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1377700000054

第54章 平静面对生活的压力(1)

有一方自己的天地该多好啊,可是买一套三居室的话,月供压力太大。还是买小一点更现实,就二居室吧……退一步,就给自己减了压。

●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说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从原始社会开始,压力就存在于人的生活之中,寻找食物、寻找住所、寻求安全以及寻找配偶繁衍后代。总之,要生存下去。在现代社会中,压力与基本的生存手段关系减少了,而与社会的成功、与对极大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评判、与满足自己或他人的愿望紧密相关。

压力似乎是人类状况如此自然的一部分,以至于如果缺了它,人类自己还要创造出压力。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有时我们宁愿承担心理压力也要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分钟去做。不只是对那些令人不快的、不想去做的事情是如此,即使对那些我们愿意去做,有必要去做,做完后感到充实、感到有价值的事也同样如此。我们之中许多人似乎只有在经历这种压力时工作才能完成得更出色。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喜欢把别人置于压力之下。这样看来,压力在生活中难免存在。

在牵涉到“技能”的问题,本身就是压力的来源。比方说,假设老板规定今天无论如何要完成某份稿件的排版工作,那么有的打字员就会急得浑身是汗;但对身经百战的人来说,却是小事一桩,甚至还可以边打边喝咖啡呢。简单地说,你紧张的程度与功力的高低呈反比,对付这种压力的方法是提高技能。

这种问题很单纯,我们比较关心的是那些因“不明原因”所导致的压力,这也是对症下药的第一步。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压力有多种来源。

有些人把某件心智或体能活动的成绩看得很重。一般而言,这牵涉到的多半只是技术层面,因此,并不难克服。典型的例子很多,像是开车、打网球、在公开场合演讲等。

还有面临了性命攸关课题所产生的压力,比如车祸、暴乱、战争,或是遇劫等紧急状况。别忘了,所谓“危险”的定义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有人敢只身探鬼屋,而有的人连打雷都怕。

另一个极端是“日子太好过了”,让你在烦闷之余,实在谈不上什么成就感。最好的例子就是那些过着千篇一律生活的上班族,相同的琐碎业务或是机械化的制式动作会让他们有窒息感,觉得自己的才能完全被埋没了,只是在混吃等死而已。

●不要让压力打垮你自己

当你觉得面对压力,你的身体会作出反应。它们促进身体对面临的挑战作出响应,或坚守阵地,或发动反击,或迅速战略性撤退。这种反应不是我们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有意识地支配的。它是无意识的,就像我们的身体对食物的消化一样,人体能够根据需要作出反应,用不着我们告诉它该怎样做。

在这种反应过程中,身体内部每个部分都处于临战状态。然而问题在于,如果无限制地任其发展,那么每一件都能损坏我们的身体。因为它们生性就只做快速敏捷的反应,一旦紧急情况消失便立即关闭反应系统,否则,就会产生副作用。人体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已经能以动员和解散的方法对付外界的威胁。然而,当今社会常常既不允许我们用打或撤的办法去对付所面临的压力,又不消除这些压力以使我们得到松弛,身体就受到影响。

看看身体对压力反应的主要方面及其承受压力过久所受到的损害,无疑对我们有帮助。

让我们来设想你总是家中晚上第一个下班回家的人。一天晚上,你跟平时一样回到家,走进一所刚住不久的房子。突然踢踢踏踏的脚步声从楼上传来,随即,脚步声开始走下楼梯。刹那间,自动反应系统开启,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促使你做好准备:或者同来犯者战斗,或者尽快撒腿跑出去。可是不一会儿,脚步声转下楼梯,结果来人是你的妻子(丈夫)。原来是她(他)的工作时间出人意料地有了变动,今后将提前一小时到家。第二天晚上,当你步及那幢房子听到同样的脚步声时,就会在作出反应之前关闭自动反应系统,并向它保证这个脚步声不是威胁,而是受欢迎的声音。这个例子说明了一点,外界因素是两种情形下的同一种东西,所不同的只是你对它的心理解释。正是这种认知评价激发或没能激发自动反应。你通常不是直接选择反应的,也不是指示肾上腺、甲状腺、肝脏或其他组织开始工作的。如果我们的生活面临一定程度的压力,有助于我们的心理成熟,增加生活情趣,激发我们奋进,有助于我们更敏捷地思考,因为有了特定的能够实现的人生目标。然而,如果压力超过最大程度,就会使我们心力衰竭,行为混乱。由于目标意义减少,并且毫无希望、难以实现,使我们感到自己是无用之人,毫无价值。如果反应持续太长,就会造成危害,使人垮掉。

