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1369800000021

第21章 矫正本能行为障碍(1)

★第一节 认识本能行为障碍

什么是本能行为障碍

本能行为是指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经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如吃、喝、性行为等等。本能行为障碍,即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人类的本能行为表现出异常现象。临床上常见的本能行为障碍主要有:自伤、自杀、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及性行为障碍(见第五章)。

本能行为障碍的形成和类别

人的行为大部分是受意志控制的,小部分不受意志控制;大部分是学习来的,即习惯性行为,小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即本能性行为,但人的本能行为(如饮食行为、性行为)也受思想影响。各种行为基本上都是有利于对环境的适应,也可有一些不利于适应的异常的行为。由于本能行为有各种分类方式,所以本能行为障碍也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包括饮食障碍、睡眠障碍、性行为障碍和自杀、自伤等。

饮食障碍是人类在饮食上产生的异常行为,主要有三种类型: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食欲和饮食行为的增加或减少,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见于处于某种心理状态的健康人,也见于患躯体疾病或有精神障碍的人。饮食障碍有多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可见到食欲不振和食欲亢进。须作仔细的鉴别诊断并根据情况作出处理。

睡眠障碍是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失眠和睡眠过多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性行为障碍则是人类在性本能上出现的各种异常表现,我们也称之为“性变态”,是不正常的性行为,其类型多样化,它包括露阴癖、窥淫癖、恋物癖、异性装扮癖……

自杀和自伤属于保存生命的本能障碍,自杀行为是一种身心疾病加社会原因造成的,随着近些年自伤和自杀人数的不断上涨,自杀和自伤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

附:本能行为障碍测试

(一)本能行为障碍综合诊断测验

为了明确你是否确实存在本能行为障碍,请你进行“本能行为障碍综合诊断测验”。你只需在下面的34个描述中,就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即可。

1. 你是否经常有暴饮暴食的行为?

2.暴食之后,你是否感到要做特别强烈的运动以便消耗过多的热量,比如呕吐、排泄、节食或者做运动?

3. 暴饮暴食或者大量排泄之后是否感觉自己特别可憎或者可怜?

4. 你在暴饮暴食之后,是否担心自己的体重可能过重?

5. 你是否极担心自己会发胖,以至于会拼命让自己饿得半死、饿很长时间、做长时间的运动?

6. 你是否靠大量排泄以保持体形?

7. 你的体重是否下降极大,很多人认为你太瘦?

8.你是否对自己的体形感到满意(或者仍然觉得自己太胖),哪怕人人都说你看上去太消瘦?

9.你是否特别关心自己的食物,关心自己所吃的每种食物里面所含的热量,以及每一食物对自己的体形将要产生的影响?

10. 你是否发现自己不想跟人一起上餐馆,因为你怕别人看不惯你的饮食习惯而感到难堪?

11. 你是否感觉自己只有按照严格的规则吃东西才可以控制自己的饮食?

12. 你入睡前是否总想着白天的事情,翻来覆去地想,因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入睡?

13. 晚上你是否会醒来很多次?

14. 你是否心里想睡却提前数个小时就醒来而且再也睡不着,因此内心甚是烦恼且难过?

15. 你是否觉得尽管睡了一整夜,但白天还是很累?

16. 你是否发现自己在一些事情进展很慢的时候容易入睡,比如看电影或者听报告的时候?

17. 你的正常入睡时间是否经常与你的工作安排相冲突?

18. 你是否是一只“夜猫子”,应该去上班的时候却感觉正好想睡觉?

19. 你是否晚饭刚吃完就去睡觉,然后离天亮还差数小时便醒来?

20. 你是否经常上夜班,或者白班和夜班经常更替,使得自己总觉得醒着,或者非常疲倦?

21. 言语中你是否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想死的念头,或谈话内容常以“死亡”为主题?

22. 你是否有感到祖丧,有被抛弃感,或者存在抑郁、愤怒、绝望、焦虑及认识狭隘等心理状况?

23. 你是否对所采取的自伤行为是有意识的,而非在自动的、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

24. 你是否会间接或委婉地说出或暗示周围的人自己的自杀意念?

25. 你是否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过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6. 你是否出现认识范围比较狭窄,在分析问题时倾向于固执和被动,面对困难时缺乏正确的估计,缺乏耐心、情绪悲观等状况?

27. 你是否把自杀当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

28. 你是否情绪不稳定,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或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

29. 你的性格行为是否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30. 你是否出现了一些身体症状反应,比如感到疲劳、体重减轻、食欲不好、头晕等?

31.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会表现出不同于平常的行为?

32. 你是否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

33. 你是否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等等?

34. 你是否社会交往少,与周围直接的人际关系常发生冲突,经常丧失已经建立的人际关系?

