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的资本:奥里森·马登成功学(大全集)
1375600000020

第20章 清除各种精神障碍(1)

怨憎、妒忌、恐惧、仇恨、偏激、烦恼、忧虑、迟疑、消沉、刻薄等恶劣的思想,会使人心情糟糕,进而失去自信心,找不到释放自己潜能的出口,甚至对人生充满绝望。这些恶劣的思想给人们带来了各种障碍,已经消耗了人们大半的精力,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须坚决抵制这些恶劣的思想,不断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成功者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而高尚人格的塑造则源自正确的思想。

所有积极健康的思想都会给自己带来意外之喜。将世界看做完美的所在,摒除一切精神障碍,你会发现在自己的思想发生改变的同时,全世界也发生了变化。

不要被烦恼束缚

人类在精神方面的进步,远没有物质方面的进步那样迅速。机器运转的效率提升总是远远快于民主、教育等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刚刚过去的几百年间,人类取得了大量的物质发明成果,可是在科学思维的进步过程中却屡遭挫败,损失惨重。

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未来世界中,一名优秀的医生仅仅具备高超的医术是不够的,他还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因为他的工作将分为两部分:治疗人们的身体伤患只是其中一部分,他还需要对人们的心理健康进行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正确的思想作引导,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否,总是与心灵健康直接挂钩,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

忧愁就像魔鬼一样,时时困扰着那些心态不够稳定的人。当你被这个魔鬼找上门时,便需要暂时停止手头的工作,认真思量一下自己的失误,为自己将来的行动制订完善的计划。人们有必要时常扪心自问:“为什么我要浪费掉一生之中最好的年华,终日庸庸碌碌,一事无成?为什么我要放任自己的时间白白浪费掉?为什么我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而要甘心做命运的奴隶?”善于思考的人,会在心里为自己规划崭新的人生,这类人能享受到旁人难以体会的幸福与满足。

童年时代是许多人共同怀念的阶段,原因就是在这个阶段,尚没有许多欲望在幼小的心灵之中扎根生长。当人们长大成人,便很难再感受到满足与快乐。这个时候,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铺天盖地砸在人们身上,各种各样的疑问都难以再找到答案。生命中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少得可怜,因为其中四分之三的时间都被别人占据了。可以说,成年后的大多数人往往对自己的命运无法掌控,难以自主。无数人终日忧心忡忡,害怕会有意外发生,害怕死亡会骤然降临。这种人的生活永远被巨大的阴影笼罩,工作上毫无建树不说,还未老先衰。

很多人都因为压力过大而烦恼重重。他们为了暂时逃避压力,不惜借助烟酒等进行自我麻痹,严重损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其实,让人类痛苦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自己的烦恼。因为害怕并厌倦自己的工作,所以产生了烦恼。对任何人而言,烦恼都是有害无益的。它不能给人们任何帮助,不能改善人们的现状,只能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无谓的损伤。人类因烦恼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很多人在面对自己的烦恼时束手无策。烦恼来自失望和痛苦,反过来,它又会制造更多的失望和痛苦。

成功永远不会眷顾那些终日愁眉苦脸的人。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那些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忧心,对自己的未来完全没有信心。这类人的一生都是残缺不全的,外人根本无法了解他们。

人们的潜能会被烦恼压制。如果一个人在处理烦恼的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精力,那么他还剩下多少精力发挥自己的才能?过多的烦恼只会浪费人们的精力,使其再无余力追求成功。除了浪费人们的精力和体力之外,烦恼还会把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毁灭殆尽。若是一家商店的所有店员都习惯每天从店里顺手牵羊,这种举动必会给商店也给店员自身带来很大的损失。商店所遭受的是物质损失,而店员们所遭受的则是精神损失。每次顺手牵羊,店员们都会感到良心上的不安。理智告诉他们应当洁身自好,但钱财的诱惑又让他们无法抗拒,这种矛盾使他们深陷烦恼之中。

烦恼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处在烦恼中的人们,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烦恼就好像在人们的血液里注入了毒素,不断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和灵魂。

一个被烦恼与忧愁控制的人,很难有所成就,而且很少有人会喜欢跟这样的人待在一起。在现实生活中,这类人往往会沦落成为孤家寡人。

人们天生愿意去接近那些生活得幸福快乐的人。没有人愿意与那些终日愁眉不展的人在一起,让自己也身陷烦恼之中。人们要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非让情绪控制自己,阻碍自己走向成功。人们应当时时刻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恶劣,都不要让自己陷入失望堕落的深渊。

