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1323800000002

第2章 孝敬——教育的根本从这里开始

对孩子的“做人教育”永远是第一位的,要对孩子为人的正确态度和品行进行有效培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意思是说,教孩子做学问前一定要先教会孩子做人。孩子只有学会了做人,才会正确做事、学习和与人交往。

如果父母对孩子只是育智,而不是育人,无异于舍本逐末。教孩子学会做人,是父母给孩子上的第一课,对孩子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课,孩子未来人生的成功源自做人的成功。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意大利)亚米契斯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中国)《增广贤文》

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之情则是放大了的孝心。

——(美国)戴·达·菲尔德

都说中国字是智慧的符号,单看这个“孝”字就知道。“孝”是一个象形字,上面的“耂”部在甲骨文中表示弯腰驼背的老人,下面的“子”部代表年轻人,整个“孝”字不仅意味着年轻人要照顾老人、服侍老人,还说明上下两代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千百年来,中国人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个“孝”字,因为它是家庭和谐、社会安定的根本。而在当今的社会中,孩子逆反、父子代沟、自杀、早孕、堕胎、甚至杀父杀母等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层出不穷,其根源都是“孝”的落实出了问题。一个孩子如果能体会父母的辛劳,体会父母对他的期望和爱心,他怎么可能会做出让父母伤心的事。然而,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会离“孝”越来越远,问题不出在孩子那里,是父母没有教。

有一个7岁的孩子,在一个假期的夏令营中,学习了一个月的儒家启蒙经典《弟子规》。夏令营结束后,老师组织了一次活动,主题是让孩子们分享心得。当天,孩子们的父母都来了,这个7岁小男孩的母亲也兴高采烈坐在观众席中。小男孩上台第一句话就说:“我学了《弟子规》以后才知道,做人原来要孝顺!”讲完第一句,接着又说:“我还没学《弟子规》以前,每天都想着如何谋害父母。”他的母亲听到这句话当场很错愕,接著泪流满面,她很难想象这是从自己孩子口里讲出来的话。

孩子的话很值得大家深思,很多父母太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和才艺,认为孩子从小在知识上做一个长足的积累,以后就会有本事。儒家经典《大学》中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父母教育孩子,也要知道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孩子对父母、对老师的孝敬之心,是一个人的根本德行,孩子事业、学业、家庭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没有一颗孝敬心。

为何这样说呢?俗话讲“尊师重道”,孩子如果对老师没有恭敬心,就不会重视学业;孩子如果对父母没有孝心,就不会顺从父母的意愿;即使孩子以后成立了家庭,也很难把孝敬的榜样传给下一代,家庭的和谐又从何谈起?

乍一看,孝敬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但实际上,越懂得孝敬的孩子生活会越幸福。一个能孝顺父母的孩子,会欢喜随顺父母的意愿,“随顺”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孩子必然会是一个随和的人。同时,孩子从小懂得尊敬父母和老师,他同样会尊重身边的人,一个随和而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很顺利,他的生活怎么会不幸福?由此看来,能够拥有一颗孝心是多么可贵啊!所以,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教育都要从孝敬开始。

培养建议一:给孩子“演”出孝敬来

与其说孝敬是“教”出来的,不如说是“演”出来的。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是因为他没有看到父母如何孝敬自己的祖辈。一个众所周知的广告:一位母亲给自己的婆婆洗脚,儿子看到了,也颤颤巍巍地端来一盆水,准备给妈妈洗脚。孩子的世界是纯净和空白的,他从父母那里学习语言和行为,当孩子看到父母给爷爷奶奶捶背的时候,“捶背”这个动作就第一次映入了孩子的视线;当孩子看到父母对爷爷奶奶的态度,孩子就知道:可以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当父母把老人时时刻刻都放在心里,经常去关怀、问候、体贴、照顾,孩子就会知道:爷爷奶奶在爸爸妈妈的心里很重要。这种重视本身就无形中使孩子提起了对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从父母那里学会了孝敬。

