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1340000000039

第39章 生活心理学(4)

1896年,《性逆转》一书出版,专门讨论现代同性恋问题。由于英国当时对同性恋问题仍然持有道德上的责难,因此1898年霭理士被卷进了一场保守势力发动的官司中。官司结束后,他来到非洲摩洛哥北部的港口城市丹吉尔,专心从事性科学研究。

1933年,霭理士发表了《性心理学》,引起了巨大轰动。

1939年,霭理士在伦敦的寓所去世。

名著导读

变态性心理学与性卫生学是当代很能唤起普通人注意及兴趣的学问。在20世纪以前,这种注意与兴趣,可说是梦想不到的。现今的青年男性,对于性的作品或文献常常知道得很多,谈起来头头是道,而青年女性对这个题目也是富有探讨精神的,不再表示回避与忌讳的态度。这在他的老祖母看来,可以说是绝对亵渎神明的事。在几年以前,一个人如从事于科学的性研究,在凡人的眼光里,这个人至少是有不健全的倾向,甚至于是根本上有恶劣的癖性的。

但在今天,性心理学者与性卫生工作者是颇受人欢迎的,而欢迎得最热烈的,往往是一些提倡私人道德修养与维护公众道德原则最有力的一些人。

这种社会态度的变化固然和医学的发展有关,但除了近几年外,医学界的贡献实在不能算大。这种变化大约始于百年以前。最初在德、奥两国,后来在别的国家。当时的开山祖师无疑的是几个医生,但他们是孤立无助的,其他同行的人,囿于成见,十分之九不免以白眼相看。在医界的训练中,性心理与性卫生是没有名分的。性生理学的地位几乎是同样的低微。直到20年前,医学界才有第一本真正科学的和包罗不够全的性生理学与世人相见,这就是马歇尔(F.H.A。Marsh-all)的那一部书。

该书是性心理学方面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是霭理士选材严格、文采秀丽的皇皇巨著《研究录》的“普及本”,是一本教科书性质的著作。霭理士原本是将其目标读者界定为普通的临床医生和医学院学生的,但由于性这个题目关系到每一个人,所以它后来的实际读者远远超出了医学界的范围。

该书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介绍性的生物学,将性联合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和生理学等进行阐述。这一章的精彩演绎让我第一次认识到,这本书虽名为《性心理学》,却没有狭隘到放下心理学之外的一切学术不谈。此后,霭理士在谈到性的张与弛、收与放时,也没有袭用一般精神分析者和精神病理学家的观点,认为性的抑制会伤害身体和精神,引发神经和精神上的病态,而是强调抑制现象在一切生物界里的合理存在,以及对人类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

对于女性的性特点,该书提出了更为科学的真知灼见,因此给了女性更大的理解、关怀和宽容。在“婚姻”一章里,关于“冰一般女子”是否存在的讨论,最终以最极端的例子——卢梭《忏悔录》中华伦夫人——的正名而收尾。

理论精读

霭理士的《性心理学》可以当做一本医学专业书籍来看,因为他以极其客观严谨的态度分析了人类的性的各个方面,尽管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个问题。如果读者想把这本书作为一个两性知识的入门书来看待,那就犯了一个错误。因为霭理士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要教会人们什么,而是通过从科学研究者到艺术提倡者的身份转变,来引导人们将人的本性升华为一种美好的品质。他想要让人们明白,最本质的事物,也是最值得珍惜的事物。

霭理士的性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如下。

1.性心理学概念

霭理士在他所著的《性心理学》一书中对性心理学定义为:“本书所论的性心理学,指的是性冲动或性能的心理学”,即完成从“积欲”到“解欲”的圆满过程。

在对这一过程的解析中,“积欲与解欲不是两个分明的过程,而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段落。这是造化的一个不二法门,一面叫生物个体多多地把力量积蓄起来,一面紧接着又叫它快快地把这力量解放出去,……此种力量的由张而弛,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也自有其维护与培养的功用”。

这即是人的生理变化与心理活动相互交织作用,停止在情绪体验之上的性心理过程。

2.关于儿童性心理

霭理士的儿童性心理观与弗洛伊德的儿童性心理观有很多意见是不一致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期的性冲动。霭理士认为,“阳具、手指、脚趾,原是儿童身体上最‘奇特’的部分,最可以供它玩弄的部分:玩弄的结果可能引起愉快的感觉”,这种感觉只“逗留在性领域的边缘之上,其在成人,便应是一种引进到真正的性感觉的一种准备的感觉”。

