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之死(大全集)
1375900000051

第51章 天妒英才——世界文坛巨匠之死(3)

在190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铁蹄》中,杰克·伦敦用明确的词句,叙述过资本主义的崩溃。不过,在《铁蹄》的结尾部分,并未表明无产阶级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实现,社会仍然受制于残忍的独裁者。然而,在他《铁蹄》之后发表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中,人们发现,被公认为杰克·伦敦化身的主人公马丁之所以未信奉或把希望寄托于社会主义理想上,可能与杰克·伦敦本人对社会主义革命的信心日渐动摇有关。他逐渐对社会主义活动不大积极,并终于脱离了社会主义组织。他怀有的“天生自然,任万物竞争淘汰的哲学思想”,与长篇小说《海狼》中的那个专事掠夺而又专横的船长伍尔夫·拉尔圣近似,而与《铁蹄》中的那位满怀热忱的社会主义领袖欧涅斯特·伊夫哈特的思想相去甚远。他的女儿琼安·伦敦在自己的传记中认为,她父亲在《马丁·伊登》中写下了自己的讣闻。这或许道出了真情。杰克·伦敦不仅对社会主义活动失去了积极参加的兴趣,并对作家的成功逐渐觉得虚幻缥缈。

杰克·伦敦的思想和情绪的发展又是相当复杂的,弗兰克林也充分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他认为,杰克·伦敦最后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是他复杂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弗兰克林在评论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时,对此同样作了较为详细的考查:《马丁·伊登》的创作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伦敦思想发展的迂回曲折。杰克·伦敦在这部小说即将杀青之际,还没有决定如何结尾,可是后来他的小说却出现了一个出奇不意的结局:主人公马丁·伊登自杀了。弗兰克林认为,杰克·伦敦一再坚持让其书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自杀是作者思想发展的必然结局;而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或许有其本身的苦衷。

从这些见解来看,杰克·伦敦一生的坎坷经历,再加上身染重病,似乎是导致他最终自我毁灭的原因了。然而,从他毕生的创作成果来看,又与其悲剧结局十分矛盾。弗兰克林说:“他死后留下来的书共有50本。都是他炽烈的精神与惊人的精力的结晶。”这些书中最好的一部,仍然是《马丁·伊登》。尽管这本书也不例外地有其缺点,如结构不甚匀称,若干地方用词拙劣,而且有时语调极其伤感,但它与其他许多书一样,仍然具有其巨大力量。

在这本书中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他们的性格都刻画得很生动。

作者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价值观念的冲突也提出了新颖的见解。当然,这本书也确实详细地描述了一个过于神经质的人的经历。就这点而言,杰克·伦敦的作品,在批判病态的社会方面,又给人一种相当现代化的感觉。

除此而外,在他的《马丁·伊登》等书中,也不乏生趣盎然、淋漓尽至的描绘。这一切不是与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最后悲剧发生十分矛盾吗?因此,杰克·伦敦的自杀确实使人不得其解。然而,无论杰克·伦敦自杀的真相如何,他所留下的著作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诗人叶赛宁是死于“殉情”吗

苏联著名抒情诗人谢尔盖·叶赛宁的结局是极具悲剧性的。1925年12月27日深夜,叶赛宁自缢在列宁格勒的安格列捷尔旅馆,以《生存不比死亡新鲜》一诗而告终。生前,他曾被誉为“天才的农民诗人”“大自然的歌手”“俄罗斯的天才”。然而,这样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诗人竟在自己处于创作巅峰状态时“自杀”身亡,结束了辉煌而复杂的创作生涯,年仅30岁。高尔基称他的死是“最令人难过的悲剧之一”。人们在痛惜之余,都在询问:究竟是什么原因,最终使诗人走上了自我毁灭的绝路?一般人自杀的死因,不外乎环境的困顿痛苦和心灵敏感脆弱两种,但作家、诗人自杀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的因病魔缠身,有的苦于情感问题,也有的出于一时的艺术上的冲动等,动机各异。那么,叶赛宁是出于什么动机自杀的呢?这至今仍是个谜。

