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再苦也要笑一笑(大全集)
1363400000056

第56章 舍得一切,该放手时就放手(1)

生命的旅途常常会有挫折,会有苦难,这时候需要一种心态——放下。人,必须懂得及时放下,放下那些看似最有利可图却不能令人再进步的东西;人,必须鼓起勇气,不断学习,才能开创出生命的另一高峰。为了熊掌,我们可以放下鱼;为了事业的成功,我们可以放下逍遥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我们可以放下金钱;为了庄严的真理,我们可以放下利禄乃至生命。我们应保留生命中最有价值、最必要、最纯粹的部分,而放下那些牵挂与累赘。

★如果什么都能够舍得,就得到一切

舍得舍得,大舍大得,懂得放弃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

历史上永州人都特别善于游泳。有一天,河水突然暴涨,有几个永州人正乘坐一条小船上。结果刚到江中心,船就漏水了。船上的人就只好跳到水里往岸上游。其中最会游泳的一个人也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但还是没有平常游得快。他的同伴很疑惑,于是问他为什么今天这么吃力?那个人回答说:“我腰里缠着太多的钱,现在重得不行,所以今天特别吃力。”于是同伴劝他快把钱扔掉,但是这个人说什么也不肯。

过了一会儿,这个人更加没有力气了。那些已经到了岸上的同伴又大声劝说他扔掉钱,他摇了摇头,最后沉入水中淹死了。

为了达到目标,就必须扔掉很多累赘。这些累赘很多时候都会影响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扔掉。舍不得自然得不到。

人要舍掉生活的惰性。生活一旦形成惰性,做什么事情都很难有激情。即使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一遇到困难就想退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之中。这就是如果想毁掉一个人就只需要让他安逸起来的原因。

人还应该舍掉目标以外的东西。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只有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事业上,才能够确保取得最大的成功。每一个人定然有很多目标,但最后必须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努力将这个目标实现。但许多人常常会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总想着为了逃避风险,便多确定几个目标,这样即使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另外一个目标也有可能实现。殊不知这种想法是最致命的,多个目标自然分散精力,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很容易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导致一片都无法实现。人在面临多个目标时往往不会全力以赴,而是以为这个不行,下个可以补充,以这样的心态,又怎么能实现目标呢?

最后,人应该舍掉的是以成功者自居的心态。也就是说人要有一种归零心态。不管以前怎么样成功,既然选择了从事新的事业,那么以前的成功都要一概抹掉,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从头再来。很久以前成功的经验并不符合今天的实际,但人们往往容易抱残守缺,容易相信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一切,于是不相信理性的判断,不相信别人的劝说,一意孤行坚持按照原来的办法来做,其结果可想而知。《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路过江边,看见一个汉子正牵着一个婴儿,想要把他投进江里去,婴儿吓得哇哇乱哭乱叫。这人走上前去问那汉子:“你怎么把婴儿往江里投呢?”那汉子说:“怕什么?他的爸爸很会游水。”他的爸爸会游泳,他的儿子难道生来也会游泳吗?很多创业者有其父善游的心态,认为自己曾经成功过,现在成功也是不难的事情。殊不知这是自欺欺人。

得失心太重的人往往放不开手脚,不能做到忘我。一个演员在演戏的时候应该很投入,而绝对不应分心。那些不投入的人,往往会有太多的顾虑,这样是没有办法演好戏的。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在得失心重的时候不妨问一下自己,得到了又怎么样?失去了又怎么样?如果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心态自然会平和起来。

★如果有太重的得失心,就会很难过

有这样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法国有一家报纸曾经刊登过一个智力问答: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此时,你只能拿出去一幅名画,你会选择哪一幅?很多人回答说当然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可是这幅“永恒的微笑”在最里面的展馆。最后一位社会学家做出了最正确的答案:拿离出口最近的一件。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样最容易实现。

第二个故事是有一架飞机坐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总统,还有一个是哲学家。突然之间,飞机发生了故障,必须让其中的一个人跳伞以减轻飞机的负重,请问在这个时候你会选择哪一个?结果是众说纷纭。答案是选择体重最重的一个。理由也很简单,这样可以保证飞机最小负重,保证安全。

一个人的得失心不要太重了,太重了会影响自己的成长。人生没有失败,也很少会有后悔,唯一后悔的是自己用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计较得失了。

