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还想进一步地袭击纽伦顿,进而把这次行动推向高潮。然而考虑到在纽伦顿会遭遇更加强烈的抵抗,他们没敢轻举妄动,而是将部队开到亨廷顿静候援军的到来。亨利爵士对这次的行动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感到十分的满意,在他看来此处行动至少可以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其一,被占领的两个城市的居民开始对华盛顿产生强烈的不满,当他们的家园遭到焚毁的时候,华盛顿却始终按兵不动,这使他们对华盛顿产生了极大的失望的情绪;其二,如果华盛顿始终不出兵,纽伦顿很有可能就此同英军达成谅解,主动向英军靠拢;其三,华盛顿失去民心的同时也失去大陆会议对他的信任。在此次破坏行动中,英军一直在虚报战绩,这也使得华盛顿的民意指数急剧下降。其实人们不应该指责华盛顿,当英军开始行动的时候,华盛顿就已经派出了两个民兵团前去救援,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这已经是他能够抽调出来的最大的兵力了。他对亨利爵士的计划了如指掌,所以不可能将主力部队从山上撤下来,进而中亨利爵士的调虎离山之计。正当亨利爵士全力攻打纽伦顿的时候,华盛顿已经在积极地部署兵力,准备将丢失的两个堡垒斯托尼堡和拉斐特堡再从英军手里抢回来。华盛顿首先派人去侦察了斯托尼堡的驻防情况,经过严密的侦察,华盛顿了解到英军已经对斯托尼堡进行了加固,堡垒两面环海,一面有一处大沼泽地,如果在退潮的时候,在沼泽地上搭起一座桥,进攻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了。然而敌军在此处派重兵把守,堡垒的四面都架起了大炮和重机枪,如果想把它夺回来,难度可想而知。袭击防守如此严密的地点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华盛顿最后决定让胆识过人的韦恩将军负责执行这个任务,韦恩欣然领命。此次偷袭只能在夜间进行,而且要绝对保密,如果中途被敌人发现,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为了配合这次偷袭,华盛顿命令一支人马先从西点出发,埋伏在拉斐特堡的附近,等到战争打响,便加入这里的进攻。7月15日晚,韦恩率领部队赶到了与斯托尼堡距离不到1.5英里的地方。夜间,他在一名向导的指引下,顺利地来到了敌人的前哨下。趁着哨兵和向导说话期间,韦恩上前将其制服。在相同的方法下,他们连续制服了好几名哨兵。直到此时,英军依然没有发现他们目前所面临的危险。但是不幸的是,夜间的潮水将敌人的通道淹没了,直到夜里12点钟,韦恩依然没有穿过前哨抵达堡垒。与此同时,米伦伯格将军率领的300人后卫部队,赶到了沼泽地的西面。他们会合之后,将部队分成了两支纵队,150名士兵在福勒里中校的率领下负责进攻敌军的右翼,另外100名士兵在斯图尔特少校的带领下负责攻击敌军的左翼。除此之外,每支纵队还包括20名左右的敢死队员,两支敢死队的指挥分别是吉本少尉和诺克斯少尉。英军发现敢死队之后,双方立刻展开了火拼。英军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朝美军猛烈地开枪。美军的敢死队硬是用手里的刺刀杀开了一条血路。韦恩在冲刺途中不幸中弹,幸好子弹并没有打中要害,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重新投入到战斗中去。经过一整夜的浴血奋战,英军终于抵抗不住美军的英勇进攻,被迫投降。斯托尼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经典战例,在这次战争中,美军共有15人牺牲,83人受伤。敌军的守卫部队63人死亡,553人被俘,其中有一名中校、4名上尉和23名副官。
