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1365900000042

第42章 交际篇 “交际能力是天生的,无所谓培养不培养”(2)

丽丽今年7岁,极其自私,只要她认为是好的东西,谁都不许碰,特别是好吃的,绝对是独享。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从小父母太过娇惯,把好吃的好玩的都给她的缘故。

每个家庭应该有这样一条规矩:有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应该吃;即使是单给孩子的东西,也要教育他能给家长吃一点。家长在这时不要推辞或假装吃,否则时间长了,孩子会觉得,只有他自己应该吃,“给家长”不过是装样子,或“好玩”;一旦家长真的吃了一口,他就会立即“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样的事生活中太多了。这正暴露了孩子的自私心理,也暴露了家庭中不良习惯所带给他的影响。

家长一方面应该要求自己不自私,以正面形象影响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要从小事做起,去逐渐引导孩子克服利己主义心理;家里还应养成良好习惯,使孩子从小就觉得应该先人后己,形成无私大度的品格。

让孩子独享好吃好喝的

两位妈妈在聊天,其中一位说:“我女儿就是被我们从小惯的,有好吃的得自己吃够了才让别人吃,她的玩具谁想玩都不行。从小就这样,连对我们都这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现在一家就一个孩子。在家里,哪个大人会和她争、和她抢,可不都让着她、护着她?自己吃就自己吃吧,自己玩儿不让别人动我们就不动吧,我们做父母的谁和她计较这些。”

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但是有些父母真的太过了,只要孩子高兴,就把好吃的好玩儿的全都给孩子,竭尽全力地满足孩子的欲望。长此以往,使孩子理所当然地把一切自己喜欢的东西据为己有,形成了强烈的独享意识。

形成独享意识的孩子,往往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只想着自己,心里从来就没有别人,哪怕是对父母。他也会认为他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都是只属于他自己的,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理所当然、不需要感激和回报的。

做父母的要让孩子学会分享,在家庭生活中就要避免处处以孩子为中心、溺爱孩子。有好吃的,不要让孩子吃独食。有意识地提醒和带动孩子关心他人,比如给生病的妈妈拿药、端水等。使孩子去掉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建立心中有他人的意识。

不尊重孩子导致孩子不尊重别人

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对孩子说话总是用命令的语气,要求孩子服从父母的意志或是任意指使孩子干这干那,从不考虑孩子的意愿或是征求孩子的意见。

人际交往能力是孩子综合能力中重要的一项,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如果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总是命令、要求孩子服从,而从来不与孩子商量、不尊重孩子的意愿,那么孩子很可能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其他人。如对别人指手画脚,要求他人按照他的想法行事;不懂得与他人沟通协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等。这样,往往形成与同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影响同学之间的合作和友谊,使孩子在同学和伙伴中十分孤立,没有好朋友。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这种处世方法,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还会反过来迁怒于别人。

父母首先要学会以商量的态度对待孩子,遇事与孩子讨论、分析,共同决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才能让孩子学会以商量的态度对待他人。

把孩子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家里

有些父母从安全、怕麻烦、怕孩子在一起会发生冲突等原因出发,禁止孩子与同伴之间一起游戏、活动,把孩子的活动范围限制在自己家里或与父母一起。

其实,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之间的交往,需要从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冲突中学会互相的理解、沟通,学会规则、秩序,学会关爱他人和与他人合作。对于孩子,社交能力正是通过与同伴的玩耍、游戏建立的,过度限制孩子的交往,会对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引起孤僻、自卑倾向或自闭症。

亲子之间的关系,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交往中完全不同的关系。如果把孩子的游戏空间限制在自己的家中,限制在与父母共同活动中,而不为他创造更多的社交锻炼空间,会使孩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产生扭曲。

父母应认识到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对孩子性格培养、能力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孩子与别人的交往,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有些孤僻的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更加重要。

对孩子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存在误解

误解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其实,成长包括很多方面。读书求知主要涉及智力发展,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学会与人交往,包括与异性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它也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一门意义重大的功课。这门课不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之列,却会考人一辈子。如果真的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性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

误解二: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性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性交往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

误解三: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研究发现,一个与异性交往很成功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因此,与异性交往本身并不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相反可能还有积极作用。

