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1283600000008

第8章 别让习惯牵着鼻子走(1)

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式,它常常左右着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习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既可以为你带来光明也能把你引向黑暗。为了警惕潜意识的误导,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向无能为力低头,别让习惯牵着走。

勿让习惯牵着走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好习惯、好经验当然是一笔财富,应该很好地珍惜。但不好的习惯却常常会变成前进中的障碍,比如,养成工作有计划、每天写日记、时时讲卫生等习惯都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身陷崩塌的矿井,孤立无援又死守卫生习惯,宁可干渴而死,也不肯用唯一可用的脚下的皮鞋舀水喝,苟延性命以待救,那习惯就是致命的了。善于总结自己的心得,学习他人的经验,也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事事套用经验,也会弄巧成拙。

《空战在朝鲜》一书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某空军大队召开誓师大会,队长冲着队员大声问:“有决心没有?”回答之声气如洪钟:“有!”接着又问:“有孬种没有?”回答之声更加洪亮:“有!”好大一会,人们才醒悟过来,继而哄堂大笑。用不着多解释,这就是最形象的习惯性思维定式。

再看著名的《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一头驴子驮着两大包盐赶路,压得喘不过气来。过河时,驴子不小心倒在水里,挣扎许久才站起来。这回,它高兴了,因为背上的重量轻了。过了几天,驴子驮着两大包棉花,走到河边,想起上回驮盐的事。它想,干脆到水里泡一泡,再减轻一下负担。不过,这一次它非但未能轻松一下,连站也站不起来了,把命也给搭上了。

这个悲剧的原因就在于经验和习惯。它告诉我们,经验要因时因事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对于创造性思维而言,经验就更不能轻易派上用场了。当经验与习惯一旦形成,积淀在脑海里,便会左右你的思维,最终让习惯牵着你的鼻子走。

警惕潜意识的误导

一个人的潜在意识通常是难以改变的,它经常会配合你本身的习惯或所曾犯过的错误,而把这些不愉快的经历返还给你。换言之,当你在潜意识中制造消极的观念后,潜意识便会将制造过的差错想法,不按时地任意归还于你,因此在你的习惯过程中,极可能将你误导。

为避免遭受原有潜意识的误导,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以积极性的立场灌注于潜意识中,并努力培养积极的想法,如此你无异是在向你的潜意识灌输真理,而不久之后,你的潜意识也将开始把这些真理归还于你。

例如,每当人们本身意识到消极想法存在时,便会对自己的说话方式作一番分析,而且结果往往令人感到十分惊异。因为许多人都存有类似如下的想法:“我担心也许会来不及”,“轮胎是不是磨损了”,“我想,我办不了那件事”,“这个工作我大概无法胜任,因为我会忙不过来”等。此外,遇到事情有不好的发展结果时,他们就会说道:“哦!果然不出我所料。”又如,在抬头望见天空布满乌云时,心情会变得忧虑起来,并说:“我原本就知道会下雨!”

这些都属于“消极心态”,固然大处的想法比小处的想法富有远见和影响力,但我们千万不可忽略“积少成多”的道理。当你的言谈中充满“消极心态”时,它会不知不觉地渗入你的思想深处,并积存它的影响力量,而这种力量往往会滋长到令人惊异的地步,甚至会在不久之后使你陷入“无能症”的习惯之中。

所以,你要下定决心,要从自己的言谈间根除这种“消极心态”。因为对于这种消极的心态,最好的消除办法是,不论对任何事都要表示积极肯定的主张,如事情将有顺利的结果、能够胜任工作、不会招致失败、必会准时到达等。由于这种把积极想法说出来的作法具有相当于在内心中呼应的积极力量,因此它能使你感到一切都将顺利地进行。

曾经有一幅引擎油的广告,上面写着:“洁净的引擎经常是力量的供应源泉。”这个广告的作者就一定有一个积极心态,这对他的事业必定产生积极影响。换言之,洁净的心会是力量的供应来源。因此,请洗净你的思想,赋予你本身一颗洁净的心吧!

