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1322800000005

第5章 挫折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4)

日本:每逢冬天,幼儿园的孩子都要赤身裸体在风雪中滚爬滚打一定的时间。虽然天寒地冻,很多孩子的嘴唇冻得发紫,浑身发抖,但在一旁的父母们却个个硬着心肠,没有一个上前搂住自己的孩子。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换来孩子真正的幸福人生。日本还提倡“穷留学之风”,让富裕的大城市学生到偏远的山区、村寨接受艰苦的生活训练,目的就是要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

如果父母真心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在教育孩子上,就一定注意学习发达国家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要敢于让孩子去吃苦。孩子学会吃苦,他就会受益一生,父母也可以放心一生。

教育家卢勤曾说过:“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逼”孩子去“吃苦”,孩子自己不乐意,忍耐力就会降到最低点;加上他们心里明白,父母逼他们去“吃苦”,是父母对自己平时怕苦的一种惩罚,于是更加强化了“负意识”。还没出征就失败了,又怎么可能去获得胜利呢?

其实,让孩子吃苦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父母对孩子不要溺爱,让他受点折腾;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自理任务,一定要坚持让孩子能独立完成。

黄思路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后考入北京大学,她从小就受到了妈妈的吃苦教育。

黄思路的妈妈常常给黄思路讲安徒生童话中《豌豆公主》的故事:

一个公主迷路了,走进一个邻国的城堡。邻国的皇宫里没人相信她是公主。为了验证她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公主,在为她铺床时,皇太后在7层厚厚的床垫子下面放了一粒豌豆。第二天早上起来,公主抱怨说:“是什么东西硌得我整整一夜都没睡好,浑身都痛死了。”于是,所有的人都肯定,面前的这个女孩,是一个真正的公主。

讲完故事,妈妈问黄思路:“你想做这样的公主吗?你看她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皇宫里,再好的生活都不能让她满足,整天吃不香、睡不着,多痛苦呀!”

黄思路的妈妈说过这样一件事:

“家里安空调时,没安在女儿的卧室,她委屈得哭了,说是夏天练琴太热,需要空调,她班上学钢琴的同学自己的房间都有空调。我觉得她说的有一定道理,就把钢琴搬到有空调的房间,解决了练琴的问题。但她的卧室依然是全家最闷热的房间。她的思想还没通,那天晚上,我就在她床头放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把书签夹在《豌豆公主》那一页。第二天,她不再提起这件事了。4年后,我们再次搬家时,家里已经有了3台空调。‘4个房间3个空调,全给你们用吧,我有个电风扇就行了。’女儿说,‘钢琴也搬到我自己的屋里吧,我不要当豌豆公主。’现在,女儿在大学里,觉睡得很香,休息得很好。而去年我听说南京有个大学新生,到学校报到后,就是因为没有空调,几天后忍无可忍,气得跳楼自杀了。”

事实证明,这位母亲对孩子的吃苦教育方法是十分有效的。只要父母认识到应该怎样去爱孩子,就一定会想到许多办法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无论怎样,只要想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要想让他在社会立足,就要舍得让孩子吃苦。

让孩子吃点苦很有必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恩里科·费米也说:“要从小把自己锻炼得身强力壮,能吃苦耐劳,不要娇滴滴的,到大自然里去远走高攀吧!”试想,为人父母者今天的做法能让孩子修好吃苦这门课吗?如果修不好,他又怎么能参与社会竞争呢?孩子没有吃苦精神,就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中国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在谈及自己成功的原因时,这样满怀深情与感恩地说:“就两个字——吃苦。我在20岁以前的经历,感受最深的就是吃苦教育,这是人生最大教育。有人说他读过MBA(工商管理硕士),念过博士,但是,假如没有吃过苦,人生就不算完整。从某种意义上说,吃苦的历程绝不亚于读MBA和博士学位。这些苦难,给了我信念、力量,同时也赋予了我雄视天下困难和坎坷的毅力和勇气。”

所以,父母应该认识到,对孩子的吃苦教育过程,就是让孩子学会认识劳动果实的过程,当孩子在接受吃苦教育时,他从内心就会对物质和事物的价值与来龙去脉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从而学会吃苦,懂得感恩。

只要孩子肯吃苦,他就在吃苦的同时锤炼了自己的意志,培养了自己的毅力;只有孩子能够吃苦,他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胜利。

挫折教育建议:

