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俩,就这么讨厌大哥吗?”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
跪在地上的两人先是愣了一下。
杨白反应过来回应杨枫道:“不是的,不是我们讨厌大哥,而是大哥你讨厌我们,不想看到我们,非得逼着我们去伦敦。”杨白越说到最后越小声“我和小哥一点也不想去!”
“这就是你们离家出走的理由?谁教你们的!”杨枫喝声道。
正伟杨白吓了一跳,知道大哥生气,谁也没有在说话。
杨枫看他们那样也不忍再责骂:“如今国内不太平,随时可能会发生战争,你们又是容易惹事的性子。今天不是刚好我在那里,不知你们又会惹出什么样的乱子出来,你们去了伦敦我也放心些。”杨枫语气温和了些却多了分不可违抗。“票我已经定好了,就在下个礼拜二。正好我那天没课还能送你们去机场。”
“大哥!”正伟似乎还想说什么。抬头刚好看到大哥紧邹着眉头。正伟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大哥最近憔悴的厉害。想来最近也是顶了很大压力。他只得妥协低了头,应了一声“是”
“你们这可是答应的了,再搞离家出走这种小动作我可饶不了你们,起来吧。”方环听到大少爷发话了,赶紧跑过去搀扶他们。“快去吃饭吧,这菜啊我热一遍又一遍,总算是可以吃了。”
“还不是怪大哥。”杨白小声嘀咕道。
“先去洗手再吃饭,吃完饭上书房,我给你们拿红花油涂下膝盖。”杨枫不忘叮嘱道。
礼拜二很快就到了。正伟心里虽不太情愿。所谓长兄如父,也拗不过大哥,只能听他的吩咐去了伦敦。
在机场三人相互拥抱了一会,杨枫再替小弟小妹整理一番衣领。叮嘱道:“去到外面,杨白要多听你小哥的话。”再看向正伟叮嘱道:“你也要照顾好杨白,两人相互扶持,不可吵架!”
“知道啦,大哥。”两人点头呼应。登记时间也到了,正伟接过所有行李和杨白两人去过安检。
杨枫在原地等待飞机飞走后仿佛松了口气。
次日,南京街头。
号外!…号外!
一个年纪大概十来岁的小男孩拿着一迭报纸在街上要喝着:“宁波码头,两艘轮船被炸,卖报!卖报…”
“宁波码头,两艘轮船被炸。行动者身份不明!卖报!卖报…”
“你好,来一份报纸。”买报纸的人正是杨枫。“好咧,两毛钱。”男孩接过两枚硬币,手里的报纸递一份给杨枫。
买完报纸回到家中。正伟和杨白走后,家里变得寂静许多。虽说有些不习惯,但走了也好。一来可以远离战争,二来更便于自己和组织的秘密对接。杨枫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一半了。
打开书房的秘间,有一台电台。
杨枫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华南中共地下党高级领导。宁波那两艘船就是他的杰作。
杨枫看着暗格里的电台,眼神中透露着心酸与凉意。自清末甲午海战到如今为止中国早已伤痕累累。政府高官竟还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而黎民百姓食不果腹。日寇侵略,国民苦不堪言,但这些人当做视而不见,甚至还利用其借机贩卖大烟鸦片来发国难财,实在可恨。
国难当头,何以对国家,何以对民族,俗话说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在这种抗日则生不抗日则亡年代。杨枫实际公开身份是大学教授,是杨氏集团的董事长。是日本领事馆翻译军官、而背地里又是地下组织的抗日者。
在这四重身份之压力下,犹如独步走钢丝举步维艰,这些年来他丝毫不敢松懈怠慢。如果只是他自身一人,倒也不怕,可下面还有幼弟幼妹需要他扶持。他希望自己的弟弟妹妹两人能平淡安稳的过这一生,在乱世中有一颗安稳的心。
既要顾国,又要顾家。杨枫思来想去之后便费尽心机将他们送出国留学,后期一旦东窗事发,自己有什么困境也以免会连累到他们。
杨枫这个大哥,也是做的用心良苦。
1936年秋,伦敦
伦敦的秋天比较冷,这几日连绵的小雨打湿了地面。倒是将地面冲洗得洁净。虽然整个欧洲也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中,但是规模却要比国内小很多。
正伟上的是大学,杨白上的是中学,分别是两所不同的学校。好在,两所学校离的很近。他们住的地方是伦敦市中心不远的别墅,是新租的房子,里面还配有个收音机,两人先前研究了半天才将它研究明白。
杨白在厨房捣鼓得声声作响。正伟也不闲着,脱去西装后在客厅打扫卫生。
来伦敦前杨枫就跟他们说过出来后不许请保姆,两人轮流做饭,轮流清理卫生。这对正伟来说还好,毕竟从小家务也做过不少。杨白就不一样了,从小到大没做过什么家务,打扫卫生和做饭都太勉强了。总算小哥心疼她,偶尔也会替她分担家务。
时间过得快,十月中旬。天气也渐渐的从先前的凉爽转为寒冷,看来是离冬天不远了。
一早打开收音机就传来这样一条消息:“中国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于昨日下午在上海病逝。”这突如其来的新闻让杨白不敢相信,心中不免难过。她跟许多青年一样,特别敬重鲁迅先生,她学校的书桌上还放着先生的几本作品。
原本她还看不太懂鲁迅先生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意思。一是她年纪太小,二是从小在国内被大哥保护的好好的。任何没有亲身经历过,只从书上看来的,体会的都不会太贴切。
自从来到伦敦后,人生地不熟,语言种族都不一样,身后也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做后盾。这些天杨白在学校受到了各式各样的歧视。
杨白也没有跟小哥说。只不过,现在她有些读懂鲁迅先生文章中的意思了。
“别太难过了。”正伟端了一杯牛奶过来安慰道。
喝完牛奶两人就去学校。
不出预料,杨白刚进学校。就有很多长相、肤色不一样的人对着她眼光异样,指指点点。等杨白进到教室之后才发现,学校新发的书被人撕破了,就连鲁迅先生的作品也被撕破了。围观的人得意的看杨白会怎么收场。
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小男孩用及其不标准的普通话挑衅道:“中国人就是东亚病夫!”旁边围观的人有幸灾乐祸的,有看热闹的,就是没有一个愿意出来为杨白伸张正义。反而还引得一部分人跟着喊起来:“东亚病夫!东亚病夫!”
杨白气不过,跟那个男生打了起来。女生本来就没有男生身强力壮,早年也没学什么武功。杨白很快就被那个男生摔倒在地,还磨破了皮。
那男的不依不饶的继续嘲笑道:“你们中国人就是太懦弱了,不配来我们这里上学!你们国家东三省一枪没打就拱手让给了日本,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
杨白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她想骂回去,可惜语言又不通,在国内并没有多少机会学英语。心中憋屈的很。
有人报告老师,老师是一个头发金黄的男子。老师眼中带了些幸灾乐祸,杨白以为自己看错了。
老师并没有管这个事,还告诉大家,开始上课了。很明显有故意包庇的意思在里面。
连个道歉都没有得到。
杨白心里既委屈又心酸,她没想到中国人在国外竟然是这样的待遇,反观中国里的外国人却是吃香的喝辣的来剥削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杨白今天算体会到了。
如今的中国仿佛跟她一样是个弱女子,被别人欺负了,想还回去,想维护尊严,只可惜自己的力量太小。
杨白不说话,默默的捡起了地上被撕破的书,里面的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吸引了她的注意。先生是心怀人民的,如果政府官员和资本家全部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恐怕国家和中国人民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她再想到大哥时。内心开始复杂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