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在说:“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你是否熟悉这段话,认识这个人呢?这段话是志愿者誓词,而这个人就是志愿者。
请思考一下:
我做过志愿者吗?在自己经历的十几年的时光里,自己是否真正体验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在街上看到头戴志愿者帽、身穿志愿者服的志愿者时,内心深处会涌起怎样的感动和冲动?是否也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呢?其实,作为一个志愿者,他们一直在实践着志愿者誓词所说的,竭尽自己所能,服务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18岁之前,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去做一个志愿者,参与一次志愿活动。因为我们年轻,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志愿者,我们应该做!
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称谓
志愿者,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称谓。在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志愿者”是这样释义的:“自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服务的人。”“志愿者”三个字所体现出来的巨大力量是“无私奉献”、“爱”、“互助”,是更多内涵、更深意义……
有人曾经这样说:“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 这句话生动阐述了志愿服务者的心声。
徐本禹是一位“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志愿者,1982年生于山东聊城,1999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2年7月开始到贵州大方县义务支教,2003年考取研究生,当年7月,他申请保留研究生学籍,再次回到贵州支教。
徐本禹默默支教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他被誉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楷模”。而徐本禹自己说:“我希望青年朋友们能够学有所成,用知识回报社会,回报我们的祖国。”
CCTV“2004感动中国”组委会对徐本禹这样评价:“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有人赞扬徐本禹说,他的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贫困地区缺乏人才,他能带头从大城市到边远贫困工区支教,为青年知识分子树立了一面旗帜,给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在当初决定去支教时,徐本禹在日记里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好多人这一辈子收获不了几滴珍贵的眼泪,我这一段时间我收获了很多眼泪,让我非常的感动,我说我愿意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但是当爱的阳光照射我身上的时候,我愿意毫不保留的反射给别人。”或许,我们能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感受到“志愿者”这个称谓的伟大。
徐本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志愿者,他实践了一种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什么?联合国前任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
年轻的我们要做一次志愿者,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里来。尽管这次志愿活动时间很短,但它却能让我们在另一种忙碌中,长久地体味一分心灵的安适与充实,更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也是吸引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力所在。这种精髓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以及人类文明共同成果融于一体,可以说是对以**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德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以,在每一位青少年的心里,都应该把志愿服务的经历看做一个让参与者不断获得人生感悟的极有价值的实践,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随着青年志愿者的行动和实践的快速发展,志愿者正在影响着千家万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所了解、熟悉和认可。
“志愿者”是一个有着伟大意义的词语。愿每一位青少年朋友都能真正体验一次做志愿者的经历,这必将为自己五彩斑斓的人生画上重重的一笔。
奏响一曲奉献之歌
对无数志愿者来说,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曲奉献之歌。一位志愿者曾说:“我很喜欢在志愿者团队里洋溢着的脉脉温情。这里没什么功利性的东西,但我们做每件事都认真而执着,因为大家都有一颗为他人奉献的爱心。”
可以说,每一位志愿者都在传承志愿服务的传统美德,弘扬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能力与素质,增强实践能力,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真诚服务、自觉奉献,做优秀的文明使者,广泛传播志愿者精神,扩大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有人说,奉献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奉献,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奉献,有时候只是举手之劳;奉献,需要每一位公民参与,当然,也包括我们每一位青少年。
我们青少年可以从太多的人身上感受到奉献的精神,从国内白发苍苍的老者到国外著名企业的CEO,这些人可能并没有加入某个志愿者组织或协会,但他们确实是在实践着志愿者的行为,留给我们的是太多的感动。
在天津,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一位93岁的离开者——蹬三轮的白芳礼老人。老人的奉献精神被传颂着:他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惊异地发现,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
一次,老人到一所大学给贫困学生捐款。当时,学校要派车去接他,他说不用了,把省下的汽油钱给穷孩子买书。于是,他就自己蹬着三轮车到了学校。在捐赠仪式上,老师把这件事一讲,台下一片哭声。许多学生上台从老人那里接过资助的钱时,双手都在发抖。事后,老人对他的老朋友说:“我过得是苦,挣来的每一块钱都不容易。可我心里是舒畅的。看到大学生们能从我做的这一点点小事上唤起一份报国心,我高兴啊!”
老人也是一位志愿者、一位奉献者,就像流星一样划过,让自己燃烧着,给世界留下了最后的光芒。这或许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关于奉献,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世界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华盛顿分公司前CEO约翰·伍德放弃30万美元年薪,辞职后到尼泊尔做了一名“送书郎”。他用牦牛驮着书本,走过很远的山路,把书给最偏僻山村的村民看。其实,伍德很早就推动开展了一项无偿为南亚贫困人民送书籍的“南亚文化事业”。后来,他亲自去尼泊尔考察了一番,那里农村闭塞的交通和极高的文盲率深深震撼了他,因此,他决定加大救助力度,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改善当地人的精神生活中去。
1999年,伍德从微软正式辞职,开始了这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伍德说:“尼泊尔有些乡村的学校图书馆里空空如也,孩子们无从了解外界。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就算网络能将全球的大城市连接起来,人类也无法实现‘地球村’的梦想。”于是,他也号召自己的亲朋好友加入到募集书籍的队伍中来,把募集到的书送到他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父亲家的车库里,然后再打包统一运往尼泊尔。伍德后来说:“我的想法得到了极大响应,人们纷纷将书送来,以至于我父亲的车都被‘挤出了车库门’。”
毋庸置疑,约翰·伍德是一个奉献者,他为尼泊尔人民送去的不仅是“精神食量”,也把自己一颗“志愿者的心”送到了尼泊尔,让尼泊尔人民体验听到了一曲由伍德谱写的奉献之歌,也让世人感受到了一种叫做“奉献”的力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奉献就是真诚地付出,是双手捧出的一颗火热的心,无私且不企求回报。所以,奉献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为人民做出贡献。“无私奉献”这个词对行为的动机表达得也很明确,即是没有私心杂念,无偿地、不计较报酬地为人民做贡献。由此,奉献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启迪和震撼;奉献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情怀。
“志愿服务,无私奉献”,这是一个永不过时、始终不老的话题,因为志愿者的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人类永远需要这种精神,人类也永远崇尚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