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1378800000040

第40章 Part6 提升篇(3)

牟明星用起了同样的反向思维,“降低一下我的客户的层次,把客户从‘中小’企业降为‘小微’企业,甚至个人。这部分用户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也不需要很高的管理水平。”解决了这个难题,针对个人用户的“财客在线”应运而生。

激情如果不能持久,那企业就会像烟火一样绚烂一时,便归于沉寂。牟明星的成功来自对事业持久的激情,这种持久的激情让他在困难面前能够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领导者的激情一般都是来自挑战,大多数领导者总是乐于寻求富有意义的挑战,希望做的事情能够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从而充满了激情。所以如果要将激情保持下去,这就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让自己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凝聚力,在应对危机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创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能力

21世纪的人才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邓小平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人最可贵的就是具备创造性,人类依靠神奇的创造性改变了世界甚至宇宙,人类的创造性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越来越便利。所以,创造力是人类最珍贵的财富,如果你有这种能力,就能把握生活的最佳时机,从而缔造伟大的奇迹。

什么是创新?创新是以非习惯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看到与别人相同的东西,却能别出心裁,想出别人所想不到的或者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让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有螃蟹这一道美味佳肴。一个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当他的某些想法和行为,违背了这个群体的习惯性思维和期望的时候,总要招来非议或者否定。但是,唯有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才会有创新,有了创新,我们才会超越现实,逐步走向理想的世界。

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一个乞丐到一户大财主家里去讨饭。乞丐实在是饿了,要不然也不愿意去财主家讨饭,宁愿去穷人家讨几口粥喝。

乞丐敲了敲门,还没有说话,一个佣人就大声呵斥道:“滚开!不要来打搅我们。”要是以往乞丐肯定会知趣地离开,但今天没有,今天一定要讨到吃的,况且外面下那么大的雨,讨不到吃的,避避雨也好。于是,乞丐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边烤干衣服就行了。”

佣人认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衣服烤得差不多了,这时,乞丐说:“请给我一个小锅,我想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佣人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还从来没见人煮过石头汤呢。佣人想了想觉得这也不需要花费什么,也想看看乞丐怎么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就给了乞丐一口锅。

乞丐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可是,做汤总得放点盐吧。”乞丐说。于是佣人给了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些吃剩的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砧板上的碎肉末也给了乞丐。

汤煮好了,乞丐把石头捞出来扔掉,把一锅鲜美的肉汤喝了。这时候,佣人才知道自己受骗了,大发雷霆,但乞丐抹了抹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为乞丐的聪明才智所折服。石头汤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就是这个东西把佣人迷惑了,最后一步一步走入乞丐设计好的圈套。试想一下,如果这个乞丐不懂创新,仍旧按照以前的做法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创新不需要天才。创新只在于找出新的改进方法。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为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办法。我们都知道可口可乐这种饮料,它在风靡全世界之前是没有的,它的配制秘方现在仍无法得知。它的创始人以前是一位店员,有一名医生给了他这个秘方,由此这位年轻店员花掉了500美元,这是他当时的全部积蓄。这个奇妙配方将创造多大的奇迹,年轻的店员当时也没有太多把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用这种秘方配制出来的饮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后来,店员遇到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他请她品尝了铜壶中的饮料,姑娘赞不绝口,再后来,这位姑娘成了年轻店员的妻子。再后来,他们一起用那位医生的配方生产饮料,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我们再来看看《读者文摘》发迹的故事。

20世纪20年代,那时候还没有出现过一本文摘类的杂志。

这天华莱士突发奇想:“人们每天都在为选什么样的文章看而发愁,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判断哪些文章是好文章哪些文章是不好的文章,那么如果我把文章选好再给他们看,他们一定会接受的。”说干就干,华莱士找出堆积在书房里的旧杂志,把这些杂志上最经典的文章摘录下来,然后分门别类,做成了一本与众不同的杂志样本。

华莱士为自己的创举感到骄傲,于是他把样本取名为《读者文摘》,寄给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出版商。寄给出版商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这个样本以达到出版商雇用他当编辑的目的;二是想要出版商投资创办这本杂志。

一周后,出版商打电话给他,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谁会看这样的杂志,就好像没有人会吃别人嚼过的馍一样。”华莱士被拒绝了。

