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1348300000054

第54章 霸权:凶猛无情(5)

从20世纪50、60年代起,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平均每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

有了经济实力的支撑,美国凭借二战中的领导作用,对世界政治格局进行了新的安排:借助联合国来实现对世界政治事务的合法控制;领导北约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干涉第三世界国家的内政来保持对世界的控制。可以说,美国在战后独享了世界政治霸权。

经济霸权的衰落

战后初期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美国霸权基础之上的。当时美国拥有全世界70%的金融资产,主宰着世界工业生产,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央银行家和无可争议的盟主。

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受不平衡规律制约的。由于美国实力明显的相对衰退,而西欧、日本和东亚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上升,致使战后初期形成的以美国为基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制发生了急剧变化,进入了逐步解体和向新阶段过渡时期。

美国经济霸权衰退的总过程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这一趋势变得愈加明显。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这一趋势似乎才被暂时遏止。

20世纪60年代西欧经济恢复,重新成为可以同美国相抗衡的另一世界资本积累中心。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东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兴起,再次使美国的中心地位受到削弱。20世纪80年代美国财政状况急剧恶化,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净债务国。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不得不优先考虑削减国家财政支出,使其对外军事行动大大地受到制约,这在海湾战争中暴露无遗。尽管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名义上是取得了胜利,但事实上如果没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德国和日本四国的财政支持,这一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经济霸权的衰退,以及由此导致的以美国为基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制的逐步解体过程,表现在生产、贸易和货币金融等多个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货币金融领域。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初建时期,鉴于美国巨大的经济优势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其他各国承认了美国作为国际基准货币国和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到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欧洲经济的复兴,西欧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美元,在经济上不再像战后初期那样依赖美国。此外,由于东西方关系有所缓和,西欧感到苏联的威胁减少,在安全上也不再像从前那样依靠美国。与此同时,由于受越南战争的影响,美国联邦财政赤字迅速扩大,并开始出现贸易赤字,从而削弱了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然处于领导地位,美元也依旧是占统治地位的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为维持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主要西方国家从1975年开始每年举行西方7国首脑经济会议,同时举行西方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通过协调各国经济政策来防止国际汇率的剧烈波动。20世纪80年代期间,美欧与其他西方国家还多次在国际外汇市场上采取共同干预行动,通常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1985年秋西方5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召开广场会议,对美元与日元和德国马克的汇率做出重大调整。美元汇率下调后,美国对日本和欧共体出口增加,多少阻止了美国外贸赤字的进一步恶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冷战的结束,西方各国战后初期形成的“维护美元霸权”共识终被打破,不愿再继续为维护美元的地位而牺牲国内经济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风波不断。1994年12月爆发墨西哥金融危机,并导致1995年的美元危机。尤其是1997年7月因泰铢贬值而引发的东亚货币危机,其波及面之广,危害之深,是战后以来罕见的。这一系列事件表明,美国在主导国际货币体系方面的能力进一步下降。

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意味着世界经济体系再一次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为在日益扩大的国际经济中争夺新的竞争优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势必趋于激化。

日本,一个群岛上的弹丸小国,却挑起了二战中对亚洲不少国家的侵略。战败的日本,一片狼藉,战争经济已经破产,连国家的主权都部分丧失。据日本经济安定本部1949年报告中统计,日本物质财富损失总额达1057亿日元,损失率达36%。由于美军的轰炸,日本境内有119座城市被夷为废墟,236万户住房被烧毁。

经过战争破坏,日本经济几乎临近崩溃,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却在短短几十年内重新崛起。经过大约10年的恢复和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摆脱了战争的阴影而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京跻身世界三大金融中心行列,而日本更是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和债权国;然后,一纸《广场协议》却将日本经济和金融拖入了衰退的深渊。废墟之上起高楼

日本的复苏是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机遇分不开的。战后,美国为了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在亚洲大力扶持日本,而朝鲜战争的爆发则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外在的动力,而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日本经济的恢复也很有利。

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是在美国外交、政治、经济、军事的保护和鼓励下起步的。日本投降后,美国以同盟国名义派兵占领日本本土,成了日本的统治者。到1947年随着东西方冷战加剧和中国革命的逐步胜利,美国迫切需要日本成为自己争霸世界的伙伴,于是美国就由最初的制裁日本转为扶植日本恢复经济。其主要表现是:经济援助、经济贷款、直接投资和技术输入。另外,军事占领结束时日美签订了安全条约,美军在日本设基地长期驻扎,日本的国防安全由美国保护。因此,战后日本的军事负担很轻,从而能为经济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

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于亟待扩大商品市场、增加生产能力、走上高速增长之路的日本经济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美国对日本诸多产品和劳务的“特需”订货急剧增长,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为时三年的“战争景气”。日本经济企划厅在总结这段历史时指出:“由于朝鲜战争,日本才找到了活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朝鲜战争是日本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而日本经营者联合会名誉会长樱田武,则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说得更为坦率:“战后日本经济获得成功,我看首先应归功于‘特需景气’的滋润……‘特需’使美元源源不断地流入日本,许多人也因此有了职业……我从事纺织业已有26年历史,但从来没有碰到过那么容易赚钱的机会,就连我自己也感到大吃一惊……总之,日本是靠别人打仗,自己从中渔利,才壮大起来的。”

