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鬼谷子(大全集)
1380700000051

第51章 中卷(30)

第一条毛毛虫,它爬呀爬呀爬,终于来到这棵苹果树下。可它并不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不知树上长满了红红的苹果。当它看到同伴们往上爬时,也就二话不问跟着往上爬。没有目的,不知终点,更不知生为何求、死为何所。它的最终结局呢?或许找到了一个大苹果,幸福地过了一生;也可能在树叶中迷了路,颠沛流离糊涂地耗过一生。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大部分的毛毛虫都是这样活着的,也不去费心费力考虑什么是生命意义与价值,倒也轻松许多。

有一天,第二条毛毛虫也爬到了苹果树下。它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确定他的“虫生目标”就是找到一个大苹果。可问题是,它并不知道大苹果会长在什么地方。但它猜想:大苹果应该长在大枝叶上吧!于是它就慢慢地往上爬,遇到分支的时候,就选择较粗的树枝继续爬。当然在这个毛毛虫的社会里,也存在考试制度,如果有许多虫同时选择同一个分支,就要举行考试来决定谁才有资格通过大树枝。这条毛毛虫一路过关斩将,每次都能选上最好的树枝。就这样,它最后从一枝名为“大学”的树枝上,找到了一个大苹果。不过此时它才发现这个苹果并不是树上最大的,顶多也只能称得上是局部最大的。因为在它的上面还有一个更大的苹果,号称“老板”,是由另一条毛毛虫爬过一根名为“创业”的树枝才找到的。更令它泄气的是,这个“创业”分支还是它当年不屑于爬的一棵细小的树枝。

然后,第三条毛毛虫来到了树下。这条毛毛虫相当难得,小小年纪,自己就已经研制了一副望远镜。在它还没开始往树上爬时,就先用望远镜搜寻了一番,找到了一个超大苹果。同时,它发觉从下往上找路时,会遇到很多分支,有各种不同的爬法;但若从上往下找路时,却只有一种爬法。于是,它便很细心地从那个超大苹果的位置,由上往下反推至目前自己所处的位置,并记下这条确定的路径。接下来,它就开始往上爬了。每当遇到分支时,它一点也不慌张,因为它知道该往哪条路走,而不必跟着一大堆虫去挤破头。譬如说,如果它的目标是一个名叫“教授”的苹果,那就应该爬“升学”这条路;如果目标是“老板”,那就应该爬“创业”这条路;而如果目标是“政客”,也许早就该选“关系”这条路了。最后,这条毛毛虫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因为它已经具备了先觉的条件。但也许会有一些意外的结局出现,因为毛毛虫的爬行相当缓慢,从预先选定苹果到自己爬到目的地,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当它抵达时,或许苹果已经被别的毛毛虫捷足先登了,也或许苹果早就熟透而烂掉了。

第四条毛毛虫可不是一条普通的虫,它具有先知先觉的能力,不仅知道自己要何种苹果,更知道在未来苹果将如何成长。因此当它带着那副“先觉”的望远镜时,它的目标并不是一个大苹果,而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健康饱满的苹果花。它计算着自己的路程,并估计当它抵达时,这朵花正好长成一个成熟的大苹果,而且自己将是第一条钻入苹果中大快朵颐的虫。果不其然,它最终获得了所应得的,从此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毛毛虫的故事本应到这里就结束了。但肯定会有不少的读者好奇:那第五条毛毛虫呢?它怎样了?其实,它什么也没做,就躺在树下悠然自得地纳凉,而一个个大苹果纷纷从天而降。原来树上某一大片树枝早就被它的家族占领了,它的爷爷、爸爸、哥哥们盘踞在某一树干上,禁止其他虫闯入。然后苹果成熟时,就一个个地丢给底下的子孙兄弟们捡食。奉劝诸位,如果你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可不要妄想能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捡到大苹果,因为这样反而会一不小心被砸死的。

五条毛毛虫勾勒出了作出各种抉择、选定各种方向的职场众生,或主动或被动地作出的各种不同的决定最终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作为一个希望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毛毛虫”,你将选定什么样的道路?你能够选定什么样的道路?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谭盾是一个十分喜欢拉小提琴的年轻人,可是他刚到美国时,却必须到街头拉小提琴卖艺来赚钱。事实上,在街头拉琴卖艺跟摆地摊没什么两样,都必须争个好地盘才会有人潮、有机会,才会赚到钱;而地段差的地方,生意当然就较差了!幸运的是,谭盾和一位黑人琴手一起争到一个最能赚钱的好地盘,就在一家银行的门口,那里每天都人潮汹涌……过了一段时日,谭盾赚到了不少卖艺钱之后,就与黑人琴手道别了,因为他想进入正规学院进修,在音乐学府里拜师学艺,和琴技高超的同学们互相切磋。