斯托尼堡失守的消息传来,亨利爵士立即放弃了攻打纽伦顿的计划。他将运输船和战船全部召集起来,准备向哈德逊河的多布斯渡口发起进攻。另外,他又派了一支部队前往拉斐特堡,心里盼望着华盛顿已经将主要兵力从山上转移了。然而华盛顿又让他失望了。华盛顿考虑到斯托尼堡需要重兵把守,但是目前美军并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调配到这里负责防御工作,而且经过一场激烈的战争,此堡多处被毁坏,重新修筑也需要相当一部分的兵力。如果让士兵们往返于西点和斯托尼堡,不仅大家身体吃不消,而且无法保证两个堡垒的安全。考虑再三,华盛顿决定将堡垒的工事全部炸毁,然后命令撤军。华盛顿的这一考虑同亨利爵士的恰恰相反,后者一直以为华盛顿是打算长期占领斯托尼堡的,没有想到美军费劲夺下来的堡垒又被轻易地放弃了。然而这正是华盛顿的英明之处,他的这一招就叫做“围魏救赵”,目的根本不是斯托尼堡,而是纽伦顿城。亨利爵士带兵返回斯托尼堡的时候,又重新占领了这个据点,他没有参透华盛顿此举的主要用意,在重新回到据点的时候甚至有些得意洋洋呢。不过,经过多天劳顿,英军也无力再次向西点发起进攻。亨利爵士就命令部队暂时返回菲利普堡,稍事休整之后再做打算。
然而,斯托尼堡战役过后没多久,发生在东部的一场战役又给美国军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6月初,一支来自哈利法克斯的英军发现了美军在佩诺布斯湾东边的军事据点。这个据点负责马萨诸塞州的前哨以及缅因州的大部分森林区的安全。英军瞄准了缅因州的大片森林,准备从这里砍伐树木用作造船的木材。英军的行动很快引起了波士顿人的警觉,他们发动了一次远征,决心要把入侵者赶出去。号召引起了整个波士顿的响应,所有的人都在积极的备战,人民自告奋勇地投身军营。为了准备海军装备,海湾还实行了40天的禁运。最后,在海军准将奥尔顿的护送下,4000名陆军在拉夫尔将军的带领下出征了。5月30日,运输船抵达了佩诺布斯湾。他们发现驻守在该地的是英国指挥官麦克林上校,他们的哨所位于一个突出的岩石上,下面停泊着三艘舰船。拉夫尔试图踏上半岛的时候被英军击退,幸好伤亡不大。次日凌晨,他又率领士兵再次向半岛发起了冲锋。在他英勇的指挥下,部队顺利地登上了小岛。当时要塞并没有竣工,英军的大炮和重机枪还没有装备完毕,如果这时发起猛攻,半岛很容易就被攻下来了。然而拉夫尔毕竟不是韦恩,他缺乏韦恩身上的那种果敢的气质,他只采用了普通的围攻方式,他们沿着敌军外围修筑了工事,并且对敌人展开了连续两周的炮轰。然而敌军非但没有受到重创,反倒利用这段时间从水路补充了援军。援军到达之后,形势开始对拉夫尔越来越不利。由于担心全军覆没,拉夫尔只好派人回到波士顿请求增援。他的战略上的失误使他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时机,并且给在纽约的克里尔将军提供了进攻的好机会。克里尔将军抵达的消息让拉夫尔大吃一惊,面对敌军的强大阵容,他只能选择撤退。趁敌人还没有对他们形成夹击之势,他率领部队向上游逃去。为了拖延时间,他还让战船摆出一副要开战的姿势,实际上是为了掩人耳目让主力部队撤退。但是他的计策很快就被敌军识破了,他们俘虏了那条战船,并放火烧死了好几名美国士兵。为了返回波士顿,他们必须徒步穿过人迹罕至的荒野,很多人在逃命的路途中,不堪劳累,中途就死去了。华盛顿对这次完全没有征求他同意的东征行动计划感到十分生气,并为在战争中死去的士兵们感到万分的遗憾。如果他们事先请教了华盛顿,那么他的行动计划就肯定不会失败。以华盛顿的智慧,肯定能够给他们制定出一个万无一失的计策,并使他们能够利用最佳的时机将这个半岛一举拿下。然而,波士顿义勇军的有胆无谋,导致了整个计划的惨败。不仅使大量的士兵惨死在战场上,还大大地打击了波士顿人民抗敌的信心。这件事情不久,华盛顿阴霾的心情又因为另外一支军队的胜利而稍微好转。亨利李上校率军出征,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消息传来,久违的笑容又出现在华盛顿的脸上。
