习”、“践履”、“实践”。

知行关系问题,相当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通常把这种关系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知是从哪里来的?二是知对行有什么作用?中国古代哲学对于知行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知行有否先后,孰先孰后的问题上。一种主张是知行合一,知行无先后;另一种主张是知先行后或行先知后。由于这两种观点的分歧,又衍生出知行孰难孰易和孰轻孰重的问题。知行的先后问题,是认识的来源问题。知行的难易问题,一般地说是不存在的,只是在相对意义上有难易之分。知行的轻重问题,则涉及知和行在认识中的地位问题。

一般地说,中国古代佛教哲学,并不主张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更反对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它的知是着重如何认识客观世界是虚空的,以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宣传佛国世界的庄严美妙;它的行是达到超脱现实世界,进入理想境界的修持活动,这是一种特定的知行观,是中国古代知行观的一部分,是唯心主义知行观的重要部分。了解中国佛教哲学的知行观,也是有意义的。(本章撰写时,参考了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