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坠魇
1335200000143

第143章 浮生

灵慧魄,七魄之首。

人虽天生无法吐纳先天之气,甚至极其弱小,但其七魄三魂完整,尤其拥有灵慧魄,使人在不断的成长中,可感悟天地万物,感悟法则,或可创造新物,或可通晓天理,或可奴役他族,或可修仙问道,亦或脱胎换骨,破开法则,超脱生死……

灵兽虽天生便可吐纳先天真气,但究其一生极限还是血脉与天性,无法借助外物,甚至创造他物去辅助自身,终其原因便是没有灵慧,没有思考与悟性。

“当年我开天冲魄,迈入凝神境,无意中进入那处无名界……虽说是一种五感被夺,魂所经历一种试炼,这次经历表面上看是五感失而复得的过程,但也存在各中感悟,若非我看破假象,若非搏命,也撑不到最后,但这一切的感悟不过都是表面,因表而悟,而当年初入修真,感悟天地真气所在,甚至感悟七魄所在,便算一种实际存在之物的感知,只是当年我未入仙门未有感知之法罢了。”

“如今我若想在凝神开启眉心灵慧,就必须以内在开悟去做……但……”

杜颉从打坐中睁开双眼,起身,看着洞顶,良久自语道“到底什么感悟,什么才是内在的感悟……”杜颉伸手缓缓的抓向半空空无一物,“不存在的东西,若要开悟……”

杜颉缓缓摇头,再次盘膝而坐,挥手间,洞府中所有烛火熄灭,一切陷入黑暗中。

“道?”

“天道?地道?人道?……以我之境界想窥天地之道,难,窥人之道,画壁闭关一晃便是半百,但于人之道,我却经历甚少,幼年被众人疏远,青年便入了落辰,虽经历些人事,但也极其浅薄,如何能看懂人之道?……”

杜颉闭关中脑海中思索一幕幕,似在寻找一些东西,但却发现一路走来,天地人的感悟却好似白纸般,不足一提。

识海沙滩旁,金色的海水依旧拍打着黑色沙滩,杜颉便盘坐于沙滩上,静静的看着无尽的海洋,渐渐闭上双眼。

“哎……孩子,你与当年凌云一样执着……”

“感悟吗……便送你一场,老夫很想看看你的道是什么……”

不知杜颉在识海中闭目了多久,暗紫之光从识海中浮现,好似扩散的波纹般扫过杜颉。

碧蓝的大海毫无边际,万里无云,偶有几只海鸟飞过,没有嘈杂声音,只有几声鸟叫与微微的海浪。

某处边际渐渐出现一个小点,那是一叶孤舟,一个青年衣着简陋,双手握桨,缓缓的朝着前方划去。

青年敞着胸膛一片赤红,其上微微可见一道暗紫胎记,正是杜颉。

“这里是?……”

“又是幻境吗?”

“……”

杜颉并没有停止手中的船桨,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四周,除了无尽的大海和脚下的一叶孤舟,脚前有一个不大的灰色行囊,一些绳索和生锈的船锚,再无他物。

“这一次,五感都在……”

“嗯……哎……”杜颉随即还是一脸无奈摇头道,“精元、灵识都不在了吗。”

杜颉脑海中似乎有记忆,这记忆很模糊,但好像是在指引自己所要去的方向。

“这一次不知道又会经历什么,但总算五感皆在,没什么皮肉之苦,只是为何我会到这里,那个模糊记忆中我要去的地方,似乎是一片岛屿,师傅?和尚?”

杜颉有些迷糊,其记得自己是某个修真门派的弟子,而自己的师傅是一个衣着灰袍,一脸肃穆的书生,但为何现在的记忆中还想自己的师傅是一个耄耋的老者,这老者长长的白眉,几乎睁不开的双眼,无发,一身袈裟,盘膝而坐,是位僧人。

“想好了?”

“是,师傅,徒儿不懂,经书上说的彼岸是什么?在哪?我想去看看”

“……”

“徒儿,尽头并是彼岸,但也许能让你找到答案,便去吧”和尚缓缓伸出一指,点向杜颉的眉心继续说道“用这里去看,你所看到的……”

无尽的大海杜颉,缓缓的前行,经历昼夜交替,杜颉几乎未曾停歇。

天边厚重的乌云聚集,海浪渐渐翻腾,很快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骤降,狂风卷积着巨浪。小船很快变成了狂风中沧海一粟,时隐时现。大浪扑面而来,杜颉依然手握船桨面无表情,继续前行。

“这便是考验?”

