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舌上风暴:辩论技法与辩论口才(大全集)
1365500000025

第25章 辩论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技巧(8)

复旦队为了反驳台湾大学队“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的观点,虽然列举了两种情况让对方选择,但其实里面含有一个暗设的圈套。对方如果选择了前者,会显得迂腐可笑,而选择了后者,正好论述了己方的观点。

三、左右为难的提问

发问之后,对方无论作肯定回答,还是作否定回答,都感到为难,都与自己的愿望、要求相背离。这种提问的高明之处,在于利用对方观点或行为的矛盾之处,通过设问使其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逼迫对方自己否定自己的观点或行为。

中世纪的经院神学家们宣扬,上帝是无所不能的,世界就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对此,高尼罗问道:

“上帝能否造出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

这个问题,让经院神学家目瞪口呆。若回答上帝能造出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就意味着有块石头上帝是举不起来的,这样上帝就不是无所不能的;若回答上帝不能造出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就意味着有一块石头上帝造不出来,上帝也不是万能的。总之,这个问题无论怎样回答,上帝都不是万能的。千百年来,这个问题如此尖刻地摆在神学家们面前,他们始终无法做出回答。高尼罗巧用问句,无情地揭穿了神学家们“上帝无所不能”的谎言。

◎适时发问,取得主动

提问,是论辩中诱导的关键环节,问得好,可以牵住对方的“牛鼻子”,把对方引入圈套。常用的方法有两种:设问和反问。论辩中适时适景适度发问,往往能很好地钳制对方,取得主动。

埃里森是美国一家电器公司的推销员,有一次,他去拜会一家老客户,想推销一批新型的电动机。一到那家公司,他们的总工程师劈头就说:“埃里森,你还指望我们能多买你的发动机吗?”

一了解,原来公司认为刚刚购买的那一批发动机发热超过了正常标准。埃里森知道争辩没有任何好处,他决意取得对方作“是”的反应。

“是的,斯宾斯先生!我的意见和你相同,假如那发动机发热过高,别说买,还应该退货,是吗?”埃里森说。

“是的。”总工程师说。

埃里森说:“按标准,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70°F,对不对?”

“对的!”总工程师说:“但您的产品比这高出很多,难道不是事实吗?”

埃里森并不争辩,他反问道:“你们车间里温度是多少?”

“大约75°F。”

埃里森兴奋起来,拍拍对方肩膀说:“好极啦,车间是75°F,加上应有的70°F,一共是145°F。如果你把手放到145°F的热水里,也会把手烫伤吧!”

总工程师点头称是。

埃里森接着说:“那么,以后你不要用手去摸发动机了。放心,那完全是正常的。”

结果,埃里森的巧问善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又做成了第二笔买卖。

设问法,是有疑而问,并要对方回答。设问看似提出问题,平常得很,却有着很大的功用。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使用问句进行辩论战胜论敌的专家。一次,尤苏戴莫斯告诉苏格拉底,说欺骗、偷窃之类都是不正义的,于是,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论辩。

苏:如果在作战时欺骗敌人,怎么样呢?

尤:这都是正义的,不过我说的是我们的朋友。

苏:如果一个将领看到他的军队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以鼓舞他们斗志,我们应该把这种欺骗放在哪一边呢?

尤:我看应该放在正义一边。

苏:又如一个孩子需要服药,却不肯服,父亲就骗他,把药当做饭给他吃,而由于用了这欺骗的方法竟使孩子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的行为又应该放在哪一边呢?”

尤:我看应该放在正义这一边。

苏:又如一个人因为朋友意气沮丧,怕他自杀,把他的剑一类的东西偷去或拿去,这种行为应该放在哪一边呢?

尤:当然,也应该放在同一边。

苏:就是说,就连对于朋友也不应该在无论什么时候都坦率行事的了?”

尤:的确不是。如果你准许的话,我宁愿收回我已经说过的话。

苏格拉底通过巧妙设问,终于使对方的认识有了转变,取得了论辩的胜利。

反问法是一种用否定的问句表达肯定的语意或用肯定的问句表达否定的语意的一种问句形式。论辩中巧妙地运用反诘疑问来论或驳,可以给语言增添一种凌厉逼人之势,使对方措手不及,入彀就范。有的反问,于幽默含蓄中兼含有讽刺色彩。

某年度“香港小姐”评选活动中,男司仪问一名参加角逐的小姐:“你旗袍的开衩为什么这么高?”小姐回答:“因为越高越接近真理啊。”司仪又问:“小姐,你很迷人,请问,如果此刻大厅里的灯火突然熄灭,你想我会干什么?”小姐答道:“先生,怎么只问你会干什么,难道你不知道我会干什么吗?”面对刁钻而又格调低下的提问,如果正面回答,无论如何也难以应付,这位小姐动用巧妙含蓄的反问,收到了彼此都不失体面的奇特效果。

提问技巧在赛场论辩中使用频率很高,它可以成为投向论敌的一枚重型炮弹,发挥出无与伦比的巨大杀伤力。

◎牵连发问,控制局面

从前有个凶恶的庄园主,穷人见他都必须低头,一次在路上遇见一位诗人,诗人昂首挺胸,庄园主见了气急败坏,用手杖敲着地面说:

“我有钱,你见我为何不低头?”

