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1330700000005

第5章 运筹帷幄,以谋略引导行动(4)

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蔡万春信心倍增。“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走,必须乘胜追击!”蔡万春经过仔细的观察分析,又发现了一个大银行忽略的市场——夜市。随着市场的繁荣,灯火辉煌的夜市不比“白市”逊色多少,按照不成文的惯例,银行是不在夜晚营业的。蔡万春大胆推出夜间营业,台北市的各个阶层一致拍掌说好,许多商家专门为夜市在“十信”开户,经过不断地完善发展,“十信”誉满台北。

就这样,涓涓细流成大海,“十信”很快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7家分社、10万社员、存款额达170亿新台币的大社,列台湾信用合作社之首。

资金雄厚了,蔡万春又有了新打算。1962年,蔡万春访问日本,日本闹市区的一座又一座金融业的高楼大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这些雄伟壮观的大厦不仅令人难忘,更给人一种坚实感、信任感。回到台北,蔡万春就不惜重金在繁华地段建起一幢大厦。原先讥笑过蔡万春的金融界同行又笑了。但是,他们还来不及将唇边的笑容收敛起来,就被震惊了:“十信”的营业额呈直线上升,原先属于他们的那些客户,许多人跑到“十信”去了。

对于实力弱小的竞争者来说,激烈的竞争环境便是一场大危机。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正视这场竞争危机,找到适合自我生存的一片空间。

在一个全国性的酒类博览会上,很多的国内知名品牌厂家蜂拥而至,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也想占一席之地。但由于场面之大,远超出酒厂领导的预测,小酒厂的产品和参展人员被挤在一个小角落里。虽然产品是运用传统工艺精心酿制的佳品,但从包装外观和广告宣传上,都很难让经销商认可。由于大厂家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推销,小的厂家根本无计可施,当博览会将近尾声的时候,小酒厂的产品依然无人问津,一无所获,厂长为此一愁莫展。

这时供销科的科长突然发现了大厂家忽略的一点,他对厂长说:“让我来试一下。”只见科长取过两瓶酒装在一个网袋里就往大厅中心走去,科长的这一举动使得厂长莫名其妙。

只见这位科长走到大厅中央人员稠密的地方,突然“一不小心”,将两瓶酒掉在地上,瓶碎了,顿时大厅内酒香四溢。可以想见,到这个博览会参展和订货的都是些品酒专家,当时很多人就从这飘散的酒香中得出了定论——这肯定是好酒。于是凭借这酒香,很多客户对小厂的酒产生了兴趣,产品在一个多小时内被订购一空。由于厂长说暂时不想扩大生产规模,以保证产品质量,使得很多经销商只有“望洋兴叹”的份了。

从此,小厂的品牌,一举成名,产品供不应求。

危机是客观存在的,不会随着某个人的主观意愿而消失。退缩是毫无意义的,只有鼓足勇气,敢于立足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才能够找出解除危机的办法。

做人心眼:

当危机到来时,一定不要坐以待毙。只要能够勇敢面对,就会有“绝处逢生”的机会。

7、用知识武装头脑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

周瑜见诸葛亮料事如神,怕他以后会成为东吴的大患,总想借机除掉他。于是,他以军中缺箭为由,请诸葛亮在十日之内造好十万枝箭。诸葛亮却说三日便可造好,并与周瑜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领命后,私下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船,在每只船的两侧摆上千余个束草,然后用青布做成帐幕将束草盖住。诸葛亮已经算定第三天有大雾,于是在第一天、第二天按兵不动。到了第三天的四更时分,诸葛亮令人将二十只船用长索连在一起,每只船上分布三十个军士,然后邀请鲁肃一起去取箭。

五更时分,诸葛亮带领的船只已经接近曹操水寨。诸葛亮令人把船横向摆开,然后在船上擂鼓呐喊。曹操得知后,担心诸葛亮有埋伏,于是令人在江边放箭。顿时,万余弓弩手开始向江中放箭。诸葛亮待船的一头插满箭后,令人调转船头并靠近水寨继续受箭。

就这样,诸葛亮利用天时轻而易举地从曹操那里取得十万余枝箭。当鲁肃问诸葛亮如何料到当天有大雾时,诸葛亮说道:“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真才实学是多么重要。真才实学不是摆设,而是能够用在实处的工具。如果诸葛亮不通天文,他是不可能答复得那么干脆的。

无独有偶,刘备在取西川的过程中也遇到类似的事情。

刘备袭了涪水关后,令魏延与黄忠各守一寨,自己回了涪城。回涪城后,彭羕前来拜访。他问刘备:“将军有多少军马在前寨?”刘备将实情告诉了他。他说道:“为将之道,岂可不知地理乎?前寨紧靠涪江,若决动江水,前后以兵塞之,一人无可逃也。”彭羕的话引起了刘备的警觉,他立即派人密报魏延、黄忠,令他们二人日夜用心巡逻,防止蜀兵决水淹寨。后来,蜀兵乘风雨大作之际果然来决水,被早有准备的魏延和黄忠杀退。

