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杨勇在隋文帝那里失势,杨广取得了皇太子之位,贺若弼的处境可想而知。
贺若弼此时却不识大体,本来形势就对他不利,他还在那里为杨勇鸣不平。
因他言语不慎,得罪了不少人,朝中一些公卿大臣都揭发他过去说的那些对朝廷不满的话,并请求皇帝将他处死。
隋文帝就对贺若弼说:“大臣们对你都十分厌烦,要求严格执行法度,你可有活命的道理?”
贺若弼辩解道:“我曾凭陛下神威,率八千兵渡长江活捉了陈叔宝,希望能看在过去功劳的分儿上,饶我一命吧!”
隋文帝说:“你在出征陈国时,对高颍说:‘陈叔宝被削平之后,我们这些功臣会不会飞鸟尽、良弓藏?’高颍对你说:‘我向你保证,皇上绝对不会这样。’等到陈叔宝被消灭了,你就要求当内史,当仆射。这一切功劳过去我已格外重赏了,何必再提呢?”
贺若弼争辩道:“我确实蒙受了陛下格外的重赏,今天还希望陛下格外地重赏我活命。”
此后他再也不攻击别人了。隋文帝考虑了一些日子,虽念他劳苦功高,但还是将他的官职撤了。
历史经验
生活中无奈的事情太多,发发牢骚也是正常的。但是切忌一味地牢骚满腹,那样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平添更多烦恼。如果你实在忍不住发牢骚时,也要发得委婉一些,别让旁人听到牢骚,更不能主动冲人发牢骚。出口时是牢骚,传到别人口中就是“不满”或“别有用心”了。
有些事要模糊表态
魏王的异母兄弟信陵君,在当时名列“春秋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信陵君之名而前往的门客达三千人之多。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下棋消遣,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国境升起了狼烟,可能是敌人来袭的信号。魏王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放下棋子,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坐在一旁的信陵君则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说道:
“先别着急,或许是邻国君主在围猎,我们的边境哨兵一时看错,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以示警戒。”过了一会儿,又有报告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错误的,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
于是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信陵君很得意地回答:“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就知道邻国君王今天会去打猎。”
从此,魏王对信陵君渐渐地疏远了。后来,信陵君受到别人的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晚年沉湎于酒色,终致病死。
在下面这则故事中,隰斯弥的做法与信陵君刚好相反。
齐国有一位名叫隰斯弥的官员,住宅正巧和齐国权贵田常的官邸相邻。田常为人深具野心,后来欺君叛国,挟持君王,自任宰相执掌大权。隰斯弥虽然怀疑田常居心叵测,不过依然保持常态,丝毫不露声色。
一天,隰斯弥前往田常府第进行礼节性的拜访,以表示敬意。田常依照常礼接待他之后,破例带他到邸中的高楼上观赏风光。隰斯弥站在高楼上向四面眺望,东、西、北三面的景致都能够一览无遗,唯独南面视线被隰斯弥院中的大树所阻碍,于是隰斯弥明白了田常带他上高楼的用意。
隰斯弥回家立即派人砍掉那棵阻碍视线的大树。然而正当家人砍树的时候,他却又阻止了,在大家疑惑不解之际他道出了其中的奥妙:“俗话说‘知渊中鱼者不祥’,意思就是能看透别人的秘密并不是好事。现在田常正在图谋大事,就怕别人看穿他的意图,如果我按照田常的暗示砍掉那棵树,只会让田常感觉我机智过人,对我自身的安危有害而无益。不砍树的话,他顶多对我有些埋怨,嫌我不能善解人意,但还不致招来杀身大祸。所以,我还是装作不明不白,以求保全性命。”
历史经验
有些时候,大直白的话会伤了别人,甚至可能伤害了自己。倘若迫于情势,你不能不有所表态的话,最好还是“模糊表态”。例如,你可以说:
“这件事比较棘手,让我看看再说。”这样,就给自己以后的言行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愤怒是魔鬼
1809年1月,拿破仑从西班牙战事中抽出身来匆忙赶回巴黎,因为他的间谍密告外交大臣塔里兰准备谋反。一抵达巴黎,他就立刻召集所有大臣开会,含沙射影地点明塔里兰的密谋,但塔里兰却没有丝毫反应。
这时候,拿破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忽然逼近塔里兰说:“有些大臣希望我死掉!”但塔里兰依然不动声色,只是满脸疑惑地看着他。拿破仑终于忍无可忍了。
他对着塔里兰喊道:“我赏赐你无数的财富,你竟敢背叛我。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只不过是穿着丝袜的一团狗屎。”说完他转身离去了。其他大臣面面相觑,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拿破仑如此失态。
塔里兰泰然自若,转身对其他大臣说:“真遗憾,各位绅士,如此伟大的人物竟然这样没礼貌。”
拿破仑的失态和塔里兰的镇静自若像瘟疫一样在人们中间传播开来,拿破仑的威望降低了。伟大的皇帝在压力下失去冷静,人们开始感觉到他已经走下坡路了,如同塔里兰事后预言:“这是结束的开端。”
塔里兰激起了拿破仑的怒气,让他的情绪失控,这正是他的目的:让人人都知道拿破仑是一个容易发怒的人,他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领导的权威,这种负面效果影响了人民对他的支持。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可以采取其他许多不同的做法:可以试着争取他们回心转意支持他,或者甚至干脆除掉他,将他下狱或处死,杀鸡儆猴。所有这些策略中,最不应该的就是激烈地攻击和孩子气地发脾气。
