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习强人与头脑强人(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1377800000031

第31章 终身学习要具备的个体素质(1)

哈佛商学院挑选学员的一项条件是学员要像一个“斯巴达加战士”那样勇敢无畏,那样勇于接受人生的挑战,在人生的洪流中奋勇搏击并取得成功。

▲自律

把人的心智想象成是一座贮存人潜在力量的贮存库,一个人现在应学习从库中释放适当数量的力量,并将它导引到正确方向,这就是自律的本质。

一个人能达到自律要求后,在其他原则方面必然也会有所进步。自律要求自我认识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评估。同样的,如果缺乏自律功夫,其他原理也无法真正付诸行动。自律是一条管道,而一个人为了达到成功目标,所必须表现出来的所有个人力量,都会流经这个管道。大多数的人都是先行动再思考行动的后果,自律则要求相反的程序:人们将学习“谋定而后动”。

学习这种程序的主要方法,就是控制人的情绪。我们来认识一下14种主要的情绪:

七种消极情绪为:

1.恐惧

2.仇恨

3.愤怒

4.贪婪

5.嫉妒

6.报复

7.迷信

七种积极情绪为:

1.爱

2.性

3.希望

4.信心

5.同情

6.乐观

7.忠诚

所有这些情绪都是一种心理状态,所以也是能掌控的对象。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不能控制那些消极情绪,会造成多么大的危险。同样地,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控制那些积极情绪的话,它们也会造成破坏性的结果。

隐藏在这些情绪里的,是具有爆炸威力的力量。如果人能适当地控制这股力量,它就可能使人获得成就;但如果任由它自行奔放,它就可能把人扔到失败的深渊之中,使人头破血流。所以必须用个人判断力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期个人的热忱和欲望不致脱离自己的智慧范围成为脱缰野马。换句话说,必须约束自己,以使得自己前进的推动力永远受到控制,而且会被导引到正确的管道中。

自律要求以个人的理性来平衡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在做决定之前,应学习兼顾自己的感情和理性。有时甚至应该排除所有情绪,而只接受理性的一面。

一个人必须控制并导引自己的情绪而非摧毁它,况且摧毁情绪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情绪就像河流一样,自己可以筑一道堤防把它挡起来,并在控制和导引之下排放它,但却不能永远抑制它,否则那道堤防迟早会崩溃,并造成大灾难。

人的消极心态同样也可被控制和导引,积极心态和自律可去除其中有害的部分,而使这些消极心态能为目标贡献力量。有的时候恐惧和生气会激发出更彻底的行动,但是在一个人释放消极情绪(以及积极情绪)之前务必要让自己的理性为它们做一番检验,缺乏理性的情绪必然是一位可怕的敌人。

是什么力量使得情绪和理性之间能够达到平衡,从而使人的头脑永远保持冷静呢?是意志力或自尊心。自律会教导人的意志力作为理性和情绪的后盾,并强化二者的表现强度。

你的感情和理智都需要一位主宰,而在人的自尊心里就可发现这个主宰,然而只有人在发挥自律精神时,自尊心才会扮演好这个角色,如果没有了自律,人的理智和感情便会随心所欲地进行战争,战争结果当然是人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在终身学习计划中,自律无疑是一个人目标达成的保证,而自律因其本质是与内心的斗争,故显得十分艰难,只有那些能战胜自己的惰性及坏情绪,将自律上升成自身的一种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将终身学习进行到底。

▲不断自我反省

所谓“反省”就是反过身来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看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

为什么要反省?

因为学习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要让自己臻于完美,就要时时处处自我反省。年轻人缺乏社会阅历,常会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年轻人所做的一切,有时候别人会提醒他,但绝大部分人是看到你做错事、说错话、得罪人时都不会说,因此他必须通过反省的方法去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

反省些什么呢?反省那些对学习有用的事吧!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反省今天所做的事,是否有不适当之处,怎样做才会更好。

个人反省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反省到目前为止我做的事使自己有无进步,时间有无浪费,目标完成了多少。

反省的好处则在于——可以修正自己的作为和方向,可以修正作为来使自己进步。

当然,那些不反省的人也不一定会失败。因为,一个人的成败和个人先天条件、后天训练以及机会都有关系。天底下就有从不反省自己,但却飞黄腾达的人。很多伟人都有反省的习惯,因为唯有反省,才不会迷失,才不会做错事。反省格外重要,要想取得快速成长,就应该把“反省”当成每天的功课。

