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1378600000016

第16章 Part3 细节篇(1)

——小细节大财富,把握理财的消费细节

理性消费,精打细算,花好手中每一分钱

如果要想知道金钱的价值,那么就去借钱试一试。

——格言

一粥一饭,当知来处不易;半丝片缕,恒念物力维艰!

——古语

■ 掀开消费的陷阱

在银行工作的高小姐喜欢在网上买衣服。虎年春节前,她在百度有啊购物网站上浏览时,看中了一家店铺的两件毛衣。这家店铺里的商品都有大量由真人试穿、摆拍的照片,还有对商品非常详细的说明,很多购买者的评价。高小姐感觉这家店铺的实力、信誉应该都不错,而且商品价格特别便宜。于是,高小姐立刻给店家汇了款。但收到货后,高小姐却发现实际货物和照片上的效果差别很大,质量低劣,而且自己想要的颜色也没有了。高小姐提出退货,但商家说只能换不能退,而且换货产生的邮资还需要高小姐支付。由于价格不贵,而且换货手续太麻烦,高小姐只好自认倒霉,买来的两件毛衣只好丢进衣柜。

高小姐说这样的东西扔了可惜,穿又穿不出去,等于花钱买了一堆占地方的废品。

生活中离不开消费,在形形色色的消费中,你是否察觉到自己有时候不知不觉已经陷入到消费的陷阱中去了?人们在逛完一圈超市后,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其实也没买什么东西,但是工资卡里的钱转瞬即逝。除了我们的消费习惯外,一些商家别出心裁制造的隐形消费陷阱也在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行为。

隐形消费陷阱,是指商家在销售商品时通过一些隐形的手段向消费者出售或变相出售消费者并不需要的商品。隐形消费陷阱的种类很多,如商家的打折陷阱、“返券”陷阱、“赠送礼品”陷阱等,这些手法的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多花钱消费。

1. 网上消费陷阱

网上消费已经深入百姓生活,大至家电、汽车,小到食品、文具,几乎只要人们能想到的商品,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购物,买后还能送货上门。但是,近年来网络消费引发的问题却与日俱增。除了案例中高小姐的眼见不实外,还有商家以旧代新、买到假货等情况。由于网络上的虚拟性,给网络购物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 形似的隐形消费陷阱

有些厂家注册和知名品牌的商标极其相似的商标或者模糊的品牌标志,打折诱惑。有网友花800多买了个伪“boss”牌的“bo88”,找商家理论,商家说这是“鲍仕”啊,消费者有理都说不清。

3. 金融隐形消费陷阱

某些银行理财经理由于受到业绩压力的驱使,在给投资者推荐产品或服务时会片面夸大产品的收益,而将风险或附加条款避而不谈。例如挂钩型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风险和收益总是呈正比的,如果一味宣传所谓“预期收益率”而不提示风险就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一种变相侵害。

4. “返券”陷阱

返券是很常见的一种商场促销活动。在家电商场,人们经常可见到“满1 000送200”甚至是“满200送100”之类的返券活动。实质上,消费者如果想要得到返券,必须首先按原价(一般价格较高,没有任何折扣)买下该产品。得到的这些礼券,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不能随心所欲地购买。有很多产品本身不收返券,只给返券,返券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使用。而对于商家来说,返券能刺激消费者的二次购买,达到了多销盈利的目的。同时,这类能使用返券的商品往往是高价、高利润商品,而且使用返券的商品往往不能享受再次返券。

5. “超低特价机”陷阱

特价机的价格往往低得让人咋舌,比如说一台空调售价不到500元之类,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确实诱惑很大。实质上,市场上出现的价格超低的特价机,有一部分是商场为了吸引注意力,“赔本赚吆喝”,这些特价机一般品质还比较可靠,但是其数量应该是非常有限的。除了这类特价机和清仓货,在市场上还有一些超低价格的特价机,要多少有多少。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时,一定要倍加小心,因为这些产品很多是厂家的淘汰机型和杂牌厂家的粗制滥造之物,有很多是残次机或者返修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很难保证。

6. “赠送礼品”陷阱

在家电商场,礼品赠送是最隐形的消费陷阱。一般而言,商家都会宣传某商品“售价××元,再送价格为××元的礼品,实际价格相当于××元”。实际上,这些礼品往往是价格高但是质量低,而且很多产品并不是消费者很需要的,拿回家也只是个摆设;而且,所赠的礼品有很多是一些老旧的产品,本身的价值往往被虚夸。

