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1330700000009

第9章 审时度势,刚柔相济(1)

在人的一生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境遇。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沧桑,谁都不能料到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有什么样的经历。但无论以后的情况有多么糟糕或多么辉煌,只要能够根据外界的环境灵活运用刚柔术,便可在厄运到来时求得一份安宁,在好运到来时开创一番事业。

1、隐介藏形,不露心迹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坠,谷以卑安。

——葛洪

198年,刘备被吕布打败,前往许都投靠曹操。曹操对刘备非常赏识,封他为豫州牧。同年,曹操发兵攻打吕布,刘备立下军功。曹操将刘备之功上报献帝,献帝封其为左将军。

曹操虽然对刘备比较器重,但还是心存顾虑,担心刘备影响自己的大业。为此,他事先已经采取了对策。吕布大败被杀后,曹操班师回许都。路过徐州时,徐州百姓恳求让刘备担任徐州牧一职,曹操却令车骑将军车胄管理徐州,把刘备留在自己身旁,从而有效控制刘备。

恰恰是在这时,献帝通过密诏委托车骑将军董承除掉曹操、匡扶汉室。董承在密结忠义之士共谋大事时找到了刘备,刘备欣然同意,在义状上签了字。

如此以来,刘备不得不处处小心谨慎。为了防止曹操谋害自己,刘备采取了韬光养晦的计策,在住所后面的园子里种菜。关羽、张飞见刘备如此做法,自然不满。然而刘备并不解释,于是关羽、张飞二人遂以为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

然而,曹操对刘备并不放心,想做进一步的试探,于是就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曹操煮酒论英雄”。

一天,关羽和张飞去城外射箭,刘备闲来无事,又在后园浇菜。不久,许褚、张辽奉曹操之命请刘备入府。刘备不知曹操何故请他,忐忑不安地跟着许、张二人去见曹操。曹操见了刘备后,笑着对他说:“你在家还能做大事,真是厉害!”刘备以为事情败露,顿时吓得面如土色。曹操拉着刘备的手一直走到后园,然后说道:“玄德学圃不易。”刘备这时候才安下心来,随口应付了曹操。

二人走进后园的小亭,对坐后便开始开怀畅饮。喝至半醉的时候,空中乌云密布,骤雨将至。随从兴奋地指着天边的龙挂,曹操与刘备依着栏杆观望,只见远方的乌云看起来如同一条巨大的乌龙。

曹操顺势说道:“你可知道龙的变化?”刘备回答道:“大致了解一些,不知详尽。”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的时候可以兴云吐雾,小的时候能够隐介藏形;升的时候能够在宇宙间飞腾,隐的时候可以在深海中潜伏。现在正是浓春,龙可以乘时变化,正如人得志后可以纵横四海。龙虽然是一种动物,但可以与世上的英雄媲美。你走南闯北,一定知道谁是当世英雄。不妨说给我听听。”刘备说道:“我不过是个毫无远见的凡夫俗子,怎么可能识别英雄呢?”

曹操告诉刘备不要过于谦虚,刘备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能识别当今英雄。曹操不再强逼,改口说:“既使你与他们素未谋面,也应该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吧。”刘备说道:“淮南的袁术,兵多粮丰,可以称得上英雄吗?”曹操笑着说:“我视他如冢中枯骨,早晚一定将其擒住!”刘备又问道:“河北的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如今他虎踞冀州,而且部下有很多能人,能称得上英雄吗?”曹操依然笑着说:“袁绍色厉内荏,优柔寡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也不是英雄。”刘备见曹操否认了袁术和袁绍,又提到名称八俊、威镇九州的刘表,曹操说他有名无实,也不是英雄。刘备无法,只得继续将当时稍有名气的人一一列举。他提到血气方刚、可称为江东领袖的孙策,曹操说他凭藉其父之名;提到益州的刘璋,曹操说他虽是宗室,但不过是一只看家狗而已。当刘备提到张绣、张鲁、韩遂等人时,曹操竟然鼓掌大笑道:“这些不过是一些碌碌无为的小人,根本不值得一提!”刘备说:“除了这些人外,我再也不知道其他人了。”