知识的作用是巨大的,“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德田先生从大阪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在一家医院做了医生。在医院工作期间,德田对医疗界的弊端感触尤为深刻。他认为要想改革日本医疗事业的现状,就必须建立不受宗派势力支配的新型医院,并以此体现医疗的真正作用。于是,德田先生决定自己办医院。

目标一定下来,他就立刻行动起来。他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抵押品和保证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是,德田先生没有被困难吓住,空手开始了奋斗。

1971年1月,德田先生开始有了正式创办医院的设想。从那时起,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建筑用地的调查,德田不仅从数字上掌握了大阪的单位人口与诊疗所及病床的比例、急救车的市郊出动率、住宅患者的循环周期等实际状况,而且还认真地听取了居民的呼声。

通过详细的调查,他发现大阪府管辖的松原市与大东市是医疗网点最稀少的两个地区。最后他把交通较为方便的松原市定为第一院址,开始征寻地皮。为此,他利用值夜班后的休息日和下班后的时间到处奔走。到了5月份,他在靠近铁南大阪线的河内天美车站的对面找到了一处非常适宜的地皮。这不是准备出售的土地,而是一块卷心菜地。它位于铁路沿线,而且离火车站很近,人们在火车站就可以看见这个地方。作为医院的地址,条件很好,土地的主人也很通情达理,愿意把土地卖给他做医院。

可是,德田就连买地的定金都没有,现在最紧要的问题就是筹措资金。在德田的建院计划里,地皮、建筑、设备、医疗器械等在内,预算总额为1.6亿日元。可是德田既没有私人资金,也没有可抵押的东西,连个有钱的保证人也没有。他到银行贷款,没有人贷给他。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银行只把钱借给有钱人,它不给没钱人提供贷款。怎么办?如果贷不到款,虽然好不容易得到卷心菜田主人的照顾,一切还将化为泡影。“我要办医院,我要办医院”,德田一边想,一边从这家银行跑到那家银行,四处奔波。可哪家银行都不愿为他贷款。德田深感徒劳,但他想到或许有一家银行会贷款给他。于是他就抱着上线希望详详细细地拟定了一份建院所需1.6亿日元资金的收支计划,一直忙到深夜。

可能,也许是德田诚心感动了天地了吧。8月的一天,当他无意中翻开报纸时,突然有一则消息跳入了他的眼帘,内容是关于“尼克松冲击”问题,仿佛只是这则消息使用特大铅字排印似的,它紧紧地吸引着他的视线。报纸上说,这个“尼克松冲击”将使金融也发生急剧变化,用户对资金的需求,可望有所缓和。由于设备过剩,大企业不大可能继续向银行借款,银行方面认为将资金借给中小企业不大保险。这样一来,贷款的对象就会大大减少。“这是个极好机会!”于是德田又开始去银行贷款,连新设的支行都找遍了。因为新设的这行业较少,说不定对德田的话感兴趣。德田终于在新设的支行中,找到了一家似乎有点指望的银行。他立即把建院的收支计划递了过去。在计划里不仅注明了单位人口所需床位数,包括现有床位数、不足床位数、外地患者住院人数,还注明了请求保险单的单价、设备、偿还等筹款项,连当地居民生活的生活状况也写得详细具体。“就是银行调查也没有这么详细的。”对于德田那详尽的资料,银行方面也感到惊讶。因为对方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在德田那份随手提出的计划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绰绰有余。也许是同意这份计划吧,关于贷款的交涉进展的颇为顺利。也就是说,那时,德田抱着一线希望,毫不灰心地制定的计划起了作用。到了这年年底,德田终于得到了购买地皮用的1800万日元的贷款。

德田的成功用事实证明了知识的重要性。如果他在向银行贷款的时候忽视了详细的调查,就不可能写出向周密而又全面的的计划书。没有了足以让银行信服的计划书,即使贷款的难度降低了,他也很难得到银行的认可。而且,只有掌握了一个地方的详细情况,才能够保证医院的建筑规模和开放后的效益。

知识就是力量,十分钟的时间你也可以利用来读一些书籍。在自修上下一份功夫,可以助你在事业上得到一份上进。许多志在成功的人,在早些时候,年薪很低,工作很苦,但他们利用其闲暇的时间,不断学习以求上进,比之他们在日间的工作更为努力。在他们看来,追求知识要求进步才是真正的大事,而非薪水。

求知,使你富有知识,知识使人多一份生命。一个人愈能储蓄便愈易致富,零星的努力、些许的进步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可以使你更为充实,使你更能笑对人生。

一个人的“优越”的记号与“胜利”的征兆便是孜孜以求的进步精神。

有的人或许以为,利用闲暇的时间来读书得不到多大的成效,其成绩总不能与学校教育相比,因而不想在闲暇的时间读书。这无异于一个人因为自己进项不多,以为即使尽量储蓄,也不能致富,所以一有钱,尽数挥霍,不屑储蓄!