误解四:与异性交往很容易发展为“早恋”,使中学生犯错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异性交往的动机多种多样,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谈恋爱。即使是一对一的男女约会,也不能与恋爱画等号。虽然青少年还不成熟、容易冲动,但是,他们都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制能力,在恋爱问题上一般会相当慎重。

误解五:如何处理异性关系不需要别人指导,到时自然就会。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来说,与异性交往是一个全新的领地,有很多的疑问和困惑。资料表明,即使是在社会风气十分开放的美国,都有相当一部分大中学生把与异性交往当作一个难题。在观念相对保守,而且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充满偏见的中国,不难想象青少年在这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更多。据一些心理咨询专家反映,我国青少年来电来信所寻求帮助的问题中,与异性交往有关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性成熟提前,早恋现象在中学已很普遍,家长适当地过问孩子与异性的交往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家长同时应该明白,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渴望与别人交流心里的感受,渴望别人的关注、认同,他们渴望友谊就像植物渴盼阳光一样,他们不但喜欢同性、同龄、同志趣的朋友,他们更渴望结交异性朋友。

孩子与同性比较要好或亲密就视为不正常

瑶瑶今年15岁,是一个初三的学生,和同伴娜娜很要好,最近娜娜的妈妈在自家窗户外,发现两个女孩子在搂搂抱抱,气得娜娜的妈妈把娜娜叫进屋就是一顿暴打,说了一些比较重的话。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萌动前期的少男少女渴望友谊,同时,他们又正处于对异性的排斥阶段。在学校里,异性学生之间不能大大方方交往,出现明显的男女生分界。在与同性朋友交往中,有些女孩子渴望结识年龄稍长的,能保护、了解和爱护自己的“姐姐”,有些男孩子则愿意和见多识广的人交往,特别崇拜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事业有成的“哥哥”。开始时是效法,进而发展成为爱慕依恋。这种情结的发展在两性疏远期是十分自然的。因为在这一阶段,异性之间的交往和亲近最容易受到同学们的注视和非议,而同性间的接近和亲热,则显得自然和安全,这种同性的友谊也容易带有爱慕色彩,进而出现依恋情结。这种青春期同性依恋毕竟与同性恋有区别,我们绝不能把学校里的男女同性间比较要好或亲密的现象一概视为不正常。

有同性依恋倾向的青少年,绝大多数很快会成长到两性爱慕期。同时,同性依恋并不等于同性恋。同性依恋与同性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尽管如此,对少年时期这类同性相依现象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同性之间过分地依恋,容易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的人格,产生社会交往的不适应感,将自己囿于狭小的人际交往圈中,成人后容易发展成同性恋。

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家长可在温馨亲切的气氛中,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有意识地介绍几个志趣相投的男女同龄人给子女,让他们共同学习、娱乐、交往,以逐渐减少与特定的同性之间的依恋感。

告诉孩子:同学之间关系亲密很正常,不过即使两个当事人之间没有问题,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行为能否被周围环境认可。同性间的交往,还是顺其自然为好,这样,周围的人也才会感到自然。同时,要注意以独立的心态、独立的人格来进行活动与交往,不要对对方言听计从,要让孩子学会保留自我。

忽视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从小开始,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全部是他的,所以,相对比较自私,比较自我,这样的个性将来走上社会肯定是要受到打击的。然而,有些父母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一味顺从孩子,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

要知道孩子将来要适应的是充满挑战的社会,有责任感的父母应该摒弃“树大自然直”的懒汉想法,要未雨绸缪,在孩子的重要观念养成之初便进行必要的引导。

现代社会在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又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其实,这两点并不矛盾。同样,人在社会上,如果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合作的能力,那么,他不仅在事业上不会有所建树,就连适应社会都会很困难。

孩子虽然年幼,但适应社会的重要程序却丝毫不能减少,无论是要想拥有现在的快乐童年,还是顺利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都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合作精神及必要的行为经验。

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假若父母凡事都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那么孩子就不可能大方,与人友好相处,更谈不上进行有关的合作活动了。因此,家长有必要让孩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大方,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这里面有些家长值得注意的原则和技巧问题,比如,要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分享他所喜爱的玩具,切忌对他进行强迫,也无须向他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