曹操不再为难他,开口说道:“能够称得上英雄的人,胸中必有大志,腹中必有良谋;既有包藏宇宙的心机,又有吞吐天地的志向。”刘备故作不知地问曹操谁是当世英雄。曹操先用手指了指他,然后指着自己说道:“如今,惟有你和我可以称得上天下英雄!”刘备听后,大吃一惊,手中握着的筷子落在了地上。当时大雨刚到,雷声大作,刘备边拾筷子边找借口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害怕打雷吗?”刘备答道:“圣人遇到迅雷烈风也会失色,我怎么可能不害怕呢?”刘备的这一句话巧妙将自己丢筷子的缘故掩饰过去了。此后,曹操对刘备就不再有疑心了。

曹操在朝中一手遮天,并且耳目众多。刘备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被曹操抓住把柄。况且,刘备当时的实力远远不如曹操。一旦他无意中显示出了自己的抱负,就有可能面临生命的危险。为此,他选择了韬晦术,将自己的志向牢牢地埋藏在心底,让曹操感觉不到威胁。

曹操想称霸天下,刘备要匡扶社稷,他们的目标注定了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对当时的刘备来说,曹操是一个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如果盲目地提出挑战,无疑是自取灭亡的体现。与其以卵击石,不如在暗中积蓄力量。

刘秀正出生在一个矛盾丛生、动荡不安的时代。自从西汉成帝、哀帝以后,社会矛盾就越来越尖锐。

王莽建立了国号为“新”的王朝后,使得本来已经大乱的社会更加混乱。各地的反莽斗争风起云涌。王匡、王凤发动了绿林军起义;樊崇领导青州饥民发动了赤眉军起义。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月,刘縯在舂陵,刘秀与李通的从弟李轶在宛城,同时起兵。由于刘氏为西汉皇族,所以人们把他们领导的起义军叫作汉军。不久,汉军与绿林军结为联军,共同打击王莽军。

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将领们都主张拥立一个刘姓的皇帝,以此统一号令,顺应人心。但在此时,产生了分歧,南阳一带的豪杰人物,都认为刘縯有威望,治军严明,最为合适,而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大都喜欢散漫放纵,他们担心立了刘縯以后没有自由,认为刘玄懦弱,容易左右,因而策划拥立刘玄。

刘玄当皇帝后,改元为更始元年,并封了一大批官衔,封刘縯为大司徒,封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农民起义联军建立了“更始”政权后一个月,刘秀与诸将分兵而进,攻下了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县)、郾城(今河南郾城县),包围了宛城(今河南南阳市)。

在与王莽的战争中,刘秀有勇有谋,指挥若定,表现出智勇双全、凛然不可侵犯的大将风度,为推翻王莽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刘縯、刘秀兄弟的威名日益扩大,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心中不安,劝刘玄除掉他们。而刘縯手下的人对刘玄当皇帝一开始就不服,公开拒绝刘玄的任命,飞扬跋扈。刘玄担心刘秀兄弟影响他在更始政权中的地位,于是与农民将领共谋,把刘縯与其部下一同杀了。

刘縯的死,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刘秀表现出大事临头沉着冷静的胸怀与气度。刘秀赶紧回到宛城请罪。刘縯部下的官吏去迎接他、慰问他,他只是寒暄几句,表示过错在自己,不与来人私下交谈,不讲昆阳的战功,不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与平常一样,若无其事。刘玄见刘秀没有反对自己的意思,拜他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而刘秀每当独居,总是不喝酒、不吃肉,以此寄托哀伤。

但刘秀明白,尽管暂时的消除了刘玄等人的猜忌与疑虑,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避开险恶的环境,寻求更大的发展,刘秀一面隐忍韬晦,一面暗中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