知识的高价值和对我们人生历程的重要性在今天同样适用。在日趋激烈的生活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中,你必须用充分的学识来武装作自己。这一切,只有通过学习方可实现。

科普斯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只读到5年级,母亲也可算得上是目不识丁。可是,他的父母却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在教育孩子时一点也不马虎。为了培养科普斯的学习兴趣,他们每天都要他坚持阅读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

科普斯特别喜爱听镇上人们的谈话,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了解偏僻小村以外的世界。他也非常好学,对外面所有的新鲜事物都怀着一颗好奇心。

科普斯的父亲认为,晚上上床时还像早上醒来时一样无知是一种不可宽恕的错误。他常告诉科普斯说:“该学的东西太多了,虽然我们在出生时一无所知,但只有蠢人才永远如此。”正是受父亲这种思想的影响,科普斯每天都坚持学习。

每天吃饭前,科普斯的父亲都会问他“今天学习了没有?”经过父亲的考证后他才可以去吃东西。

有一天,当父亲问及这个问题时,科普斯说:“我今天知道了尼泊尔有多少人口。”餐桌上顿时鸦雀无声。可是,科普斯的父亲却打破了沉默,点头说好。科普斯很奇怪,不明白为什么不论他所说的是什么东西,父亲总会点头认可,哪怕只是一点点琐碎的知识。

当科普斯长大以后,他才发现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是在不断地鼓励他学习新知识,积少成多便可成为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因此,他决定以教学为终身事业,效仿父亲的教育方式,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更多的人了解知识的重要作用。

做人心眼: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层出不穷,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必须有意识地强化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坚持随时随地学习。

8、分清不能和不为

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向往的目标。

——鲁迅

吕蒙英勇善战,得到孙权、周瑜的器重。不过,吕蒙十五六岁就从军打仗,没读过什么书,也没什么学问。为此,鲁肃很看不起他,认为他不过草莽之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足与谋事。

有一次,孙权派吕蒙去镇守一个重地,临行前嘱咐他说:

“你现在很年轻,应该多读些史书、兵书,懂的知识多了,才能不断进步。”

吕蒙一听,忙说:“我带兵打仗忙得很,哪有时间学习呀!”

孙权批评他说:“你这样就不对了。我主管国家大事,比你忙得多,可仍然抽出时间读书,收获很大。汉光武帝带兵打仗,在紧张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手不释卷,你为什么就不能刻苦读书呢?”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十分惭愧,从此后便开始发愤读书,利用军旅闲暇,遍读诗、书、史及兵法战策,如饥似渴。功夫不负苦心人,渐渐地,吕蒙官职不断升高,当上了偏将军,还做了寻阳令。

周瑜死后,鲁肃代替周瑜驻防陆口。大军路过吕蒙驻地时,—谋士建议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高,您不应怠慢他,最好去看看。”

鲁肃也想探个究竟,便去拜会吕蒙。

吕蒙设宴热情款待鲁肃。席间吕蒙请教鲁肃说:“大都督受朝廷重托,驻防陆口,与关羽为邻,不知有何良谋以防不测,能否让晚辈长点见识?”

鲁肃随口应道:“这事到时候再说嘛……”

吕蒙正色道:“这样恐怕不行。当今吴蜀虽已联盟,但关羽如同熊虎,险恶异常,怎能没有预谋,作好准备呢?对此,晚辈我倒有些考虑,愿意奉献给您作个参考。”

吕蒙干是献上五条计策,见解独到精妙,全面深刻。

鲁肃听罢又惊又喜,立即起身走到吕蒙身旁,抚拍其背,赞叹道:“真没想到,你的才智进步如此之快……我以前只知道你一介武夫,现在看来,你的学识也十分广博啊,远非昔日的‘吴下阿蒙’了!”

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吕蒙的前后变化说明了一个问题:有些事情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是我们没有去做。其中,存在着不能与不为的问题。什么是不能与不为呢?

孟子曾经用移泰山和折树枝来解释两者的关系。没有人能够移动泰山,即使有人愿意实践也不可能成功,这就叫“不能”;任何一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折端一根树枝,但很多人没有去做,这就叫“不为”。

生活中,不能和不为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像移泰山和折树枝这么简单。正是因为如此,常常有人会混淆不能和不为,而且偏重于把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看成了做不到的事情。

有这样一个试验:

跳蚤是跳高能手。如果把它放在桌子上,用手一拍,它跳起的高度竟是自己身高的百倍以上,这在动物界是屈指可数的。后来,科学家经过试验证明:在一定的环境下,这个跳高能手却不会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