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1370400000223

第223章 中国的内外债

中国的内债,起于光绪二十四年的昭信股票(债额一万万两,年利五厘,以田赋盐税为保)。然而其时人民并不知国债为何事。名为募债,而结果由绅富报效;所得无几;实在不成其为债。宣统元年的富签公债,抽签给奖而不还本(定额一千万元,以百分之三十为奖金)。只好算是彩票。末年发爱国公债三千万,年息六厘,以当时部库的入款为保。未几,民军起义。这项债票,共只发出一百六十余万元。后来由民国负担,于一九二一年偿清。前清时代的内债如此。

一九一二年的八年军需公债,已见第一章第三节。其后此项公债,发出的不过七百万元。后来政府又发行一种六厘公债,定额二万万元,以全国契税和印花税作抵。此项公债,到一九一四年发出的,还不过四百万元。而一九一五年帝制运动,发出骤多。到一九二一年,计算未还的,还有一万三千五百万元。乃用一九一二年整理公债借换。三四年公债,正直袁政府全盛之时,所以销数甚佳,结果都溢出定额。一九一六年则西南起义,全国已入分裂时期。所以竭力推销,始终未满八百万。后来此项债票,用以清理新华银行所发的储蓄票。一九一八年的两种公债,都用以收买跌价的京钞。一九一九年的七厘公债,定额五千六百万。后来所消有限,用八年整理公债收回。

皖直战后,靳云鹏组阁。其时京钞之价,已跌至四折左右;而一九一二年八年公债,亦跌至百分之二十。乃发整理金融公债,以收回京钞。又发整理六厘七厘公债,以收回一九一二年八年公债。而一九一二年八年公债,抵押在银行中,和付政治机关,以代现金的,退不在其内。乃又发一九一二年八年两整理公债,将其收回。同时定爱国公债,于本年还清。军需公债,和五年公债,七年长期公债,都用未经抵押的关余、盐余、烟酒税作抵;不足,则再加以各路盈余。其三年四年的公债,以取消的德奥赔款作抵。七年的短期公债,则以延期赔款作抵。公债的信用,到此似可维持。于是政府又发行十年公债三千万。其结果,未能销售,但全部抵押在外。

靳内阁的整理公债,一时颇见成效。但是他项理财政策,全然未能实行。政府仍是靠借短期重利的小款过日子。此项小款,到梁士诒组阁时,总数达一万○四百万,都是指盐余为保证。而其实盐余并没这许多,于是保证落空。各银行乃有组织盐余借款团,向政府索债之举。其时适值华府会议,通过增加关税,预计关余可以增加,乃有发行盐余借款九千六百万之举。其基金:第一年系用盐余。至关税增加之后,则改以关余为基金。其支配:系本国债权人,得四千九百四十万,外国债权人得三千九百万。余七百六十万,归政府自用。其后除这七百六十万,业经用去;又曾提五十万元,付司法界薪俸外;其余都还封存。奉直战后,又发行八厘公债四千万,以应暂时的政费。参看第五章第四节。

民国时代的内债,大略如此。还有所谓“额外借票”的一个问题。当五年之后,政府财政竭蹶,时时靠额外债票以救急。应付本息,概由中交两行垫付,随后由财部拨还。到一九二一年年底,财政竭蹶,财部既不能付,两行亦不能垫。先是政府的以关盐余和烟酒税为公债基金,系交总税务司安格联保管。及是,安登报声明:“此项额外的债票,不能负拨付之责。”于时持有此项债票的人大哗。其时额外债票,发出在外的,计三年四年和七年短期公债,总数四百三十五万余。乃由财部筹议:此项债票,其作为抵押,而已列入偿还短债案内者勿论。其未经列入短债案内,暨少数业经售出的债票,亦应另筹基金,统交安格联保管,以备支付本息之用。参看第五章第四节。

