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板的5项修炼(大全集)
1345800000092

第92章 修炼冒险的胆识:成败只在一念间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有50%的把握就上马,有暴利可图;有80%的把握才上马,最多只有平均利润;有100%的把握再上马,一上马就亏损。”

在现代社会,不敢冒险就是最大的冒险。没有超人的胆识,就没有超凡的成就。在机遇与风险的挑战面前,有准备的头脑从不放弃搏击的机会。机遇是挑战,机遇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老板若想成功,就一定要避免规避风险的心里,培养一种冒险的精神。如果要降低因为冒险而带来的失败概率,请记住这一点:大胆筹划,小心实施。

企业老板要有冒险意识

职业经理人和老板有什么区别?有人曾经回答说:职业经理人都是高智商、高情商,但老板往往是胆商第一。

事实上,职业经理人因为情商高、智商高,做事往往想得特别通透,难免畏首畏尾。而这种行事风格,难免会使好机会擦身而过。当老板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冒险意识。

一个企业老板最大的风险就是永远不冒险。在商业活动中,机遇与风险并存,想要抓住机遇获得回报,首先需要一场冒险。留心一下,你就会发现走得最远,站的最高的往往是拿下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从福布斯排行榜看,这些成功的老板们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天生就是冒险家,不管是钱还是其他,他们都敢拿去冒险。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善于冒险,敢于冒险,乐于冒险。摩洛·路易士就是这部分人中的一个。

摩洛·路易士的非凡成就来自两次成功的冒险,一次在20岁,一次在32岁。

19岁时摩洛·路易士随家人一起迁到纽约。他在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一份差事,每周14美元的薪酬。那时摩洛·路易士经常跑外勤,工作非常忙碌,成天疯狂的工作。六点下班以后,他还到哥伦比亚大学上夜校,主修广告学。有时候,由于没完成工作,下课后还会从学校赶回办公室继续完成工作,从晚上十一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是经常的现象。

摩洛·路易士喜欢具有创意的工作,他也确实有这方面的才能。

当20岁时,他放弃了广告公司颇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决心自己独闯一片天空。他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冒险。他投身于未知的世界,从事创意的开发。主要是说服各大百货公司,通过CBS电视公司成为纽约交响乐节目的共同赞助商。当时,这种工作对人们来说是陌生的,很难接受,于是摩洛·路易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不会成功。

摩洛·路易士却仍就信心百倍的进行说服工作。工作有了相当进展:一方面,他的创意很受欢迎,与许多家百货公司签成合约;另一方面,他向CBS电台提出的策划方案也顺利被接受。成功近在咫尺了,但由于合约存在的一些小问题而中途流产。

但这并没使他一蹶不振,就在这件事结束之后不久,一家公司聘请他为纽约办事处新设销售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薪水也相当可观。于是,摩洛·路易士在这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了自己的才华。

几年后,摩洛·路易士又回到久别的广告业,担任承包华纳影片公司业务的汤普生智囊公司的副总经理。

当时,电视尚未普及,处于起步阶段。但摩洛·路易士却看好这个行业的前景,开始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冒险。由他们公司所提供的多样化综艺节目,为CBS公司带来空前的效益。摩洛·路易士的冒险并不是孤注一掷,是看准后才下赌注的。最初两年,他仅是纯义务性地在“街上干杯”的节目中帮忙,没想到竟使该节目大受欢迎。从1948年开始到今天整整四十多年的时间,它的映播从未间断过,这是在竞争激烈的电视界内的奇迹。

摩洛·路易士的成功在于敢为天下先,敢于冒险,这也是多数老板走向成功的一个共同因素。人生本身就是在冒险,你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你害怕冒险。

企业家=冒险精神+领导力+创新。这是在北京国际饭店国际厅,面对着200多位中国企业,5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联手给企业家精神下的共同定义。可见,冒险精神是一个企业家具备的重要特性。

在最近十几年的时间,由于中国的企业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管理文化。尤其是在跨国企业中。一些年轻的企业老板,他们的思想意识已经变得非常西方化了。这些人看到了更多创新和冒险的需要。这并没有受到过去历史的阻碍,因此也更加的无所畏惧。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如果一个你不敢采取任何冒险的行动,那你就永远也不会成功。如果你说不敢冒险的话,那我告诉你,其实,你每天都在冒险,开车上班是一种冒险,游泳是一种冒险,吃生鱼是一种冒险,只是由于你对其中的大多数情况习以为常,所以这些冒险没有引起你的注意。

不要执着于做“保守派”

前《福布斯》中国内地百富榜编制者胡润曾做过一项中国财富品质榜的调查,中国内地企业家最看重的财富品质首推“诚信”,其次为“把握机遇”、“创新”、“务实”、“终身学习”、“勤奋”、“领导才能”、“执着”、“直觉”,而为外国企业家所最为看重的财富品质“冒险”却位居末位。胡润称,如果以5分为满分,在企业家群体中,得分最高的“诚信”有4.9分;其次为把握机遇,有4.8分;而“冒险”得分只有2.4分。

“冒险”精神为何如此不受中国企业家的待见?难道冒险精神同中国的国情格格不入?