(二)测验记分与测评结果的分析

只要符合每项中其中的一项内容就答“是”,记5分。选“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你的总分就是你的“本能行为障碍综合测验”的总体得分。这个得分说明你的本能行为心理障碍是否正常。分数的意义如下:

如果你的得分在90分以下,说明你本能行为心理上没有异常,不存在任何本能行为障碍;

如果你的得分是95~125分,说明你具备一些轻微的本能行为障碍的特征,但只要平时自己注意,并不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

如果你的得分在125分以上,说明你存在本能行为障碍,可能会影响你的生活与工作。建议你深入分析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矫正自己的心态,同时,运用本章提供的方法进行矫正。

★第二节 本能行为障碍的自我诊断与调适

自伤:只有伤口才能让心平静下来

(一)问题描述

半年前,家勇离开家乡到省城求学。都市的繁华让他感到了生活的美好,他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可是,不到两个月,他就接到了父亲病重的电话。等他日夜兼程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去世了。家勇不相信父亲真的会走,他后悔极了,说:“如果我不离开,这一切也许都不会发生。”带着深深的歉疚,带着母亲和亲人的希望,他再次回到学校,却再也找不到初来时的感觉,还时常接到母亲充满悲痛的电话,他难受极了。渐渐地他发现,每次用刀子把自己的胳膊划破,看到红色的血滴在地上,心情就会好转……一段时间过去了,家勇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种发泄心情的方法,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好像出现了问题。

(二)问题分析

所谓自伤,就是有意识地以种种方式伤害自己的身体。故意在自己身上造成损伤,损伤部位可以自己达到,且多为机械伤,方向一致,范围较集中。其目的只是损伤自己的身体而不是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自伤的方式不同,可用刀或其他器械切割,或者吞食异物。在精神障碍病人中,自伤也很常见,其原因可能与病人的认知功能或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抑郁、焦虑等症状)有关。

有一些人在遇到挫折打击的时候会选择自伤,比如用尖刀划伤自己、用头撞墙,用烟头烫、不吃饭、不睡觉、用针扎,或者以其他的方式伤害自己,这些都属于自伤行为。

自伤行为一般持续多年。可多次发生自伤行为,方式呈多样化,但致死性低,大多伴有情绪焦虑或不稳定。具体来说:

1. 言语中有意无意表现出想死的念头,或谈话内容常以“死亡”为主题。

2. 情绪不稳定,多数伴有憎恨自己,感到沮丧,有被抛弃感,或者抑郁、愤怒等。绝望、焦虑、愤怒及认识狭隘是主要的心理状况。

3. 实施自伤时的故意性。也就是说个体对所采取的自伤行为应该是有意识的,而非在自动的、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

4. 自伤直接造成对于身体的伤害,并非像抽烟、酗酒一样过段时期才表现出来。

5. 自伤损害的程度有限,且具有重复性。应对身体造成轻微或中度的伤害,而重大、致命性的伤害应排除在外,如挖眼。

6. 无自杀动机,不是要造成自己死亡的严重后果。虽然自伤的个体偶尔也会出现自杀意念,但他们还是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我伤害行为不同于自杀。

自伤是自我发泄比较极端的一种方式,用自身的痛苦来麻痹外界带来的痛苦。它甚至是一种想活下去的呐喊。希望自己藉由这些方法,摆脱纠缠不去的不愉快感觉。自伤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同时,在心理上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它会造成自伤者的一种依赖心理。当遇到痛苦的时候,会依赖于用自身的痛苦来抵御外界的痛苦。

自伤行为的产生与个体的个性特征有着密切关系。有些患者因有强迫性格或太过追求完美主义而自伤;另有些依赖性格过重,会以自伤行为来吸引别人的重视。自伤者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自认为有缺陷或是能力不足,他们觉得情感上没有人可以依赖或信任,给人的印象总是紧张害怕。而为了缓和持续不断的紧张害怕,自伤者经常背负着深沉的愧疚感,怕别人视自己为危险人物或极度厌恶自己,这些害怕带来经常且毫无根据的愧疚感。此外,自伤者对情绪的痛苦是极端敏感的,他们无法信赖别人,宁可选择自己来掌控体验伤痛的过程,以及伤痛之后留下的麻木感。疼痛与自我伤害就是为了产生宽慰与安全感。

至于自伤的外部原因,有学者指出,自伤者最初可能为疏解压力、发泄愤怒。我们认为,自伤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诱发事件——通常是真实的或感觉到将要失落、受拒绝或被抛弃;

2. 无法忍耐的情绪越来越高涨,可能是情绪低落或麻木的感觉;

3. 开始想尝试自我伤害行为;