人在面临压力需要作出认知评价时,常常会出现一个停顿,一旦作出评价,便会有反抗压力阶段,如果拖延时间超出,紧接着就会是精疲力竭阶段。处于反抗阶段时心理作用会加强,从反抗到衰竭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一旦衰竭,心理功能就彻底停止作用。

就压力的有益或有害的心理影响而言,当然有害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

长期承受巨大压力的人难以保持聚精会神,观察能力减小,经常遗忘正在思考或谈论的事情,甚至刚进行一半就中断了。他们的记忆范围缩小,对非常熟悉的事物的记忆力和辨别能力下降,实际的反应速度减小;弥补的尝试可能导致莽撞的决策。这样,他们在处理和认知事物时错误百出,做出的决策令人怀疑,头脑没有能力准确地估价现存的条件并预料未来的后果。对现实的判断缺少效率,客观公平的评判能力降低,思维模式变得混乱无章,使肌肉放松、感觉良好的能力以及抛却烦恼和焦虑的能力下降,幻想并加大压力所带来的病痛,健康快乐的感觉消失殆尽。

他们精神萎靡不振,有一种不能对外界事物或内心世界产生影响的感觉产生,人生目标已荡然无存,兴趣爱好成了过眼云烟。这些反面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即使在遭受最大程度的压力时,也很少有人表露全部症状。严重的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但这些症状表明了压力对你的影响。倘若你认识到自己身上有任何上述症状,你在受压力的侵害,都将是一个危险信号。我们面临压力时如果听任自己堆积烦恼,积存忧虑,再去污染别人的情绪,那就是在破坏自己的人生,损害自己的处境。这种破坏和损害往往是严重的,多方面的,并带有连锁反应,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许多人事的变化,都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和压力。情绪反应不仅要通过心理状态而且要通过生理状态的广泛波动实现。但是当这些精神刺激因素超过人的承受限度,或长期反复刺激,便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失调,导致内脏功能紊乱,因而发生疾病。

在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使人颓丧、患病和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情绪和恶劣心境。相反,心理平衡,笑对人生,特别有利于身心健康。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使我们的情绪陷入低潮,情感受到损失和折磨。不良的情绪必然会损害人际关系,使我们失去一些机遇。

我们应该明白,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复杂的。可为什么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却会出现“要么极好,要么极坏”的极端呢这是因为人们常常被潜伏在心中的偏激情绪所左右。情绪往往是人们待人处世的一副有色眼镜,使人难以实事求是,恰当看待。

在处理压力时,如果心绪不佳,被自己的一时情绪所支配,就很容易失掉一个又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们不能被偏激的情绪所支配而决定取舍,本来是一件应该去做的好事,却因一时对它看不惯而放弃了它;而对本来不该参与的坏事,却因一时的好感和冲动盲目地投身其中,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个人的敌意来自他那灰暗的心理和对别人的不信任,一个心理灰暗的人即使他并不清楚别人在想什么,他也会在那里怀疑别人怀着不良动机。这一连串恼怒、怀疑和报复的连锁心理反应,很容易使人昏头涨脑、失控发疯、说蠢话、办蠢事。一个情绪糟糕的人,往往会觉得一切都糟糕,即使遇到了好事和良机的预兆,没有压力也感到有压力而使自己躲避起来,或者拒之门外,一脚踢开。所以,不良情绪是一种危害,就是容易把事情弄颠倒,失去难得的机遇。一般来说,人们在情绪不稳定时其判断力是靠不住的。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做出重要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总是生活在矛盾的世界中,心理平衡时常有被打破的可能,一旦打破,就有可能连续出错,根本无法去拥有良好的生活状态。记住,控制自己的情绪,正视压力的影响,不要让压力打垮你。

●认识压力下的真实自我

有时,我们会对身边的某个人产生一种崇尚的感觉,并去模仿他,渴望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就具有了与众不同的一分秉性,每个人的人生使命就是要成为他自己。这才是顺其因缘,强求不得。生命是属于你的,只有你才有权支配属于你生命所有的一切。如果你要感觉成功的快乐和称心如意的人生,你想抛开压力,那么,你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认识你自己,而不是让别人认识你。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大家都知道。因此还是值得珍惜的,但是否每个人都能做到,你尝试着问自己:“如果我只有一年可活,我应该如何来过这些有限的时间我仍会和现在一样地安心生活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说明你选择的生活目标确实是你自己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快醒来吧,亲爱的朋友,时钟滴滴答答地走着,你所剩下的日子,仅是一个数字——它会耗尽的。至少,你没有充分地享受你的生活。