一个优秀的企业老板必须要具有过人的胆识,独到的眼光,能捕捉别人难以察觉的机遇,并有勇于尝试的魄力。所以,我们会发现,一流的企业老板似乎永远是胆大的冒险者。当别人还在观望的时候,他已经动身挖掘其中蕴含的商机;当其他人蜂拥而至的时候,他已经占得了先机,开始坐收渔利。

包玉刚,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20世纪90年代闻名于世的“世界船王”。包玉刚拥有商船达二百多艘,总排水量为二千万吨,价值约十亿美元。他的航运集团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各大洲,漆有“W”标记的香港环球航运集团的船队航行于全球海洋之上。无论从船只的数量和吨位来看,希腊的尼亚克斯、奥纳西斯或美国的路德维克等等都要逊其一筹。

包玉刚于1918年生于浙江宁波,13岁小学毕业以后即离开家乡。由于抗日战争爆发,他没能读完大学,暂且在内地一家银行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到上海某银行任副经理。后来国民党败退,他和家人先后迁往香港。1955年包玉刚分析了世界经济动向后,选择了经营航运业,否定了父亲集中资金搞房地产的想法。他认为房地产是死的,只收租,受限制很大,而船是活的,且航运业涉及到金融、贸易、保险、造船等行业,是一种国际性的活动,具有广阔的前途。但他的亲朋好友都认为航运业风险太大,劝他改主意。但他决心已定。当他去英国借贷时,伦敦友人也劝他说:“你年纪还轻,对航运一无所知,小心把你的衬衫都赔光。”他回到香港又向汇丰银行借贷,汇丰银行也不肯借,说华人不懂航运。碰了两次壁,但他并不灰心,最后向日本银行贷款成功。他随后用77万美元的价格,买了一艘已用了28年、排水量为8000吨级的破货船,改名为“金安号”,从此踏入航运界,开始了他的海上船舶租赁业务。但一开始包玉刚对这个行业十分陌生,甚至连左舷和右舷都分不清,可他并不畏惧,全力以赴,勤奋学习,很快就熟悉了业务。1956年,苏伊士运河由于战争被封闭,这给了包玉刚发展的机会。他把“金安号”租给一家日本公司从印度往日本运煤。由于包玉刚有着良好的经营作风和信誉,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他已拥有七条货船。

包玉刚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与他坚毅、果断、平易近人、敢于冒险、勤奋上进的性格密不可分。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性格:对待朋友十分热诚;为人既不保守也不冲动;精力充沛,富于中国人的好胜心;对所欲达到的目标极有耐心,在竞争十分激烈的航运业中,是个小心谨慎的“保守分子”,兢兢业业的“海上霸王”;总是能够准确把握局势,采取无误的行动;对自己要求严格,不抽烟,不喝酒,更不会像很多的富人那样寻花问柳,真正做到了富贵不淫。在外国人的眼里,包玉刚是一个规矩的“正人君子”和“拘谨的东方人”。他笑口常开,乐观处世,还喜欢体育锻炼。他说过这么一段话:“有人遇到困难就说‘哦,对不起’。可我不那样。比方说游泳(包坚持每天早泳15分钟),遇到大风或下雨有的人会说‘算了吧’,可我却不在乎。只要我认为这件事对我有益,我就会坚持干下去。”

冒险并非是要低头盲干,成功的企业老板们懂得如何通过系统的降低风险的方法来提高成功的几率。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进行企业家研究的一位教授指出:经验丰富的企业老板知道赌博并非创业之路。事实上,成功的老板都会预先对风险进行评估,特别是遇到高风险的决策时,最好的企业家都是彻底的保守派。

有点“赌徒”心态

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好奇才能发现机会,冒险才能利用机会。企业老板从事企业经营活动,需要有点“赌博”精神。

美国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国家,因此,它的创新能力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遥遥领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编写的《技术与国家利益》的报告中说到“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能力”时列了五个方面的优势,最后的一条是“一种鼓励竞争、冒险和创业精神的社会风气和文化”。这种冒险精神,正是“赌博”精神的另外一种说法。