为了克服消极的习惯,你不妨采用“不相信失败”的哲学之道。通常人们处理障碍的结果往往决定于其本身所持的心态,因为人们的障碍大多数是基于心理上的问题。

也许你对此有所怀疑,但是任何人对于习惯的态度却绝对是心理方面的事。试想,当一件事从考虑到决定的过程中,是否即是心理的活动?你对于不良习惯的想法如何,是否会决定你对它所采取的行动或态度?事实上,如果你面对不良习惯之初便在心中断言绝对无法克服它,你便会在自认为“反正做不到”的心理下真正无法克服了。相反地,如果你拥有克服不良习惯的信心,情况必会不同。

因此,请你牢牢记住:克服不良习惯绝对没有你想象中的那般困难,而是可以设法克服的。

无论在培养这种积极想法之初,你的信心多么微小,只要持续保持这种想法,你必能获得成功。

敢于向权威挑战

科学理论是相对的,它们具有先进性,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有些人虽然知识不足,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思想活跃,敢于奋力拼搏,反而增加了成功的希望。权威人士常因为头脑中有了定型的见解和习惯,甚至是自己苦心研究得到的有效成果,因而紧紧抱住不放,遇到同类事项总是以习惯为标准去衡量,而不愿去思考别人的意见,哪怕是更好更有效的办法。故而曾经先进过的东西有时反而会成为创新的障碍。

18世纪末,一些科技人员开始探讨人类上天的可能,着手研制飞机。可是,反对的力量十分强大,他们都是当时世界上的科技名流。最有代表性的有: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勒让德,这位最早用三角方法测量地球与月亮之间距离的科学大师认为,企图制造一种比空气重的东西到空中飞行是永远不可能的。这一观点得到德国大发明家西门子的支持。西门子认为,飞机根本上不了天。能量守恒定律的发明者之一、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也大泼冷水,认为要将沉重的机械送上天纯属空谈;美国天文学家纽康经过对各种科学数据的反复计算,也得出权威的结论:飞机根本无法离开地面。由于众多科学大师与学术权威的坚决反对,金融界、工业界对飞机的研制也持不合作态度,飞机研制陷入重重困难之中。

后来,没有上过大学的美国人莱特兄弟却首次将飞机送上了天,当时是1903年。莱特兄弟学历不高,有关知识都是自学得到的。他们如初生牛犊,不惧虎狼,不在乎权威的反对。他们细心观察鸟类的体态结构及翅膀的动作,从中接受启发,再运用科学原理反复试制、修改,终于取得突破性成功。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谈到科学家的胆魄时曾说:“当你老了,你会变得越来越胆小……因为一旦有了新想法,马上会想到一大堆永无休止的争论。而当你年轻力壮的时候,却可以到处寻找新的观念,大胆地面对挑战。”为什么有些大人物成名之后辉煌难再?其重要原因之一恐怕就在这里。反对研制飞机的那些科学大师们就是这样。因此,我们应该学习莱特兄弟,不向习惯低头,敢于挑战权威。

专家的话未必都正确

在常人的习惯中,专家就是权威,专家说的话都是正确的,可是,一个人要想在人生和事业上取得突破,还得勇于怀疑。

“当别人向你建议不能做这个,或者不能做那个时,你不要管他们。”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梦想会实现,你就会取得成功。”

这是一个“从零到1500万美元的女人”说的话,她就是玛丽亚·艾伦娜·伊瓦涅斯。她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别人的话未必都正确,即使是所谓的专家也不例外。

在哥伦比亚,当玛丽亚·艾伦娜·伊瓦涅斯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的时候,她的父亲就让她参加了一个电脑学习班。虽然在拉丁美洲电脑的标价是10万美元,非常昂贵,但是电脑还是越来越普及了。玛丽亚·艾伦娜马上就投入到这种革命性的技术中来。1973年,她到美国上大学,学习电脑科学。

毕业后,玛丽亚·艾伦娜产生了一个念头。在当时,美国个人电脑的价格在8000美元左右,而拉丁美洲的个人电脑价格却要昂贵得多。她想,为什么不在拉美销售个人电脑,来开发这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呢?1980年,她将自己的想法和许多主要的电脑公司交流过,并请求给她一个机会,在自己的国家销售他们的电脑。

“他们告诉我不要提这事,”玛丽亚·艾伦娜回忆说。“电脑销售执行经理们说,拉丁美洲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许多国家都十分贫穷,那儿的人们没有钱来买电脑。因此他们认为拉丁美洲的市场太小了,根本不值得他们去开发。”

但玛丽亚·艾伦娜却不这么认为。当别人只看到各种局限性时,她却看到了各种市场机会,“我想,即使这个市场只有1000万美元的承受能力,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能从中挣到钱。而且由于它很小,所以就不会有什么人为它去竞争。”

当时她只有23岁,是个女人,没有任何销售和市场经验,这些是被她见过的经理们称为对她的三个不利因素。但是她却清楚地知道两件事:一是在美国电脑比较便宜,其二就是拉丁美洲需要便宜的个人电脑。为达到目的,玛丽亚·艾伦娜不得不答应所有订货必须预先付款。就这样,Altos电脑公司在没有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给了她9个月的境外代理商资格。

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与旅行社联系。玛丽亚·艾伦娜的要求非常简单:“为我在迈阿密飞往阿根廷的班机上定个座位,在每个我不必支付额外停靠费用的主要城市停靠。”这就是玛丽亚·艾伦娜设计的市场推广计划。她又说:“无知有时是值得庆幸的,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会碰到些什么。”

