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好人际关系,需要向对方献出爱心。这种爱心不附带任何条件,接受爱心的人会体验到人生中真诚的感情,从而会激发出更大的潜能。
1.八种心理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结友和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克服以下种种人际交往中的病态心理。
⑴自卑心理。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⑵怯懦心理。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⑶猜疑心理。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⑷逆反心理。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⑸排他心理。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⑹作戏心理。有的人把交朋友当做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⑺贪财心理。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⑻冷漠心理。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为了改善人际关系,请你记住下面的事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敌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这是因为世上没有绝对完善的人。
如果我们能心平气和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几乎可以找出许多漏洞,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那么你对别人,也就有了正确的想法,一定可以从他们那里找到喜爱、敬佩等等特质。
应该认定,世上没有完人,也没有绝对完美的事,只要是“人”,必然有缺点。
他人有权利做一些和常人不太一样的事情,不要因为他们的习惯、嗜好不同,而厌恶他们。不要强迫别人改革,不要想束缚人,他想做什么,让他尽情地做吧!虽然你有权力“认定”自己的意见,但是,只要审查自己就够了,至于他人的意见,你是绝对无权干涉的。
一位主管,如果想要提升某个人,他一定会优先考虑一点:这个人的人际关系很好吗?
你应该注意下面的事实——职位不是自然往上升的,须要别人提拔。
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不论是谁,都无法一直牵着你的手,带领你一步步往上爬。但是,只要你肯用心学习、人缘又好,一定会受到赏识。
你所交往的同仁,可以把你推到更高一层,所以必须融合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提拔你的主管——认为你是受欢迎的人物。
约翰逊总统受欢迎的程度和艾森豪威尔、肯尼迪两位总统相比,真是差了一大截。他在痛定思痛之余,就写下了九个原则,记在纸条上,并且常常拿出来,做个自我警惕。这些原则写得很好,你可以拿来作参考!
⑴熟记别人的名字,假如无法做到,就表示你对他不大关心。
⑵要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丝毫没有拘束感,就好像穿戴着舒适的衣、帽一样。
⑶你要培养出面对任何事情,都能有沉着镇定的应付能力。
⑷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避免“我什么都懂”的自大狂。
⑸要让人觉得,必能从他身上,获得些什么。
⑹努力消除过去和现在所有的缺点。
⑺真正能够做到真心地喜爱别人。
⑻对于成功的人,要真诚地向他道贺,对于悲哀、沮丧的人,要适时地安慰他。
⑼要成为大家的精神力量,这样一来,他们一定会重新接受你!
想让大家接受你,就要使他人感觉你是重要的存在,必须使人觉得,你也是重要的存在者。
因此,不管多么微小的事情,都要心怀感激,使别人能够感受到,不是你应该做的,而是心甘情愿地做。
某公司举行年终颁奖典礼,销售部门的常务董事请这一年来销售成绩最高的两位经理,说出他们得奖后的心得。
其中一位经理,面露骄傲的神情说:
“我担任这个职位,仅仅3个月,不过,自从上任以来,我每天都在不断地改善、计划……”
他这样滔滔不绝地炫耀自己的才能,台下的人都听得很不耐烦,他同一部门的销售员,各个脸上都浮现出愤怒的神情。因为,他把荣誉完全归功于自己,完全抹煞别人的辛劳。
接着,轮到另一位经理报告,他谦恭地一鞠躬,从容地走近讲台:
“我们能获得这项荣誉,完全归功于所有的工作同仁,他们是这样的热心,努力地工作……”
然后他叫出每个销售员的名字,让他们一个个地站起来,再一致意。于是,气氛显得融合而愉快。
你注意到两者的差异了吗?独占荣誉,不但徒增别人的反感,也使得销售员失去干劲,把荣誉分给所有的销售员,自己不但毫无损失,还会赢得别人的支持、赞助。
2.激刃人际的技巧
人际关系是一把双刃剑,在个人能力的形成与实现过程中,既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又会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特定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影响一个人能力的价值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不走正路的人混在一起,形成的能力多半会是歪门邪道,偷鸡摸狗之功。
人际关系还会影响能力的结果。一个人的兴趣志向很易受其人际圈子的影响,“道不同不谋为合”,一个足球迷很难长期生活在一帮象棋爱好者之中。因此,一旦一个人适应某个圈子并乐不思蜀的话,则他的兴趣乃至能力结构都将被同化。
人际关系还会影响能力水平。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由于示范效应与普通的“互相看齐”心理作用,必定会使圈子成员的整体水平提高,反之亦然。因此,当自己的人际关系可选择时,一定要选择健康、高层次有利于自我发展与完善的人际环境。
环顾四周,能够拥熟掌握人际关系技巧的人,并不太多。但如果学会下面几个原则,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⑴不要吝惜善意的问候。安先生在企业界很有名望,有一次因病住院开刀,他的朋友买了鲜花去探望他。
一进门,那位朋友就看到了满屋慰问品。安先生笑着说:“非常感谢你来看我!相比那些贵重的礼物,我更喜欢你的一束鲜花和发自内心的问候。”
“虽然说,送这些慰问品,是很平常的事,但是我也可以想出那种情形:某位董事长,交代他的秘书,你去联络‘XX公司的XX先生,请他送束花到XX医院,他好像住在XX病房,请你查清楚,另外再送2000元,不!3000元好了,那个人对我们公司很有帮助……’这种情形非常多,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这些东西。”
“因此我就下定决心,等我出院以后,如果碰到生病的朋友,我一定要亲自或写信慰问他,当然,我并不是说那些慰问品不好,而是要表示我的人情味。”
所以说善意的问候,常常能温暖对方的心,这种效果,比送任何东西,都来得有意义!
