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1324000000022

第22章 善于借助外力激励孩子(1)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激励孩子。当孩子的心目中开始渐渐树立了偶像,当孩子的周围出现了好榜样,当某一个文学作品中有令人欣赏的人物……当一切外力为父母提供了激励孩子的条件时,父母都可以借助“它们”来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孩子的精神世界也会因此而丰富起来。

31. 借助名人的话激励孩子

大部分孩子都会对名人有一种仰慕,当父母用一个遥不可及,但大家都知晓的人的语言来鼓励孩子的话,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期待,并会提起一种莫名的力量激励自己要按着名人说的去做。

【经典事例】

方嘉鹏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他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不错,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一般都在90分以上。但是,在一次期中考试中,这3门功课他都考了80多分,他心里难过极了,一回到家,就冲进自己的房间里,扑到床上大哭起来。

此时,母亲进来问道:“嘉鹏,是不是期中考试没考好?”他边哭边点头,同时把试卷拿出来让母亲看。母亲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说:“嘉鹏,唐朝一位大书法家颜真卿曾说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年时不知道勤奋学习,等到老了就会后悔,即使再怎么学也发现晚了。你不要难过,这次没考好是因为这段时间不够勤奋,你为学习付出多少,回报就有多少。你从现在起努力学习,不要等到下次考试考不好后又懊悔!”。

听了母亲的话,他擦了擦眼泪,问道:“妈妈,您刚才说得那句话能重复一遍吗?”母亲重复了一遍,他若有所思地说:“是啊,我现在就特别后悔我前半学期没有好好学习,为了不让期末考试再后悔,我一定不能偷懒了,我可等不到老了再后悔。”母亲摸了摸他的头,他也轻松地笑了!

【教育启示】

当方嘉鹏没有考好,放声大哭的时候,说明他因自己的成绩而难过,因没有努力而后悔。母亲引用颜真卿一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告诉他不让自己后悔的唯一办法是尽早地勤奋起来。所以,方嘉鹏之后说了一句:“我可等不到老了再后悔”,这说明他理解了这句名言。之后,他在一篇名为《一句话的启示》的作文中这样写道:“每当我要偷懒的时候,就想起‘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句话,它激励我勤学好问,不断努力。”

很多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都言简意赅,并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时也是名人自身的人生感悟。一般情况下,名人名言会启发人的思考,并启迪人的智慧。所以,能成为名言的语句一般都会比父母的言语有艺术性、有内涵,这本身就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同时,父母用名人的话激励孩子会比用自己的话更有威信。孩子会认为,某某是名人,所以他说的话一定是对的。当孩子对这些话有认同,就更愿意接受父母的激励。

那么,父母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借用名人的话来激发孩子的斗志。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丰富自己的阅读量

家庭教育本身就是父母和孩子同时受教的过程,父母在不断要求孩子提升的同时,如果自己原地不动,总有一天会发现孩子不受教了、不听话了。而孩子认为父母不再是权威的原因在于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的提升,对于父母的话,孩子会认为是“老三样”,或者“豆腐三碗、三碗豆腐”就那么两句,早都听腻了。

那么,父母就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特别是与孩子的沟通能力。有的父母表达能力很强、对生活的感悟又多,经常用一句话就能点亮孩子的心灵;而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还能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等孩子渐渐长大,而父母又发现自己总是无法用语言说服孩子的时候,就难免使用打骂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其实,这是父母需要“加油”的表现。

然而,一个“不爱学习”的父母不但在适当的时候没有能力用名人的话激励孩子,更没有办法用自己的话来启发孩子。所以,父母首先要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素养,因为好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丰富人的词汇,还能净化心灵。同时,在很多文章里都会出现一些名人名言,结合文章的环境,很容易让父母产生共鸣,并不自觉地就记住了这些名言。

因此,父母若想借用名人的话激励孩子,首先要通过扩大阅读量来积累名人名言,这样才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引用名人的话。

建议二、先让名人的话激励自己

父母借用名人的话激励孩子的前提是自己对名言有一定的感悟。只有父母先从名言里得到了启发和激励,才会把这份对名言的理解传递给孩子。

刘怡萱的爸爸是设计师。近期,他接到一笔设计装修的订单,但设计出的方案始终不能令客户满意,对方还表示,如果总是不能达成共识,就要换个设计师。他心情很低落,回家的路上路过新华书店,就进去准备选两本闲书放松放松。