7. 金融消费隐形条款陷阱

消费者在开办某些银行业务时,没有被告知某些隐形费用。例如办信用卡时,某行条款中有“乙方以外币结算方式进行的消费和取现所产生的其他货币与美元的清算汇率按照国际信用卡组织及甲方的最新规定办理,乙方同意承担因此而产生的所有汇兑损失、佣金、费用及收费。”其中,“最新规定”和“所有费用及收费”就很含糊不清,办卡者在成功成为客户时就自动失去了辩驳的机会。还有某些银行在销售完产品后没有建立理财产品账户或注明产品到期日,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后因为遗失合同书而无法及时了解产品到期和收益情况。

8. “包月”陷阱

有时候一些包月收费的项目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所以在放心大胆的消费之前,首先一定要了解好这个包月项目所涵盖的内容,不然拿到账单时肯定会痛心疾首。

9. “会员卡”消费陷阱

一些美容院、擦鞋店、洗车店等以优惠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会员卡后,或以“换老板”为由,拒绝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或干脆人去楼空,使消费者的会员卡变为一张废纸;当会员卡宣传与实际服务不符,消费者要求退卡时,经营者往往以“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或“此卡一经售出概不退卡”为由拒绝。此外,商家用免责条款侵犯消费者利益,也往往给消费者带来损失。

应对这些消费陷阱,方法其实很简单:其一就是克制消费,消费者要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其二就是消费者不要贪图小利,为商家的小实惠所迷惑;其三要消费者擦亮眼睛,认清对方的信誉度;其四,购物时要做到货比三家,避免超值消费。

■ 摒弃日常消费的陋习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受到商家或周围人的影响,形成了非理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另外,自己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也会增加支出。

1. 信用卡消费

信用卡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透支,当我们用现金购物时,紧随其后的付款动作抵消了购物的快乐。而在信用卡消费中,实际的现金支付远在物品入囊之后,从而削弱甚至麻痹了金钱减少的痛苦。

盲目透支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财务危机。“卡奴”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持卡人自控能力差、理财能力差、消费不够理性有关。因为这些人往往误把信用额度当成消费实力。信用卡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代替你我已拥有的金钱,也就是一种辅助的支付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持卡人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收入,以为自己未来几十年中收入都会维持在同样的水平,这么做,就会糊里糊涂地透支自我的经济实力,将来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时就会变得非常被动。

2. 人情礼花费

王先生工作稳定以后,手中刚刚有了点积蓄。不过,最近总免不了要拿出存折支出一些钱来。不是为别的,因为几乎每个月都会收到老同学、同事、亲戚朋友的几张请柬,包括结婚的、过生日的、孩子满月的……王先生夫妻俩拿出这些人情往来的“份子钱”之后,一些家庭计划不得不随之搁浅。

陈女士近年来事业步步高升,每到节日就会有亲戚朋友送礼。常言道,来而不往非礼也,陈女士又不敢学着别人,把西家送来的礼送到东家,只好掏出腰包回礼。一算下来,仅仅“回礼品”钱就得破费几千元。陈女士望着满屋子堆积的礼品,不知道怎么处置。

如今人情消费大幅增长,送礼名目繁多,压得城市的工薪阶层喘不过气来。一些人甚至为赶不完的人情而债台高筑。这种不健康的风气是应该避免的,而且避免时应该讲究方法。

首先,可以选择回避。比如在周末有空的时候可以选择全家出门旅游。所谓不知者不罪,请柬找不到主人自然就不用为此破费了;其次,对送来的礼坚决不收,特别是那些需要还的礼应该加以拒绝,形成你自己的风格,就达到了省钱的效果。

3. 消费攀比浪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群中也兴起了攀比之风,而且这股风愈刮愈烈。买名牌服装,名牌电子产品……这样的风气使自己的面子风光,却使自己走向了负债的泥潭。

一位妻子总是看到邻居买什么,心理就不平衡。到春节的时候,学着邻居不停地给家里买东西,年货堆了一地,有些食物才买来就串了味。

逢年过节购物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这种盲目攀比、跟风的行为,只会让自己深陷泥潭。

要培养消费理性。首先,要在平时购物的时候,做一个购物的计划。平时可买的东西,没必要过节才买,切忌冲动和贪便宜;其次,不要患上“消费红眼病”。不要只看到别人穿名牌、开名车,要估量自己的经济实力;再者,不要热衷于在过节的时候买促销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有可能是库存积货。

4. 请客吃饭耗费

小刘平时为人好客,每到周末,家里肯定会呼朋聚友,七荤八素的吃个不亦乐乎。每次都要花费上千块钱。到了月底一核算,不仅工资奖金吃光了,还背负了一身的债。

现在人在聚会时穷吃猛喝,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这是一种讲究。请客吃饭名义上是让节日过得更祥和更高兴,实际上却是吃派头的附属品。