于是,谭盾将全部时间与精神都投注在提升音乐素养和琴艺之中。在学校里,虽然谭盾不像以前在街头拉琴一样能赚很多钱,但他的眼光超越金钱,转而投向那更远大的目标和未来。10年后,谭盾有一次路过那家银行,发现昔日的老朋友——黑人琴手仍在那块“最赚钱的地盘”拉琴,而他的表情也一如往昔,满是得意、满足与陶醉。当黑人琴手看见谭盾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很高兴地停下拉琴的手,热情地打招呼:“兄弟,好久没见啦,现在在哪拉琴啊?”谭盾说出了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厅的名字,而那黑人琴手反问道:“那家音乐厅的门口也很好赚钱吗?”“还好啦,生意还不错!”谭盾没有说明,只淡淡地回答道。

那位黑人哪里知道,10年后的谭盾,已经是一位知名的音乐家了,他经常在著名的音乐厅中登台献艺,而不是只在门口拉琴卖艺。10年中那个黑人琴手像谭盾一样努力,只是他是努力地拉琴卖艺,努力地保卫自己那块赚钱的地盘;而谭盾却选择了进一步深造,而正是这种不一样的选择直接导致了他们最终人生状况的不同。

抉择比努力更重要。很多在职业发展上并不顺利的人其实一向都非常努力,反而一些人顺风顺水、仿佛很轻易就可以获得别人眼中的成功。成功的人努力几年后就会很轻松了,而失败的人则需一直不停地努力,因为一旦他不努力就没有饭吃了。

所以说,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每个人都希望尽量少走弯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大的幸福在于选择对两件事:一是找对单位、找对老板、找对上司,选定自己的事业;第二件事就是找对妻子或丈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太阳升起时我们开始一天的工作,是要在职场上与同事、上司共事;当日落西山时,我们回到家,与自己的爱人相聚相守。这两件事情占据了我们一天进而合起来就是一生的时间,一旦选择出错,误定终身,那将是令人何等忧伤郁闷的一生啊!

【处世活用】

说“不”的艺术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想要拒绝别人而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尴尬场面。这实在是在所难免的,一个处理不当,不是伤了和气,就是委曲求全。所以,在处世中如何恰当地拒绝别人、如何说“不”,确实是一门不可忽视的艺术。

有一位做事认真、年轻有为的男职员,由于曾在某次交易中,给对方科长留下了极佳的印象,致使这位科长十分欣赏他,而且还主动热心地帮他牵红线,而这位职员目前还不想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就需要说“不”了,可对方是上级,而且也是出于一片热忱,最后这位职员还是非常有技巧地拒绝了他:

“这件事情(有关作媒一事),我恐怕要让你失望了,实在很抱歉!因为,虽然我也认为,一个男人是非结婚不可的,但在事前,我就坚定地告诉自己:‘不论何人说亲,对象是谁,在自己还没奠定经济基础之前,我是绝不轻易结婚的。’现今的我,实在还谈不上具备结婚的条件,因为我的事业尚未有所成就;我想,总要等到有经济基础了,再来谈结婚之事会比较妥当吧。这完全出于我自身的考虑,绝非关系到介绍对象的好坏,希望你能够谅解。我这番话,也绝对不是只说给你一个人听的。”

有些人在拒绝对方时,因为感到不好意思,而不敢据实言明,致使对方摸不清自己的真正意思,而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其实,在人际交往上,不得不拒绝,乃是常有的事,因此搞坏交情的其实并不多;倒是有些人说话语意暖昧、模棱两可,反而更容易引起对方得误会,甚至导致彼此关系破裂。

在你拒绝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考虑到对方可能产生的想法,早作决断,尽量明快而率直地说明实情,这才是最根本、最坦诚的拒绝法。

在此,我们不妨来学习借鉴一下恰当地说“不”的小诀窍。生活中,常会遭遇这样的场景:一个品行不端的熟人向你借钱,但你心里明白,把钱借给他后便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一个熟悉的推销商向你推销一种你并不太需要的商品,或者照他的价格买下来还会吃亏……诸如此类的事你必定会加以拒绝,可是拒绝之后就会断了交情,被人误会,甚至种下仇恨的因素。要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就需要运用理智,针对不同的情况与对象,善加决断,巧妙地予以回绝。

向别人表示反对或拒绝时,你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还要注意技巧。以下有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尽可能以最友好、最热情的方式加以拒绝。比如别人邀请你参加一项活动,而你实在是没空,根本抽不开身去,就可以先恭维一番,如“对你的邀请我感到万分荣幸”,然后讲出不能抽身前往的理由,别人就不会有太多的不快了。而你若不加解释就一口回绝,别人会对你产生“摆架子”、“耍大牌”的印象,对今后的交往是有害无利的。

不要只针对对方一个人。假设你是供销科长,碰到其他厂的推销员上门来推销原料,而你们厂已经不需要了,你若直接回绝就会对今后的生意往来带来不利影响。你可以这样对别人说:“我们厂已与X X厂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厂里规定暂不用其他厂的原料。我也只得按照规定办。”因为你讲的是任何单位,就不仅仅针对对方一个人了,他也就不会埋怨你了。

