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1323800000006

第6章 宽容——心胸宽广造就伟岸孩子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黎巴嫩)纪伯伦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国)雨果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恕,懦夫绝不会宽恕,这不是他的本性。

——(美国)大卫·斯特恩

一位诗人曾经说:“?一只脚落在了紫罗兰上,踩扁了它。紫罗兰却把花香留在了那脚后跟上。”这便是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是每个人成就大业必备的素养。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宽容是成就事业的基石,也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更是利己利人的法宝,是强者积极接纳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善于宽容,他的人格才会像海一样宽广。生活中需要有宽容,宽容的后面是阳光。

当年,曾经有人问爱迪生,让他说说对小时候把他耳朵打聋的那位列车员的看法。很多人都以为爱迪生肯定会很气愤。

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爱迪生并没有指责那位列车员,相反,他却幽默而机智地回答:“我非常感谢他,感谢他给了我一个听不到喧嚣的环境,让我能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完成更多的试验和发明!”

爱迪生不仅宽容了那位列车员,而且还在那次不幸中找到了发明创造的动力和源泉。

宽容能够让别人感到松弛,也能让自己感到宽慰。宽容是金。做人如果能够宽容一点,那么生活便会更加和谐美好!

古圣先贤都很重视宽容的品质。庄子曾说,圣人应有包容天地、遍及天下的宽阔胸怀。孔子也曾说,一个真正的人要有宽容、恭敬、诚信、灵敏、慷慨五德,并把宽容放在五德之首。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他:“老师,有没有一个字能够作为我们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有,应该是‘恕’吧!”这个“恕”字就是宽容。

父母应该让孩子以一颗宽大的胸怀注视着这个美好世界的人们,这样大家都快乐。宽容是坚强,不是软弱。宽容是以退为进,是一种积极的应对。宽容得对待身边的人,就会感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感觉和“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

遗憾的是,今天的孩子很少有宽容之心,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发生什么事,大部分孩子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其实,一句“对不起”、“没关系”,就完全可以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就可以培养孩子的宽容品质。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宽容,这样,孩子就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就会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就会允许别人犯错误并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就会与人和睦相处。孩子有了宽容心,他也能较快地接受新生事物,并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就会表现出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孩子如果能够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级;孩子学会了宽容,就等于找到了一种提高自我的有效方法;孩子学会宽容,他才能拥有更灿烂的明天;孩子有一颗宽容心,他就会以宽广的心胸、豁达的心态去笑对人生的风雨,从而获得精彩的人生。所以,父母一定要教孩子学会宽容,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培养建议一:不在孩子面前论人长短

孩子活在父母的影子中,只有父母有一颗宽容的心,孩子才会有宽容的品质。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在孩子面论人长短,比如,不在孩子面前议论单位的同事的缺点,否则就会在无形中就给孩子一种不好的影响。孩子可能就会想,我的同学是不是也有很多缺点呢?这样容易让孩子对他的同学过于挑剔,在心中形成对同学的偏见,不利于孩子宽容心的培养。

相反,如果父母尽可能发现他人的优点,比如单位同事的优点,孩子的小伙伴的优点等,孩子就会明白,原来每个人都有优点。所以,当小伙伴做的事让孩子不高兴时,孩子就会想到人家的优点,于是就会原谅小伙伴,这样就有利于孩子宽容品质的培养。

培养建议二:给孩子营造宽容的家庭环境

家庭生活中,各成员之间也应该相互宽容,彼此友爱。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宽容的家庭氛围,才可以让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得到熏陶。孩子也就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

一位老奶奶在她50周年金婚纪念日那天,向来宾道出了她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诀。她说从结婚那天起,她就想列出丈夫的10个错误,为了保证他们的幸福婚姻,她还特别向自己承诺,如果丈夫犯了这10个错误中的任何一个的时候,她都愿意原谅他。

有人问老奶奶那10个错误到底是什么。老奶奶回答说:“其实这50年来,我始终没有把这10个错误具体地列出来。每当我的丈夫做错了事,气得我直跳脚的时候,我就会马上提醒自己,算我丈夫运气好,他犯的是我可以原谅的那10个错误当中的一个。”

可以想象,这样的家庭氛围是多么的和谐,多么的幸福!和谐和幸福来源于是宽容和忍让。那么,从这样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还会不懂得宽容吗?