烦恼会使人的心理和外表都过早地衰老。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容颜未老先衰,不是因为生活条件太差,常年要从事艰苦的劳动,而纯粹是因为烦恼的缘故。他们的生活被无尽的烦恼困扰,完全丧失了原本应有的快乐与轻松。这样的人,即使物质条件再好,也无法阻止自己快速衰老的步伐。我曾见过一些人,只是被烦恼纠缠了几周,便已生出丝丝白发,可见烦恼对容颜的摧毁有多么残酷。

为了青春常驻,一些女性常常会去光顾美容院。事实上,青春常驻的灵丹妙药就藏在她们自己身上。远离烦恼、保持愉悦,就是战胜衰老最好的药方。可惜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这一点,反而在为衰老烦恼的过程中,加快了自己衰老的步伐。

要想消除烦恼,保持心情愉悦很重要。别再对自己已经犯下的错误耿耿于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生活中好的方面。当然,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健康的体魄也非常重要。一个常年卧病在床的人,很难有愉悦的心情,自然会经常感到烦恼。强健的体魄能让人每天都精神焕发,胃口大开,这样的人很少能感受到烦恼。

当你的情绪极端失落,马上就有被烦恼攻城略地的危险时,自信和勇气将会给你战胜烦恼的强大力量。人们在受过这种专业训练之后,能够在几分钟的时间内轻而易举地摆脱忧愁的困扰。可惜,这一点大部分人都无法做到。他们完全无力对抗消沉悲观的情绪,并以积极乐观取而代之,只能困守在忧愁的城堡之中,做着无谓的挣扎与反抗。

已经陷入烦恼之中的人们也不用担心,只要你肯努力,完全可以摆脱烦恼的控制。让希望充满你的内心,将消沉、失落、彷徨从你心中驱逐出去,烦恼也将随之消失。

那些身体有伤病的人,若能一直坚信自己必将恢复健康,那么不管他们的身体多么差劲,都不会让自己的心理蒙上不健康的阴影。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会对他们的病情恢复大有帮助。要摆脱烦恼与忧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非常重要。

竭尽所能改善周围的环境,是一个令人们脱离苦闷忧愁的好方法。人们应当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管周围的环境怎样变幻,这种心态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如此一来,周围的人也会被这种积极乐观深深感染。当情绪陷入沮丧中时,要想摆脱这种沮丧,过多地怀念过去是不行的,将注意力更多地倾注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上,才是正确的方法。

克服恐惧心理

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思想情绪。人们的才能往往会因为恐惧而难以发挥:恐惧感会压抑人们的热忱与创造力,改变人们一贯的思维方式,并摧毁人们的自信心。恐惧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甚至将一个人的思想灵魂彻底毁灭。恐惧感的破坏力如此之大,所有人都应对其高度重视。

最近,一家出版社作了一项有关恐惧感的调查,结果发现在2500余名调查对象身上的恐惧类型高达7000余种。这些恐惧包括:对贫穷的恐惧、对失业的恐惧、对传染病的恐惧、对子女夭折的恐惧,等等。

不少人在面对未知的未来时,往往恐惧到无法自持的地步。他们完全不懂得怎样消除这种恐惧感,只能在恐惧的阴影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深感恐惧之人,通常都会过早地衰老。恐惧让他们深感绝望,时常觉得生无可恋。

很多人难以摆脱糟糕的情绪,只能终生在恐惧与焦虑之中苦苦挣扎。担忧与恐惧是人们追求和谐的最大障碍,并将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痛苦。可以说,人们对和谐的追求是一项要求颇高的艺术。

事实上,人类的绝大多数恐惧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是这种惯性的恐惧氛围却难以消除。严重者甚至可以将任何事都视为自己的恐惧对象:做生意担心赔钱,吃饭担心吃坏肚子,开窗担心吹风受凉,大声讲话担心隔墙有耳。这种人连仔细看清楚事实的勇气都没有,自以为是地沉浸在莫名其妙的恐惧之中。他们深陷在恐惧之中无法自拔,困难、贫穷、失败,甚至打雷闪电等自然现象都会使他们深感恐慌。

事实上,很多失败者完全有能力从失败的阴影中脱离出来。若是他们能够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脱恶劣情绪的困扰,重新积极高效地投身工作,便可以反败为胜。人类的恐惧感只是一种思想,并非真实的存在,但是这并不妨碍它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害。一旦陷入恐惧,再强大的人也会变成胆怯卑微的弱者。人们的理性会在恐惧之中消耗殆尽,完全失去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无论什么事都会成为其恐惧的源头。贫穷、饥饿、疾病、失业、灾害、破产等,都会引发巨大的恐惧,令人神智尽失,想象停滞,只觉所有人都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所有事情都在向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变。一个深陷恐惧无法自拔的人,势必走向绝望的毁灭之路。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恐惧永远都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不只是恐惧,所有胡思乱想的产物都可能会对人们造成损害。这一点,有经验的人都深有体会。它们往往会在不知不觉间便挡住了人们前进的道路。