当然,父母对长辈的尊重和关爱一定要发自内心,不能知道孩子会模仿,就假装做样子。这种假装同样会被孩子完完全全学会。

一位父亲,自从明白了要以身作则教孩子孝顺,就在一天早晨,临出门时,当着儿子面给自己的父亲鞠了一躬,说:“爸爸,我们出门了。”他和儿子出去后,儿子就问:“爸爸,您刚才给爷爷鞠一躬,是做给我看的吧。”父亲哑口无言。因为平日里父亲对爷爷没有特别恭敬,父亲此时的鞠躬,让儿子感到真的是在“表演”。

所以,父母要用真诚心去孝顺自己的长辈、尊敬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才是把真实的孝敬传达给孩子。

培养建议二:对自己的父母和颜悦色

一个人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就是让父母放心、开心。当父母一提起自己的儿女,就觉得很心安、很满足、很高兴时,这个儿女肯定做到了孝敬。而为人儿女最基本的,应该做到对父母和颜悦色,切忌说话大呼小叫,更不应对父母发脾气、使性子。即使儿女有再高的学历和收入,如果常常让父母不开心、让父母难堪,那也谈不上孝敬。

周朝时候,有个人叫老莱子,非常孝顺。他经常为父母准备比较柔软和甘甜的食物。老莱子虽然已经年近70岁,但从来不在父母面前说自己老了,为得是让父母安心。最难能可贵的是,老莱子常常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故意装成小孩子的样子,在父母面前又唱又跳,每次父母都会乐得前仰后合。有时候,他还挑着两桶水走到父母面前,然后故意跌倒,衣服被水浸湿了,他就装作小孩儿哇哇啼哭起来。父母看到他这副滑稽的样子,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老莱子的故事,应该对我们今天做儿女的有所启发。老莱子是想尽办法让自己的父母高兴,不惜把自己弄得邋遢或滑稽,只为父母能够高兴。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像老莱子这样,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和情况,尽量让父母开心,给父母一个轻松愉悦的生活。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我们的孩子很难不继承孝敬的优良传统,这对于孩子自身的未来、他的家庭和后代都有长足的好处。

培养建议三:多用孝子的故事滋养孩子

父母以身作则对孩子孝心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平日父母还可以用一些古今中外孝子的故事滋养孩子,孩子常常受这些事迹的熏陶,就很容易把孝敬落实在生活中。比如当今社会,虽然叛逆孩子比比皆是,但是也有特别懂事孝顺的孩子。

黄来女,出生于广西一个贫困家庭,4岁就与父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清苦。2003年高考,黄来女以763分的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录取。在大学期间,她仅凭每月120元的特困补助,加上勤工俭学和两份家教,来维持学业、供养父亲。

2005年1月,黄来女的父亲突发脑溢血,之后又患脑梗阻,右肢一度瘫痪。2006年初,父亲又查出糖尿病、膀胱癌。此时,她勇敢地挑起了照顾父亲重担并决心完成学业。她每天早上6:00起床,给父亲洗脸刷牙、打针吃药。吃完饭后,她步行半个小时去学校上课,中午和下午上完课后,就急急忙忙赶回家,给父亲做饭、熬药、打胰岛素。晚饭后,她又要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给别人做家教。回来之后,基本都已经深夜了,她安顿好父亲睡下,才打开书本开始学习。

在黄来女的细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渐渐好转,后来已经能说话、下床走路,可谓创造了医学奇迹。2007年,黄来女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

像黄来女这样孝顺的孩子,在当今社会也不是少数。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他们的故事,孩子的善良和对父母的孝心,会在这种耳濡目染中渐渐被激发出来。一个故事就像一个种子,总会有一些种子在孩子的生命历程中开花结果。

培养建议四:培养孩子为家庭分担的能力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孝敬心上,一定要帮助孩子去落实。即使自己对老人很孝顺,也常常告诉孩子做人要孝顺,但也要经常让孩子去实践、落实孝敬。否则,孩子不实践孝敬的行为,“孝敬”对他永远是一个概念,是纸上谈兵。只有让孩子落实,“孝敬”才会成为孩子自己的德行。