更始元年九月,刘玄的军队相继占领了长安和洛阳。刘玄准备以洛阳为皇都,命刘秀前往修整官府。

刘秀到任后,严肃整顿,他安排僚属,下达文书,对所有官吏的装束服饰,全都恢复汉朝旧制,非常庄重威严。

更始元年十月,刘秀奉更始帝刘玄的命令,以破虏将军兼大司马的名义出使河北,稳定那里的局势。这时的河北形势十分复杂并且不稳定,刘秀虽然希望早日摆脱更始政权的限制,但也对在河北的发展信心不足。这时,冯异、邓禹等的建议,使他坚定了信心。

刘秀在河北,每到一处,考察官吏,按其能力升降去取;平反冤狱,释放囚徒;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的官吏名称。当地的官民皆欢喜,非常敬重刘秀,争相持酒肉慰劳,刘秀一律不接受。

这时,河北的王郎谎称自己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利用河北地区一些豪强地主为确保自身利益而排挤刘秀的心理,在邯郸建立了一个新的割据政权。王郎悬赏10万户通缉刘秀,刘秀几经逃难,最终在河北站稳了脚跟。

同年四月,刘秀亲自率大军包围了邯郸。王郎军被消灭,王郎也被杀死于逃跑途中。这样,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基本上为刘秀所有,河北成为他脱离更始政权、创建统一大业的重要基地。

平定王郎后,刘秀发现官吏与王郎勾结一起毁谤刘秀的材料有几千份,这使许多人惶恐不安。刘秀一律不看,把王郎的官吏召集起来,当面一大把火烧掉。他说:这样做是“令心怀不安的人放心”。

刘秀在河北的影响引起了更始帝的不安,为了削弱他的影响,夺回他的权力。刘玄派使节赶到河北,封刘秀为萧王,并命令刘秀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与有功的将领赶到长安去。刘秀明白更始帝的意图,便以“河北未平”为由拒绝应召去长安。从此,刘秀与刘玄的矛盾公开化了。

面对刘玄的猜疑,刘秀没有硬碰硬,而是以韬晦术巧妙地脱离了生命危险,并在暗中积蓄了足以与刘玄抗衡的力量。

由此可以看出,韬晦术的作用是很大的。当自己实力弱小的时候,不妨运用一下韬晦术。

当自己实力弱小的时候,如果及早地表现出了自己欲与强者争锋的意图,就会遭到强者的压制或打击。此时,要善于将自己的心机密封起来,从而消除强者的疑虑,减少强者对自己的关注,从而便有机会暗暗积蓄自己的力量了。

2、麻痹对手,以实击虚

残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遭至嫉妒。因为他们有缺陷,使人乐于宽忍他们的成功,也常使潜在的对手忽视了他们的竞争和挑战。

——培根

240年,明帝曹睿之子曹芳即位,改年号为正始。当时,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此时,军权掌握在司马懿手中。曹爽门下有五百多位门客,不乏谋略人物,比如何晏、邓飏、李胜、丁谧、毕轨等。另外,大司农桓范被人们称作曹爽的“智囊”。

为了防止司马懿凭借手中兵权图谋不轨,曹爽入奏魏主曹芳,以“司马懿功高德重,可加为太傅”为由,恳请提拔司马懿为太傅,得到了曹芳的准许。如此以来,曹爽掌握了兵权。为了能够彻底削弱司马懿在朝中的势力,曹爽采取了更多措施。他封其弟曹羲、曹训、曹彦分别为中领军、武卫将军、散骑常侍,各带领三千御林军,在禁宫出入自由;又封何晏、邓飏、丁谧为尚书,封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为其出谋划策。

司马懿见此情形,心中已有定数,于是称病在家休养。不久,他的两个儿子都退职闲居。曹爽大权在握,生活奢侈放荡。除此之外,曹爽酷爱狩猎。每次出外狩猎,他都要在城外待好几天。

