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1340000000032

第32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3)

1946年,罗洛·梅开业从事私人心理治疗工作,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在此期间,罗洛·梅曾患肺结核濒临死亡,不得不入疗养院静养三年,然此病反成为其生命转折点。面对死亡、遍览群籍之余,罗洛·梅尤其耽读存在主义宗教思想家S.克尔凯郭尔的著作。出院之后,他入怀特学院攻读精神分析,遇沙利文与E.弗罗姆等人,交往甚密。在病中,他精研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中所讨论的焦虑问题。病愈后即以《焦虑的含意》为题提出论文,于194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首位临床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担任纽约社会新学院研究员,并以访问教授名义分赴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大学讲课,还曾担任怀特学院的训练兼主任分析师。罗洛·梅毕生致力于将存在心理学引入美国,直至病逝。

罗洛·梅出版了《咨询的艺术:如何给予和获得心理健康》、《焦虑的意义》、《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和《祈望神话》等20部著作。

名著导读

《爱与意志》是罗洛·梅的一部精彩佳作,一问世就风靡世界。《爱与意志》以高屋建瓴之气度,妙趣横生地描绘了人类本能之一的爱与意志的科学规律,从心理学、社会学、未来学的深度与广度剖析了各种病态的爱欲。书中还列举了自古希腊神话传说时期至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尤其当代社会的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科技、宗教等各个领域里大量丰富的实例,旁征引、深入浅出地论证观点、揭示主题。

理论精读

在这本著作中,罗洛·梅指出:“在西方传统中,有4种爱的形式”。

(1)性,西方人称之为肉欲(lust)或力比多(libido);

(2)爱欲(eros),这种爱的驱力令人有繁殖和创造的欲望;

(3)朋友之爱,希腊人称之为philia;

(4)“同胞爱”,或agape,意指会为他人的福祉设想,譬如“神爱世人”即为此种爱的原型。

罗洛·梅指出,20世纪作为人类文明的“过渡时代”,其主要价值危机就在于爱的全面异化和意志的普遍沦丧。在前一个过程中,由于现代人把性成功地分离出来,作为我们主要关切的事情,并以此来取代爱,因此导致性的放纵、爱的压抑和人的冷漠;在后一过程中,则由于人越来越陷入外在的技术决定论和内在的无意识决定论,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放弃个人责任,丧失个人愿望、意志和决心。今天的问题已不是弗洛伊德时代的性压抑,恰恰相反,性的泛滥倒是以爱的压抑作为其昂贵的代价。在今天的社会里,性行为如此之普遍,而其中的意义和乐趣却又是如此之贫乏。他认为,性的放纵由于越来越乞灵于技术,已变得越来越“非人化”;人们企图通过性来摆脱人生的困境,实际上反而加剧了这种困境。

罗洛·梅始终强调性不能与爱分离;性一旦脱离了爱欲,就会丧失自身的活力,丧失对未来的想象和创造,丧失内在的激情,最终将导致性冷淡和性无能。性和爱欲构成了性爱的两个侧面:性是来自后方的动力;爱欲则是一种来自前方的召唤。性与“理由”(原因)相关联;爱欲则与“目的”相关联。性指向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与松弛;而爱欲的目标则是欲求、渴望、永恒的拓展、寻找与扩张。“理由”是对于过去的考虑,它可以解释你为什么这样做;“目的”则不然,它是你这样做所要达到的目标。“理由”的概念与决定论相关联,“目的”的概念则意味着你把自己开放给新的可能性,因此它与自由相关联。我们通过对新的可能性的洞察和响应,通过使它们脱胎于想象,转变为现实的能力,参与到铸造未来的过程中去。这就是积极的爱的过程,这就是我们的爱欲对自然和他人的爱欲的响应。

罗洛·梅认为,爱欲是人心中固有的倾向。爱欲是使人与他人、与万物、与真善美结合起来的一种内在动力。爱欲创造生活、唤起激情,打碎旧形式创造新形式。爱欲给生命中纷纭杂多的质素以意义,给我们枯燥散漫的生活以形式,它是整合我们分裂状态的凝聚力。它是永恒的拓展,自我的延伸,是不断更新的动力。它推动人们不断寻找真善美的更高形式……这种自我的不断更新,乃是爱欲固有的属性。

爱欲离不开激情。没有激情的爱欲是长不大的,他永远只能是一个顽皮而淘气的小孩子。激情则来自原始生命力(或原魔daimonic)。原始生命力是一种更为深邃的生命动力,它超越于善恶之外,但却是性与爱、创造与毁灭的力量源泉。原始生命力类似荣格所言的阴影(shadow),用罗洛·梅的话说,“原始生命力作为生命中的阴暗面,既蛰伏在黑暗的地下王国,又高翔在爱欲的超验领域”。它既可以使人成为恶魔,又可以使人成为神明。我们的任务,是敢于承认并面对这一人性中的阴暗面,在积极的、建设性的意义上将它整合到个人意志之中,使之成为爱与意志、灵感与创造的不竭源泉。

罗洛·梅认为,意志的功能并不在于压抑个人内在的欲望,而在于组织、整合、保护和指导个人的内在欲望。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用意志来反对本能和愿望;现代人则用本能与欲望来摧毁意志。他认为,这种自相残杀是一种谬误,“愿望”(罗洛·梅对愿望的定义是在想象中把握某一行动、某一事件的可能性,即对于未来的“想象性参与”)只有在遭到压抑和扭曲的情况下,才可能成为邪恶的、病态的愿望。而在“本真的存在”状态即在“意志性”(intentionality)这一层面上,愿望不仅是对世界与他人的注意,同时也是对世界与他人的关怀;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同时也是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不仅是对对方的欲求,同时也是对对方的给予和想象。换而言之,它是人与世界、人与他人的一种内在沟通,是一种深邃的同情和共鸣。