“儿童的性的兴趣或类似性的兴趣自有它们的特点,自有它们的领域,这领域是在成人的性领域以外的,一则因为在体格方面,生殖器官还没有发展,再则在心理方面,对于所谓异性还没有清楚的认识,一直到青春期过去以后,这种发展与认识才将次第来到”。

(2)“伊底帕斯情结”概念。霭理士认为,“阉割情结对于神经脆弱的人自有其强烈的影响”,对其心理也的确有一番不良的影响,“不过若说这种影响很普遍,很有力,凡属寻常的儿童都有,那我怕是言过其实”。

(3)儿童的“自动恋”。“自动恋”是儿童独处的时候所自然涌现的性活动。“自动恋”既不是异性恋,也不是同性恋。霭理士认为,一切不由旁人刺激而自发的性情绪的现象都可以叫做自动恋。同时他还认为,自动恋自有的领域还是比较广泛的,大致包括性爱的白日梦;性爱的睡梦;影恋,包括由顾影自怜或自我冥想引起的性爱的情绪;自慰(手淫)。

(4)儿童的“性变态”。霭理士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方式和成人心理活动的方式很不一样,儿童不一定总能了解成人的心理活动,成人也不一定总能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但是我们也不要认为童年时代就没有性的变态。不过和成人比较,这些变态更是一个数量与程度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品质与种类的问题。

在分析“童年性生活的变态”与成人之后的关系时,霭理士认为,童年性生活的变态往往可以分为两类,而在不良的境遇之下,这两类变态又有维持到壮年的趋势:一是不足与缺陷的倾向,二是过渡与流放的倾向。在霭理士看来,在童年时代不足的倾向(性感不足与性兴奋性不足)比过度的倾向(性感过度与性兴奋性过度)的危险性小,而且不足的倾向或发育迟缓者“在壮年时期的性生活,说不定更有力量,更幸福”。

3.关于“同性恋”及其治疗问题

“假如一个人的性冲动的对象是一个同性而不是异性的人”,这种现象就是“同性恋”。同性恋者除了对象转变为同性外,其余一切用情的方法、过程、满足等,可以说完全和异性恋没有区别。

就同性恋的成因问题,霭理士认为,“我个人的立场一向以为逆转是一个变态,而不是病态,固然我也承认逆转状态和轻微的神经病态往往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内分泌”的作用,对同性恋者来说影响比较大,而这又跟遗传相关较大。但这也只是从观察或一些案例推测而得,具有不确定性。

如何辨别同性恋,霭理士认为有三种现象:第一种是真正的先天性逆转现象;第二种是双性两俱可恋的现象;第三种叫做拟同性恋者,其中以第三种类型居多。

关于治疗问题,霭理士认为困难较大,仅提供了4种在治疗同性恋者中常采用的方法,即“变性手术法”或“外科法”、“暗示法”、“精神分析法”与“联想法”。

趣味扩展

霭理士出生于英国伦敦附近的库罗伊登市。他6岁时曾随父亲漂洋过海,16岁时(1875年)曾跟随父亲到了澳大利亚,后来因身体健康原因没有继续去印度,被一个人留下来,直到1879年才回到英国。在澳大利亚的4年间,他当过教师,经历了身心发育成长的季节,并立志为了解自身及他人的成长而学医。1880—1889年,他在伦敦的圣托玛斯医学院学习,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但霭理士从来没有将医生作为未来的职业。学习期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学、艺术及社会活动方面,毕业后没有去当医生,而是积极追寻自己的人生志向,从事性科学研究和文艺、社会思想评论。

在人类的性问题的研究上,霭理士虽然从来都没有认为自己的著作像有些评论家说的那样,在科学和艺术上都是不朽的稀世珍品,但无论如何,却也终于做成了一件适合人类需要的大事业,而且只有他破天荒第一次做成功了。现代国家的传统社会中,古往今来难以摆脱的愚昧,使许多人把人类的性本能简单地视为肉欲或物欲,甚至把它排除在科学研究的对象之外。愚昧的结果,不仅为禁欲自戕和放纵淫乱推波助澜,而且在普通的恋爱和婚姻生活中,也曾经造成了本来可以避免的恶果。霭理士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全面考察了人类的性的问题,深刻地批判了中世纪以来西方基督教的腐败道德观念,拨开了笼罩在人类性现象上的层层迷雾,指出在性的方面,符合自然的健康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他可以成为文明人类的启蒙良师。