不妨可以这样跟他说:“你玩一会儿,让他玩一会儿,你们俩都高兴,不是很好吗?”适当地引导孩子,多给他鼓励,他就会感到分享对他不是一种剥夺,而是一种增添更新更多的乐趣的机会。

当孩子较小时,父母不妨就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分享训练”。当孩子手中拿着画册时,父母可拿着一个玩具,然后温柔地、慢慢地递给他玩具,并从其手中取走画册。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孩子便学会了互惠与信任。

家长要创造机会让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假日里带孩子到亲友家去串门,请有小孩的同事、朋友带孩子到家里来做客,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图书拿出来与小伙伴分享。

孩子与人闹纠纷偏向自己的孩子

融融4岁多了,骑车总是谨小慎微,一点也不比走路快。她一边骑一边东张西望,没看见邻居家淘气的小男孩跑过来朝车子前面扔了一颗小石子,车子一歪,栽倒了。但融融反应敏捷,车还没着地,自己先跳了下来,哪儿也没伤着。可她不管三七二十一,边哭边跑回家告诉妈妈。她妈妈没制止女儿哭,却赶紧跑出来,对扔石头的小男孩大加指责。有了妈妈撑腰,融融哭得更凶了。从此以后,这个小男孩再也不跟融融玩了。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一点委屈,跑回家想找父母诉说时,父母一定要问清缘由,在原则范围内教育孩子:吃一点亏无所谓,让孩子具有宽容和忍让的美德。想让孩子一点亏也不吃的父母,其孩子将来也不会宽容别人,更不会得到别人的宽容,会逐渐地被别人抛弃,成为“孤家寡人”。那些“精明”的父母,不妨让自己的孩子不时吃点“亏”,在“吃亏”中培育其爱心。有时候家长的“精明”反而会害了孩子,会因怕“吃亏”而吃大亏。

一旦不肯吃亏的心理占据了孩子的头脑,虽然他在很多小事上会占便宜,但同时不良性格会妨碍了孩子与同龄人的正常交往和建立友谊,慢慢陷入一种不良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一个孩子整天生活在一个不被接纳、被冷落、被排斥的集体里,他的情绪常常是低落的。当他遇到挫折时,则不能获得来自同学的安慰与支持,他在心理上是孤立无助的。

对孩子孤僻性格漠不关心

慧慧是一个表面文静的女孩,自幼生活在缺少爱和理解的家庭环境中,父母不大管她,更不宠她。慧慧有个性格外向的弟弟,弟弟非常调皮,经常捉弄她,她向父母“投诉”,父母却一笑了之,有时还责怪她没让着点弟弟,甚至“警告”她不许打骂弟弟。由于家人对她的不理解和漠不关心,久而久之,慧慧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交往是人们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孩子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参加社会交往活动,特别是同龄群体间的交往活动,既是孩子最初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心理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孤僻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果一个孩子没有锻炼出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那么他就会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出现孤单与孤立的性格倾向。

不注意改变家庭生活环境的封闭状态

从小把花花带大的奶奶去世之后,花花把自己的心灵禁锢起来,不愿与他人接触,害怕被伤害,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戒备心理,凡事漠不关心,猜疑心极重。她越来越喜欢独处,与同学格格不入,在学校一个朋友都没有。父母只是觉得花花跟奶奶的感情太深了,过段时间就好了,所以没有特别在意花花的异常行为。

如果孩子缺乏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就不能理解、分享他人的喜怒哀乐,就会形成对他人他事的淡漠情感,并难以发展最初的人际交往能力或宽容他人的心理调节能力。据调查表明,这种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孩子,成人后往往会表现出离群索居的孤独倾向。

为了避免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父母要有意识地改变家庭生活环境的封闭状态,要“敞开家门”让孩子从“自我”的小圈子中走出去,参与交往,体验交往并享受交往。

为了避免孩子形成孤独的性格,父母还要把孩子带出去或把同事、朋友的孩子请到家里来,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交往的快乐,帮助孩子消除与人交往的胆怯,增加他们交往的兴趣,并以此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他人和社会,走出自我心灵封闭的误区。

不关心孩子是否参加社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