事实上,反省无处不在,完全不必拘泥于任何形式。一个人可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反省,也可在散步运动或自己独处的时候反省。总之,把要反省的时间安排在心境平静的时候——湖面平静才能映现人的倒影,心境平静才能映现一个人今天所做的一切。

▲容忍学习中挫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曾在一群小学生身上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每个孩子发一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说他有事要离开一会。他希望孩子们都不要吃掉那块软糖,他允诺说:假如你们能将这些软糖留到我办完事情回来,我会再奖励给你们两块软糖。然后他出去了。寂寞的孩子们守着那块诱人的软糖等啊等,终于有人熬不住了,吃掉了那块软糖。接着,又有人做了同样的事……20分钟后,米歇尔回来了。他履行诺言,奖励没有吃掉糖的孩子每人两块糖。多年以后,他发现,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大多一事无成,而日后创出一番业绩的全都是当年那些愿意等待的孩子。

不要急于马上在学习中尝到奖赏,不要苦于自己还没有显著提高知识水平。如果有人想让自己有一个明亮的明天,那他就应该在工作中,学习中学会观察,学会磨练,只有在这种考验中,他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他的水平才能得到发挥。如果一个人已经对自己的学习计划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已经对它的运作有了十足的把握,那他离成功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在一个人还不成熟的时候,在他感到自己的知识还比较欠缺的时候,不妨把抱怨先收起来,努力积蓄自己的能量,等到机会到来的时候,他就能让自己在发挥才能的过程中闪出耀眼的光彩。

许多年以前,在荷兰的一个小镇上,来了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年轻农民,他的名字叫列文虎克。他的工作主要是为镇政府守大门,他在那儿一干就是60多年。在工作之余,他从来不打牌,不下棋。他只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磨镜片。为了钻研磨镜技术,他到处求师访友,向眼镜匠学习,向炼金家请教。常常磨镜片磨到深夜都不肯罢手。由于这种对镜片的爱好,所以他一下班就躲到屋里忙活起来,这自然就减少了与亲友的交流的时间,所以被亲人误解,常常被说成是“不近人情的家伙”。对此,列文虎克置之不理,依然锲而不舍地钻研。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超过了专业技师,最终制成了当时无与伦比的精细显微镜,揭开了科技尚未知晓的微生物世界的“面纱”,为此他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英国女王访问荷兰时,还专程到这个小镇拜会他,英国皇家学会也把他选为了其中的会员。

列文虎克的成功就在于他拥有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许多人在事业上的失败,常常不是因为没有选准目标,也不是因为难度太大了,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品格。宋朝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则,古今中外,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如此。列文虎克打磨镜片,一干就是60多年,其中的艰辛、枯燥和乏味不言自明,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他走的是一条艰辛的荆棘路。打磨镜片在别人看来是太平常的一件工作,但正是在这种细小平凡的事情中才能看出一个人干事的态度。列文虎克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他想把手头上的每一块镜片都磨好,所以他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地做着这样的事情,用尽毕生的心血完成了每一个平淡无奇的动作。在他85岁那年,朋友们劝他安度余生,离开显微镜,他却说:“要成功一件事,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他活到90高龄,也没有离开显微镜。正是把坚韧不拔的品格作为护身法宝,列文虎克才走过了漫长而坎坷的崎岖小路,用辛劳的汗水浇出了绚丽的成功之花。

哈佛商学院挑选学员的一项条件是,学员要像一个“斯巴达的战士”那样勇敢无畏,那样勇于接受人生的挑战,在人生的洪流中奋勇搏击并取得成功。

从精英的角度分析,最重要的素质是顽强的忍耐力和高度的承受力。人生无坦途,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挫折、打击、失败,不可避免,没有顽强的忍耐各种恶劣环境和困难的能力,没有高度的承受各种打击和挫折的能力,成功就不可能到来。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哈佛大学的学生把挫折看成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当然有可能是无效的,学费白交了;既然是“投资”,只要尽心尽力利用好这笔“资本”,就会学会很多东西,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果,所谓“花钱买个明白”。

人的心,一般生来是脆弱的,而挫折却有可能使之顽强起来。在学习中,难免会遭受一次次的挫折,承受一次次的打击,只有具备顽强的忍耐力和高度的承受力,才能变得愈来愈顽强,形成一种钢铁般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