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1367500000063

第63章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之学习篇(19)

5. 奇特联想。另外还有一种有趣的奇特联想法。奇特联想是世界上公认的“记忆秘诀”,也是一种记忆的“诀窍”。奇特联想法是利用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把有关事物、词语或知识串连到一起,在大脑中形成一连串的物象的增强记忆的方法。

奇特联想可以把任何几个字或词语概念串起来,用自己的特殊办法加以记忆。

运用奇特联想时有三个要点必须掌握:一是将静态事物动态化,把本来是静止的东西,想法让它动起来。如“气球、墨水、草原”三个不相干的名词,你要连起它们达到记忆,可想象成墨水挂到气球上向草原飞去。

二是用甲事物取代乙事物,或让甲事物变成乙事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它们联系或组装起来。如“铅笔、草帽、大豆、拖拉机”,可以想象成铅笔代替了人,戴着草帽坐在拉大豆的拖拉机上。

三是对被记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增多或减少。如要记住“手表、倭瓜、滑梯”这三件事,怎样联想呢?可想象为手表像倭瓜那样大,从滑梯上滚下来。运用这种办法对事物进行随意组合,就可进行联想创造,收到最佳记忆效果。

奇特联想法乍看起来是可笑的,但使用到需记多项事物的场合,它就会发挥特殊效能。训练习惯后,要记一连串的词语和事物,就会方便多了。

6. 违背常理的有效联想。相传3000多年前,古埃及文献《阿德·海莱谬》中就有过这样的记载:“我们每天所见到的琐碎的、司空见惯的小事,一般情况下是记不住的。而听到或见到的那些稀奇的、意外的、低级趣味的、丑恶的或惊人的触犯法律的等异乎寻常的事情,却能长期记忆。因此,在我们身边经常听到、见到的事情,平时也不去注意它,然而,在少年时期所发生过的一些事却记忆犹新。那些用相同的目光所看的事物,那些平常的、司空见惯的事很容易从记忆中漏掉,而一反常态、违背常理的事情,却能永远铭记不忘,这是否违背常理呢?”

当我们把“汽车”、“可乐”作为联想对象的时候,正常的想象就是装满可乐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这种平常的想象留下的印象就不深。那么,如果我们设想:超级大卡车拉着可乐在飞驰,或者可乐上安装着轮胎,自己在飞跑。这样的想象,虽是不合乎逻辑,但离奇的想象却会给人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此外,描绘稀奇的、不合乎逻辑的形象,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只有做出一番努力才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

要想使这些违背常理的联想能大量浮现于脑海,大脑必须机动灵活。年轻人能自由表达思想,小孩子奔放的想象力能描绘出离奇古怪的形象。可是,一进入社会,长期从事某种工作以后,在某些方面,判断力就干扰想象力,致使它不能描绘出平时想象的内容。

7. 使用卡片进行联想。如果要进行基本的联想练习,使用卡片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首先,预备50~100张卡片,在正面写上各种字,如果能从百科全书中抽出一些词写上更好。然后,把卡片翻过来,像玩扑克牌那样把卡片弄乱,再从这些卡片中任意抽出两张一组。初次做这样的训练,先抽出十组就可以。然后,翻过来一组,在两张卡片中间进行形象联想,想好之后再扣回去。待十组全部联想完毕,看着一组中的一张卡片上的字回忆联想另一张扣着的卡片的字,把说对的放置一边,没说对的再重复一次联想。这样,说对的数量就会逐渐增加,一会儿工夫就能把十组全部联想记忆下来。

开始进行联想时,最好选择一些常用物品、动物名称等容易构成具体形象的字。等具备了自信心之后,再向那些抽象的难以联想出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挑战。例如:“记忆”、“人生的意义”、“石油危机”、“免税”、“艺术”、“动荡的年代”等这些抽象词,对这些词进行联想记忆时,肯定会感到很难。

当然,如不经常变换这些卡片内容,只记住那么一少部分词是没有意义的。为此,进行这种训练时,如能从自己的专业手册中或小辞典中抽选出一些词,就能获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这种练习不仅自己能单独进行,如果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进行训练,则效果会更显著。

让朋友或别人说两个词语,自己同时把它记在手册上。随后,马上进行联想。联想完毕,再让朋友说两个。这样反复进行联想练习,如能联想到二十组,即可测验一次。测验时让别人说已编成组的任意一个,自己说另外一个。