公债基金,系一九二一年四月一日,以明令规定。其数系盐余一千四百万;烟酒税一千万(烟酒税未能足数时,先由交通部于盈余项下,每月垫付五十万元)。关余除抵付外债庚子赔款和三年公债外,其余悉数列入。第一年度(一九二一年四月初一起,到一九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应付本息,总数为二千五百四十六万余;加以基金未成立前,中国银行团垫付公债本息八百五十六万余元。安格联仅收到盐余九百五十九万,交通部代烟酒署垫款三百五十万,关余一千四百十万,加向付西南的关余一百六十五万,尚短六百万元。第二年度,应付二千四百七十二万余。而交部的款,能否照拨,殊无把握;关余经政府陆续指拨;所剩的只有盐余,即能照拨,亦仅足付息。而且关余兑价不定,非到十二月三十一日结账后,不能知究有盈余若干。政府要随时拨充政费,非得外交团允许不可;而要得外交团的允许,非常困难。于是安格联替政府想一法子。“将全部关余,除扣存约计足供外债和庚子赔款之数外,悉数拨充公债基金。傥有不敷,仍得向盐税项下请求协助。如此,则盐余较多,可随时提充政费。”安氏将此项办法,上一说帖于政府。经政府讨论,加以修正,说明此项办法,以本年为限。将来实行二点五附加税时,所有增出的关余,另作别论。现在指定在关税项下所拨的专款,亦仍应照拨。其余悉如安氏原议办理。

此外政府所欠内债,还有几笔较大的,便是十年内务部的赈灾借款,共计四百万元。年息七厘。以厘金及常关一成附税为抵,期限二年。交通部车辆借款,六百万元。年息八厘。以京汉等路盈余为担保。农商部实业有奖债券,起于一九一七年,定额二千万元。分四次发行。一九二○年发行第一次五百万,后来又发第二次六百万,关余都未能消完。此外便是历次所发的国库券了……

内国公债表

公债名称原募债额现负债额利率折扣担保品起债始期还本终期备考八厘军需公债七三七一一五○二五七一一五○八厘无暂以钱粮作抵免厘加税后改以所加之税作抵一九一二年一九二四年此项公债原分五次还清自三次还本四百万元后归入整理公债案改定自一九二一年起分四年抽完一九一四年内国

公债二四九二六一一○一三九三九○九五六厘九四京汉路第四次抵押余款后改用德奥赔款作保一九一四年一九二五年一九一五年内国

公债二五八二九九六五九二八二八五○六厘九○全国未经抵押常关税款张家家口等征收局及山西厘金后改用德奥赔款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三年一九一六年内国

公债二○○○

○○○○一八七五七五九○六厘九五全国烟酒公卖岁入一九一六年一九二八年此项公债原定自一九一七年起分三年还清白第一次抽还后归入整理公愤案内改定自一九二六年起分三年抽完一九一八年短期公债四八○○

○○○○九六○

○○○六厘无关税后改用延期短款一九一八年一九二二年一九一八年六厘公债四五○○

○○○○四五○

○○○○六厘无五十里外常关收入一九一八年一九三七年整理金融公债六○○○

○○○○五○○○

○○○○六厘无关余一九二○年一九二六年整理六厘公债五四三九二○○○五一六七二六一七六厘无未经抵押的常海关余不足则以盐余及烟酒税为抵一九二一年一九三○年以四折买回一九一二年公债整理七厘公债一三六○