国际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都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1955年,日本所有的经济指标全面恢复和超过战前水平,标志着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上自立,也为其后的持续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到高速增长时期,先后出现了四次大的景气扩张时期,即神武景气(1954~1957年)、岩户景气(1958~1961年)、奥运景气(1962~1964年)和伊奘诺景气(1965~1970年)。从1955年到1972年高速增长时期的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高达9.3%,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日本奇迹”。

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固定汇率制的结束导致日元汇率出现了升值的趋势。1972年,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来刺激经济以应对日元升值带来的影响,这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陷入了过热的状态。

然而,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给了严重依赖外部石油的日本经济沉重的打击。生产下降的同时伴随着物价的上升,1974年日本经济出现了0.5%的负增长,这是战后日本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标志着日本经济结束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而步入到低速增长的阶段。

面对严重的困难,日本政府采取了先抑制通货膨胀再稳定生产的政策,将央行的贴现率提高到9%,并采取了控制物价的紧急措施,这使得物价得到了稳定;随后采取的适度扩张的政策使得日本经济从1975年3月的谷底逐步复苏,这也是第一个走出石油危机的发达国家。此后,日本一方面采取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开发节能和替代石油技术,调整经济结构,当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时,就没有对日本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上升,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急风暴雨”式的扩大对外出口,80年代初期日本对外贸易顺差迅速扩大,特别是对美国的顺差扩大引发了两国间的贸易磨擦。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急剧升值,带来了日本对外投资的迅速扩大,再加上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的股市和楼市迅速升温,日经指数从1985年的13977点升到1989年12月的38130点,而这期间的商业用地平均价格涨幅达到67.4%,明显脱离实体经济并超过其实际价值。

总的来说,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历经了三次飞跃。实施以石油为原材料和主要能源的“材料革命”与“能源革命”,日本于1957年第一次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出口重点从轻工产品转为重化工业产品,在日本科技发展史、贸易关系史上翻开了划时代的一页,这是借助外力发展的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主要依靠本国的尖端科技实现。在亚洲国家的同类产品具有竞争力的上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产业机器人、超大型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尖端技术领域居领先地位,减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在出口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次飞跃表现为日本具备了应变能力。在用“知识集约”与“投资立国”化解石油危机与日美汇率波动的过程中,日本的应变素质不断提高,使它基本能够驾驭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四大外向型国家发展的必需因素,而不为其所左右,终于攀登到仅次于美国的经济高峰。

金融中心第三极东京

日本首都东京(Tokyo)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人口1275.8万(2007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古时的东京是一个荒凉的渔村,最早的名称叫千代田。1192年,日本封建主江户四郎在这里建筑城堡,并且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之为“江户村”。1457年,一位名叫太田道灌的武将在这里构筑了江户城。此后,这里便成了日本关东地区的商业中心。1603年,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德川幕府,来自日本各地的人集中到这里,江户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据记载,19世纪初,江户的人口已超过百万。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天皇由京都迁居至此,改江户为东京,这里成为日本国的首都。1943年,日本政府颁布法令,将东京市改为东京都,扩大了它的管辖范围。

东京是日本全国的政治中心。行政、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都集中在这里。被人们称为“官厅街”的“霞关”一带聚集着国会议事堂、最高裁判所和外务省、通产省、文部省等内阁所属政府机关。

东京是日本的经济中心。日本的主要公司都集中在这里。它们大多分布在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等地。东京同它南面的横滨和东面的千叶地区共同构成了闻名日本的京滨叶工业区。主要工业有钢铁、造船、机器制造、化工、电子、皮革、电机、纤维、石油、出版印刷和精密仪器等。东京金融业和商业发达,对内对外商务活动频繁。素有“东京心脏”之称的银座,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区。

东京也是日本的文化教育中心。各种文化机构密集,其中有全国80%的出版社和规模大、设备先进的国立博物馆、西洋美术馆、国立图书馆等。坐落在东京的大学占日本全国大学总数的1/3,在这些大学就读的学生则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东京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还经常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东京音乐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等。

东京的交通很便利,时速达200公里的新干线,从东京延伸到九州,并向东北方面延伸。地下铁道几乎能到达所有的重要地区。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通向全国及世界各地。

东京之所以能形成金融中心,是一个被动的和不自觉的过程。东京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除了受日本强劲的经济金融实力支撑外,还受到日本政府的金融自由化、国际化政策影响,是依靠政府主导推动方式,发展本国金融产业的典范。与伦敦金融中心主要服务于国外市场不同,东京金融中心主要服务国内市场,是一个以国内金融业务为支撑的金融中心。

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20世纪70年代的东京已经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在股市、基金管理和外汇交易等方面一直执亚洲地区之牛耳。到20世纪80年代末,东京的银行业资产、资本市场规模已经超过纽约、伦敦。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削弱了日本经济金融的实力,但一系列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实施仍确保了东京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