“没有精元,这点雨水阻止不了我!”杜颉自语道,雨水不断的从脸上落下,全身早已湿透。

便是这样不知过了多久,风浪平息,云雨消散,再次万里晴空风平浪静。

不知前行了多少日夜,又经历了多少风雨,前方隐约出现一片岛屿。

“如此简单?便是到了?我要寻找的答案,就在这里?”杜颉继续划船自语着。

一个日夜过后,杜颉登上岛屿,白色的沙滩,不远处便是丛林,看不到一直动物,杜颉将船拖上岸,拿起包裹,很自然的打开包裹,其内只有两卷竹简。

杜颉在附近取来取来一些干柴,找到一些火石,燃起火来,坐在一旁烘烤着衣衫,顺手拿起一卷翻看起来。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引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杜颉看着这些晦涩难懂的梵文虽不知为何能念出,但其意不知。

又拿起另外一卷同样是一些晦涩难懂的经文。

“好像这些便是记忆中我漂洋过海的目的……”

“那个和尚……原觉师傅……”杜颉在细细的探查这段似乎凭空出现的记忆,但也仅仅如此。

“或许这仅仅是我会出现于此的原因吧,那个答案才是我在此地目的”杜颉起身收了唯一随身之物两卷经书,灭了火,朝着树林走去。

这里灌木丛生,一些鸟的叫声不断,同时一些蛙叫也不时传来,约莫一柱香时间杜颉便看到不远处有一条很窄的土路,似经常有人行走而来。

杜颉快步走到土路,顺着土路朝着岛屿伸出走去,渐渐地树木减少,道路也变得宽阔,甚至还有岔路出现。

杜颉自上道后,每行一个时辰便自觉有些体力不支,需要休息,不仅如此还有些饥饿,口渴。肚中咕噜声不断。

“没有精元与境界之力,与凡人无异,吃饭喝水成了必须,但在海中走了不知多少日夜,抵抗那些巨大风浪,虽也没有精元可用,但却丝毫没有感到体力不知与饥饿……”杜颉停下脚步环顾四周,“还是找些吃的吧,总不能一直饿着。”

找寻了一番寻到一些野果,也算暂时充饥。

杜颉见天色已晚,也变不再前行,在一棵大树下,勉强睡下,打算明早继续前行。

次日午后,渐渐丛林尽消,平坦宽阔的大陆,远处一座石砌的城墙耸立,规模庞大,远处从各个方向而来的马队朝着城池缓缓前进。

杜颉渐渐走进,这里人大都穿着一身灰蓝色过膝挽腿裤,上衣粗布褂子缅着袖子,有的手里拿着长长主杆,有的拿着些竹娄,有的额头上系着一条白色毛巾;有的结伴而行,有的牵着黄牛,有的几人推车而行。

杜颉稍稍怕打衣装,随着人流走向城中,门口几个穿着红藤甲遮面的卫兵单手扶腰间刀而立,对于过往的行人似乎并未再过在意,只是身子稍稍有些左右转动。

杜颉进城的一刻天空忽然雷声滚滚,随即便大雨倾盆,街上泥泞,行人均开始遮头而奔,不时传来抱怨之声。

“这鬼天气,说下就下。”

“哎,这衣服又白洗了。”

“老三,我家里做了些酒菜,走走我家避雨吃酒去”

……

杜颉呆呆站在街上,忽然就不知该向哪里而去,竟任大雨淋湿,眼前烟雨朦胧,行人擦肩而过,两旁临街屋檐很快便积雨连线,不断流落。

杜颉突然感觉背后一物撞到腰间,随即“哎呀”一声传来,杜颉这才回过神,转身看去,身下一个身着蓝纹服饰的小女孩摔倒在地,杜颉这才意识自己挡路了,上前将小女孩浮起,用身子尽量挡着大雨,说道“小妹妹,没有伤到吧。”

“大……大哥哥……没事……下雨了赶紧回家呀!”

“……”杜颉竟不知如何回答。

小女孩睁着大眼睛似乎在等杜颉回答般。

“大哥哥,我家就在附近,去我家避避雨吧。”小女孩未等杜颉回答,便拉上手,朝城中跑去。

杜颉先是一愣,很快便被拉着跟着碎步前行。

不过几十息功夫,小女孩朝一旁小路一拐,进了一条小巷,很快在一户不大房舍前停下,小女孩,站在门前屋檐下,脱了鞋便朝内喊了起来“爹!琳儿回来了……衣服全湿了。”

随着脚步声,一位满脸胡茬中年男子,坦胸,拿着一条长巾,走来。

“爹,这位大哥哥,被雨临到了。我让他来咱家避避雨。”小女孩站在原地男子正在为其擦拭雨水说道。

杜颉却有些尴尬,略一抱拳说道“在下,浮生,打扰了……”

此话一出,杜颉顿时双眼圆睁,僵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