埃塞俄比亚的塞拉西在女皇佐迪图当政时期任摄政王,他认为领导国家应该采用强硬的措施,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削弱了各种反对势力。只有女皇和她的亲信古格萨依然在反抗,并企图将他除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把古格萨任命为贝格曼德的省长,让他远离女王,从而削弱了女王的势力。
时间在流逝,古格萨一直在伺机策划他的阴谋。塞拉西明白,只有激他发怒,才能让他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有所行动,那样才能将他彻底铲除,以免除后患。
北方的阿兹布·加拉斯族开始反叛,塞拉西故意让他们壮大,然后让古格萨率军攻打他们。古格萨于是散布谣言说塞拉西与教皇勾结,谣言使得古格萨的军队迅速膨胀到35万人,他们向南进发,但在半路上却突然攻向首都阿迪斯阿贝巴。古格萨声称他进行的是圣战,是为了基督徒而进行的战争。
这其实是一个陷阱。塞拉西早已取得教会的支持,并且用金钱贿赂了古格萨的一些重要盟友,他们已经不再支持古格萨了。飞机在古格萨的军队上空散布传单:“教会只承认塞拉西是真正的基督徒领袖,古格萨已经被逐出教会。”
这些传单动摇了士兵的士气,古格萨的军队人心惶惶,同时也失去了原来盟友的支持。
古格萨在战斗中被杀,女皇因为悲痛而去世。几天后,塞拉西坐上了埃塞俄比亚新皇帝的宝座。
历史经验
一个人的弱点总是在发脾气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它往往会成为自己崩溃的前兆,自身的计谋和思考也会在愤怒的情绪中迅速消散得无影无踪,失去理智让事情糟得无法收拾。因此,永远保持客观与冷静的态度至关重要。
不靠别人,才最可靠
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弥子瑕以无与伦比的谦恭和知书达理著称,并因此得到了国王的宠爱。一天,弥子瑕的母亲生病,情急之下,他伪称大王给予了特许令,便乘着国王的马车回家探望母亲。按当时魏国法律规定:不经国王同意,偷驾国王的马车就要被砍断双足。
魏王知道了此事,不但没有怪罪他,还说:“弥子瑕多么孝顺啊!为了母亲,他宁愿犯断足之罪。”
又有一天,国王和他在果园里漫步,弥子瑕摘下一颗桃子,吃到一半,竟然把剩下的桃子给魏王吃。
魏王感叹道:“你的心中真的是时时都有我啊!自己先尝尝桃子的味道好不好,才给我吃!”朝臣们看到国王如此宠爱弥子瑕,都对他嫉妒不已。他们纷纷传言弥子瑕依仗国王的宠爱而目空一切,为非作歹。
国王在谗言中逐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重新审视弥子瑕以前的种种行为:
“这家伙曾经假冒我的命令乘我的马车!甚至把他吃剩下的桃子给我!”魏王终于明白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从此,国王不再宠爱弥子瑕了。
深刻地懂得“别人不可靠,只有靠自己”的道理的,还有清朝的曾国藩。
曾国藩因为辅佐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成名,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曾国藩因为作战有功,被封为毅勇侯,世袭罔替。
这对曾国藩来说,真可谓功成名就。但是,富有心计的曾国藩此时并未感到春风得意,飘飘然。相反,他却感到十分惶恐,更加谨慎。
他在这个时候想得更多的不是如何欣赏自己的成绩和名利,而是担心功高招忌,恐遭“狡兔死、走狗烹”的厄运。他想起了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身居权要的重臣,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身败名裂。
他写信给其弟曾国荃,嘱劝其将来遇有机缘,尽快抽身引退,方可“善始善终,免蹈大戾”。曾国藩叫他弟弟认真回忆一下湘军攻陷天京后是如何渡过一次次政治危机的。湘军进了天京城后,大肆洗劫城内金银财宝,其弟曾国荃抢的最多。左宗棠等人据此曾上奏弹劾曾国藩兄弟吞没财宝罪,清廷本想追查,但曾国藩很知趣,进城后,怕功高震主,树大招风,急办了三件事:一是盖贡院,当年就举行分试,提拔江南人士;二是建造南京旗兵营房,请北京的闲散旗兵南来驻防,并发给全饷;三是裁撤湘军4万人,以示自己并不是在谋取权势。这三件事一办,立即缓和了多方面矛盾,原来准备弹劾他的人都不上奏弹劾了,清廷也只好不再追究。
他又上折给清廷,说湘军成立和打仗的时间很长了,难免沾染上旧军队的恶习,且无昔日之生气,奏请将自己一手编练的湘军裁汰遣散。曾国藩想以此来向皇帝和朝廷表示:我曾某人无意拥军,不是个谋私利的野心家,是位忠于清廷的卫士。曾国藩的考虑是很周到的,他在奏折中虽然请求遣散湘军,但对他个人的去留问题却是只字不提。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奏折中说要求留在朝廷效力,必将有贪权恋贵之疑;如果在奏折中明确请求解职而回归故里,那么会产生多方面的猜疑,既有可能给清廷留下他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尽忠的印象,同时也有可能被许多湘军将领奉为领袖而招致清廷猜忌。
曾国藩的主动请求,正中统治者们的下怀,于是下令遣散了大部分湘军。
由于这个问题是曾国藩主动提出来的,因此在对待曾国藩个人时,仍然委任他为清政府的两江总督。这其实也正是曾国藩自己要达到的目的。
历史经验
除了自己,任何人都是不可靠的,尤其是统治者,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须知别人总是以自己的利益和喜怒为转移。不要以为自己立有功劳而就可以高枕无忧,须知自己的功劳很可能变成罪过。所以我们在平时与人交往的时候,切不可将自己的一切都交付给某个人或某些人,而应该独立自主,多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别将朋友“捧”成敌人
公元9世纪中叶,麦克三世年纪轻轻就当了国王,他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做顾问。于是,他想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巴索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