华盛顿派这支部队积极地在哈德逊河畔搜集情报,他们时常去骚扰敌军,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狙击他们的部队。根据搜集到的情报,华盛顿发现英军在帕罗斯胡克的防守极为薄弱,这给美军提供了可乘之机。帕罗斯胡克是一条狭长的海岬,延伸至哈德逊河,英军在此地修筑了一个要塞,但是驻兵不到400人,指挥官是萨瑟兰上校。然而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同外界只有一条狭窄的小溪。如果要攻打此堡,必须重新挖一条壕沟。英军还在堡垒周围拉起了两层的铁丝网,想要攻打此地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指挥官萨瑟兰仰仗着这个堡垒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根本不担心敌军会攻打过来,他每天带着士兵在哨所里吃喝玩乐,完全放松了警惕。然而英军的一切动向都被李上校牢牢地掌握在手心里,他打算利用这个机会狠狠地教训萨瑟兰一次。他在掌握了充分的情报之后,准备对敌军发动一次夜袭。华盛顿对李上校的这个行动计划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他相信这次的突袭一定会给敌军带来致命的打击,同时对重塑美军的信心也有很大的帮助。他准许李上校的请求,并提醒他一定要注意安全。他提醒李上校在撤退的时候一定要提防英军在纽约的援军,告诫他一定要保证计划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能出战。李上校将华盛顿送给他的那几个字“突袭、猛攻、快退”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在所有的准备工作都组织停当之后,8月18日晚,李上校率领300名士兵出发,准备在当晚发起进攻。斯特林爵士率领500名士兵赶到新桥附近,随时接应他的部队。为了防止敌军得知他们夜袭的消息,他对外只是说率领士兵们去给马匹补料去了。他们选择了一条靠近哈肯萨克河的羊肠小道,摸黑走路更加显得道路崎岖难行。为了保证迅速撤退,李上校在河边准备数条小船,等他们突袭计划完成之后便由水路迅速撤退。凌晨3点钟左右,李上校的部队抵达了帕罗斯胡克。幸运的是,萨瑟兰指挥官于前日派遣一支部队前去运输军需品去了,所以等李上校一行靠近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补给的队伍回来了,压根没有想到他们已经死到临头了。李上校的部队迅速地将几个熟睡中的哨兵绑了起来,占领了前哨。这时,萨瑟兰才发现自己面临的危险,他立即组织了60名黑森兵同美军展开了火拼。与此同时,他命人向天空发射了求助弹,驻守在纽约的英军立刻火速赶来救援。为了赶在英军援军到来之前撤退,李上校命令将俘虏的150名军官带走,来不及炸毁敌军的碉堡,就火速撤离了。他顺利地完成了此次突袭的任务,总共的伤亡人数才2个人。然而撤退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麻烦,他部署在河边的船只并没有到位,无奈之下,他只好率领士兵从原路返回。所幸的是,斯特林爵士率兵及时赶了过来,在斯特林的掩护下,他的部队得以顺利的撤退。
华盛顿对李上校顺利完成任务感到十分满意,他写信给大陆会议,大大地称赞了李上校的英勇和胆识。目前华盛顿依然待在西点,督促西点防御工事的修筑工作。在他的监督下,许多工事得以顺利的完成。亨利爵士自退回菲利普堡之后,也无力再向哈德逊再次发起进攻。与此同时,华盛顿在哈德逊的防御工事又得到了大大的增强,无奈之下,亨利爵士只好放弃了攻打哈德逊的计划,从而转战南方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