1.要转变教育的思想观念。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材。但是,要想让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父母的思想境界是第一位的,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吃点苦就心疼。父母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舍得让孩子吃苦。

父母要知道,吃苦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加油站,是孩子踏上人生的光明大道的必须,所以,父母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要学着做一回“狠心”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体验一下生活的磨难,这是为了磨砺他的坚强意志,陶冶他的高尚情操,丰富他的人生阅历。当然,这种吃苦教育更有利于培养他的自立能力,锤炼他的独立人格。

2.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自觉吃苦精神。其实,无论今天的物质生活有多么大的改变,父母不都能忽视对孩子的吃苦教育,这是家庭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吃苦教育对孩子的意志力有最直接的影响。

孩子只有肯吃苦,他才能成功,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正如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吃苦方面的教育,就历练孩子的吃苦精神。孩子一旦具备了吃苦精神,他就可以勇敢面对困难,就有勇气迎接突如其来的各种挑战,从而敢于吃苦,敢于面对社会竞争。

3.树立孩子敢吃苦的信念。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不能吃苦的民族是孱弱无力的民族,害怕吃苦的孩子是没有希望的孩子。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父母应该“狠”下心来,加强对孩子的吃苦教育,鼓励他从小不怕吃苦,树立孩子敢于吃苦的坚定信念,让他用智慧和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4.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吃苦。

作为父母,要经常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吃苦的环境,以此来培养他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全国优秀家长吴章鸿女士就特别有意识地让孩子吃苦,她曾这样说:“我有意识地让我孩子去打工,有意识地让我孩子去吃苦。”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基础,父母要让孩子在这个人生的基础阶段,有意识地为他创造一些条件,让他吃点苦。否则,孩子就会因为缺乏吃苦的锻炼而无法拥有生活的本领,难以立足于社会。

5.掌握一定的吃苦教育方法。

父母要注意,让孩子吃点苦,不是一本正经地对孩子说:“今天,我要让你尝尝吃苦的味道。”这种吃苦教育没有意义。正确的做法是要在孩子玩得最高兴的时候,或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当然,吃苦教育也要有个度,应该是孩子努努力就能够承受的。作为父母,一方面不能表现出心疼和不高兴,另一方面也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悔。

鼓励孩子勇于探索

面对新事物,要鼓励孩子主动去探索,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他才会获得生活的体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倾向,那就是要摆脱各种束缚和依赖而独立。他们喜欢探索活动,努力在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

遗憾的是,有些父母非但不鼓励孩子的这种探索行为,反而一味限制孩子的各种活动。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能动。这看似教孩子守规矩,实际上却阻碍了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会使他变得羞怯、疑虑、失去自信。

一个男孩与母亲一起经过一个路口,那里似乎有一条小路若隐若现,男孩想走一下那条小路。

正当他要迈步时,母亲拦住他说:“孩子,不能走那条路!”

“为什么?”男孩问道。

“我就是从那条小路走过来的,很难走。要知路好不好走,你要问过来人啊!”母亲说。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那我为什么就不能走呢?”男孩有些纳闷了。

“我不希望你走弯路。”母亲很严肃地说。

“我不怕,我要走走试试!”男孩的语气很坚定。

母亲看着孩子,叹了一口气说:“你这孩子太倔强,那条路很难走,你要小心啊!”

于是,男孩兴致勃勃地上路了。走在路上,孩子发现妈妈果然没有骗他,那条路的确难走。有好几次,男孩都想停下来,但他选择了咬牙坚持,最终,他走过了那条小路。

很多时候,父母不应该给孩子传授现成的经验。很多事情需要孩子自己去探索,去感悟。很多有智慧的父母都会鼓励孩子去亲自探索,孩子也特别喜欢去体验。

一个小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没有兄弟姐妹,爸爸也不让我随便出去玩,我就像那笼中的小鸟自我封闭,我既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求知和探索。”如此下去,孩子就会长期心理压抑,就会损害身心健康。

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必然会遇到许多新事物。面对新事物,要鼓励孩子主动去探索,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他才会获得生活的体验,获得成功的体验。父母应该知道,这也是孩子的一种本能的“需要”。这种需要会让孩子竭尽所能、集中精力去探索新事物。当他实现了预定目标时,就会感受到一种愉悦和成就感。即使孩子的年龄很小,也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父母如果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剥夺孩子探索的权利,那么,孩子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的体验,永远也无法深刻地了解事物,永远无法追求自我实现,而且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在一篇观察日记中这样写道:

一天,孩子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圈子中间放着一个水盆,盆里漂浮着许多有趣的玩具。

有个刚刚两岁半的小男孩。他独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满了好奇。我饶有兴趣地在远处观察着他。他开始慢慢走近其他孩子,想挤进去,但他没有力气,怎么挤也挤不进去。于是他仍然站在圈外着急地看着周围,那张小脸上的表情非常有意思。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张小椅子上,显然,他决定把椅子搬到这群孩子的后面,然后爬上这个椅子。他开始向椅子走去,脸上露出充满希望的神情。就在这时,老师突然走过去一把抓住了他,并把他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让他看水盆,还说:“来,可怜的小家伙,你也看看吧!”

小家伙虽然看到了那个水盆和漂浮物,可是他脸上原来那种非常有趣的欢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相信有人会替我做”的孩子的那种呆滞的表情。

从这篇观察日记中可以看出,尽管孩子看到了漂浮的玩具,但他却没有机会体验成就感。本来,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障碍,从而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体验。然而,这个机会却被老师无意剥夺了。其实,聪明的教育者,包括父母和老师,都会在孩子探索、尝试新事物时,用赏识的眼睛鼓励孩子,从而让他获得探索机会。

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比认知能力差。很多中小学生不会叠被子,不会洗衣服,不会削苹果,当然更不会自己做饭了,生活的依赖性很强,遇到困难只想去找老师或父母,从来不愿自己努力解决问题,缺乏对事物的探索精神。

所以,父母要承担起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的责任,一定要要鼓励孩子自发地进行探索活动,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鲍林,从小就非常喜欢到做药剂师工作的父亲的实验室里去玩。他看父亲调配药剂,自己也很想亲自动手做实验。

父亲注意到儿子对实验的浓厚兴趣,就开始慢慢教鲍林怎样调配药品,怎样做实验。鲍林很感兴趣,每天都要到父亲的实验室去做实验。逐渐地,他学到了很多关于药品和实验的知识,当然也学到了如何自己去探索的精神。

在鲍林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了,他一度十分消沉。后来,鲍林怀着对实验的喜爱,他又重新走进实验室。有一天,他得知好友的父亲做了“高锰酸钾产生气体”实验,于是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那以后,鲍林迷上了化学。他一直不间断地做各种实验。正是父亲的鼓励,使鲍林走上了科学探索的道路,也才有了后来鲍林在化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说:“人应该有探索,有追求。这些都要从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做起。”有的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怎么能这样做?”或者说:“这太危险了,你可不要玩啊!”“还是别参加这种危险性很大的活动了,回家看动画片吧!”这样做就是在阻止孩子去探索。

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在进行探索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得到了探索的乐趣,他的思维能力、创造力也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有一次,居里夫人的长女绮瑞娜在学校遇到了一个难题: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浸没在液体里,就会排开一定量的液体。如果把一条金鱼放在水里,金鱼并不排开液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绮瑞娜想,也许是阿基米德定律只适用于非生物;也许金鱼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可是,她并不满意把这些想法作为答案。她决定自己试一试。她拿来一只量筒,注入了一定量的水,再放进一条小金鱼。

她惊奇地发现,量筒里的水面升高了。金鱼像别的物体一样,也要排开水;阿基米德定律不仅适用于无机物,还适用于生物。她还发现,老师也可能有错误(其实是老师故意搞错的),而且她还发现,自己也可以有所发现。这次自己动手实验,使她变得自信起来。后来,她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父母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探索欲,他会模仿父母打电话,会拆卸喜欢自己的小玩具。事实上,很多成功人物小时候也这样。孩子正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才让自己的创造力逐渐变得活跃起来。

尽管孩子由于能力有限,他们往往做不好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时甚至还会闯祸。但是,父母切忌“因噎废食”,因为对孩子过度保护,限制孩子的探索活动,这对孩子身心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挫折教育建议:

1.给孩子创造探索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为孩子提供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为孩子创造探索的机会。比如,在节假日,父母可以带孩子到郊外游玩,也可以带孩子到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等场所,让孩子在观察事物中学会发现问题,接触的事物越多,产生的想法也就越多。不要把孩子关在家里,让他写字、画画等,这样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会扼杀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不要压抑孩子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