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大全集)
1354400000038

第38章 先进篇第十一(1)

11.1子曰:“先进①于礼乐,野人②也;后进③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

①先进: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②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③后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

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做官的人,是平常人;先有官职而后学习礼乐的人,是卿大夫之类的人。如果让我选用人才,那我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先进于礼乐,文质得宜,今反谓之质朴,而以为野人。后进之于礼乐,文过其质,今反谓之彬彬,而以为君子。盖周末文胜,故时人之言如此,不自知其过于文也。”

朱熹注:“孔子既述时人之言,又自言其如此,盖欲损过以就中也。”

张居正注:“盖周末文胜,古道寝薄,孔子伤今思古,欲损过以就中,故其言如此。其后汉儒董仲舒,劝武帝损周之文,用夏之忠,亦是此意。故人君之治天下,若能因时救敝,返朴还淳,行政,则敦本实而不为虚文,用人,则重老成而不取浮薄,庶几先进之风可追,而先王之治可复矣。”

解读

孔子认为,那些凭借家族继承爵位的人,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的系统教育,还不知道怎样做官,就做了官;这样的人是不可选用的。而那些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他们在当官以前会先全面系统地学习礼乐知识。这样就知道了怎样做一个好官;这样的人才是合适做官的人才。‘其实,这就是一个“仕而优则学”和“学而优则仕”

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反对世卿世禄的世袭制。

从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出发,孔子“学而优则仕”的观点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一个人只有先学习了文化知识,才能通晓事理,懂得如何为人处世,才会知道怎样能做一个深受百姓拥戴的好官。英雄不问出身,不管自己是高官子弟还是平民之子,要想成就光辉的事业,都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处事能力。在如今这个文化开放的时代,我们要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坚持不懈地充实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1.2子曰:“从我于陈、蔡①者,注释

①陈、蔡:都是国名。②不及门:门,跟前受教。

皆不及门也。”

这里指受教的场所。不及门,是说不在⑨一论语大全集一趁~译文

制子说:“当初跟从我在陈国、蔡国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门下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孔子尝厄于陈、蔡之间,之,盖不忘其相从于患难之中也。”

张居正注:“盖以其相从于患难之中,解读

弟子多从之者,此时皆不在门。故孔子思故念之而不忘也。”

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在公元前489年,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从陈国到蔡国去。途中,他们被陈国人包围,师生绝粮7天,许多学生饿得走不了路。当时跟随孔子的学生有子路、子贡、颜回等人。公元前484年,孔子回到鲁国以后,子路、子贡等先后离开了他,他们有的做了官,有的回了老家。颜回也病死了。孔子到了晚年,面对物是人非的现状,回忆起曾经共患难的弟子们,不仅悲从中来。

11.3德行①: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②:宰我、子贡。政事④:

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注释

①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②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③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

译文

孔子的学生中,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口才好的:有宰我、子贡。能执掌政事的:有冉有、季路。能掌握文化典籍的:有子游、子夏。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四科乃从夫子于陈、蔡者尔,门人之贤者固木止此。曾子传道而不与焉,故知十哲世俗论也。”

朱熹注:“弟子因孔子之言,各因其材,于此可见。”

张居正注:“颜渊以下十人,解读

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孔子教人都是孔子弟子。”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所以他划分专业,对弟子们分科教育。本章中记载的就是孔门弟子中著名的“四科十哲”。

颜回性格内向,勤思善学,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闵子骞是一个沉静寡言的人,他为人恭敬谨慎,以修德为终身目标。冉伯牛性格宽厚,做事认真,善于处理日常事务。仲弓即冉雍,他为人仁笃厚道,任劳任怨,不善言辞,孔子称他有帝王之相。宰我好学善思,能言善辩,语言平实,但能一语中的。子贡天性聪颖、,思路敏捷,善于交际,他是孔门弟子中最富有的一个,家累千金。冉有性格开朗、多才多艺。季路耿介正直,粗鲁率直,重信守诺。子游爱好文学,对孔子倡导的“仁”有特别的领悟,常常能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子夏刻苦勤奋,崇尚“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强调知行结合。可见,孔子的这十个弟子各有所长,各有特点。

17.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①。”

注释

①说:同“悦”,喜欢。

译文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颜子于圣人之言,默识心通,无所疑问。故夫子云然,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

张居正注:“盖颜子于圣人之言,默识心融,有非群弟子所可及者,夫子盖深喜之,故抑扬其词以称之如此。”

解读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对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在孔子面前始终毕恭毕敬。孔子曾不止一次盛赞他。但是,颜渊在孔子教学过程中,从来没有提出过疑问,对孔子所讲的一切道理都欣然接受,这未免让提倡“教学相长”的孔子感到一些遗憾。