平时,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为家庭分担的能力,从让孩子帮父母端水、拿拖鞋、收拾碗筷开始,再到和父母一起做饭、洗衣、买菜等等,让孩子在行动中体会父母的辛劳,同时体会孝敬父母的快乐。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是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的父母从不溺爱孩子,他们注意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为家庭分担的能力,特别是从做家务开始。

有一年,艾森豪威尔的弟弟染上了猩红热,家里的事情忙乱起来。艾森豪威尔的母亲就把为全家人做饭这件事交给他,小艾森豪威尔根本不会做饭,但是在母亲的教导下,通过自己每顿饭的练习,从把一家人吃得直皱眉头,到津津有味。看到家人吃得这么合口,小艾森豪威尔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其实,为家庭和家人付出是一件很安心、很开心的事,特别当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家人共享的时候,从心底深处会有一种喜悦和满足。父母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去体会这份快乐。这样,孩子从小就知道:孝敬父母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

培养建议五:不拒绝孩子的问候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给予的爱时,天生就有一种回馈的意愿。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接触的事物很单纯,同时心灵很敏锐,也很容易察觉父母的感受。当孩子第一次关心、问候父母时,如果父母反馈回来的是感谢,那么就会激发孩子关爱他人的心情。如果父母反馈给孩子的是冷漠,或者让孩子感觉到他的问候很多余,就会打击孩子体贴他人的积极性。

一天,一位父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太太正在洗澡,小女儿在沙发上玩布娃娃。孩子看到爸爸回来,叫了一声:“爸爸!”父亲说:“好。”然后他就瘫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还在想今天工作的事。

小女儿看到爸爸和平常不一样,就小心翼翼地问:“爸爸,您怎么了?”父亲听到孩子在问候他,心里一丝暖意,说:“爸爸没事,就是有点累了,宝宝帮爸爸倒杯茶吧!”小女儿高兴地点点头,赶快去给父亲倒茶,看到爸爸喝茶后的满足,又高兴地去玩布娃娃了。

不久后的一天,父亲同样疲惫地回到家中,这次,小女儿什么都没问,就主动去给爸爸端茶,父亲看到这么懂事的孩子,心中的欣慰代替了满身的疲惫。

孩子孝敬不孝敬,很多时候要看父母引导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这位父亲第一次就说:“去去去,玩你的去!”相信孩子下次看到父亲同样的境遇,就会赶快走开,不可能想到要给爸爸端茶倒水。所以,父母要想培养出一个孝顺、体贴、懂事的孩子,那就不要拒绝孩子的问候。

培养建议六:教导孩子不做让父母担心的事

当孩子和同学打架,父母和老师会担心;当孩子在工作中与领导闹意见,导致工作不顺,父母会操心;当孩子的婚姻不和,经常吵架导致离婚,父母会难过;当孩子不注意身体,搞得又住院又手术时,父母会心疼;当孩子为了感情的事寻死寻活,甚至自杀身亡……这些都是没有为父母考虑,才做出的事情。

所以,父母要教导孩子:身体健康是孝敬,与人和睦相处是孝敬,认真学习是孝敬,工作顺利是孝敬,家庭美满是孝敬,人生幸福是孝敬……一个孩子从小为了孝顺父母而生活,怎么可能走错人生的路?做每一件事、下每一个决定都会为父母的感受而考虑,这样的人生是真正美满的人生。

【教子箴言】

要培养孩子孝敬的品质,父母首先要对自己的长辈恭敬孝顺,不仅要让长辈衣食无忧,也绝不做让老人担心伤心的事情。如果为人父母者能够做到,孩子自然就懂得“孝敬”的深刻含义。父母以身作则的同时,加上正确的引导,孩子从小就会感受到孝敬父母的幸福和喜悦。孩子人生的起步是幸福的,往后的路还怎么会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