让对方明白你是理解的、赞同的。某民航售票员面对大批的定票常常要回绝不少人的请求,而她总是带着非常同情的心情对旅客解释道:“我知道你们非常需要乘坐飞机,从感情上说我也十分愿意为你们效劳,使你们如愿以偿,但票已经被订完了,很抱歉实在是爱莫能助。欢迎你们下次能乘坐我们的飞机。”这样的一番话说完,就是再无理取闹的旅客,也提不出半点异议了。

由此可见,善于说“不”,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时善于“决情定疑”,以恰到好处的否定来获得最终的肯定以及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

符言第十二

(74 虎符)

【本篇提要】

“符”,原意是指自先秦时朝廷就用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信物,上面多刻有与使用相关的文字。而所谓的“符言”,即凭符信传达之要言,在本篇则引申为经过验证的、完全符合规律的传达给君主的格言,着重论述了一套专为君王设计的御国、用臣、治民的策略与权术,还说到了君王应该具有的修养与做人原则。

具体说来,对君王的要求涉及到了九个方面:第一,要有淡泊宁静的心态和成竹在胸的王者风范,保持君主的地位;第二,要虚怀若谷,吸收天下的人才与智慧,以使自己明察秋毫,为天下民众谋福利;第三,要善于纳谏,广开言路,博采众议;第四,要赏罚分明,赏罚有据;第五,要博学多闻,全面客观地了解各方情况,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第六,要因势利导,遵循事理,依法制臣,以利驭臣;第七,要加强君臣之间的沟通,行事周全,注意保密;第八,要洞微知著,明察秋毫,辨别真伪,“洞天下奸”;第九,要循名求实,因实定名,使名实相符。

这里所讲到的君王理应掌握的为政之道,既不像儒家那样一味倡导君臣平等,也不像法家那样一味强调君臣如虎狼的利害关系,而是注重如何使用计谋权术来驾驭、治理臣民,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可以说是本篇独具特色之处,同时也反映出战国时代的百家合流的趋势。

【原典】

(一)

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善静而不与①;虚心平意,以待倾损②。右主位③。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④。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⑤;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⑥。右主明⑦。

听之术曰⑧:勿坚而拒之⑨。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⑩。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11。神明之听术正静,其莫之极12。右主听。

【注释】

①徐:徐缓,从容。 正:正色。 柔节:此指有弹性的、可通融的问题和原则性的问题。柔,柔软,引申为有弹性。节,节点,引申为原则。 与:给予,参与。

②倾损:倒运失败。 倾,倒毁。

③右:以上。古人自右向左竖写,故综括以上内容时言“右”。 主位:主位术,指某人居某位时应有的容态

④智:智慧。此指产生智谋。

⑤以天下之目视者:用天下人的眼睛去看。此指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去观察。

⑥辐辏并进:此指集中众人之力。辐辏,亦作辐凑,指车辐集中于车轴。

⑦明:此指圣明。

⑧听之术:原作“德之术”,据《管子·九守》改。

⑨无坚而拒之:不要固执己见而拒绝别人。意为广纳众议。 无,同“勿”。

⑩防守:此指增加我方守卫力量。 闭塞:此指妨害视听。

11高山……可极:山再高,是可以望见顶的。 深渊……可测:渊再深,是可以测到底的。

12正静:严正祥静。

【译文】

安定从容,正色详静,成竹在胸,分得清可通融的问题和原则性问题。善于居位静观与人友善,能够给予而不争夺利益,心意虚静平和地处理天下的事变。以上讲的是如何保持君位。

眼睛贵在明亮,耳朵贵在灵敏,心灵贵在有智慧。君主若能利用全天下人的眼睛去观察,就没有看不到的事物;若能利用全天下人的耳朵去探听,就没有听不到的事情;若能利用全天下人的心智去思考,就没有想不通的事情。若能像车辐集中于车轴那样归集起全天下人的聪明才智和力量,君主的圣明就没有什么能够遮蔽、堵塞的了。以上说的是如何保持明察。

听取采纳意见的关键是广采众论,不要固执己见而胡乱拒绝别人。允许别人提意见,就会增强对方的参与意识,众志成城,增强我方力量;反之,拒绝别人提意见,就闭塞了自己的视听。山再高,是可以望见顶的;渊再深,是可以测到底的;神明般的主听之术,在于以严正详静的容色对待众人进谏。这样,就没有谁可以探测出其高深。以上说的是如何听取意见。

【原典】

(二)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①。赏赐贵信,必验耳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 ,莫不暗化矣②。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③?右主赏。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④?右主问。

心为九窍之治,君为五官之长⑤。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⑥。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故能长久⑦。右主因⑧。

【注释】

①信:信用。 正:平正,正当。

②暗化:暗自感化而不敢冒功邀赏。

③诚:诚信,信用。 畅:畅达。 神明:此指幽暗之处。

④荧惑:指受到迷惑、蒙蔽。

⑤九窍:耳、目、鼻各两窍,口、前阴、肛门各一窍,共九窍。这里泛指身体器官。 治:统治,职掌。 五官:《礼记·曲礼》曰: “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这里泛指文武百官。

⑥因:循顺,依据。 劳:劳顿,劳苦。此指缠身于事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