由于没有任何的销售推广经验,玛丽亚·艾伦娜所有行动的向导就是坚信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她在哥伦比亚下了飞机,住进了一家宾馆,拿起了当地的电话号码本,开始给当地的电脑零售商们打电话。“当时我想,广告做得越大的公司,它们的规模和业务量一定也非常大。所以我打电话时首选那些做广告最大的公司。”第二天玛丽亚·艾伦娜被约会塞得满满的,她飞奔着赶往一个个约会。

在20世纪80年代,女工程师非常少,而且拉丁美洲的许多商人还很不习惯与女人做交易——尤其与一个看上去只有18岁、娇小而年轻的金发女郎。但她用自己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自己的教育背景以及对电脑的丰富知识,将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转化成了优势。玛丽亚·艾伦娜这样描述了她后来的客户当时对她的反应:“他们对一个女人谈论他们不知道的、当时最新的技术和事物非常着迷。他们的反应令人非常满意,因为我有很棒的产品,而且我提供的价格很有优势,将使他们可以和一些大的经销商竞争了。”

在三个星期的行程中,玛丽亚·艾伦娜旋风般地穿行于厄瓜多尔、智利、秘鲁和阿根廷。在每个国家,她都用同样的办法来推销她手上的产品。“我原本计划销售1万美元的产品要1年后才能返回美国,出乎意料的是,我仅仅用三个星期的时间就接到了价值10万美元的订单和预先付款的现金支票。”这对于在大学计算机实验室教课每小时挣6美元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渐渐地,玛丽亚·艾伦娜的销售额超过了百万美元,甚至是数百万美元。在其后的5年里,玛丽亚·艾伦娜的销售额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500万美元。1987年,在《公司》杂志登载的500家发展最快的公司的排行榜上,玛丽亚·艾伦娜的“国际微系统公司”排在了第55位。1988年,玛丽亚·艾伦娜卖掉了公司,继续开展这方面的业务,三年后销售额达到7000万美元。

后来,玛丽亚·艾伦娜又组建了一个新公司开始向非洲销售电脑,市场专家们又一次告诉她说非洲太穷了,根本就不适合个人电脑销售,尤其是在那样一个男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一个外国女性在非洲销售电脑就更不可能了。那时的玛丽亚·艾伦娜早已经习惯这些消极的反应了,她认为这些专家们的目光非常短浅。她相信自己对未来趋势的预见。1991年,她仅仅带了一份产品目录和一张地图就乘飞机到了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始了她的销售活动。她住进宾馆后,就又拿起电话号码本开始联系当地的经销商。两个星期后,她带着价值15万美元的订单飞了回来。

玛丽亚·艾伦娜先是从自己的汽车房,然后又从一间小货仓里开始海运她的产品。虽然规模非常小,但是越来越多的订单却纷纷而至。在4个月的时间里,她用海运方式销售了价值70万美元的产品。第二年玛丽亚·艾伦娜公司的销售额增加到了240万美元,第三年翻了一番,第四年又翻了一番。由于在20世纪90年代前几年中,玛丽亚·艾伦娜的“国际高科技销售公司”的平均销售额为1300万美元,所以它又登上了《公司》杂志当年的500家发展最快的公司的排行榜。而玛丽亚·艾伦娜本人也成了本杂志历史上唯一一个白手起家,并使两个不同的公司分别登上著名排行榜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玛丽亚·艾伦娜成功的原因:有好的产品可以进行销售,是玛丽亚·艾伦娜成功的关键。但更重要的是,她的成功是建立在她对自己的信心和矢志不移的实践之上,而没有轻易相信专家的话,被传统的习惯所左右。

不要崇拜任何人

盲目的崇拜会导致盲目的跟从。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这种盲目跟从的习惯,就会变得碌碌无为。

一名佛教徒遇到了难事,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

“你是观音吗?”

“是。”那人答道。

“那你为何拜自己?”

“因为我也遇到了难事。”观音笑道,“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这是一则有关佛的趣谈,它让人深思,让人回味。

想来凡人之所以为凡人,可能就是因为遇事喜欢求人。而观音之所以为观音,大约就是因为遇事只去求己吧。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人都拥有遇事求己的那种习惯,也许人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观音!

拿破仑年轻的时候,一次到郊外打猎,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他快步走到河边一看,见一男子正在水中挣扎。

这河并不宽,拿破仑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再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那人见求救已无用,反而更添一层危险,便只好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来。

拿破仑拿枪逼迫落水者自救,是想告诉他,自己的生命本应该是自己负责的,惟有负责的生命才是真正有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