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激励
1344500000019

第19章 竞争激励法(3)

微软公司使数以百计的员工成了百万富翁。可是,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中许多人在取得了经济独立之后,却仍继续留在微软工作。在某些人看来(那种“我若中了六合彩,首先就向老板辞职”之人),这些百万富翁大概是发了神经。的确,大多数人认为,发财就等于取得了辞职的资格证书。

但是,事实证明,微软公司的百万富翁们并不那样认为。

如果你知道了微软公司的工作条件并非舒适安逸,你就会觉得员工们的这种献身精神难能可贵。在这里,一周工作60个小时是常事。在主要产品推出的前几周,每周的工作时数还会过百。微软公司也并非以其高额津贴出名,相反,它却以“吝啬”著称。据该公司的一位前任副总裁透露,多年以来,董事长比尔·盖茨因公出差时,总是自己开车去机场,而且坐的是二等舱。

那么,是什么神奇的吸引力,竞使这帮百万富翁(甚至包括亿万富翁)不是因为自己经济的需要而如此卖命地工作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完全超越了自我的团体意识。这种团体意识,已在微软公司落地生根。微软人认为,他们不属于自己,而是从属于微软这个团体。比尔·盖茨在谈到这种团队精神时讲了一段话:“这种团队精神营造了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开拓性思维不断涌现,员工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我们微软公司所形成的氛围是,你不但拥有整个公司的全部资源,同时还拥有一个能使自己大显身手、发挥重要作用的小而精的班组或部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而能使这些主见变成现实的则是微软这个团体。我的策略一向是,聘用有活力、具创新精神的顶尖人才,然后把权力和责任连同资源(人、财、物)一并委托给他们,以便使他们出色地完成任务。”

2.五粮液,以人才激励人才

前几年,由于宏观调控从紧,资金紧张,原燃材料不断涨价,市场平淡,三角债严重,不少酒厂产品积压,为催收货款疲于奔命。但在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产品却供不应求,先款后货,商家甚至要预付货款才能排得上号购货。1995年1月2日,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的市场竞争力调查中,“五粮液”在实际购买品牌排名和1995年首选品牌排名中均居白酒类第一。1995年5月18日,中国轻工总会发布公告,根据1994年度的统计资料,按销售额和利税总额分别评价排列出1995年中国轻工业200强企业。其中,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销售额为126099万元,利税总额40239万元,均居全国酒类行业第一名,第一次坐上了中国酒业规模、效益的“第一把交椅”。从1984年至1994年,五粮液酒厂累计实现利税13亿多元,相当于赚回了1984年规模的88个五粮液酒厂五粮液酒厂是靠什么从中国名酒企业中脱颖而出的呢?厂长王国春和他的厂领导班子形成的共识是:“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只有开发利用好人才资源,才能擦亮我们的金牌,创造亿万财富。”

五粮液酒厂认为,要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首先来自对人才的尊重。在五粮液酒厂区内,塑有1909年将“杂粮酒”更名为“五粮液”的晚清举人杨惠泉的汉白玉雕像;塑有1952年献出“五粮液陈氏秘方”的邓子均花岗石座像;还塑有建国以来为提高“五粮液”质量,鞠躬尽瘁的范玉平大师的站立铜像和汉白玉座像。杨惠泉、邓子均、范玉平的雕像像人才丰碑一样,昭示着五粮液酒厂对人才的敬仰和尊重,也激励着五粮液酒厂的广大职工向人才学习,励志成才。

为了鼓励人才成长,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五粮液酒厂在厂内建起了花岗石的“金杯柱”,每年都把厂内生产技术能手和拔尖班组的大幅彩色照片镶嵌其上。并从1994年起,每年拿出100多万元,对生产技术能手和拔尖班组分别给予上万元重奖和出国考察学习一次的待遇01994年全厂33名生产技术能手和36个拔尖班组到新加坡、美国等国学习考察01995年还分批赴东南亚等国学习考察。1994年底,五粮液酒厂还制定了《宜宾五粮液酒厂科技进步奖励实施办法》,对创出较大经济效益的科技进步项目,按9个等次予以奖励01995年上半年,除拿出100多万元奖励生产技术能手和拔尖班组外,还拿出100万元对两个科技进步项目分别给予50万元的重奖。

3.诸葛亮造谣——促进竞争

(1)反激老将黄忠。

反激就是反面激励,与心理学里的“反暗示”或者“负强化”相仿,但又有区别。它是用刺激性的言语或者反语,鼓动人们去做原来未打算做、不情愿做或者不敢做的事。这种激将法在古书中常有描绘。《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反激老将黄忠一段十分精妙:

当曹军将领张邰率重兵攻打葭萌关时,守将抵挡不住,连忙向成都告急。孔明聚众将于堂上说:“葭萌关紧急,必须让张飞回来。”法正说:“张飞屯兵瓦口,也是紧要之地,还是从帐中诸将中选一人去吧。”孔明笑着说:“张邰是魏国的名将,除非冀德,无人可当。”忽一人厉声而出日:“军师何轻视众人耶!吾虽不才,愿斩张邰首级,献于麾下。”众视之,乃老将黄忠也。孔明日:“汉升虽勇,争奈年老,恐非张邰对手。”忠听了白发倒竖而言日:“某虽老,两臂尚开三石之弓,浑身还有千斤之力,岂不足敌张邰匹夫耶!”孑L明日:“将军年近七十,如何不老?”接下去是黄忠为显示不老,走下帐去拉弓抡刀,最后向诸葛亮保证:但有疏虞,先纳下这白头。

果然,黄忠被诸葛亮一激,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一举而破曹兵。

某厂徒工小刘提前定级出徒,进厂较早的徒工小齐自以为学技术快,干活麻利,心里不服气,就冲着厂长发起了牢骚和不满。厂长看到小齐虽有思想疙瘩,但有争强好胜心理,于是就决定将计就计。厂长道:“你的技术不在小刘之下,可在全年的生产竞赛中,人家先后六次夺魁,三次当亚军,两次居第三,一年干了一年半的活,翻翻你的工票,是多少?”小齐不吱声了。“小刘总是脏活累活抢着干,你却拨一拨,动一动,缺乏主动。不服气,就干出个样子来给大家看看。”“好!冲你这句话,我非干出个样子来不可!”小齐坚定地表示。这一招果然灵,从此小齐判若两人,一年后他不仅跃人厂级先进行列,而且还被评为全公司的先进工作者。

(2)侧激东吴周瑜。

顾名思义,这种激励方式既不是正面激励,也不是反面激励,而是侧面激励。侧面激励,激励者对受激励者各种情况虽然了解得清清楚楚,但为达到激励的目的,在好多情况下,却佯装不知。且看诸葛亮对周瑜的侧激。

当曹操率百万雄兵驻扎江北,虎视江南之际,诸葛亮肩负联吴抗曹大任,只身飞赴东吴。他针对东吴都督周瑜摇摆不定的态度,决计实施侧激。他一本正经地向周瑜献了一个“代价最小”的求和之计:遣一介之使,送二人过江,便可避祸息兵。周瑜急问用哪两个人。诸葛亮不慌不忙地说,曹操是个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今番率军南下,便为得此二女以乐晚年。周瑜问有什么凭证,诸葛亮称有曹操幼子曹子建的《铜雀台赋》诗为证,并乘机添枝生叶,借题发挥。当周瑜听到“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一句,不禁勃然大怒,离座指北骂道,老贼欺我太甚,我与他誓不两立!他转身告诉孔明,公有所不知,赋中二乔,大乔是孙策老婆,小乔是周瑜之妻。接下来周瑜又表白自己早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颈不易其志,并主动请求与刘备合作,同破曹操。其实,这些情况早在孔明的神算之中,不过他深知,请将不如激将,于是他便演出了一场“说谎造谣”的戏剧,激得周瑜暴跳如雷,坚定了抗曹的决心。

侧激在有些情况下,是由于碍于脸面。因为人都有自尊心,在照顾对方面子的情况下,用一种暗示的方式引起其注意。宋代欧阳修在修《新唐书》时,曾遇到一个难题,学者宋祁在编写过程中常用冷僻字,把本来很易懂的句子变成很难懂的句子,欧阳修想提出来,但由于宋祁比自己大二十岁,不便直说。一天,欧阳修去探望宋祁,正好宋祁不在家,他灵机一动,便在门上写道:“宵寐匪贞,札闼洪休。”然后在附近散步。’宋祁回来后望着门上的字发蒙,问:“这写的是什么意思?”欧笑道:“你怎么忘了,这八个字就是‘夜梦不祥,题门大吉’。”宋不以为然地说:“你就直说好了,何苦用这种冷僻字。”欧哈哈大笑道:“这就是您老修唐书的手法,‘迅雷不及掩耳’多明白,您偏写成‘震雷无暇掩聪’,这样的史书谁能看懂。

一席话,说得宋祁茅塞顿开,决心改掉毛病。

(3)“三明治”式激励。

一般来说,人对于批评总不像听赞扬那样舒服。听到赞扬的人,总要高兴;但听到批评的人的反应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努力改正错误,有的人会心灰意懒,也有的人会恼羞成怒,甚至有的人要伺机报复。人在本能上对批评有一种抵触心理。企业家应对这一心理现象有清醒的认识。在对职工进行批评时,要注意既能使其接受,又不违背批评的初衷。欧美一些企业家主张使用“三明治”策略,即在批评别人时,先找出对方的长处赞扬一番,然后再提出批评,而且力图使谈话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同时再使用一些赞美的词语。这种两头赞扬,中间批评的方式,很像“三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