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的机会成本是不同的,青年人比中年人在做很多事情上的机会成本要低,因为青年人相对于中年人而言,时间资源相对要充裕一些,这一次失败了还可以从头再来。当前收入低的人比收入高的人做许多事情的机会成本要低,一个初生牛犊可以毫无顾忌地下决心白手起家创业,而一个资深的职业经理人则很难横下心来另起炉灶。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事业的选择上,应该多去考虑机会成本的利弊,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 有什么物品不能买卖?——商品
日本商人将山谷和草地上的清新空气,用现代技术制作成“空气罐头”,然后向久居闹市、饱受空气污染的市民出售,购买者打开空气罐头,靠近鼻孔,顿时香气扑鼻,沁人肺腑。
世界上最奇特的商品,要数格陵兰岛出口的冰山了。这是10万年前的冰,被认为是最纯净的,没有污染,杂质很少。
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比商品更熟悉的东西了。我们每天吃、喝、穿、住、用、行,样样都离不开商品。但是,究竟什么才是商品呢?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比如,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虽然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但不是经过劳动所得,就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能叫做商品。但是人们把空气制成“空气罐头”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商品,还必须要用于交换。商品与交换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如果不用于交换,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做商品。例如,古时候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种出来的粮食和织出来的布,虽然都是劳动产品,但是只供家庭成员自己使用,并没有用来和他人交换,因而就不是商品。
商品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产生的基础。正是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交换的要求,也就有了进行交换的可能。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每一个劳动者只从事某些局部的、单方面的劳动,只生产某些甚至某种单一的产品,而人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生产者必然要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商品经济。
(2)所有权不同。所有权不同是商品得以存在的前提。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所以才会发生交换行为。在私有制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是独立的利益主体,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只能是等价交换,即要遵循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劳动产品的交换既然是等价的商品交换,那么,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过程。
商品既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私有制的产物。
■ 狗牙也可以买东西——货币
世界上除了我们所认识的常用货币外,还有一些新奇的不为我们所熟悉的货币形式。比如,在太平洋上的某些岛屿和若干非洲民族中,以一种贝壳——“加马里”货币来交税。再如,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普遍养狗,所以就以狗牙作为货币,一颗狗牙大概可以买到一百个椰子,而要娶一位新娘,必须给她几百颗狗牙作为礼金!近年来有一些贪婪的骗子向美拉尼西亚运入大量的狗牙,以骗取土著居民的各种有用物资,一度造成了“通货膨胀”。
在经济学中,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做是货币。
很多人都会质疑上述论断:人民币、港币、美元、欧元、英镑等才是货币,茶杯、保温瓶之类的商品也能算是货币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茶杯、保温瓶当然不能算做是货币。要了解货币,就必须从货币的起源来看。
最初的货币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换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就是商品,但又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了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一般商品。
货币最初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物物交换、以物换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牛换一把石斧。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被交换双方都接受的物品,比如一只羊换一把石斧,一把石斧换一堆盐,这里的石斧就具备了货币的功能。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历史上,贝壳因为难以获得,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贝”因此成为最原始的货币之一。今天的汉字如“赚”、“财”等,都有“贝”字旁,这也体现出了当初贝壳作为货币流通的印迹。
经过日积月累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在于:需要人工制作才能得到,无法从自然界大量地获得,另外还易于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把金银切割成大小不同的薄片,在上面刻制印标,准确标出每一片的重量。在交易中,人们只要看一下这片贵重金属上面的标志,就可得知它的价值。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因为重量和体积的缘故,令人感到烦恼,因为它不易携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里、钱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目前世界上共有200多种纸币,流通于193个独立的国家和地区中。
由于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因此谁占有了货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谁占有的货币越多,就表明其所拥有的商品越多。在货币的帮助下,人们不仅可以进行交易,而且也可以比过去更容易富裕起来。货币的权势并不像刀剑和长矛那样锋芒毕露,但其效果却更为持久和长远。
■ 我们购买的到底是什么?——使用价值
过去宋国有一个人,善于配制防止裂手的药,正因为有这种技能,所以他家世世代代都在从事漂洗纱絮的工作。有一位南方的客人听说这件事后想花百方金子买他家的药方,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了起来。大家都说:“我们家世世代代做漂洗纱絮的生意,一年下来顶多不过挣几方金子。现在只是出卖防止裂手的药方就能得到百方金子,这么好的事情哪有不做的道理呢?”于是便把药方卖给了人家。那位客人将这个方子献给了吴国的国王。后来,吴国与越国进行水战,用这个方子制药,涂在手上防冻裂,而越国将士的手却都是皮裂指肿,难以使用兵器,越军被吴军打得大败而逃,最后只好向吴国献地乞降。这正是因使用方法上的不同而引起的不同结果。同样是这一种药方,作为一种防止裂手的技术,它并没有发生变化,可是一种人用它漂洗纱絮,而另一种人却能用它拓展疆域。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粮食能充饥,衣服能御寒。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反之,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一般来说,同一事物往往包含了多种使用价值,同一种使用价值也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事物来表现。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所表现出的使用价值不同,而且对于同一个使用者来说,在不同的使用时间或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又可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 为什么理发费用如此之高?——价值与价格
郑州一家理发店一夜之间闻名全国。不是因为店里师傅的手艺高超,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项惊人的纪录:两个人的理发费用1.2万元,平均一人6000元!
2008年3月29日,在郑州市某中专读二年级的小亚和同学小莉一起到郑州二七广场逛街。下午2点左右,两人逛到二七路的正弘大厦附近,看到旁边一家名为“保罗国际”的理发店的橱窗玻璃上贴着“洗剪吹38元”的字样,就走了进去。
在理发之前,店员向她们出示了消费单:洗剪吹38元、洗发用品60元和护发用品60元。
两人剪完头发,已是下午6点左右。可让两个女孩没有想到的是,结账时,收银员报出了1.2万元的天价!
因为小亚和小莉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店员便不让她们离开。后来店员给她们支招,只要办理一张该店的会员卡,就可以享受5折的优惠折扣,但每张会员卡至少要一次性充值9800元,剩余的钱将存在卡里。当时两人身上只有不到300元的生活费,她们无奈之下只好掏出手机向同学求援。当晚10时30分左右,小亚和小莉一共向30多名同学借钱,总算凑够9800元送到了店里,她们才得以脱身。
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或者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
从本质上来说,价格是一种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不变时,货币价值的变动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一定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向同一方向发生相同比例变动时,商品价值的变动并不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因此,商品的价格虽然是用于表现价值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不相一致的情况。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