他在选书的过程中,无意抬头看了一眼墙壁,墙壁上面有很多名人名言,其中有一位英国文学家雪莱的一句“人们常以为犯小过无伤大雅,哪知更大的失败常是由小过引起来的”名言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反复读了几遍,想起了客户给他提出的几个细节问题,他突然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小过”上。于是,回家之后,他把自己的设计方案从头到尾检查并修改了一遍,特别注意了细节的完善。最终,他的方案使客户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久后的一天,女儿刘怡萱在学校手工制作比赛中因没有获得名次而垂头丧气。一回到家,她就满脸不高兴地把手工作品给爸爸看,并说:“爸爸,我这么好的手工制作,为什么得不到名次?”爸爸看了看说:“做得太粗糙,不够精致!”并把雪莱那句激励自己的名言讲给女儿听。女儿听后,若有所思的想了一会儿,并让爸爸重复了几遍,最后说:“对啊,我输就输在做得不细致。”于是,她决定重新再做一个以示提醒。

父母想用名人的话起到激励孩子的效果的话,首先这个名言触动过父母的心灵,只有父母被打动,才能打动孩子,否则,名言即使从父母口中说出,也只会是空洞的陈述,而不是触动心灵的启发。所以,如果父母使用那些激励过自己的名言来激励孩子的话,效果会更好。

建议三、与孩子分享名人的话

当父母用名人的话激励孩子的同时,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关于这句话的感受。比如,上个例子中的刘怡萱父女俩,如果父亲把当初在什么情况下看到的这个名言,看到之后又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受到了哪些启发,并最后如何落实在实际中的过程给孩子描述一遍的话,孩子就会知道这个名言曾对父亲有如此大的帮助,那么,对自己的帮助一定也会很大。这样,孩子不但会记忆深刻,也会从父母的分享中明白自己该如何去做,并因此激发自己向上的斗志。

所以,父母和孩子交流中不一定总是以教与学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父母能和孩子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共同分享经历和心得,那么,最后呈现出的效果可能会比单纯的教导要好很多。

建议四、不刻意寻找名言来激励孩子

如果父母为了用名人的话激励孩子而刻意贮备一些名言,以备适当时来教导孩子的话,刚开始孩子可能还会得到激励,但是时间一长,孩子就知道“说名言”是父母的固定“节目”。这样,无论名言说得多有哲理,都很难起到启迪孩子的作用。

汪明刚的父亲有摘抄名人名言的爱好。有一次,汪明刚因屡次学游泳没学会而沮丧,父亲就用了牛顿的一句“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来鼓励孩子,没想到,汪明刚还真把这个话记到心里,并加大了游泳的练习,不久就学会了。

父亲看到名言的力量这么大,就每天花时间“复习”自己积累的名言,准备着在儿子需要时说出一句来鼓励他。渐渐地,汪明刚每天都能听到父亲说一句名言,时间一长,他听到的名言数量很多,但是感触很少。而且,久而久之,他都知道父亲什么时候要说名言了,都会等在那里,说:“今天又是哪一句?”

父亲的行为只是增大了孩子对名言的储备量,但并没有让名言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因为如果父母刻意想让名言去起作用,就会不自觉的寻找说出名言的契机,这种不是有感而发的表达,都会显得死板而模式化。所以,父母还是用自然想起的名言去激励孩子吧。

建议五、让孩子的感受顺其自然

当父母说出名人的话时,千万不要希望孩子一定要有感受,一定要因为这句话有启发。孩子会不会有感受和孩子的年龄、经历、思维有很大关系,不一定父母觉得很好的名言,孩子也会有共鸣。如果父母再要求孩子记住名人的话,并让孩子表达对这句名言的理解的话,不但起不到激励孩子的效果,而且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以至于以后孩子一听到名言就难受,这就完全违背了父母的初衷了。

所以,父母要以“自然”为本,父母自然地表达,孩子有没有感受也顺其自然。孩子当时没有感受,说不定在下次遇到事情时回想起父母曾引用的那句名言,自然起到鼓励作用。所以,一切是自然的,收益就是最大的。

【教育箴言】

父母要想用名言激励孩子,自己首先对名言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父母才会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对孩子说出的名言能起到激励作用。不过,用不用名言激励孩子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父母在平日里多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用最自然最真诚的方式和孩子相处,适当的时候就会知道用怎样的方式激励孩子最好。

32. 用信函来激励孩子

信函是人与人之间不可缺少的交流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无法用语言达到最佳的效果时,父母可以采用文字,比如信函等,来向孩子表达期待和鼓励。孩子会在字里行间里感受到父母的心愿。

【经典事例】

黄老师在一所小学教英语,她性格开朗,和学生之间总是保持良好的沟通。在一次期中考试之后,她给班上每一个学生的试卷上都写了评语,短则是一句话,长则是一封信,视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定。

有的学生学习很好,她就写一句:“不错!继续努力!”有的学生需要鼓励,她就会写得长一些。她给一位聪明但有点胆小的女学生这样写道:“莉萍,每次看到你举手,老师都特别高兴,当你第一次用标准的发音说出流畅的英文时,老师简直是大吃一惊。特别是你那次精心准备的谜语题目,又一次让老师喜出望外。日后,老师希望你上课时尽管大胆举手,老师和同学们都期待听到你悦耳的声音!加油吧!相信你一定行!”