但华莱士坚持他的创新,并没有放弃。在进退维谷时,他的夫人莱拉鼓励和帮助了他。莱拉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杂志,可以为忙碌的人们节约很多时间。于是,他们在婚礼前,从邮局寄出数以千计的征订单。当他俩度完蜜月回来时,已有1500个订户了。就这样,《读者文摘》正式诞生了。

在华莱士的出版生涯中,莱拉既是他的生活伴侣,又是其事业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她对《读者文摘》的影响不亚于其夫。华莱士夫妇同名列为《读者文摘》的创办人。

1981年,华莱士病逝,但他创刊的《读者文摘》在世界浩如烟海的杂志刊物中,以16种文字出版发行,年销量3000千多万本,读者达1亿。

有时候,就是那么一个小小的创新就会为人类创造意想不到的财富。

创新是可贵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适者生存,创新是生存发展之道,不创新就要落后,一落后就要挨打。当然,创新也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好的传统我们当然坚守,遗留的弊病要抛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呢?

一、要培养自己的好奇心

这是创新的驱动力。好奇心对原始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原始创新不是事先能够预料的,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最后才得出来的。

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回忆说,他在上小学时,他的老师这样说:“想象一下,一个工人举起一块重石头,把它放在房顶,若干年以后,一个人走在房子下面,房子塌了,石头突然掉下来砸在他身上,这说明这个能量并没有消失。”这样一说,学生们哄堂大笑,普朗克却像被雷击了一下,他一下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原来我们周围的世界有这么多道理在里面,而这个道理支配着所有事情的行为和结果,于是他很想去搞清楚这些道理。这促使他选择了物理专业,并且终身献身于物理。

二、培养自己的直觉和洞察力

杨振宁教授曾这样回忆他是如何懂得了科学的直觉和洞察力的:“到了芝加哥大学,老师泰勒开了一门课,泰勒非常之忙,所以他通常不备课,讲课有时就会误入歧途。我那时已经有相当多的知识,所以当他误入歧途时,我知道他就要出问题了,这对于我有很大的启发。因为当他发现自己要出错的时候,他一定要想办法赶快弥补,当他想办法弥补时,思想就像天线一样向各个方向探索,看到底是什么地方走错了。那么,在这关口,如果你对这个题目很了解的话,你就可以看出来他在物理学上的想法:他注意什么,不注意什么;哪些真正是他觉得值得注意的,哪些只是雕虫小技,是不重要的。通过这点我也学到了很重要的东西,在这方面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三、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决定思维的深度。创新能力必须具备的一个要素是勤奋工作和集中注意力。勤奋是一个人创造性工作的前提,不勤奋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好。勤奋必须以能集中注意力为前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科学研究上有重大创新的人,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常人,常人想不到的东西,他们却能创新。

华罗庚也说:“天才比常人能更高度地集中注意力。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勤奋工作的人,才可能成为天才。”华罗庚自己本身就是这样的天才。事实上,华罗庚的成功不仅是由于他有超常的毅力、耐性和不计代价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他具有长时间地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 阅读链接:创新能力测试 ■

测试题1:创新思维能力测试

下面是10个题目,如果符合你的情况,则回答“是”,不符合则回答“否”,拿不准则回答“不确定”。

1.你认为那些使用古怪和生僻词语的作家,纯粹是为了炫耀。

2.无论什么问题,要让你产生兴趣,总比让别人产生兴趣要困难得多。

3.对那些经常做没把握事情的人,你不看好他们。

4.你常常凭直觉来判断问题的正确与错误。

5.你善于分析问题,但不擅长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提炼。

6.你审美能力较强。

7.你的兴趣在于不断提出新的建议,而不在于说服别人去接受这些建议。

8.你喜欢那些一门心思埋头苦干的人。

9.你不喜欢提那些显得无知的问题。

10.你做事总是有的放矢,不盲目行事。

评分标准

题号“是”评分“不确定”评分“否”评分

1. -1 0 2

2. 0 1 4

3. 0 1 2

4. 4 0 -2

5. -1 0 2

6. 3 0 -1

7. 2 1 0

8. 0 1 2

9. 0 1 3

10. 0 1 2

评价

得分22分以上,则说明被测试者有较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合从事环境较为自由,没有太多约束,对创新性有较高要求的职位,如美编、装潢设计、工程设计、软件编程人员等。