⑵把标准降到对方的水准。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最好能把标准降低到对方所了解的程度,这样才能引起对方的共鸣。
爱默生说:“简单,就是伟大的事情。”
历史上,耶稣是位颇具影响力的人,他为了说明自己的道理,都常常用比喻的方法。绝对不用强硬的语气说:“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而是把实行的好处,用生动的比喻告诉大众,绝没有说教的意味。
的确,最好的说明方式,就是用浅显的实例,让人马上就懂。白居易的诗,所以备受欢迎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老妪皆能朗朗上口!
⑶替人保守秘密。如果能为对方保守秘密,你就可以得到两种好处:获得朋友,他知道自己说的话,绝对不会泄露出去,他就会深深地信赖你;你会说出更多的真心话,这和你保守秘密的程度成绝对的正比,他会对你说出更多的“知心话”。
某大学校长,在阐述他在管理上的心得时说:
“你一定会感到惊奇!每天都有这么多的人,涌到我的办公室。他们都是来倾吐心中的烦恼,他们会毫会掩饰地说,我也是细心地听,尽量地去为他们解决。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学生,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知道,对他所讲的事情,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
你若想周围的人,对你说出“秘密话”,就得为他保守秘密,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的信赖和尊敬。
技巧要学,但作为一个人,要想应付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必须首先重视自己的修身之道,即修炼好自己的内功,做到遇事不慌,临危不惧,洒脱自如,笑看一切。具有了这套真功夫,任凭在人际交往中冒出什么样的刺头、奸滑之人、惟利是图者、害人之人,都根本不在话下,自有办法好付。在人际交往中,如果遇到的是好人、善人,那就好办了,只要以诚相待,客客气气,该办什么事就办什么事,相互不必猜疑,不必防备。这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还要讲求礼貌、诚实、仁慈及信用。做到了这些,便会赢得别人的信赖。
了解别人是交往的前提,只有了解别人的好恶,才能谈到增进彼此的关系。不要以为自己的好恶与需要就是别人的好恶与需要,一切以了解别人为提前。
在人际关系中,礼貌的不周,小小的言语失误,某一动作的不适当,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看似生活中的小节,若疏忽大意,则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其实,人的内心既敏感又脆弱,所以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一举一动,注意谈吐的分寸,不应在小节上给对方留下恶感。
守信是非常重要的。与人交往中,若有一次严重的失信,则会使自己的信誉扫地,很难再与对方恢复良好的关系了。不要对人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得兑现。如果许诺了对方,不管出现了什么客观原因致使诺言无法兑现,也会在对方的心目中产生不良印象。
诚恳正直则会赢得信任。背后不评论别人短处,是正直的一种具体表现。背后闲言闲语,似乎是人的通病。有时不同流合污,反倒显得格格不入。要真正做到诚恳正直,也不是很容易的,非得经过反复磨炼才行。
向别人道歉,并非任何人都能做到。只有坚定信心,虚怀若谷的人才能勇于向别人道歉。缺乏自信、自私心重的人很难向别人道歉。
处好人际关系,需要向对方献出爱心。这种爱心不附带任何条件,接受爱心的人会体验到人生中真诚的感情,从而会激发出更大的潜能。当然,向对方献爱心时,并不因不附带任何条件而放弃原则与立场,该坚持的则要坚持,是非观念要明确。有条件的爱,则往往会引起对方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