Remembering:AStudyinExperimenttalandSocialPsychology

《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

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巴特莱特(FredericCharlesBartlett)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巴特莱特(1886—1969),英国心理学家,生于英国的格洛斯特郡,逝于剑桥。在推动英国实验心理学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巴特莱特早年对哲学感兴趣,从伦敦大学哲学专业毕业后,慕J.沃德之声望,转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起初打算在W.H.里弗斯门下专攻人类学,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乱了他的计划。在C.S.迈尔斯的劝告下,他转而研究实验心理学。1914年起他在剑桥实验心理学室任教。1922年,当迈尔斯因服役而离开剑桥后,他实际掌管了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战争结束后,他接替迈尔斯担任了实验室主任,并于1931年被任命为该校第一位实验心理学教授。该职务一直保持到1952年退休。

1944年,巴特莱特和肯尼思·克雷克负责在剑桥创建隶属于英国医学研究院的应用心理学研究室,1945年克雷克去世后他接任主管职位。他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不过,巴特莱特认为他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特别是记忆,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最近的发展成果将他的概念个性化,进行研究。在他退休后的一段日子里,仍担任着该应用心理学研究室的名誉顾问。

英国ErgonomicsSociety颁发巴特莱特奖章,实验心理学学会每年举行一次巴特莱特演讲会。

巴特莱特是伦敦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全国科学院外籍成员。他曾获得过许多荣誉,包括阿森斯、爱丁堡、伦敦、卢万、牛津、普林斯顿和博杜瓦等大学的名誉学位。1932年,巴特莱特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心理学家罕见的荣誉);1948年,由于将应用心理学服务于英国皇家空军,他被授予“勋爵”,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英国实验心理学家。

名著导读

该书是“20世纪心理学通览”的一种,书中,作者一方面否定了传统的无意义音节实验脱离实际的做法;另一方面试图研究类似于日常生活环境的记忆。他采用了比较接近日常生活的图画和故事,用“描述的方法”、“重复再现的方法”、“象形文字的方法”、“系列再现的方法”等来考察记忆的全过程。该书中的理论源于实验。不过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偏爱的任何顺序对呈现的材料进行合理研究。该书明确声称对各种重要的心理进行了研究。这些心理过程通常用现实的方式包含在记忆术语之下,正如这些心理过程实际发生于任何正常的个体身上一样,既发生在社会团体内也发生在社会团体外。因此,许多涉及这些过程的共识为实验所证实,这是很自然的。由于某种原因或其他原因,这种共识的证实往往被认为是证明了心理实验的无用,难以理解为什么应该这样。

理论精读

巴特莱特对“记忆”的研究在心理学史上有着独特的贡献。

(1)对记忆的实验研究。在方法论上,巴特莱特反对H.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实验脱离实际的做法,采用了比较接近日常生活的图画和故事,用重复回忆的手段来考查记忆的全过程。他认为记忆不只是再现,而是反复推敲的构造。在理论上,他强调记忆过程的主动作用,突出了心理作用的整体性。

巴特莱特把思维比之于技能的操作,因为它们都是一系列的整合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思维同技能一样,既有节奏性(有飞跃、有停顿),又有连续的指向性。思维活动的指向性是他构造理论的基石。

(2)巴特莱特受H.黑德1920年对知觉和大脑皮质研究的启发,提出了一套有争议的“图式”(scheme)理论。在他看来,图式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作用,它不仅使个别成分一个接着一个作用起来,而且使组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巴特莱特认为,回忆出现错误是理所当然的,而回忆与初始事件毫厘不差反而是不正常的。在一次演示实验中,他短时呈现给人们一幅画,发现人们对图画内容的报告大相径庭,人们的报告似乎主要依赖于个人背景及其反应偏好,而不是图画内容本身。进而,他以短暂时间重复呈现图画给被试,发现他们常常执著于先前的理解,仍不是根据实际知觉的图画内容。他由此提出图式理论,认为知觉和记忆都是由人们心理图式引导且据此解释事件的构建过程。

1932年,巴特莱特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首先让大学生阅读印第安民间故事“幽灵之战”(thewarofghost),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复述个故事。他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故事中的内容往往被略去一些,一些玄妙的内容被舍弃了,故事也会变得越来越短,更有趣的是,被试还增加一些新的材料,使故事变得更自然合理,有时甚至加入一些伦理内容。这种对过去经验和事件的记忆与事实发生偏离的心理现象可以称为记忆错觉(memoryillusion)。他的实验首次对错误记忆(falsememory)进行了研究,但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1.记忆研究的图式—情景方法

巴特莱特早年师从哲学家詹姆斯·沃德和社会人类学家威廉·里弗斯。他对记忆的研究注重实验,并带有强烈的形而上学倾向。他不仅重视个体微观层面的记忆研究,更强调不能把个体同其所在的群体、社会和文化割裂开来,而要充分重视和发掘隐藏在个体行为背后的社会情景在记忆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