这是一种铺张浪费。所以,过节时少吃凑份子的热闹,常在家吃便饭小菜,既能健胃,又可省钱。遇到重要的节日,可以给自己做一个预算,如:超出平日吃喝的30%~50%即可。

5. 远离赌博风气

周末或过节的时候,全国各地似乎都有聚在一起玩麻将、打牌的人群。有的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输掉了1年的血汗钱;有的人输红眼后,大打出手,把自己赌进了牢房。

所谓眼不见,心不乱,很多赌博都是从“看别人赌”开始的。人们都有凑热闹的习惯,但千万不能往这堆人跟前凑。

■ 量入为出,别做冤大头

董女士今年年龄27岁,已婚,在一家私营单位上班。夫妻两人月收入约3 800元,现有存款8万元,并住房一套(在县城)空闲。有一个不满1岁的小孩,夫妻两人没有任何保险及保障措施,平时上班在外租房,400元/月,月支出约1 800元。今年刚加入城镇居民医保。

董女士一直想买车,又想在宜宾买房,不知道怎样理财才能实现。

理财专家对董女士作出了家庭财务状况分析:董女士家庭年收入45 600元,属于中等收入水平,以董女士现在的经济情况,要想买房和购车必然要进行贷款。盲目负债会使自己本来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不切合实际地匆忙购房、购车,只会使生活陷入困境。所以建议董女士可将现有的住房出售,城市房价相对比县城房价要高出许多,将出售的房款用于购房的首付和装修,如果出现缺口将现有的存款填补。因为家庭月收入为3 800元,况且已有小孩,收入没有增加,但与孩子相关的开支却会显著增大。所以,建议董女士暂不考虑买车。

量入为出,是一项很重要的原则。而商品经济中的个体和单位,同样应该用这样的原则来武装头脑。它可以让你在生活中找到一种平衡,杜绝浪费,保证自己的财务健康。

一位理财专家说,站在专业理财师的立场上,富人不见得有钱,反而是那种能做到量入为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非常清晰,因此能够理智地满足自己需求的人,能够生活得更好。从专业的角度上衡量,一是不放下工作,看你现在拥有的财富能维持现在的生活多久,能过多久你所期望的生活;二是倘若没有了当前的工作,用剩下的财富维持现在的生活多久,能过多久你所期望的生活。如果财富能维系人生的整个过程,能对社会承担责任才算是有钱人;而那种还没有摆脱工作的束缚,虽然收入高、消费也高的人,仅仅是处在财富自主阶段。他们的未来有两种:一是如果他们能够把握好自己的经济尺度,做好支出计划,不随意地铺张浪费,而是进行合理的投资和储蓄,那么他们即使没有了工作,依然可以拥有舒适的生活,从而达到富人的水平;而如果他们没有认识到量入为出的重要性,因为好面子或没有正确的理财观,花钱不分轻重,那么他们永远是“月光族”,成不了富人。

著名的欧曼理财观告诉我们,量入为出才能构造出稳健的经济结构。在支出消费时一定要提前衡量自己的经济能力,做到收支平衡,不要因为外界的某些刺激而一时头脑发热,做出不明智的无谓支出。

量入为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都有忍不住想买一些奢侈而又无用的东西的癖好。另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些娱乐,像旅游、聚餐、参加一些娱乐活动等,这些或许都在我们的预算之外。然而这些内容也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没有必要剥夺自己享受生活的权利。其实,我们讲量入为出,不是在只指挣不花,而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支出的限度,使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你或许觉得享受生活和量入为出不可兼得,这样想,说明你还是没有明白如何花钱。学会如何花钱,是量入为出的重要内容,也是你能够享受生活的前提和保证。如果你把挥霍和浪费当成人生享受的话,那么你以后的生活恐怕只剩下炼狱般的痛苦了。

所以,量入为出不仅仅是理财的重要一步,而且也是保证你生活幸福的重要环节。我们都是感性的消费者,都会有消费失控的时候,然而这些以外只是你理财曲上的一个小小的高音符罢了,只要整个音乐的基本音调是量入为出的,那么你的理财曲就会变得和谐动听。

■ 选择科学的消费方式

如果能选择科学的消费方式,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的钱包鼓了起来。

比如,现在的女性箱底多多少少都压着些过时的旧装,这些不起眼的旧物其实就是一笔很好的财富,但是很少人会想到利用它。若根据款式、色彩将其与新式服装或相互之间大胆艺术的搭配,说不定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使旧装变新颜,而且还能省些一大笔钱。

上发屋美容已是许多女性的时尚,隔三差五的,时间一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精明的女性就想,既然美容美发是必修课,何不花几百元去进修一番,技术一上手,既可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自我打扮,又免了经常上发屋的烦恼。这一次性技术,终身受益,不是很上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