“你有钱,可你的钱并不给我,我为何要向你低头?”

“好吧,那我把我的钱拿出十分之二给你,你给我低头!”

“你拿十分之八,我拿十分之二,这不公平,我还是不低头。”

“那么我把我的钱拿一半给你,你给我低头!”

“那样,我和你平等了,我为什么要向你低头?”

“那么我把我的钱全部给你,你该向我低头了?”

“到那时,我成了富人,你成了穷人,我更用不着向你低头了!”

庄园主在围观群众的嬉笑声中,灰溜溜地走了。

在这个故事里,尽管这是庄园主在问,诗人在回答,但主动权其实一直在诗人手中。

故事中就是将几个方面的有一定联系的问题牵连在一起,要求对方做出答复,无论对方怎样作答,都势必落入己方精心设计的陷阱中,使己方稳操胜券。

有一次,美国滑稽大师马丁想约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吃晚餐。于是,按照哈佛大学著名数学教授贝克先生的计策,马丁对姑娘说:“我有三个问题,每个问题请你给我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好吗?”

姑娘同意了,于是马丁接着提问:

“第一个问题是:你愿意如实回答我的下面两个问题吗?”

姑娘回答:“愿意。”

马丁说:“很好!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我的第三个问题是:‘你愿意和我一道吃晚饭吗?’那么,你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不是一样呢?”

姑娘:“……”

这位姑娘不知怎样回答才好。事实上,这就是牵连发问产生的效果。因为姑娘如果回答“是”,那么,第二个问题是肯定的,第二个问题与第三个问题是一致的,则第三个问题也必定是肯定的,即同意和他一道吃晚餐;如果姑娘回答“不”,那么第二个问题是否定的,第二个问题与第三个问题是不一致的,这样,第三个问题也是肯定的,即姑娘愿意一道进晚餐。于是,马丁成功地达到他的目的。

结合辩论的实际来分析,牵连发问可以针对对方的要害,或难言之隐,一而再、再而三地就同一个问题反复提问,逼着对手做出回答,使之无法回避,直至将其置于困境。

连环发问旨在搅乱对手的思辨,使对手在接连不断的问题中穷于招架,使其对自己的观点和辩论能力失去自信,不战自溃。

连环发问不能给对手以喘息的机会,而且每一问都要有新的东西。

正方:请问对方辩友,是不是有企业打着这样的招牌:只要女性不要男性呢?

反方:那——我来告诉你,据《北京晚报》一个月的调查表明,那上面有六分之一的广告写着“只要女性不要男性啊”!

正方:请问,当你听到性别歧视的时候。你认为歧视的是男性呢?还是女性?(掌声)

这里,正方两次发问,有效地控制了对方。第一次发问,使反方跟着正方的思辨走,使其在答辩中不经意间丢失了强项,并落入正方的强项之中,这样自然会导致被动,让人牵着鼻子走;紧接着,正方又采用连环式的第二问,使反方陷入困境。

◎提问要巧妙

问者问得非常巧妙,它可以封锁住其他回答的可能,只给回答者留下一种可能,即只能答出有利于问者,而不利于答者自己的那种答案。这样,问的人肯定处在主动的境地,而答者处在被动的境地。这样问者会稳操胜券,而答者往往败北。

有这样一则故事,很能说明这种巧问的奥妙:

有一个聪明的人在皇宫里做官,一天上朝时,他对众大臣说:“各位大人,我可以知道大家心里在想什么,不信的话,我可以和大家打赌。”众大臣虽然知道他足智多谋,但也都不相信他能完全猜透大家的内心活动,于是纷纷出钱和他打赌。一方面是想要赢他的钱,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他在皇上面前出一出丑。大家又把此事禀奏皇上,皇上也挺感兴趣,想试试他的智慧,于是传旨,命打赌的双方都上殿一试。那个聪明人对众大臣说:“在座的诸位大人心里怎么想的,我都知道,我说出来你们看对不对。你们大家现在心里正在想着:‘我这一辈子始终都要效忠皇上,永远也不会背叛朝廷。’各位大人是不是这样想的?如果有哪位能指出我猜的不对,请立刻站出来。”众大臣听了,面面相觑,张口结舌,没有人敢站出来说他猜得不对,大家一致认为他确实能猜透人们的心思,大家都认输了。

这个聪明的官吏问得就很巧,大家只能按他规定的意思来回答。因为大家都知道,承认他猜对了,也只是输点钱而已,倘若否认他猜得不对,那就等于说自己不忠于皇上,要进行谋反,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呀。

★反问相逼,处处诘难

反问相逼,并且形成连环的发问,能产生处处诘难的效果,能帮助辩论者有力地驳倒对方,从而实现论辩的胜利。

◎反问的几种形式

反问就是把已经肯定的思想观点放在问的形式里来表达,这种问句一般无须回答。这种问句通常能表现出锐不可当的力量。一般而言,反问有下面几种形式。

一、厉声反问

厉声反问可以置敌于受审判的境地,质问强硬,抨击有力,使之无法抗辩。但这种反问态度严厉,通常运用到敌我斗争的辩论中。

小说《红岩》中有一段精彩对话:

炮声隆隆,宣告着重庆即将解放,反动派正疯狂地进行垂死挣扎。特务头子徐鹏飞来到地牢,对被囚禁的许云峰露出狰狞的面目:“共产党的胜利就在眼前,可是看不到自己的胜利,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我不知此时此地,许先生已到了末日,又是何心情?”许云峰大义凛然,厉声说道:“……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改变不了你们的命运;潜伏,破坏,上山当土匪,难道能挽救你们的毁灭?你自己心里也不相信这些!你们看看人民的力量,看看人民的胜利,你敢说不害怕?不发抖?不感到空虚与绝望?”

上例中的反问气势磅礴,是经常遇到的一种形式。

二、顺势反问

有位美貌的芭蕾舞蹈女演员主动向美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求婚,她在信中写道:“咱俩的结合,会对后代有利,结婚以后生了小孩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那将是十分完美的了。”萧伯纳顺势反问:“可是,如果生下的孩子,外貌像我,而智力像你,那又该怎么办呢?”

顺着对方说话的内容,反其意而问,这可以暴露对立方说话内容中存在的片面性。

三、委婉反问

影片《知音》中,有一段《亚细亚报》记者万士同采访蔡锷将军的对话:

万:孙中山、黄克强在海外宣言讨袁,将军是辛亥元勋,想必引为同调?

蔡:中山信徒给袁总统办筹安会,鼓吹帝制的也有。

万:对,对,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不过梁启超先生的大作《异哉所谓国体问题》,您总该深表同感了吧?

蔡:梁任公是我的老师,袁项诚是当今国家之首,“万事通”先生,你说我该服从谁?

万:敝报为国民喉舌,想就帝制问题,请教一下蔡将军的政见。

蔡:有你这个喉舌就行了,我的喉头生病了。

这次采访,蔡锷正处在袁世凯布置的严密监视中,他无法直接发表政见,只得以问代答。最后一句反问,既礼貌、又委婉,但软中带刺,陷万士同于困境,蔡锷自己也巧妙地摆脱了这个居心叵测的记者的纠缠。

委婉反问和厉声反问相反,是语气柔和、语意委婉的反问。大多用于不能或不便直接反问的情况中,听起来和风细雨,易被人接受。但实际上柔中透刚,软中有硬,同样具有相当的攻击力量。这种技巧在谈判和辩论比赛中经常使用。

◎反问驳诘

反问,并不需回答,其实答案即在问句中。这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语意。使用这种技巧,往往比正面肯定更有力量。

王若飞同志被捕入狱,法官“审讯”时,以“马克思列宁是外国人,一个中国人讲外国人的主义便是卖国”为由,给王若飞强加上“卖国”的罪名。王若飞进行了有力的反驳:

“法官先生,你简直大可笑了,可笑得令人齿冷。你竟然无知到这种可怜的程度,真是令人惊奇。对你说话,我得讲一点普通常识。马克思是德国犹太人,他在德国不能立足,曾在巴黎进行革命活动,后来又寄居英国伦敦。他在英国参加了工人运动,英国工人阶级很欢迎他。照你的说法,莫非英国工人阶级把自己的国家出卖给马克思了吗?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在俄国建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赶走了德国侵略者。难道列宁赶走了德国人,又把俄国出卖给德国人了吗?先生们,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真理,哪国需要就在哪国发展,谁也阻止不了,你不懂不要装懂,假装有学问,这样自以为是,自欺欺人,除了给人增加笑料,别无好处。”

这里,“莫非英国工人阶级把自己的国家出卖给马克思了吗?”、“难道列宁赶走了德国人,又把俄国出卖给德国人了吗?”两个反问句,对反动法官的荒谬进行了有力的驳诘,这比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更有力量,还可以使人明显感到他对反动派的深恶痛绝和尖锐的讽刺,这种反问,确实加强了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力度。

某养殖场向某孵化厂订购一批良种鸭仔,双方议定价格后签订了合同。合同规定:由卖方代办运输,货到后如数付款。不料卖方在运货途中管理不善,这批鸭仔在中途运输中死去几千只,由于合同上未提及损耗之事,卖方便借机要买方报损,死鸭活鸭一块儿如数付款。买方经办人自然不依,说:“我们是养殖场,不是烤鸭店,死鸭仔怎能要活鸭仔钱?”

卖方说:“合同上不是说货到如数付款吗?难道死鸭仔不是鸭仔?”

这么一问,把买方经办人问住了。

正在这时,该养殖场场长走了过来,笑着朝卖方那位说话人说:“哎,先生,请问你家几口人?”

“五口。”对方脱口答道。

“哪五口?”场长又问了一句。

“一老母,夫妻俩,俩孩子。你问这个干什么?”

“你父亲,祖父母呢?”

“去世了。”

“难道去世了就不是你家中的人了吗?”

对方一听,自知理亏,只好承担损失,一场干戈就此平息了。

养殖场场长用的就是反诘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