老师教育学生,并不是单方面的灌输,最好能够双方互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在解答疑惑的时候能够受到学生的启发,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b当然,学生的性格不同,右的喜欢发问,有的则喜欢自己思考。老师不能因为某些学生不提问题就否认其是爱学习的好学生。教学讲究教学相长,相互辩论,在为人处世方面也一样。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别人认同我们的观点,希望大家能够与自己保持一致的意见。但是,大家的一致赞成并不代表我们的观点就一定是准确无误的。所以,我们还要乐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学会接纳别人的质疑。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进一步成长。

11.5子曰:“孝哉阕子骞!人不间呼其父母昆②弟之言。”

注释

间:非难、批评、挑剔。②昆:哥哥,兄长。

译文

孔子说:“孝顺啊,闵子骞!人们对他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从没异议。”

名家注解

长居正注:“盖凡人之孝,见称于父母兄弟者有矣,然或溺于爱、蔽于私,而外人未必以为然也。今闵子骞之孝,不独父母兄弟称之,而外人亦皆称之,初无异于其父母兄弟之言,使非孝友之实,积于中而著于外,何以得此乎?此闵子骞所以为纯孝也。”

解读

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据说他比小孔子15岁,是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他将修养道德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是孔子弟子中德行很高的一位。据《韩诗外传》记载:闵子骞早年丧母,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生了两个儿子。闵子骞的这位后母给两个亲生儿子穿棉袄,但是给闵子骞穿芦花袄。他父亲发现了之后很愤怒,要休了他的后母。闵子骞不但没有怨恨后母,还替她向父亲求情,请求父亲宽容后母,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后母听了之后,就彻底悔改了。所以,孔子对闵子骞的德行赞不绝口。

孝道是儒家十分重要的德行修养,也是我们每个人人性善的体现。对待亲人要持宽容的态度,长辈难免也会犯错误,作为晚辈的不能记恨,而要学着谅解。当然,行孝道并不是指完完全全顺从于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当之处,我们要委婉地指出来,这也是孝敬的表现。

11.6南容三复白圭①,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

①白圭:白圭指《诗经·大雅·抑》的诗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兰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王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我们言论中有毛病,就无法挽回了。这是告诫人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语。

译文

南容反复诵读《诗经·大雅·抑》篇中“白圭的污点可以磨掉;我们言语中的污点无法去掉”这几句话,孔子便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他做妻子。

名家注解

朱熹注:“《诗·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事见《家语》,盖深有意于谨言也。此邦有道所以不废,邦无道所以免祸,故孔子以兄子妻之。”

张居正注:“南容,是孔子弟子。三复,是再三反复,佩服不忘之意。白圭,是《诗经》篇中的说话。其诗说:‘白圭若玷缺了,尚可磨得,若言语差了,则不可追悔矣。乃是要谨言的意思。子,是女子。妻,是为之妻。南容之为人,常再三反复佩服白圭之诗而不忘,盖深有意于谨言也。夫惟君子为能谨言,南容之欲谨言如此,可谓君子矣。故孔予以兄之女而为之妻,盖择配而取其贤也。”

解读

南容崇尚道德,为人谨慎;他时常诵读《诗经·大雅·抑》中的诗句:“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几句诗的意思是:玉石上的瑕疵可以磨掉,但是我们言语中的失误却不容易消除。南容反复吟诵,说明他懂得时常提醒自己要慎于言。正因为他做人谨慎,能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善于保护自己,才深得孔子的赏识,并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11.7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注释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却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

译文

范氏注:“哀公、康子问同而对有详略者,臣之告君,不可不尽。若康子者,必待其能问乃告之,此教诲之道也。”

解读

颜回是孔门第一大弟子,他的学识和仁德都极高,并且好学善思,能够闻一知十,所以深得老师的喜欢。但可惜的是,如此聪慧如此仁义的人却不幸英年早逝。

颜回去世后,孔子极度伤心,这里也表达了孔子的痛惜之情。

好学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起点。天资再出色,如果后天不努力,不好学,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绩;有的甚至还会聪明反被聪明误。相反,有些人虽然天生的资质一般,但是后天却十分好学,懂得刻苦钻研,最终取碍了光辉的成就。可见,天资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勤奋好学,对待知识要有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学科种类越来越多。我们能够学习的东西自然也在增加。这种背景下,如果不好学就可能被社会淘汰,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好学之人。

11.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色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②,不可徒行也。”