为防遭人暗算,曹羲和桓范先后劝谏,希望曹爽不要经常出城。曹爽虽然不以为意,但一向专权的他还是想摸清司马懿德的底细。当时正赶上魏主曹芳封李胜为荆州刺史,于是令李胜假托辞别借口去试探司马懿。

李胜刚赶到太傅府,门吏立刻上报了司马懿。司马懿对他的两个儿子说:“李胜一定是奉了曹爽的命令,来弄清我到底有没有生病。”接着,他摘去帽子,弄成披头散发的样子,然后抱着被子坐在床上,又令二个婢女在左右扶着自己,显得憔悴无比。一切为装好后,司马懿请李胜入府,李胜来到床前行礼后说道:“这段日子没有见到太傅,没想到太傅竟病得如此严重。如今天子命我为荆州刺吏,在上任之前,我特来与您拜别。”司马懿假装听不清楚,顺便说道:“并州接近北方,匈奴较为凶猛,一定要好好防备才是。”李胜见司马懿听错了,重复说道:“天子让我担任荆州刺史,不是并州刺史。”司马懿笑着说:“你刚从并州来?”李胜说道:“我不是从荆州来,我要到荆州上任。”司马懿大笑着说:“原来你是从荆州来的啊!”李胜见司马懿如此,向左右问道:“太傅怎么病成这样了?”侍从告诉他说司马懿耳朵聋了。李胜向侍从要了纸笔,把要说的写在了纸上。司马懿看过后笑着说:“我病得耳聋了,此去保重。”说完后,他将手指含在嘴里。侍婢把药汤端上来,他直接把嘴伸了过去,结果喝得满襟都是。然后,他哽咽着对李胜说:“如今我年老力衰,病重体弱,说死就死了。我的两个儿子没有什么才干,希望你能够好好教导他们。见到大将军后,一定要为他们说说好话。”话音刚落便倒在床上,喘着粗气。李胜刚走,司马懿立即起身对两个儿子说:“李胜回去将今天的事告诉曹爽后,曹爽一定不会再猜忌我。一旦他出城狩猎,我们便可行动。”

李胜辞别司马懿后径直去见曹爽,将所见所闻祥细告诉了他。曹爽听后非常高兴,不再以司马懿为患。没过几天,曹爽又要出去打猎。他以去高平陵祭祀先帝为理由,邀请魏主曹芳同去。当日,曹爽的三位弟弟带着御林军护驾,朝中的大小官吏及曹爽的心腹一并随行。

司马懿见时机已到,立即聚集人马谋杀曹爽。不久,司马懿将曹爽及其三兄弟斩首示众,朝中大权从此稳稳握在了司马懿手中。

司马懿装病是一种麻痹对手的方法,使得曹爽放松了对他的警惕。正当曹爽自认为毫无忧患的时候,司马懿却以实击虚,大败对方。

无独有偶,康熙同样是一位懂得麻痹大法的高手。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二十四岁的福临突然病逝。初九日,年仅八岁的玄烨正式即帝位,改年号为康熙。

玄烨即位的时候,才刚刚懂事,还没有能力处理繁重的国家政务。由顺治安排的以索尼为首的四辅臣,实际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康熙六年六月,索尼因病去世。这一年,十四岁的康熙帝举行亲政大典。但是鳌拜却不愿归政,企图继续把持朝政,如此一来,鳌拜同辅臣之间的矛盾逐渐发展成与康熙帝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个时候,主张政务应归皇帝的苏克萨哈与鳌拜矛盾愈深。鳌拜由于专权受阻,便怀恨在心,后借机诬陷苏克萨哈,准备灭苏克萨哈的门族。当时,康熙帝认为处分太过,没有答应鳌拜。但鳌拜非常无礼,他上前,抓住康熙的手臂,康熙无奈,只好将苏克萨哈改判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