30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想要离开故乡,去创造自己的前途。根据乡里的规矩,他动身的第一站应该去拜访本族的族长,以便求得指点。当这个年轻人去见族长时,族长正在练字。当族长听说他想离开故乡去外地闯荡闯荡,想了想,就立即挥毫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望着年轻人说:“其实人这一生的秘诀没有什么,只有六个字,今天我可以先告诉你三个,我想这三个字已经够你半生受用了。”

30年过去了,当初离家的那个年轻人已经到了中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有了许多伤心事。此时他特意回到了家乡,去见那个族长。很快他来到了族长家,不过不幸的是,族长在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然而族长的家人却取出一个封信给这个人,对他说这是族长留给他的东西。这个时候,还乡的游子才想起来30年前他还有一半的人生秘诀没有听到,打开信一看,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不要悔。

不要怕,不要悔,这是对人生比较深刻的体会。人生没有失败,所以不要去害怕什么。别人能做到的,自己同样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到。有了这种感悟,就不要再担心以后会发生什么。人生是没有失败的,人最终都会取得成功。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不论曾经是否伤害了别人,或者是否做错了事情,都要告诫自己不要后悔。伤害过别人,想一个办法给别人以补偿;做错了事情,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才能进步。在将来的日子里才能够获得非比寻常的成就。

再苦也要笑一笑:

这个世界虽不是完美的,可它还是很美好的,虽然它有时会不公平,付出得不到回报,但是它也是公平的,我们不付出就想要有回报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付出了真心,就有可能得到回报,幸福只属于真诚善良的人,这个世界要求我们的不多,而我们对它的索求远远超出了它的负荷,拿出我们的真心,来创造我们自己的美丽世界,这个世界里有快乐也有悲伤,只要我们坦然面对,我们依然会活的很开心。

★如果有太多的舍不得,就会很痛苦

台湾作家吴淡如说过:“好像要到某种年纪,在拥有某些东西之后,你才能够悟到,你建构的人生像一栋华美的大厦,但只有硬体,里面水管失修,配备不足,墙壁剥落,又很难找出原因来整修,除非你把整栋房子拆掉。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会不知道你是谁,你也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仔细咀嚼这段话,就会发现,我们不就是因为“舍不得”吗?

很多时候,我们舍不得放弃一个放弃了之后并不会失去什么的工作,舍不得放下已经很远很远的种种往事,舍不得放弃对权力与金钱的追求……于是,我们只能用生命作为代价,透支着健康与年华。不是吗?现代人都精于算计投资回报率,但谁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时,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关的美丽像沙子一样在指掌间溜走?而我们却很少去思忖: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子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捞不回来。

佛家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多么自在的快乐之道啊,倘使你总是“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眠时不肯睡眠,千般计较”,这样放不下,我们又怎能快乐呢?

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放下功名利禄,放下恩怨情仇,放下一切要放下的东西。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一只瘦狐狸从篱笆上的小洞钻进了葡萄园。它大吃了三天,吃光了葡萄园里的葡萄,身体也变得臃肿不堪,已经无法从来时的小洞钻出去。聪明的狐狸饿了三天,才从小洞突围而出。

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对土地贪得无厌的帕霍姆,最终在用脚丈量土地的贪婪中吐血而死。他的仆人发现,“帕霍姆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

攀登雪山的运动员都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攀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扔掉自己在登山前认真准备的装备,直到扔无可扔,于险要处,教练还会告诉运动员,连呼吸都要控制,稍微粗重的呼吸都可能引发一场雪崩。世上的许多事物,不论费多大的心机,花多大的力气,即使能够拥有,也只是暂时的。

懂得生命和世事的无常,便会舍得;能够舍得,才不会被物欲所驱使,才能够看得清生命的本质,抛得开功名利禄,找到生命快乐的源泉。

放下,是美好生活的必须。放下心中的仇恨,放下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放下对功名利禄的刻意追求,才能给生命留一片绿荫,给心灵种一棵忘忧草。

冤冤相报何时了。当一个人的心被仇恨充盈,那么,快乐已离他远去。且不说,仇恨会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挡住了人生的成功之路;即便是大仇得报,也必定是两败俱伤,身心疲惫。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抓起泥巴扔向对方时,首先弄脏的却是自己的手。

只有放下琐事的烦扰,才能常常保持心灵的快乐。不必把人与人之间的琐事当成是非,更不必把别人无心伤到自己的话,堆积成心里的毒瘤。

人生的所谓得与失,在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而失意的坏心情,却可以使人丧失对整个生活的感受和看法。这种因心情引起的得与失,比起物质上的得与失,更加致命。

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付不起的,正是生活中某类事件对我们心态所形成的那种漫长主宰、改变甚至毁灭。豁达、乐观的心态,才是最昂贵、最重要的。