有人认为,叶赛宁的爱情悲剧是导致他自杀的根本原因。的确,诗人的爱情生活是相当不幸的。1921年11月7日,诗人和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初次见面后,便一见倾心,迅速陷入热恋之中。不久,两人正式同居。1922年5月10日,在办理完结婚登记后,两人踏上了去欧美的旅途,开始了正式的“蜜月旅行”。但是,由于在国外的旅行生活中显示出来的各方面的严重差异,使两人为时不久的爱情和婚姻面临着危机。尽管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艺术语言这个基础,可在出身、教育、年龄、性格等方面都差距甚远,两人在性格上明显缺乏和谐一致,加上他们还有一个很严重的语言障碍,思想感情便得不到及时而充分的交流,分手将是不可避免的。1922年秋,两人返回莫科科不久,就友好地分手了。随后,诗人重新回到旧情人别尼斯拉夫斯卡娅身边。多情而善良的姑娘原谅了诗人,她又像过去那样将自己的爱无私地献给了叶赛宁。令人遗憾的是,再次结合后产生的和谐与安宁仍然没能保持下去。不久,这位多情的诗人又跌入了另一纷乱的爱情旋涡,使他在自己的悲剧中又向前走了一步。1925年3月,诗人遇见了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容貌出众的安德列夫娜。诗人立即被其容貌举止吸引住了,再也无法掩饰对她的好感,诗人那本来就易于冲动并且常常表现出爱情狂热的心灵,自认识了安德列夫娜,又失去了平衡。9月,两人正式结婚,诗人搬进了那豪华而又古香的宽大住宅里。令诗人大失所望的是,婚后生活并不像原来设计的那样美满。安德列夫娜虽然出身名门,天资出众,但她既缺乏同诗人相匹配的艺术才识和见解,也没有别尼斯拉夫斯卡娅的那种温情。到这时,诗人才真正感到当初别尼斯拉夫斯卡娅的重要和可贵,他深深地感到实在有愧于她。然而,他又没有勇气再一次回到她的身旁,以取得她的宽恕。在万般痛苦的情况下,敏感的诗人终于走上了绝路,他要用死来报答心目中真正的情人。可见,叶赛宁是“殉情”而死的。

不少学者指出,上述观点未免过于简单化了,叶赛宁实际上是患精神抑郁症而自杀的。当年诗人死后,苏联的官方讣告曾说过:“叶赛宁是由于精神忧郁、心理平衡失调,于绝望中自缢而死的。”苏联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科学家若·麦德维杰夫在《谁是疯子》一书中,明确指出:“叶赛宁、法捷耶夫、海明威、杰克·伦敦及其他不少受到尊敬的优秀人物,都是在处于心理抑郁状态期间用自杀结束其生命的。”据当时的史料记载:随着心境失调,叶赛宁的性格愈来愈暴躁,到后来竟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显得喜怒无常。经医院检查,医生认为他已患有严重的精神抑郁症。从叶赛宁的诗歌创作实践来看,特别是到了后期,诗人已陷入了色情颓废诗歌的泥坑,集中反映了他精神上的极度颓唐和创作上的严重危机。不少诗歌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孤独而忧伤的情绪,成为以情绪颓废、放荡不羁、玩世不恭标志的“叶赛宁性格”这一专有名词产生的口实。后来,他的诗在苏联国内曾禁止出版与翻印。有的人还说他因十月革命扑灭了他的个人主义的幻想,而选择了结束自己生命的道路。其实,叶赛宁的自杀是他一生矛盾重重而又无法排解的产物。叶赛宁的忧郁、悲伤主要源出于他的气质,以及他对于农村原始的、自然风光的眷恋。强烈而固执的小农意识和田园牧歌式的忧伤,是导致他厌世自杀的主要原因。

不管是死于爱情悲剧说还是死于精神抑郁症说,两者都以承认叶赛宁的自杀为前提。在苏联国内,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人对诗人系“自杀”一说提出过疑问。但近年来,有人对传统的说法大胆地提出了挑战,认为叶赛宁的“自杀”结论值得怀疑。在对“自杀”说持怀疑观点的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叶甫盖尼·切尔诺斯维托夫先生。

切尔诺斯维托夫是苏联著名的法医、精神病专家、全苏联哲学学会的学术秘书,曾长期从事叶赛宁死因的研究。因此,他的看法有一定的权威性。

他对“自杀”说持否定意见的证据是:

(1)说叶赛宁是因精神忧郁、心理平衡失调而自杀是毫无根据的。经对诗人的精神状况、神经功能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叶赛宁是个精神状况理想、神经非常健全的人。

(2)通过研究有关照片,还会发现疑点。诗人死后,苏联国内外报刊都以显著标题和大幅版面作了报道,并登载了诗人死亡的照片。从所有国外报纸登载的照片上都能清晰地看出,死者的额头和鼻梁上有一块很大的凹痕,这显然是被猛击所致。另外,从照片上还可看出一条横向抓痕,按规律,它是纵向的才与自缢的情况相符。这说明,诗人实际上是被来自身后的绳索勒死的。

如果“谋杀”说成立的话,那么,谁是谋杀诗人的凶手呢?为什么要对诗人下毒手?这些又将成为一个新的历史疑案。

马雅可夫斯基为什么会开枪自杀

马雅可夫斯基自杀了,死得那么突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悲剧发生在1930年4月14日上午10时15分。坐落在莫斯科市中心的卢比扬卡大楼内各个办公室里一派忙碌景象。突然,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住的那间屋子里响起了一声尖厉的枪声。