注释

①鲤:孔子的儿子,字伯鲁,去世的时候50岁,当时孔子70岁。②从大夫之后:跟随在大夫们的后面,意即当过大夫。孔子在鲁国曾任司寇,是大夫一级的官员。

译文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了车给颜渊买外棺。孔子说:“有没有才,也都是自己的孩子。我儿子孔鲤死了,只有内棺而无外棺。我不能不要车子步行来给颜渊买外棺。因为我曾经作过大夫,是不能步行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颜路,渊之父,名无繇。少孔子六岁,孔子始教而受学焉。椁,外棺也。请为椁,欲卖车以买椁也。鲤,孔子之子伯鱼也,先孔子卒。言鲤之才虽不及颜渊,然己与颜路以父视之,则皆子也。孔子时已致仕,尚从大夫之列,言后,谦辞。”

张居正注:“夫颜渊死,孔子至有丧子之叹,岂吝一车而不以周之乎?盖义有所不可故耳,此可以观圣人之用情矣。”

解读

颜回因病英年早逝,他的父亲颜路没钱给他买外棺,就去请求孔子卖掉车子来为颜回买外棺。颜回是深得孔子器重的学生,他去世了,做老师的孔子悲痛欲绝。

可是面对颜回父亲的不情之请,孔子却拒绝了。他说自己儿子孔鲤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外棺,他不能卖掉车子,因为他曾经做过鲁国司寇这样的大夫,根据礼制,是不可以步行的。孔子拒绝颜路的时候,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用很坦诚的态度直言相告。可见,孔子处事既讲情,更考虑是否符合礼。他为人处事的态度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凡事直言相告,不会曲意迎合。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自己不想去做或者做不到的事情,这个时候就要学会拒绝。如果不懂得拒绝,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即便是对于自己很亲近的人,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面前,也不能为了一己私情而违背社会伦理成者触犯国家法令。说白了,做人做事都要有原则,该拒绝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拒绝。

11.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天要亡我!是天要亡我!”

名家注解朱熹注:“丧,去声。噫,伤痛声。悼道无传,若天丧己也。”

张居正注:“噫,是伤痛声。昔者颜渊死,夫子伤痛叹息说道:‘吾之道,实赖颜回以传。今颜回死,则吾身虽存,而道已无传,就如丧子的一般,是天之丧予也!是天之丧予也!’重言以发叹,盖深惜之也。”

解读

颜渊病逝时,孔子已经是71岁高龄了。孔子对颜渊特别器重,认为他是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并且把推行仁政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可是不幸的是,现在颜渊死了,自己又年老体衰了,传道的使命却未完成。孔子既对颜渊的死感觉万分悲痛,又担心仁道无人传承,所以,发出了“天要亡我”这样的悲叹111.10颜渊死,子哭之恸①。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②人之为恸而谁为?”

注释

①恸:哀伤过度,过于悲痛。(参夫:指示代词,此处指颜渊。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很伤心。跟从孔子的人说:“您太悲伤了!”孔子说:

“太悲伤了吗?不为这样的人悲伤那为谁悲伤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夫人,谓颜渊。言其死可惜,哭之宜恸,非他人之比也。”

张居正注:“恸,是哀之过。夫人,是说此人,即指颜渊也。昔颜渊死,夫子哭之而过于哀,门人之从夫子者说:‘夫子之哭恸矣。’欲其节哀也。是时夫子哀伤之至,殊不自知,乃问说:‘果有恸乎?即有恸也,乃亦理所宜然者。吾非为此人恸,而更为谁人恸乎?’明其哭颜渊非他人比也。”

解读

颜渊死,孔子前去灵堂告别,在吊丧时哭得浑身抽搐,呼天抢地。其他学生们怕他哭伤了身体,劝他说:老师,您哭得太过伤心了。孔子反问道:我哭得很伤心吗?我不为这样的人哭那为什么样的人哭呢?一个反问,足以看出颜渊在老师心中的地位,也足以表明颜渊的才华之出众和仁德之高尚。

颜渊是孔门弟子中最好学也是最善学的一个,并且他对老师毕恭毕敬。在好学和尊师方面,颜渊在同门弟子中起到了榜样作用。孔子把传道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是没想到颜渊竟然早孔子一步先离开人世。从孔子悲锄的热泪中,我们看到了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也看到了孔子对学生们“为师如为父”的大爱精神。

11.1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①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

“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贮二三子也。”

注释

①厚葬:隆重地安葬。②予不得视犹子也:我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③夫:语助词。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想丰厚地埋葬他。孔子说:“不行。”学生们仍然很丰厚地埋葬了颜渊。孔子说:“颜回对我像父亲一样,我却不能像对儿子一样对你。

这不是我,是你的同学们要这么做的呀!”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丧具称家之有无,贫而厚葬,不循理也。故夫子止之。”又注:

“叹不得如葬鲤之得宜,以责门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