一个人的快乐,不在于他得到的多,而在于他计较得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广的拥有。

再苦也要笑一笑:

舍得是春风、放下是秋雨。有了春风秋雨的浇灌,我们的心灵就能长出参天大树,就能够不被外在的一切所迷惑、迷乱、迷失,就能坚守生命中最宝贵的尊严、操守、信仰,就能够拥有宁静、闲适而又幸福的人生。

★如果鱼与熊掌不兼得,舍鱼取熊掌

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有时太贪婪,反而毁了已有的大好前程;有时明明知道是别人布好的陷阱,却因为经不起诱惑而陷入其中。其实,如果我们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能放弃眼前的私利,一定会认清潜在的危险。如果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就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甚至走向死亡。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有一种放弃的清醒。

从前,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张藏宝图,上面标明了寻宝的路线。看到藏宝图,他马上心动了,立即准备好了一切出行要用的东西,并还特意拿了四五个大袋子,打算用它们来装宝物。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就上路了。在路上,他斩断了荆棘,趟过了大河,冲过了沼泽地。最后,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宝藏,宝藏里堆满了发光闪闪的金子。他急忙掏出一个袋子,把所有的金币装了进去。离开这个宝藏时,他看到了宝藏的门上有一行字:“知足常乐,适可而止。”

他笑了笑,心想,谁愿意丢下这闪光的金子呢?如果有人丢下了,那这个人肯定是个傻子。于是,他没留下一块金子,而是扛着装有金子的袋子往第二个藏金子的地方走去。又是一堆金子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他高兴极了,甚至有些兴奋,像上次一样,他把所有的金子又放进了一个袋子。当他出来时,他又看见了门上写着一行字:“放弃了下一个屋子中的宝物,你会得到更宝贵的东西。”

他没有理会门上的忠告,继续往第三个宝藏走去。第三个宝藏里面堆满了钻石。他发红的眼睛中泛着亮光,贪婪的双手抓起钻石,就往袋子里放。突然他发现,在钻石的下面有一扇小门。他心想,这下面一定有更多更好的东西。于是,他毫不迟疑地打开门,跳了下去。谁知,等着他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片流沙。他在流沙中不停地挣扎着,可是越挣扎陷得越深,最终他与所有的金子和钻石一起埋在了流沙下面。

有些人,为了得到某些的东西,不惜费尽心机去争取,有时甚至会不择手段。可是在他追逐的过程中,可能会失去许多无法计算的东西,得到的东西远不能弥补他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一点,也许直到最后才会被他发现。

如果这个寻宝的人能在看了第一个忠告后就停手的话,如果在跳下去之前想一想的话,那他就会平安地返回,成为一个真正的富翁。所以说放弃,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给自己一个生存的空间,是给自己一条成功的路。

真正的强者,应该学会放弃,放弃了才可能重新再来,才有机会获得成功。这样的放弃是要开始新的进取,是要有所获得。如果能拿得起却放不下,那么就无法令自己生活得更好,甚至丧失生命。荒漠中行进的人最明白这一点,如果不扔掉过重的行囊,就不能减轻负担,就无法保存体力,就无法走出困境。所以要求生,就应该做到该扔的就扔,那种生存都不能保证的坚持是没有意义的。

有两个渔夫在海底找到了两大袋金条,在返航的途中,他们的船遭到了台风的袭击,被海浪打翻了。没有办法,他们只好一人拖着一袋金条往岸上游。其中一个渔夫为了保存自己的体力,他放弃了属于他的那袋金条。没有袋子的累赘,他马上感到轻松多了。被放手的那袋金条,也渐渐地沉入了海底。另一个渔夫看见后,忙潜到水里,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那袋金条拽起来。他拖着两个沉重的袋子吃力地游着。终于,他耗尽了自己的体力,随着他的金条沉到了海底。最后放弃金条的渔夫,安全地游上了岸,回到了家。当他看到妻子和儿子时,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在失去一袋有价的财富的同时,他赚回了一笔无价的财富——亲情。

人的一生,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太多了。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有所得就必然有所失,只有学会了放弃,才能拥有更多,才活得充实。

喜欢一样东西,不一定要得到它。有时候为了强求一样东西而令自己的身心疲惫不堪,是很不划算的。如果我们付出后,到头来却发现我们失去的东西比得到的更珍贵时,我们一定会懊恼不已。所以当我们喜欢一样东西时,如果条件不允许,就不要太执著,放弃它,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