枪声震惊了整个大楼。惊慌失措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推门一看,诗人已卧倒在血泊之中,旁边丢着一支手枪。致命的子弹穿透了心脏,一切抢救均告无效,才华横溢的诗人已经停止了呼吸。经多方检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诗人是自杀的。一位极富才气的苏联当代诗人,曾被斯大林赞许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自杀了,而且是生气勃勃、曾经为生活热情歌唱过的马雅可夫斯基!这一悲剧震动了苏联文坛和社会各界,也震动了国际社会。人们在震惊之余,感到纳闷的是:像马雅可夫斯基那样平生追求进步,参加过地下斗争,坐过牢,经受过革命考验,并且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著成就的革命诗人,居然会走上自杀的绝路!为什么这颗当代诗歌的太阳正在中午当顶的时候却自己突然沉落下去了呢?马雅可夫斯基自杀的原因和动机,引起了人们尤其是中外学者、文学史家的极大关注,并从各自的渠道、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马雅可夫斯基的自杀原因错综复杂,但爱情上的逆境、数次爱情波折是主要原因。他在其遗书《致大家》的信中,也说明他是由于个人原因而自杀的。诗人在遗书中曾提到“爱情之舟”,还多次提到莉丽亚。波朗斯卡娅·莉丽亚是勃里克之妻,勃里克同诗人关系密切,而莉丽亚同诗人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她在诗人死后曾公布过诗人从1917年9月到1930年3月给她的125封信和电报以及一些生活照片。她说:“我和马雅可夫斯基生活了15年——从1915年到他逝世。勃里克是我的第一个丈夫,我们是1912年结婚的。当我告诉他说,马雅可夫斯基和我相爱时,我们大家都决定永不分离。就这样,我和马雅可夫斯基在一起——既是精神方面在一起,更多的也是居住方面在一起——过着我们的生活。”

“爱情之舟”指的是1925年去法国的俄罗斯姑娘雅可芙列娃。1928年诗人在巴黎和她结识并相恋。他曾动员她回苏联结婚,但却遭到拒绝。诗人回莫斯科后,仍不断给她写信,据公布的材料统计,从1928年12月27日至1929年10月5日之间,诗人给雅可芙列娃写了7封信、拍了25封电报。而雅可芙列娃虽然拒绝了诗人的求婚,但也给诗人写了不少信,可诗人竟没有收到。原因是勃里克夫妇与苏联国家保安机关有联系,他们奉命监视诗人,并帮助保安机关窃走了雅可芙列娃的来信。

1929年,诗人决心再去巴黎向姑娘求婚,可是受到勃里克和保安部门的阻挠,未能成行。结果雅可芙列娃嫁给了一个法国人,这对诗人是个很沉重的打击。至于莉丽亚,是个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年轻演员,诗人死之前与她相识并爱上了她。但她并不理解诗人的处境和心情,使诗人感到十分痛苦。在遭受了一连串的爱情波折后,终使诗人走上了绝路。

(2)有的学者认为,马雅可夫斯基是死于“口号之争”。人们在清理诗人的遗物时,发现了诗人留下的一份遗书,日期是1930年4月12日,即诗人自杀前两天写的。像任何一个自杀者一样,这份遗书成了探索诗人自杀原因的珍贵资料。在遗书的最后一段,诗人写道:“请你们告诉叶尔米洛夫,把那口号去掉了——实在遗憾,本来应该是对骂到底的。”这表明,对这件事诗人到死仍觉得“遗憾”。

关于“口号”的争论,是由诗人为演出自己的讽刺诗剧《澡堂》而写的一组口号引起的,其中有一条指名批评了遗书中曾提到过的叶尔米洛夫。叶是苏联文学批评家和研究家,当时曾任“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的书记。诗人那条口号是这样写的:“一下子无法把所有的官僚主义者都洗清。因为澡堂和肥皂都不够用。另外,还有叶尔米洛夫这类批评家的笔给官僚主义者们帮闲出主意。”这条诗人自己觉得很满意的口号,后来被“拉普”一些领导删掉了。为表示抗议,诗人便自杀而死。

(3)不少苏联和中国学者、专家认为:马雅可夫斯基之死,主要原因与20世纪20年代苏联文坛的斗争相关。马雅可夫斯基是位革命诗人,列宁对他十分器重;可是,在20年代复杂的苏联文坛上,却遭到诽谤和攻讦。托派(托洛斯基派)反对他,唯美派反对他,官僚主义者不喜欢他。对诗人攻击得最凶,对他的心灵创伤最重的是“拉普”和“瓦普”(全俄无产阶级作家同盟)中的宗派集团、托派分子。他们一方面百般挑剔和贬低诗人的作品,不断地对诗人进行公开的人身攻击,称诗人不是无产阶级诗人,并利用他们控制的文艺阵地,辱骂诗人是“小资产阶级的浪漫诗人,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在诗人加入“拉普”问题上百般借故刁难和打击,不让这位富有才华的著名诗人进入“拉普”领导班子,甚至连1930年2月8日召开的“拉普”代表大会,也没有让诗人进入理事会。

1930年前后,是马雅可夫斯基一生中最艰难、最痛苦的时刻。其时,诗人已心力交瘁,情绪低落,心境已完全失去平衡。在这关键时刻,诗人偏又连续遭到意外且又是致命的打击,造成了诗人开枪自杀的直接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