近来,有医生声称,人们在深陷恐惧时,其情状便好比小舟面临洪水。人们的自信将在恐惧产生的刹那消亡,随即被绝望的黑暗笼罩,再难脱身。一个人没有理想固然可悲,但是如果其理想被恐惧挟持,岂非更加可悲?愚蠢的恐惧摧毁了无数人的前程,让他们兜兜转转一生,却始终无法接近成功。所有理智清醒的人都应认识到恐惧感的强大破坏力,想方设法消除自身的恐惧。

人们的烦恼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但恐惧却是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共同的烦恼。引起人们恐惧的因素五花八门,例如未知的将来,可能发生的意外,包括疾病、失业、贫穷、失败、战争、自然灾害等,人类注定的死亡结局,可能会失去爱人,等等。无数人在这些恐惧的折磨之中痛苦度日。

很多人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工作还没开始,就在不停地预测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们的思绪都被这项工作的细枝末节占据得满满的,神经过度紧张,从而导致失眠。这些人永远都在担忧将来之事,并将其视为不可能逾越的巨大障碍,所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巨大的恐慌与忧虑。

其实,人们所恐惧的事大多都不会发生,也就是说大多数人的恐惧完全是无谓的。人们为了这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自我折磨,实在是可笑又可怜!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总在做着无谓的担忧呢?那就要问问自己,是否每天都感觉身心俱疲,是否对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是时候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态度了。不少年轻妈妈因为终日忧心家人的安全而早生华发。她们总在担心会有意外发生在孩子身上,例如被人绑架,遭遇车祸,爬树时从树上掉下来,等等。要是孩子们因为有事耽搁了回家的时间,她们的担忧便会到达无以复加的地步。除了孩子,她们也在不停地为自己的丈夫忧心。每次丈夫回家不及时,她们便会担心丈夫出了车祸,现在已经被送去医院急救。生活对她们而言,充满忧虑与恐惧。这一类女性,何谈拥有幸福愉悦的生活?

深陷恐惧的人们通常无法找到自己恐惧的根本原因,只是一味地在痛苦中沉沦。他们不明白,让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丧失殆尽,变得越来越悲观、越来越消沉的罪魁祸首正是恐惧。一个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恐惧的人,很难有多么高的工作效率,取得多么优秀的工作成绩。充分的自由是美好生活的必需品,但恐惧感会不断蚕食我们的自由。被恐惧感控制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感觉束手束脚,毫无自由可言。

恐惧一旦入侵我们的灵魂,必将一发不可收拾。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坚决不给恐惧以可乘之机。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沉沦在恐惧的深渊之中,丧失了人生所有的自由与快乐。恐惧感使得他们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灵上,都遭受了不可弥补的巨大伤害。

比起人们恐惧的对象,在人们内心根深蒂固的恐惧思想本身更为可怕。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时常感到恐惧的人,将要在三个月后发表一个十分重要的演讲。那么在这漫长的三个月的准备过程中,他必将饱受恐惧感的折磨。在恐惧感的驱使下,他会做出一些在旁人看来难以理解的举动,比如计算从现在开始距离演讲还有多少天,多少小时,甚至精确到多少秒。维克多·雨果曾形容这种折磨为“行刑前的最后几小时”,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诸如逛公园等娱乐活动,都让他提不起兴致。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只要一想到将要面对的演讲,他便会深陷恐惧之中,无计可施。充斥在他脑海中的,全是演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意外。演讲还没开始,他已完全肯定自己不可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他坚信在演讲过程中自己根本不可能发挥出真正的实力。他还会进一步想到失败后的结果,肯定会使亲朋好友蒙羞。他所有的斗志与勇气就在这样胡思乱想的过程中慢慢磨蚀殆尽。如不及时终止这些念头,最终想象会变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演讲本身所造成的困难已在其次,最折磨人的是在等待的过程中因为胡思乱想而造成的焦虑与恐慌。即使一个人还没有真正失败,单单只是设想失败会带来的后果,已足以令他感受到同等的痛苦。当恐惧感入侵人们的思想之时,才是真正的失败到来之际。被现实击垮固然可悲,但被完全不必要的精神重负压垮,岂非更加不值?

人类由于恐惧造成的巨大损失,已经无法用数字衡量。恐惧的破坏力极为强大,无数人的斗志与勇气,希望与意志,都在恐惧中消亡。许多原本可以取得的成功,皆因恐惧而无法实现。人们的才能因为恐惧而得不到尽情发挥,强大的想象力也因为恐惧被紧紧束缚了翅膀,美好的理想更因为恐惧而早早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