联想一定要大胆。如果稍有这种杂念:“这似乎不太合乎道理吧。”那么,记忆效果就会下降一半。越是能描绘出大胆、奔放的形象的人,想象力越丰富。总而言之,只有想象力丰富的人,记忆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应用:防止遗忘的联想。如前面所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联想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常常会有这种情形,比如我们正在房间读书,忽然客厅的电话铃响了。我们去接电话,回来准备继续看书,可是书却找不到了,根本想不起把书放在哪儿了。我们要外出,刚一上公共汽车,忽然担心起来,门锁了没有呢?电视机有没有关呀?炉火熄了吗?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只好急匆匆的再回家看看。这种好忘事的现象,是由于平时无意识的行动引起的,并非忘记,而是根本没有有意识地记忆。

防止遗忘,最好的方法就是准确地认识事物。公车司机能牢记每一个操纵手柄的作用,其原因就在这里。在从事机械操作的工厂里,为了消除事故和差错而实行责任制,就是要防止无意识的习惯性的操作动作。

清楚地认识和记忆事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联想。联想不可能是无意识的。只有对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和认识,才能在头脑里刻上事物的最初痕迹,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联想而回忆起来,健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在前述事物中,我们去接电话时假如把书放在电视机上,就可以联想到,电视机的某个画面上摆放着书。为了雨停以后不至于忘记把伞带回来,可以由带伞联想到离开教室前的最后一件事。邮寄信件、买东西、存放贵重物品等,只要联想到有关这方面的事项,都可以避免遗忘。

如果把宝石放在抽屉里的毛衣下面,那么我们就可联想到巨大的宝石穿着毛衣在跳舞。这样,当需要回想宝石放在哪儿时,立刻就会想起来,然后很容易找到它。

离开家时,炉火已灭,我们可作把头伸进炉子看火已灭的联想。于是,只要一想起家中的炉子,当时的情景就会回忆起来,因而能确认炉火已灭。会见客户时,如果想与他谈有关石油的问题,就可以设想客户举起大石油桶非常吃力的情景。这样,看到他本人时就会马上联想到所要谈的问题。

如果养成这种联想的习惯,不仅能提高记忆力,而且有助于提高观察力、想象力、集中力、创造力。

如果养成记忆事物的习惯,就会明白过去没有进行观察是一件憾事。养成观察联想的习惯,经常重现自己身边的事物,外出旅行时,也有助于发现各种美好与新鲜的事物,你将犹如置身于一个崭新的世界之中。

运用联想记忆要注意两点:

(1)要选择好联想的中介物(即选择好联想的通道),这是记忆的关键。选择得好,会“豁然开朗”,一下子联想到某种材料或解题的方法,问题就得到解决;选择得不好,有时十分简单的也会“卡壳”,久思不得其解。

(2)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因为联想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先学的知识应成为后学的知识的基础,旧知识积累得越多,新知识联系得越广泛,就越容易产生联想,也就越容易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第5节提高男孩的阅读效率

60%以上的学习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效率直接制约着学习的效率。阅读速度慢不仅严重影响语文、英语阅读测试的分数,读题慢更是导致很多学生答不完试卷或者答完试卷无暇检查的重要原因。

★提高阅读的效率

孩子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甚至于他们每天都在进行阅读活动:读书、考试、浏览网页……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提炼有用信息,这是时代的需要。“知识爆炸”迫使孩子提高阅读速度,大量地吸取知识。

提高阅读速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快速阅读,带来大量的知识与信息。

快速阅读,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投身社会实践。

时间即金钱,快速阅读法就是我们的“摇钱树”。

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观察,在阅读过程中,眼球并不是沿着每个字连续不断地移动,而是经常出现眼球的停顿,即抓住一些字静读一下后再移到另一些字上去。阅读是眼球运动一连串的快速跳动。眼球停视时才能感知字句,阅读过程的90%~95%的时间属于眼球停视,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5%~10%。每次眼球停视获得的文字信息的大小与视觉广度有关,视觉广度大的可见6~7个字,小的只有3~4个字,有时一个字还需经过2~3次注视,有时还要重复回视,回视次数越多,所占用的时间也越多。

1. 阅读效率的概念。阅读效率与阅读速度、理解率两个因素相关。光有速度没有理解率或理解率很高而速度上不去,都不会有阅读效率。美国阅读专家施道弗博士在他主编的《快速学习》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阅读效率公式:E=R·C。其中E表示阅读效率;R表示阅读速度,即每分钟所阅读的词数;C表示理解率,指阅读后答对的问题数与受试问题数之比。公式中速度和理解率是互相制约的。