有人说:“我讨厌这份工作,但是我必须靠它为生。”这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可担负这项工作,那么,你也可以在你较喜欢的工作上展露才华。如果你真的讨厌你的工作。至少,你可以换一个你比较喜欢的方式来做你现任的工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能浪费在做讨厌的事情上面,试想,你不喜欢这项工作,好时光花在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上;试想,你不喜欢这项工作,却必须为它一大早就起床,辛劳与奔波,即使它能替你解决衣食住行,又有何乐趣不要浪费掉自己惟一的生命,做你自己,选择你真正想要的目标。做好你自己,不要盲目追随众人。人就像某些喜欢群居的动物一样喜欢追随众人。每个人或多或少、或自知或不自知地有随大流的倾向。问题是你不能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追随众人,尤其不能稀里糊涂地追随众人。重要的是做你自己,做回自己的角色,才能得心应手、压力全无。

人们喜欢对所谓的“成功者”进行模仿,以期也获得成功。殊不知,如果这些人也像别人一样地随大流、凑热闹,那么,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了。不盲目追随众人,坚持做真实的自己,按自己的选择行动,这是他们成功的诀窍。

做你自己,你就是一座金矿!在做事之前先要认清自己,找准你所处的位置、所拥有的能力和知识及重新审视你的心理风貌,以便对症下药,发掘出自身无穷的潜力。那样,你就不会有自己不喜欢却偏要做一些事情的压力了。

能力是人们做好工作、迈向成功的基本保证。心理学家认为,能力是适应环境的产物。面对变化着的环境,我们的能力也要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环境中生存,才不会有很大的压力。认识我们的现有能力,分析其是否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就显得很必要了。

要知道意愿所指并不一定是能力所及。有时候你想干的不一定是你能力所能承担的行当。能力与意愿不匹配的事是时有发生的。人都有所长,也都有所缺。以己之短立于世,压力油然而生,失败在所难免。

在众多的机会和选择面前,要有一个冷静的态度。在做出重大抉择之时,要通过科学的分析,不能不顾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什么时髦就去干什么;也不能什么赚钱多,什么获利丰厚就去干什么;分析自己的能力,找出其优势所在,一往情深地执著追求,无论选择什么行当你都成功。

现代社会是高速度、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结合,这必然产生高压的后果。你的心理活动的节奏能否跟上时代的节拍,是否具有参与竞争的心理承受力当挫折频频发生时,你的挫折耐受力如何强者要具有独立性,你的依赖心理是否能得到克服总之,一句话你的抗压能力如何。这是你必须要清楚认知的。

尝试着认识自己吧。对自己的智力状况、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兴趣、社会关系等有个了解,形成清晰印象有助于排除由盲目、无知而形成的压力。

托尔斯泰的青年时代曾有过一段放荡生涯,逃学、赌博。后来他醒悟了,决心改邪归正。但从何入手呢托尔斯泰在分析自己时,找出8条缺点:缺乏刚毅力;自己欺骗自己;有少年轻浮之风;不谦逊;脾气太躁;生活太放纵;模仿性强;缺乏反省。然后他根据自我分析得来的信息,逐条加以改正、控制,行动也没了什么压力,终于成为一位声誉卓著的世界文豪。

认识压力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把握自己不被压力困住。那么如何认识自己以使我们的认知评价有希望影响对压力的反应。作出正确的认知评价有助于我们以更切实际、更有成效的方法进行思维,我们便可以对需要在什么地方,采取什么方法作出决断,并成功地加以贯彻执行。

认识了真实的自己,从客观角度出发定义自己,所设立的目标也就越接近自己的能力。你拥有了别人无法拥有的东西,就要下定决心做好自己,这样才能活出真实的自我,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即使在最感觉压力的日子里,也有无数的毫无压力之事。事实上,不幸的时刻在数量上相对来讲是极少的,问题是我们无法摆脱它们,只是任凭它们占扰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已经到了失掉机会享受更美好时光的程度了——美好的时光可以迅速使人振奋、使人轻松、使人在遭到下一个压力时有能力投入战斗。从一种体验完全转向另一种体验,去欣赏活着的每一时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和尚同行前往另一座寺庙,他们是师徒二人。途中遇到一条河,河水浑浊,咆哮不止。河边站着一位姑娘,害怕被汹涌的河水卷走,正望河兴叹,不敢迈足。师傅一语未发,径直走到姑娘身边,弯腰抱起她,扛在肩上,涉水过了河。放下姑娘后,与她道别,然后继续赶路。徒弟很奇怪,按捺不住,问道:“师傅,我们出家人不是不近女色的吗你怎么能抱起她而且还把她扛在肩上呢”

“啊,”师傅说:“你还在想呢。我一过河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抱着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