○○○○二二九二

○○○○七厘无同上一九二一年一九三○年以四折买回一九一九年公债续表

公债名称原募债额现负债额利率折扣担保品起债始期还本终期备考十年八厘公债三○○○

○○○○三○○○

○○○○八厘九折邮政余款、印花税、津浦货捐、京师税款一九二一年一九三一年是项公债未曾发行而经财政部全数抵押在外一九一二年整理公债二五六○

○○○○二五六○

○○○○六厘无烟酒税付息盐余及烟酒税还本一九三一年一九三六年以四折买回抵押在外的一九一二年公债一九一九年整理公债八八○○

○○○八八○○

○○○七厘无同上一九二一年一九三六年以四折买回抵押在外的一九一九年公债盐余国库券一四○○

○○○○一四○○

○○○○一分

五厘六七

八盐余自发行之日起分二十个月还清一九二二年正月底发行每张一万元每月摊还五百元盐余公债九六○○

○○○○九六○○

○○○○八厘九折同上一九二二年一九二九年八厘公债四○○○

○○○○四○○○

○○○○庚子赔款展缓期满应付俄国项下中国外债,起源于同治五年英伦银行一四三○○○○镑的借款。从此到光绪十三年,共借外债六次,总数为四○○○○○○○两。至光绪二十八年,都已偿清。甲午战后五年间,共借外债七次,总数三七○○○○○○○。辛丑和约,赔款至关银四五○○○○○○○。又规定以金偿还。后来因镑亏无著,又借汇丰银行一○○○○○○镑。后来又有币制实业借款。四国银行团,共付过垫款一○○○○○镑。参看第一章第三节。

所以当有清之末,所欠外债如下表。

庚子赔款二三八三○○○○

汇丰银款八四二○○○

汇丰金款二五二三○○○

俄法洋款三三二二○○○

克萨镑款七七六○○○

瑞记洋款七○○○○○

英德洋款四四四七五○○

续借英德洋款五○○○○○○

以上各项借款,总数系一七六一一○○○两,只占赔款三分之二。所以说庚子赔款,实在是制中国死命的。以上据经济讨论处《庚子赔款与中国外债》,见一九二二年《申报星期增刊》。

民国时代的外债,最早的便是比国的一二五○○○○镑。次之则六国银行团垫款一二○○○○○○两。此外还有好几笔借款。到一九一三年善后借款二五○○○○○○镑成立。实收本来只有二一○○○○○○镑。再扣除四国,六国团垫款,和各小借款六○○○○○○镑;各省向银行团所借二八○○○○○镑;革命损失赔偿二○○○○○○镑。实收只有一○○○○○○○镑。参看第一章第三节。其后政府仍靠借债以为生活。截至一九一六年七月底,所有外债:

偿额一九一六年七月未还债本

第一瑞记借款三○○○○○镑六○○○○镑

第二瑞记借款七五○○○○镑三六○○○○镑

第三瑞记借款三○○○○○镑二○○○○○镑

克利斯浦借款实收五○○○○○○镑五○○○○○○镑

善后借款二五○○○○○○镑二五○○○○○○镑

第一奥款一二○○○○○一二○○○○○

第二奥款二○○○○○○二○○○○○○

第三奥款五○○○○○五○○○○○

中英公司借款三七五○○○三七五○○○

狄思银行借款四○○○○二○○○○○

中法实业借款一○○○○○○○○法郎一○○○○○○○○法郎

钦渝铁路垫款三二一一五五○○三一六三三三○六

其在一九一六年七月后所借的,则有:

高公司借款五○○○○○○日元

芝加哥银行借款五五○○○○○美金

以上都系欧战以前所借。亦据《庚子赔款与中国外债》。从此以后,便入于专借日债时期了。其中纯粹为政治借款;或名为实业铁路借款,而实为政治借款的;据现在确实的调查,如下表:

济顺高徐四路借款二○○○○○○○日金

吉会铁路借款一○○○○○○○

参战借款二○○○○○○○

泰平公司军械借款

满蒙四铁路借款二○○○○○○○

电信借款二○○○○○○○

吉黑金矿森林借款三○○○○○○○

此外借款还很多,从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二○年,总额共有五六万万。除上列各欵以外,亦大部分流用于政治上。可参看刘彦《欧战期间中日交涉史》第六章第三节。

此外中国所欠外债,可参看《东方杂志》十九卷第五号《整理外债问题》。本书因限于篇幅,不能备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