4. 执行这些行为,执行时个体通常感到“部分疼痛”或“完全麻木”;

5. 得到短暂的心情舒解。

创伤经验通常可以在冲动性的自我伤害行为中看到,不论是在行为的不久之前发生或是发展过程中,这些经验都和自伤行为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一旦自伤的行为出现,就会出现模仿效应,自伤的次数和频率会快速增加。

(三)解决之道

1.保持良好的心情

要知道良好的心情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都无法代替的,恶劣的心情对健康的危害则犹如任何病原体。其实,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情的“砝码”就在自己手中。

2.重拾对生活各方面的积极情绪和欢乐

对于感到“生活单调、缺乏挑战性”的个体,这类自伤的预防就是让他们学会生活。缓和自我伤害的冲动、念头,回复到以前的日常生活状况。

3.心理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

要让患者表达其不良心境,自伤的冲动和想法,使病人明白自伤的想法纯粹是自我心境所致。帮助患者认识其思想方法是错误的,并要使患者得到保证,随时准备帮助他,希望积极配合,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患者应认识自己的病情,以缓解抑郁、愤怒、恐惧等不安情绪,及增进自控能力。诉说引起焦虑、抑郁、愤怒的原因和内心感受。清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和物品。

4.要适度、合理地宣泄

妥善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换一种利人利己的宣泄方式,如体育活动、体力劳动、娱乐活动等。还可以升华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经典的做法便是“化悲痛为力量”。

5.调节挫折

调节挫折即调整对挫折的认知方式。提高适应能力。关键是认识挫折的两面性,它一方面使人痛苦、忧伤、失望,但另一方面,会给人以教益和磨练,使人变得聪明、坚强、成熟起来。

(四)测试

你有自伤倾向吗?

1. 我的身上经常伤痕累累,这些都是我自己割破的。

2. 我曾采取一些令自己痛苦的方式折磨自己。

3. 我出现过用刀割伤、刺伤自己,拔自己的头发或眉毛的行为。

4. 我用烟头烧灼自己,以减轻自己的罪恶。

5. 我觉得身体受之于父母,应该格外珍惜。

6. 我从不会做出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觉得不值得。

7. 我经常自己打自己,有打脸、撞头、打头、掐脖子等等。

8. 我有时认为生存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

9. 看到有人自杀的消息,我总是觉得这些人太愚蠢。

10. 我曾有过砍断自己的手指或刺伤自己眼睛的幻想。

11. 如果目的没达到,我就让自己的身体受到损伤来发泄心中的怨气。

12. 有时我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

13. 没有按照我的意志办事,就经常以自残的口气威胁人,逼人就范。

14. 即使只是有一个小伤口,我也会立刻去医院检查的。

15. 我会在作文或日记中表现出轻生的一些想法。

16. 我出现过反复割破自己的皮肤,自我烧伤和烫伤,主动撞击和抓擦,抓挠头皮等行为。

17. 我有时期望用疼痛来证明自己还活着。

18. 发生了不幸的事后,为了逃避责任,我想通过伤害身体来求得大家原谅。

19. 我经常与别人谈到关于“死亡”的话题。

20. 我一有情绪发泄不了,就觉得胸中憋闷,坐立难安,觉得必须得见点儿血才舒服,用疼痛发泄一下。

21. 我的睡眠与饮食习惯变得紊乱。

22. 我失眠,经常觉得疲惫,身体常有不适感。

23. 我的情绪起伏大,突然发脾气,或者抱怨。

24. 我有时期望用身体的疼痛减轻心里的疼痛。

25. 遇到与人争执的时候,没有办法解决,我常以伤害身体为代价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26. 我将自己心爱的物品分送別人或丟弃、处理掉。

27. 我的身体很少出毛病,这要归功于我极爱惜的原因。

28. 我拿玻璃或比较尖锐的东西划自己的手臂,直到出血。

29. 我表情淡漠,出现了忧郁的情绪,会经常感到没有希望。

30. 我觉得无助,对许多事物失去了原有的兴趣。

计分与结果:

第5、6、14、26、27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其余各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得分越高,你的自伤倾向越明显。

你的总分:

0~5分:你并没有出现自伤的现象。在你看来,身体是应该珍惜的,即使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你也决不会想到用伤害身体来解决。

6~10分:你有轻微的自虐倾向。其目的只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关心。程度也不是很严重,但应改变发泄方式,找到除此之外的正确途径。

11~20分:你出现了一定的自我伤害行为。当事情不顺利或者心情郁闷时,你会通过伤害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达到一定的宣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下去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21~30分:你有严重的自伤行为。常常借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并逐渐走向更为严重的地步。应该立即得到帮助。

失眠: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一)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