培养建议三: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

父母应该让让孩子学会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别人,真正理解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只有学会理解别人,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宽容的意义。

二战期间,两名战士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两人在密林中艰难跋涉,他们相互鼓励。十几天过去了,他们仍然没有与大部队联系上。

他们仅剩下一点鹿肉了,年轻战士把它背在身上。突然,他们又一次与敌人相遇,但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突然一声枪响,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士惶恐地跑过来,抱着战友泪流不止,并给他包扎伤口。

晚上,没受伤的战士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发直。尽管十分饥饿,可他们谁也没有动那一点鹿肉,还是挺过了那一夜。第二天,大部队救出了他们。

30年后,那位受伤的战士说:“我知道是我的战友开的那一枪,当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知道他想独吞鹿肉,也知道他想为了母亲而活下来。我理解他,决定不报复。”30年来,这位战士假装不知道真相。后来有一天,开枪的战士跪在受伤的战士面前,请求他原谅,受伤的战士没让他说下去。他们又做了几十年的好朋友。

理解是为了宽恕,理解一切也就是为了宽恕一切。理解他人,会体现一个人的胸襟。告诉孩子,当我们受到伤害时,一定不要再以报复心来对待他,而是应该理解他,原谅他,以漠然来冲淡报复,这是最明智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让爱在这世界里永恒传递,遍地开花。

父母也应该让孩子知道,一个不肯理解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理解的时候。

另外,父母要让孩子在与同学或小伙伴的交往中学会理解他人。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父母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不故意为难同伴。让孩子真正理解同伴,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强的同伴学习,帮助比自己“差”的同伴。也只有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体验宽容带来的快乐。

培养建议四:教孩子学会善待他人

让孩子明白,他人是自己的影子,所以说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非常懂得善待他人。当年,他因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被捕入狱27年。狱中生活非常艰难,每天,他要么挖掘石灰石,要么从冰冷的海水里捞海带。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看押他的就有3个人。

1990年,曼德拉出狱。1994年5月10日,曼德拉就任南非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曼德拉致辞欢迎来宾。介绍过各国政要后,他说令他最高兴的是当初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到了。接着,曼德拉邀请他们起身。那一刻,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当曼德拉恭敬地向那3个看守致敬时,所有的来宾感到了震撼。

曼德拉说起了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他并没有因在狱中遭受的疾苦而怨恨那3位狱卒,反而在总统就职典礼上隆重地邀请他们,善待他们,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让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苦难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

是的,对他人多一分善待,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就如同古语所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生活中,即使别人错了,无礼了,如果也能够善待他,就会得到别人的友善相待。

一个孩子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喂!”对面的小山立即回声道:“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个大笨蛋!”立刻又从山上传来“你是个大笨蛋”的“回答”。孩子十分愤怒,面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也不客气地“回敬”他。

孩子怒气冲冲地回到家,对母亲说了这件事。母亲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对它说话,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孩子说:“那我去那里说些好话吧!”“这就对了,”母亲说,“生活中,不论男女老幼,你对人好,人便对你好;如果我们粗鲁,别人也不会善待我们。所以,你要记得,只有善待别人,别人才会善待你!”

这位母亲非常聪明,她恰到好处地教会了孩子怎样待人。孩子一旦学会善待他人,就学会了宽容别人,因为他已经有了一颗友善的心、宽容的心。

当然,在教孩子学习善待他人时,父母可以通过互换角色的方法让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想法,学会心中想着他人。比如,教孩子对小伙伴多一点忍让,多一点关心,这样小伙伴们遇到事情时,也会宽容他,体谅他。

培养建议五: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

大自然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可以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大自然的博大与雄浑可以使人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心情愉悦,进而促人产生宽容之心。

所以,父母应多带孩子到郊外,让孩子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另外,尽可能创造条件,带孩子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河流、秀丽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灵,开阔孩子的视野和胸襟。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该利用节假日或周末带孩子到公园玩一玩,这样也算是亲近“小自然”,也会促进孩子宽容品质的养成。

