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人士99个领导细节
1372100000076

第76章 批评有讲究

掌握批评的尺度

美国某公司有一位高级负责人,曾由于工作严重失误造成了5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为了此事,他心里十分紧张。许多人向董事长提出应把他革职查办,但董事长却认为一时的失败是企业家精神的“副产品”,如果能继续给他工作的机会,他的进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过未受过挫折的常人。

因为挫折对有进取心的人是最好的激励剂。第二天,董事长把这位高级负责人叫到办公室,通知他调任同等重要的新职。这位负责人十分吃惊:

“为什么没有把我开除或降职?”“若是那样做,岂不是在你身上白花了500万美元的学费?”后来,这位负责人用坚强的毅力和智慧为公司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属犯错误时,不少领导人对此的反应常常是凶狠的训斥甚至责骂。

这样做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既然错误已经犯了,就只能在如何减少错误的损害程度和避免重犯上下功夫,使错误成为通向成功之路的铺路石。批评是一门艺术,如何有效地利用它呢?

1.注意场合

批评时考虑时间、场合和机会。假设一位管理者带着部下到顾客那里去拜访,当管理者发现员工在言谈举止上存在问题时,就不能当着顾客的面提出批评。这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要用高明的谈话方法,把员工的缺点掩饰过去。当没有旁人的时候,在车上或回程的路上对员工提出批评,是较好的时机。

2.对事不对人

有人批评人时总是说:“从你做的这件事就能看出你这个人怎样?”

这是批评之大忌。批评时,只能针对事情,而不能针对个人的人格、品性,拿事来说人。

比如可以这样说:“小姜,根据往常的经验我知道,你不至于犯这种错误,是否有什么原因使你这次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这种气氛有助于使对方认识到领导不是在攻击他的自我,不是批评他这个人,而是批评他的某项工作或某件事情。领导把批评指向员工的活动,就无损于员工的整个自我形象,这样就把批评建立在友好的气氛中,使对方感到无拘无束,欣然接受批评。用这种方法,在指出他人错误的同时实际上夸奖了他,使他得以重新树立自我形象,因为领导的意思给员工的感觉是“领导的话说明我这个人还是不错的”。这样,员工心里就很清楚领导是信任他的,并期望他做得更好,这本身对于他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期望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

3.先赞扬,后忠告

批评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把对方压垮,不是整人,而是为了帮助他成长;不是去伤害他的感情,而是帮他把工作做得更好。

有的领导之所以善于运用批评,就是他们能采取先扬后抑的方式,比如:“小张,你的调整报告写得不错,你肯定下了不少功夫。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你要注意……”、“小李,自从你调到这个单位来之后,你表现不错,对你取得的成绩,我非常赞赏。就是有一点我觉得可以做得更好,我也相信你一定愿意改正的……”。如果对方需要得到忠告批评,要从赞扬其优点开始。这种方式就好像外科医生手术前用麻醉药一样,病人虽然有不舒服的感觉,但麻醉药却能消除痛苦。从赞扬开始,以忠告结束批评,问题也解决了,感情也没伤害到,真是奇妙的方法。

4.缩小批评的范围

人们犯错时,受不了的是大家对他群起而攻之,因为这伤害了他的自尊,他也许会承认错误,但无法接受这种批评方式,这将使他对领导、对同事充满敌意,一旦有机会,将以牙还牙。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批评取得效果,就决不能使别人反对自己。我们的目标是取得一些好的效果,或者使对方回到正确的航向上来,而不是去贬低他的自我。即使你的动机是最高尚的,是真心诚意的,也要记住,对方的感觉也在起作用。当其他人在场时,哪怕是最温和的方式也可能引起被批评者的怨恨,不论是否辩解,他已感到他在同事或朋友面前丢了面子。对于一些过失,只要他认识到错了,就没有必要当着全科室的人要求他做出公开检讨,而只要在你的办公室里,一个人面对面跟他谈,就足以使他反省了。任何具有上进心的人都不愿犯错误,从他个人角度来说也是如此,何况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他改进工作,而不是贬低他的人格。

5.不要新账旧账一起算

话说三遍淡如水。要想对一个已知的过错引起注意,一次提醒就足够了,批评两次完全没有必要,而三次就成了纠缠。如果你被引发提起过去不愉快的事,或改头换面地重谈过去已犯的错误,揭人疮疤,令人不舒服。除非他又重犯类似的错误,否则,无缘无故地挑刺儿,他就会认为老板对他抱有成见,或者别有用心。要记住批评目标:使这方面的工作得以改进,顺利地完成任务。一旦这种错误得到纠正和解决,就忘掉它。一次批评,一次提高。当对方接受批评、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时,他已经在新的起跑线上。

批评不是存款,时间越久,利息越多。总是翻阅别人的老账,唠叨个没完,于做事没有丝毫的帮助。批评别人时,宜“就事论事”,不要旧账新账一起算。在交谈结束时,说几句:“我相信你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诸如此类勉励的话,就会让人觉得这不是有意打击,而是变失败为成功之母,不失为一次有益的经验。这样想过之后,他会鼓起精神,更加踏实地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