得分21~11分,则说明被测试者善于在创造性与习惯做法之间找出均衡,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适合从事管理工作、也适合从事其他许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市场营销。

得分10分以下,则说明被测试者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属于循规蹈矩的人,做人总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适合从事对纪律性要求较高的职位,如会计、质量监督员等职位。

测试题2:创造力测试

下面是20个问题,要求应聘者回答。如符合他的情况,则让他在()里打上“√”,不符合的则打“×”。

1.听别人说话时,你总能专心倾听。( )

2.完成了上级布置的某项工作,你总有一种兴奋感。( )

3.观察事物向来很精细。( )

4.你在说话,以及写文章时经常采用类比的方法。( )

5.你总能全神贯注地读书、书写或者绘画。( )

6.你从来不迷信权威。( )

7.对事物的各种原因喜欢寻根问底。( )

8.平时喜欢学习或琢磨问题。( )

9.经常思考事物的新答案和新结果。( )

10.能够经常从别人的谈话中发现问题。( )

11.从事带有创造性的工作时,经常忘记时间的推移。( )

12.能够主动发现问题,以及和问题有关的各种联系。( )

13.总是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心。( )

14.能够经常预测事情的结果,并正确地验证这一结果。( )

15.总是有些新设想在脑子里涌现。( )

16.有很敏感的观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

17.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从不气馁。( )

18.在工作遇上困难时,常能采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解决。( )

19.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找到新发现时,你总会感到十分兴奋。( )

20.遇到问题,能从多方面多途径探索解决它的可能性。( )

评价

如果20道题答案都是打“√”的,则证明创造力很强;如果16道题答案是打“√”的,则证明创造力良好;如果有10~13题答案是打“√”的,则证明创造力一般;如果低于10道题答案是打“√”的,则证明创造力较差。

◎当士兵们不再向你诉苦的那天,你领导他们的日子就到头了。他们或是不再相信会得到你的帮助,或是断定你不再关心他们了。无论怎样,都是领导者的失败。

◎绝不要让你的自我靠近你,不要你走到哪里,你的自我就跟到哪里。

古往今来,善战者,善治国者莫不以大局为重、为要、为上、为本。为兵者,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对全局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从而赢得战略上的主动;为政者,善于从整体出发,从长远计量,抓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着,全力以图之,遂使整个局面大为改观。

■站在全局谋局部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当前。”诸葛亮的这句话,既讲了为什么领导者要有战略头脑,也回答了战略问题的重点。无论哪个层次的领导,都应当是大大小小的战略家。

站在全局谋局部,这是非常重要的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什么站在全局谋局部,要比站在局部谋局部,发展得更快更好呢?

第一,站在全局谋局部,易于克服片面性。许多中层领导者或管理者,认为自己对于整体或全局只有很小或毫无影响能力,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不仅把自己的言行,而且把自己的思考、眼界、责任等等都仅仅局限于职务范围之内,“各自打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全局的事是上级的事、领导的事”。他们对企业的全局不关心、对企业目标、战略、文化等知之不多。他们自以为这样对本职、局部理解较多较透,但却不知道,按照唯物辩证法,离开全局的局部不是真实的局部,离开整体的部分并非真实的部分,犯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错误。

第二,站在全局所谋的局部,才是真实的局部,因而对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作用、任务、职责和发展趋势,此部门与彼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才能有比较全面、准确的把握,因而对自己及其所在部门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什么时机可为、什么时机不可为,什么地方可为、什么地方不可为,等等,有了清晰准确的判断,这样就避免了片面性和盲目性,提高了全面性和自觉性。

第三,站在全局谋局部,注重了客观性,易于克服主观性。有些中层领导者或管理者,由于缺乏全局观,仅从他们自身所在部门的工作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单从局部看,也许都是不错的、都是成功的,但从全局看,则可能是错误的、失败的。这种从局部谋局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片面性,把树木当作森林,像盲人摸象一样,把象腿(或象牙等)当作大象,必然导致主观性,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

第四,全局性与客观性是紧密相连的。站在全局谋局部,既看清了全局,也看清了局部,因而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全局与局部的客观辩证关系,既不以全局代替局部,也不以局部代替全局,而是在全局一盘棋中走好走活局部的一步棋或几步棋,因而就会步步得体,招招得当、得力,从而避免了主观主义或自以为是的错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