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1323800000004

第4章 守信——孩子人生幸福的奠基石

守信是诚实的人的王冠,在守信者的王国里,人人都愿意为这顶王冠效力。

——(德国)海涅

言必信,行必果。

——(中国)孔子

所谓人生,即是周而复始的诚实、友好、信任的给予与被给予。

——(捷克)米兰昆德拉

“信”字的左边是一个“人”部,右边是“言”部,意思是“人言为信”,就是说,一个人说出的话,就一定要兑现。中国俗语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中国人自古就很重视“信义”,而且把是否守信当成衡量一个人人品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的话,将会被人看不起,在社会也很难立足。

古时候,因为科技不发达,两朋友之间相约,都是说好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时间短则一年,长则十几、二十年,无论时间多么长,他们都会如期而至,除非这个人已不再人世。不过,即使是这样,这个人也要在临终前与亲人交代此事,嘱咐亲人代自己赴约。

而今,虽然通信技术日益发达,人与人之间一通电话就能建立一个约会,也能取消一个约会。但是,守信依然是每一个都非常重视的道德规范。作为父母,当然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孩子的信义。从古至今,常常越是守信的人威信越高,也越容易取得成功。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10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所谓“得民心”就是获得人民的信任,只有信任才有支持和拥护。无论是一国之君,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父母长辈,还是孩童晚辈,信任始终是人和人交往的基础,每一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诚信来换取他人的信任。

所以,父母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建议一:认真履行对孩子的许诺

父母如果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时时都能信守自己的承诺,不但会建立教育孩子的威信,更是把“守信”这个良好的品质表演给孩子。

首先,父母要谨慎对孩子许诺,不打算去做的事情,就不要答应;自己不确定是否能够履行的事情,也不要满口答应;一些为期尚远的计划,更不要说的振振有词,谁也不能保证中间会有什么变化。古语讲:“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只要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情,就要如约完成,才会获得孩子最大程度的信任和敬佩。

1998年11月9日,美国犹他州士尔市的一位小学校长——42岁的路克,在雪地里爬行1.6公里,历时3小时去上班,受到过路人和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原来,这学期初,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路克公开说: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

全校师生使劲地读书,连校办幼儿园大一点的孩子也参加了这次活动。终于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有的学生打电话给校长:“您爬不爬?说话算不算数?”也有人劝他:“你已达到激励学生读书的目的,不要爬了。”但是,路克坚定的说:“一诺千金,我一定爬着上班。”

与往常一样,路克早晨7点离开家门,但是他没有驾车,而是四肢着地爬行上班。为了安全和不影响交通,他不在公路上爬行,而在路边的草地上爬。过往汽车向他鸣笛致敬,有的学生索性和校长一起爬,新闻记者也前来采访。

经过3小时的爬行,路克磨破了5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到了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心爱的校长。当路克从地上站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拥抱他,亲吻他……

一位校长的一句诺言,因为认真的履行,而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在教育孩子的历程中,要想让孩子学会守信,父母就要教给孩子如何守信。就像是那位校长,他的行动,一定比他对着全校喇叭说一万句:“大家要守信”起作用的多,行动永远比语言有说服力。

培养建议二:不以“哄骗”的方式教育孩子

有时,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或为了让孩子达到某种要求,就哄骗孩子,比如:“如果你要是听妈妈话,妈妈周末带你去公园。”孩子确实一时安静下来,可是,如果到了周末母亲并没有兑现诺言,孩子一定会大闹不止。

其实,这种交换条件式的教育,原本就存在这一定的隐患,这本身会使孩子形成“没有条件,我就不听话”的错误思想模式。但是,与其父母给孩子开空头支票,不如把自己原本的“哄骗”去落实。“曾子杀猪”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回去等着,我回来杀猪给你吃肉。”她刚从街上回来,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杀猪,就急忙阻拦道:“我只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哄他的。”

曾子说:“同小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孩子年幼没有知识,处处会模仿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你的样子骗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自己的言语,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更不要用哄骗的方式使孩子听话。虽然能换来孩子暂时的平静,但是孩子却开始明白:随便承诺没什么大不了的,说到做不到是很正常的。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学会用哄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这样,父母就得不偿失了。

培养建议三:培养孩子说话算话的习惯

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很有可能因为年龄小,对守信没有真正的概念,所以很容易答应别人要做一件事之后,又找各种原因推脱。父母要做的,就是提醒孩子:答应了就要去履行,要养成说话算话的好习惯。

一个高中毕业的女生,和同学们约定了星期天去拜访老师。周日一大早,家里的电话响起,是表姐约她当天去郊游,地点是女孩一直都想去的风景区。她就把今天要和同学拜访老师的事情告诉了表姐,表示自己不能去郊游了。

可是,表姐说:“这次有车,机会难得,之所以没有提前通知你是因为车里坐不下,但是,今早突然有人不去了,我就赶快给你打电话。我们一两天就回来,回来之后你再去拜访老师吧!你不是一直都很想去吗?”女孩说:“可是和同学都约好了,和老师都说好了啊!”表姐说:“那你考虑一下,尽快给我回电话。”

挂断电话之后,女孩很矛盾,到底是去拜访老师,还是跟同学说一声抱歉,然后和表姐他们去玩。正犹豫呢,女孩的父亲出来,女孩把表姐来电话的事情告诉了父亲。

父亲说:“别想了,当然去拜访老师是对的,你答应同学去看老师在先,表姐约你在后。不能以你想去郊游还是想去拜访老师为标准,而是以事情的紧急程度和答应别人的先后为标准。所以,信守你之前的承诺就对了,至于郊游,有机会再去嘛!”