网络时代是“快公司”崛起的时代。对于一些网络新贵而言,“快公司”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总能领受超越常规的荣耀;然而“快公司”又是无奈的,因为太多的疑惑与迷乱始终萦绕旁侧。或许一切定论都还显得过于匆促、苍白,但史玉柱旗下的巨人和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超常规崛起下的“赌徒”背景,却着实有些传奇色彩。

“如果下海失败,我就跳海。”这是何等豪迈的誓言!1989年年初,柔弱书生史玉柱开启了在深圳创业、创富的激情岁月。

1992年迁至珠海后,靠软件开发起家的史玉柱的个人梦想是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将巨人公司打造成“中国的IBM”。直到1995年,史玉柱在全国范围内以雷霆之势发动“三大战役”(药品、保健品、电脑),激情澎湃地宣称“三大战役”完成之后,巨人将跨越100亿元关口,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在当时的史玉柱的眼里,市场就是赌场,他要赌一把大的。

史玉柱一直认为自己运气好,但凡抵临绝境总会如有神助般化险为夷。但不幸的是,他败了,而且败得很惨。信奉“数字就是规模、速度就是效益”的他,头脑发热之下,以令人惊诧的“速度”将巨人大厦由18层一步步推高至70层,正是这种“冲动的惩罚”彻底埋葬了他当时的梦想。

在史玉柱的“字典”里,“赌徒”是个褒义词。他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我就是赌徒,这无所谓。什么叫赌?无法预知结果,只能凭借自我感觉做的事情都属于赌博。只要投资,你很难预期未来,所有的经营企业者都存在赌博的成分,除非你把钱存银行吃利息,那就不用赌了。”

1997年,巨人危机总爆发,史玉柱逃离珠海、转战上海,以保健品的名义继续豪赌。当然,彼时的境况下,保健品确是赌输家底的史玉柱,这位“最著名的失败者”快速实现自我救赎的必由之途。

相比较而言,史玉柱的优点恰恰是马云的缺点。“IT技术不够擅长的话,或许会影响马云对互联网产业的研判与决断。不过,好在阿里巴巴不是吃‘技术饭’的。”在财经作家孙燕君看来,马云的短板正是“IT技术不够擅长”,这方面,他与王志东、丁磊、李彦宏都是有差距的。

当然,创业之初的马云不像现在这样个性张狂、语锋凌厉,尽管他那时口才也很好。始于1995年,马云在杭州向企业兜售一种难觅其踪的产品——网络页面。那个时候,马云已经有了“偶像”,他就是带领雅虎腾飞的杨致远。梦想在心中激荡,马云要干的是把“中国黄页”做成中国雅虎。

为了把面向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做大做强,马云来到了北京,但是没有人相信他。当时有人向马云提了一个问题:“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民营公司怎么可能把网络做起来?”这是马云无法回答的问题,也是他极力回避的问题。当年搞网络的第一大风险就是政策风险,“中国黄页”生不逢时。北京一行,发了几篇新闻稿件而已,除此之外,马云没有任何收获。而在接下来“中国黄页”的合资之败,将马云彻底击倒在地。马云输了第一场赌。

1999年初阿里巴巴的草创,是马云的第二场赌。马云回到杭州以50万元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他押宝在B2B,一个在当时普遍不被看好的产业。2000年9月,马云策划了第一届“西湖论剑”,和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王峻涛这些“大佬”并排而坐,马云内心惴惴,因为他还不知道阿里巴巴能靠什么盈利。一个月之后,马云确定将“中国供应商”作为主打收费产品,成立直销队伍在浙江省内开展拉网式“直销”。这一次,马云赢了。

靠B2B起家的马云一度不看好网上购物,但2003年他出人意料地介入到C2C领域,以孙正义投下的8 200万美元为资本打造淘宝网,挑战美国eBay。没有人认为马云会赢,但马云居然又赢了,将eBay易趣挑落马下。

马云的三场豪赌,赢两场输一场。

马云其人,喜欢赌,但不好赌,创业时期经常挂在嘴头的一句话是:“失败有什么可怕,大不了从头再来。”马云是抱定愿赌服输的心态去经营淘宝网的。2005年的马云春风得意,他以张扬的举止将雅虎中国揽入怀中,不承想却从此跌入“整合”之中难有大的建树。“做了就全力以赴,输赢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把对的事情做好。阿里巴巴赌过,已经赢了,淘宝网、雅虎中国赌的都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