结果,莉萍的父母反馈回来的信件比黄老师写得还长,充分表达了对老师的感谢。而且,每一位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应,这件事使黄老师的英语教学更加顺畅起来,每个学生的学习劲头也更强了。

【教育启示】

黄老师通过写评语的方式既鼓励了学生又使父母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对于老师而言,不可能一个个地和孩子们谈话,更不可能把谈话的内容转述给家长,那么,文字就起到了储存并保留谈话内容的目的。而各位家长之所以也会有很多回应,原因在于父母和孩子都通过评语感受到黄老师的尽心尽力和对学生深切的爱,所以,文字并不会比语言失去魅力,很多时候,它会比语言更打动人。

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多地会采用语言来和孩子交流,而是否采用文字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就要视情况而定。当父母想要对孩子说的话很长,一时理不清思路时,可以通过想好了写下来的方式保持语言的顺畅;当家庭的气氛因为某个事件而长时间的凝固时,也可以用信函的方式打破尴尬……诸如此类的情况,父母都可以用文字来传递语言。

同时,孩子在默读来自父母的笔记时,不免会有一种莫名的心灵的撞击,可能会比说话更让人感触。因此,父母不妨学着在适当的时候通过信函激励孩子。那么,父母在生活中具体该如何做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用小纸条鼓励孩子

父母用小纸条来和孩子沟通是一种常见而有趣的方式,不但会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家庭乐趣。具体做法是,当父母看到孩子做得好的事项,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就用一个小纸条写上肯定或鼓励的话,藏在某个位置或者贴在固定的地方,等到孩子无意看到或有意找到,都会觉得新奇。同时,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下一个小纸条,会更加努力。

于飞飞的妈妈在她上幼儿园时就采用写小纸条的方式和她交流。起初,飞飞刚学会叠被子,妈妈就在被子里放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飞飞会叠被子了,妈妈很高兴!”当然,飞飞那时的认字能力还不强,当妈妈读给她听的时候,她从此就知道了,小纸条的出现就是妈妈的鼓励。

等飞飞渐渐长大,妈妈可能会把纸条贴在飞飞的衣柜里,上面写着:“衣服叠得很整齐!”或者“衣柜需要打理啦!”飞飞看到纸条都会很兴奋,为了得到更多的纸条,她总是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很好。

后来,当飞飞取得进步,妈妈都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贴上一张写着表扬语言的纸条,当飞飞需要鼓励,妈妈也会悄悄地送上纸条。纸条的交流一直在这个家庭中保持着,大家都觉得这种方式很不错。

父母要知道,每个孩子都喜欢新奇和神秘,当孩子寻找小纸条的时候,心中会充满了期待,发现小纸条的瞬间会心潮澎湃,读着纸条上的文字时会告诉自己一定要这样做。小纸条上虽然字句简短,但是对孩子影响的力量却很大。

建议二、借用文字避免情绪的碰撞

文字是不带声音的符号,可以避免因声音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有自己说话时的语气,而语气里又渗透着情绪,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障碍往往是因为受到对方情绪的影响而产生了不愉快的场面。但用信函的方式交流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李然是学校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平时喜欢航模,经常参加一些航模比赛。一次,他的“飞机”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最后以失败告终。回家之后,他把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觉得很遗憾,问了一句:“出了什么问题?”李然无奈地摇摇头,表示尚且不知道原因。

紧接着,母亲说:“你应该找找原因!”

“可是,我现在很累。”李然回应道。

“唉!”只听母亲一声叹息。叹气之后,母亲突然觉得李然需要鼓励,刚想开口,李然却说:“妈妈,您为什么叹气啊?我稍有不如意,您就叹气,您不能安慰两句吗?”

原本已经想鼓励他的母亲,听到儿子的不满,也很冤枉地说:“我说什么了?我连叹气都不行吗?”……大家都陷入了不愉快中。

第二天,李然发现自己的桌子上有一封母亲写给他的信,其中表达了母亲对他的理解和鼓励,希望他能够从失败中尽快找到原因,并重新准备新一轮的比赛。

看到信件,李然觉得昨天不该因母亲的叹气就发火,于是,也回信表示了歉意。大家又重新回到了轻松的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