听完父亲的话,女孩安心地给表姐回了电话,高高兴兴地去拜访老师了。

父母的支持对孩子很重要,如果那位父亲支持孩子去和表姐郊游,孩子虽然获得了游玩的机会,可是,就无法感受因履行承诺而心安。而且,同学也会觉得,她说话不算话,一来二去,这样事情发生的次数多了,同学们有什么活动就不再约她了。这无疑会增添女孩在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她终究会尝到不守信带来的苦果。

培养建议四:多给孩子讲守信的故事

古今中外,守信的故事数不胜数。父母可以常常给孩子讲述关于人们守信的故事,使孩子得到高尚品质的滋养,在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孩子自然会知道该如何去做。

有一个青年,父亲英年早逝,并留下了一堆债务。这个青年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借口父亲去世而逃避债务,相反,他一一拜访了债主,希望他们宽限还期,并保证自己将替父亲还清所有的债务。债主都非常同情这位青年的遭遇,纷纷表示可以延期归还。

这个青年通过20年的努力,终于还清了父亲留下的所有债务,甚至还归还了利息。知道这些事情的人都非常感动,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这个青年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于是都来找他合作做生意。结果,这个青年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孩子听到这样的故事时,他会明白:守信一定会给人生带来好处。诚信的人会获得别人的信赖、支持和帮助。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每一个成功人士就是因为有很多人愿意和他一起奋斗,才会获得成功。

所以,父母可以通过每一个守信故事中,让孩子知道:要想获得美满人生,守信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培养建议五:及时肯定孩子的诚信言行

当孩子履行自己的承诺时,父母一定要给予肯定和赞许。父母的态度,会促使孩子继续发扬这宝贵的品质。

有一次,宋庆龄的父母准备带孩子们去朋友家做客,其他孩子都穿戴整齐准备出发了,只有宋庆龄坐在钢琴面前不停地弹琴,一副没有打算要出发的样子。母亲问明原因,原来,宋庆龄答应她的同学小珍,今天要等小珍来家里,教小珍叠花。

父亲问她“下次再教不可以吗?”宋庆龄说:“不行,小珍来我家,会扑空的。”母亲也出了个主意,说:“要不,你回来后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向小珍道个歉,明天再教她也没关系。”

宋庆龄坚定地摇着头,说:“不行,妈妈!您不是经常教育我要信守诺言吗?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怎么可以随意改变呢?”母亲会心地一笑说:“哦,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那就让庆龄留下吧!”

当父母和其他孩子做客回家后,却看见宋庆龄一个人在家里。原来,今天小珍并没有来。于是,母亲心疼地问:“小珍没有来啊?那我们的庆龄不是很寂寞吗?”宋庆龄却说:“不,妈妈,虽然小珍没有来,但是我仍然很高兴,因为我信守了诺言。”

父亲赞许的说到:“庆龄,你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啊!”

当一个人信守自己诺言的时候,心里会很踏实、很坦然,如果宋庆龄去了伯伯家,她在心里可能会时时惦记着:小珍是不是来了,那她一定扑了个空。总是这样想,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可能在伯伯家玩得也不会踏实。

宋庆龄的父母在看到孩子如此守信的时候,给予了她必要的肯定。孩子的道德品质就是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渐形成的,父母重视什么,孩子在那方面就会做得不错,父母不在乎什么,孩子自然也认为那不重要。所以,父母的肯定,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安慰。

培养建议六:要信守无声的承诺

有一种承诺并不需要对谁答应,但是必须信守,这种无声的承诺就是遵守公共团体的规则。最小的团体单位是家庭,最大的团体单位是国家。一个人,作为家庭的成员、集体的成员、国家的成员,只要成为成员之一,就表明自己愿意履行这个团体的公约。如果无缘无故地违背,就是一种失信。

一位97岁的老人,在村里当了30年的支部书记。他有6个子女,其中有3个是国家干部,3个是人民教师。他一直教育孩子们要诚信做人。

他在“文革”后期,当了村里的林业主任。为了管好村里的果园,他首先警告孩子们说:“这个果园是村子的,不是咱自家的。虽然爹负责管理,但是,果园的果子,你们一个也不能动,果子就是落在地上,你们也不能捡,想吃爹会给你们买。集体的东西只能保护,不能糟蹋,你们要牢牢记住。”

为了管住孩子的嘴,他隔一段日子就买点杏儿桃子给孩子解解馋。孩子们非常听父亲的话,从来没拿过集体的一个果子。他也赞许孩子们说:“你们真给爹长脸,爹自己身正腰杆就硬,这样,爹就可以放心地去管别人了。”

是啊,当我们乱扔垃圾,乱闯红灯的时候,就是违背了作为公民的信义。而孩子在学校无故迟到、不遵守规则、不完成作业,也是失信的表现。所以,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守信不仅仅是守住自己说出的话,有些虽然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依然要用行动去履行。

【教子箴言】

“信用”是一个人立身之本,一个不讲信用的孩子不仅一事无成,生活也会一团糟。人是社会动物,必须和他人保持相处,而守信就成了人与人良好相处的基本条件。作为父母,首先要在生活、工作、教育孩子中,做到信守诺言,不轻易许诺,但许诺了,就要“一言九鼎”。父母一旦以身作则地重视起孩子的诚信教育,孩子就自然会把“守信”注入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