趣味扩展

在1969年出版的《爱与意志》中,罗洛·梅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爱已被简化为性,而意志也被误解为过度理性、严峻的意志力。其著书之目的之一,即重新定位古希腊的“原魔”(daimonic)——此一介乎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原型力量——概念。说明此原型力量乃为爱与意志的共同根源。依此观点,爱与意志其实是人类在每一个当下所展现出的生命动力;而且,这眼前的当下,延续着过去(历史性经验),并投向未来(历史之开创)。此时间三向度的融会,涉及罗洛·梅在该书中所欲重新诠释的另一概念:意向性(intentionality)。此概念虽然转借自胡塞尔现象学的词汇,但是,当罗洛·梅试图运用此概念作为心理分析治疗发生效用的根本关键时,即已脱离了胡塞尔的哲学脉络,而跨进了存在主义的境域。亦即,在人们面临茫然未知的生命处境时,意向性如何成为既在后推动,又在前牵引的力量;这个力量不仅是意识的、理性的,也是潜意识的、超越理性的。

罗洛·梅是将欧洲存在主义思潮引入至美国心理学界的重要拓疆者之一。但与萨特的激进反叛路线不同,他所采取的是中庸法则,试图将对立的两端,统整、拼汇在一圆融体系中。他认为人类必须先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是被决定的,然后才能谈论自由选择的问题。在罗洛·梅心理学理论的铺陈中,我们可嗅到中国传统哲学里阴阳相合的气韵。比如“原魔”(daimonic)(中国内地版该词翻译成“原始生命力”)的善恶并存、兼具创造与毁灭力量;爱与意志的相生相依、不可或离,等等。对罗洛·梅而言,任何一种形式的心理治疗,其目的皆是帮助病人获得自由,而达成此目的的根本途径,即为接纳自身的原魔、学习聆听潜意识的呼声,并从爱与意志的共同实践中,回应生命对人类所不断抛出的意义探问。

TheDividedSelf:AnExistentialStudyinSanityandMadness

《分裂的自我——对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

莱恩(R.D.Ryan)

作者简介

R.D.莱恩(1927―),当代著名的生存论心理学家,英国作家和医生,英国反精神病学派的代表人物。莱恩也影响了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的法律框架,改变了英国的相关法律。

莱恩1927年出生于英国格拉斯哥一个相对贫困的工人家庭。据他自己说,当时家中时常笼罩着不幸的气氛,他也非常孤独(莱恩:《生活的真谛》)。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愿意理解或许也较容易理解不幸的人们。

1951年,莱恩于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医学和精神病学,并获医学博士学位,随之应征入伍任军队精神病科医师;1953年退役后在格拉斯哥精神病院等处任职;1956—1960年在著名的伦敦塔维斯托克诊所任职;1960年后在塔维斯托克人际关系研究所从事研究。

莱恩一直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深为关注,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病案记录,以此为基础写成并出版处女作《分裂的自我》(1960年),后又陆续出版《自我与他人》(1961)、《理性与暴力》(1964,与人合写)、《健全、疯狂与家庭》(1964,与人合写)、《人际知觉》(1966,与人合写)、《经验的政治·天国之鸟》(1968)、《家庭的政治》(1971)、《生活的真谛》(1976)、《经验的声音》(1982)等书,以及大量文章。

名著导读

该书是莱恩的代表作,也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经典作品。书中,作者对精神病问题进行了存在主义现象学的讨论,探讨了“精神分裂性”个体的“心-身”关系及精神分裂症状态的生成、发展等。作者强调,该书并非任何已知生存论哲学的直接运用,但生存论思想传统却是作者的主要思想来源。

全书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本书的前3章)对精神病问题进行了宏观的生存论—现象学讨论。第1、第2章相当于全书导论。在第1章“人学的生存论—现象学基础”中,作者指出生存现象学试图刻画人对周围世界及自身之经验的性质,如果不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疯狂言行的生存性关系,就无法理解这些言行本身。在第2章“从生存论—现象学理解精神病”中,作者指出,流行的精神病学行话的一个特征是认为精神病是患者在调整过程中的社会性和生物性失败,是一种强烈的不适,其根本原因在于脱离现实,缺乏内省。在第3章“存在性不安”中,莱恩深入探讨了不幸的生存论原因:存在性不安。

在生存论—现象学的一般背景上,第2部分(第4~8章)进入深层心理分析。探讨“精神分裂性”个体的心身关系。在第4章“身体化的自我和非身体化的自我”中,作者首先用最通常的术语,对身体化的自我和非身体化的自我进行了对照研究。在第5章“精神分裂性状态中的内自我”中,作者指出,在所描述的精神分裂性状态中,自我与身体之间存在一种持续的分裂。在第6章“假自我系统”中,作者指出,假自我系统的职责是建立与世界的直接联系。在第7章“自我意识”中,作者指出,自我意识按通常的用法,有两种含义:其一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其二是从他人的角度对作为客体的自己的意识。在第8章中,作者以具体案例为第2部分作出总结。

第3部分(第9~11章)主要讨论精神分裂症状态。在第9章“精神病的发生和发展”中,作者讨论了由精神分裂性进入精神分裂症状态的几种发展形式。在第10章“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和假自我”中,通过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作者对全书主要内容加以回顾和总结。而在第11章“荒园之魂:对一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中讨论一位被认为是无可救药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者试图表明,即使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这种绝望的情形,希望的火花也并没有熄灭。

理论精读

1.存在性不安——不幸的原因

“所有的幸福都是相同的,所有的不幸都有各自的不幸。”

生存本身是普遍的、绝对的不幸。而不幸来自于存在性不安——存在性不安和存在性安全是两种基本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