培养建议六:要宽容犯错误的孩子

学会宽容孩子非常有必要。父母学会宽容,才能用宽容心去理解孩子,才能用谅解去感化孩子,这要比对孩子无休止地唠叨、斥责与打骂要好得多。

宽容孩子并不是对他的错误放任不管,而是孩子有了错误或过失时,允许他有一个认识、反省的时间和机会。《我的母亲》的作者容桂宏曾谈到小时候被母亲宽容的一件事:

我的邻居家曾有一株龙眼树,当龙眼成熟时,我就和小伙伴偷偷爬上去摘龙眼吃。有一次,我没去上学,一个上午都在龙眼树上摘抢争斗。到了放学时间,若无其事地跑回家,端起饭就吃。我的逃学没能瞒过母亲的眼睛——裤子被树枝划破,身上还沾着树叶。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而用娓娓的规劝和不动声的“揭露”令我悔悟。

从母亲那慈祥的带有泪水和希望的目光中,我的自尊心被启蒙了,逐渐感到了生命的庄严和可贵。从此,我再也没有骗过母亲,直至长大后走向社会,我都是以诚待人,靠自己的诚实和人格赢得朋友,赢得生活。

孩子是受教育者,他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和成长的。孩子犯错误一般是不自觉的,或者对错误的后果认识不够造成的。所以,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也应该对犯了错误的孩子有一颗宽容心,谅解孩子。

孩子犯错误或有过失时,正是教育孩子最有效果的时机,父母要用谅解感化孩子的过失,必要时,甚至为孩子的错误和过失保密,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这种情形下,有过失的孩子会吸取教训,加倍努力。相反,父母如果以暴力与专制的方式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只能让他心中充满恐惧和仇恨。只有宽容才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力量,这种力量与皮鞭无关。也只有这种力量才能让孩子敬重、信服,并为父母感到自豪。

宽容孩子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就是当孩子已经认识到了自身的过错,并主动向父母坦白时,父母就不应该再追究孩子,而是宽容,这样收到的教育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时,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理解与信任,如果此时父母还表示出自己的不满,还要试图“教育”孩子一番的话,并不利于孩子改过。

父母以一种宽大的胸怀接纳孩子的过错,从而使孩子内心受到自责,感到悔恨,促使孩子改正错误。

甘地是印度国父,曾带领国家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走向独立。他的“非暴力反抗”主张,曾激发了全世界人民的和平意识,并影响了国际性的和平运动。

这位伟大领袖曾在少年时,接受过一次“宽容的洗礼”。甘地从小害羞、敏感、自尊心强。一段时间,甘地因为好奇,学会了抽烟,后来还偷了家里的钱去买烟。当甘地意识到自己越陷越深时,他感到羞耻、恐慌和无助。

终于有一天,甘地鼓足勇气把自己的错误全部写在本子上递给了父亲。甘地以为父亲会狠狠地批评他,甚至惩罚他。甘地的父亲看完后心情十分沉重,他什么都没说,但却老泪纵横。这时,甘地感到了深深的自责。从此,甘地改掉了以前的坏毛病,再也没有误入歧途。

正是父亲的宽容让甘地改正了错误。许多年后,当甘地一讲到他那段难忘的岁月时,就深有感慨地说是父亲的宽容挽救了他。

父母应该知道,孩子的某些缺点可能是他的个性所致,他可能不能完全自控,所以,父母不要同情孩子的缺点,接受孩子的缺点。只有这样,父母才能心平气和地纠正孩子的缺点。所以在教育孩子上,心态决定一切。

要宽容孩子的缺点,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改掉缺点,培养更多的优点。所以,父母要学会宽容孩子,要用宽容的心去影响孩子,这要比对孩子无休止地唠叨和斥责所收到的效果强得多。但要注意一点,宽容孩子绝不等于放任或纵容孩子,否则只会害了孩子。

当然,父母宽容孩子,也会给孩子很好的启示,孩子也会从父母的宽容中学到宽容的品质,他也就会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从而学会宽容别人。

【教子箴言】

要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父母首先要有宽容心。也就是说,为人父母者应该以身示教,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试想,如果父母心胸狭窄,不懂宽容,无视他人意见,习惯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斤斤计较,孩子又怎么能学会宽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