为达到一定的阅读效率,速度快时,理解率就要降低些;相反,如果过分追求很高的理解率,那么速度就势必要大大放慢。因而孤立地强调阅读速度或理解率,都不利于提高阅读效率。施道弗认为:如果理解率低于70%,则表示读得太快;如果高于90%,则表示读得太慢;理解率介于70%~80%,则表示阅读速度适中。当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提高时,即阅读效率公式中R与C的乘积增大时,E便随之提高。

阅读效率公式及其与公式相关的参数,适用于一般读物,我们在实践中还应该考虑阅读内容这一关键因素,据此来确定阅读速度的快慢和理解率的高低。关于内容与理解率之间的关系,培根有一段名言:“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2. 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率。看一本书,就如同打开一台电脑,先要确定目标,然后用鼠标点击。书前的目录体现了书的基本内容和脉络,因此掌握了目录,就掌握了知识的大概。此外还要注意书的前言、章节的导引段落、总结段落。比如读语文课本,要先浏览全部教材,知道全书几个大的单元,每个单元的主要课文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习这个单元的目的是什么,重点应该掌握什么等。这样读书的目标就明确了,明确了目标在读书的过程中就知道该侧重什么,该提取什么样的信息。

有些孩子在阅读时,习惯逐句逐字的细读。这样“细嚼慢咽”固然易于消化,但对有些文章而言,一概采用这种方法,就显得不合适了。因此阅读时要注意“搜索”,抓住关键词、重点句。比如:首句,有些文章开头起到概括内容、揭示中心或表达感受的作用。中心句,抓住中心句也就把握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中心。同理,各段的中心句就是各段的中心。警句,警句含义深刻,富有哲理,启人心智。反复句,为了更好的表情达意,有些文章会有意识的重复某些句子,如抓住这些句子的分析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感情。结句,文章的结尾句常起到总结全文,抒发感情,引人思考的作用。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能抓住这些语句将对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有些文章的章节比较多,这时要注意前后的联系,使内容前后贯穿,以便获得概括而又完整的印象。

最后还要做好读书笔记,把所读书中最精彩、最重要的词句摘记下来。摘录有两种:一种是摘录原文的某些部分,另一种是用自己的话记下需要摘录的内容。摘录能加强记忆,还可以加深理解,积累资料,丰富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应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可不求连贯、不求成文。这是读写结合的最佳途径,是锻炼思维品质,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把这些阅读的方法介绍给孩子们,希望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孩子们的阅读效率,从书中得到更有益的帮助。

★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很多学生的阅读速度慢不是因为缺乏阅读目标,而是来源于不良的阅读习惯。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有出声阅读和指划阅读。人的说话速度远比阅读速度慢。如果出声阅读,潜在的阅读速度就不能得到发挥。遇到这种不足时,可以在阅读时嘴里咬块口香糖或咬住一枝铅笔(临时性措施,不能又养成其他不良习惯)来防止出声阅读。

指划阅读指阅读时用手指、铅笔或尺子指在要读的字行下面,随指划物的移动慢慢阅读的不良习惯。这种阅读使阅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不断变换的字词上,而不能注意和思考文章中更为重要的概念或主题思想。因此,这种阅读不仅速度很慢,而且效果很差。正确的阅读方法应当是在保持头部不动的前提下,尽量扩大眼睛的视线覆盖范围,用眼睛来扫描阅读内容,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对重要信息的敏感性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因此,要想提高阅读水平,首先应该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克服以下不良习惯。

1. 朗读。许多学生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出声阅读的主要弊病就是使阅读速度受说话速度的限制。因为,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另外,出声阅读往往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看见的仅仅是无声地动动嘴唇,有时甚至连嘴唇也不动,只是舌、喉在活动。嘴唇的活动无疑会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一个有效率的读者只要看到印刷符号,就能直接获得信息,而不必经过声音阶段。因此,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就要使自己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的视读能力。

2. 心读。心读是一种很难观察到的阅读习惯。心读时,人体的任何部位,不论嘴、头或声带都没有动,只存在一种说话的内在形式。学生在内心里始终自言自语,清晰地发音并听着每个单词。这种毛病也是一种很坏的阅读习惯,它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并且纠正起来又比较困难。矫正的方法是强制自己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又强制自己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克服这种坏习惯。

3. 指读。指读是指用手指、铅笔或尺子等指着一个个单词进行阅读的习惯。这种指读的单纯机械运动不仅会减慢阅读速度,而且还会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一个高效率的阅读者不会在每个单词上平均花费时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阐明的思想内容上。指读实际上妨碍了眼睛运动并限制了大脑的快速活动能力。因此,必须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逐渐养成用脑瞬间反映文字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