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
1383700000063

第63章 贪婪财利求名气,不如平常心态好福气(5)

在各种美好的艺术中,生活的艺术占有一席之地。像文学一样,它也属于人文科学。它是一种能使生活方式变得最有价值的艺术——充分利用每一件东西。它是一种从生活中获取最高的快乐并由此达到人生最高境界的一门艺术。

要想生活幸福,不运用某种程度的艺术是不可能的。像诗歌和绘画一样,生活的艺术主要源于天赋,但所有的人都能培养和开发它。它可以由父母和老师来培育,通过自我修养而得到完善。没有才智,它就无法存在。

幸福并非是一颗美丽、难以寻觅的巨大的宝石,无论付出怎样的努力也无法找到它;相反,它是由一系列普通而又细小的宝石所组成的珠串,它们散发出快乐和优美的情趣。幸福就是散布在普通生活道路上的各种不太起眼的快乐,这些快乐通常在我们热切地追求某些宏大而动人心魄的快乐时容易被我们忽略。在我们诚实而正直地履行普通职责的过程中,幸福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在现实生活中,体现生活艺术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不妨来举个例子。

两个各方面条件相同的人,其中一个懂得生活的艺术,而另一个人则不懂。

前者具有好奇的眼光和充满才智的心灵。在他面前,大自然永远是崭新的,充满了美好的事物。他生活在现在,回忆着过去,幻想着美好的未来。

对他来说,生活具有一种深刻的意义,它要求诚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以告慰自己的心灵,这样,生活也就快乐了。

他不断地完善自己,按照自己的年龄角色而行动,帮助那些绝望的人摆脱困境,积极从事各种美好的工作。他的双手永不会疲劳,他的心灵永不会倦怠。他愉快地度过自己的人生,帮助别人成了他生活的快乐。不断增长的才智使他对人、对物每天都有新的领悟。

他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无数的荣誉和祝福,他的最大纪念碑就是他曾经做出的美好行为以及他在自己的同胞面前树立的有益的榜样。

而另一位不懂生活艺术的人,他的生活是单调的。在他的生命走向结束以前,他也没有达到真正的人生状态。

金钱为他贡献了一切,然而他却觉得生活空虚无聊、枯燥乏味。旅游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因为对他而言,自己的经历是毫无意义的东西。他活着只是为了向小旅馆老板和服务员收取佣金;即使在大山深处旅游多日,他也会觉得索然乏味;在乡间行走,面对辛勤的农夫和大批的羊群,他不会去搭讪和欣赏,而是把自己龟缩在车中。

美术画廊在他看来是令人厌恶的东西,他之所以进去看它们,那是因为看到别人也在这样做。这些“乐趣”很快就使他厌倦了,他对生活彻底地感到乏味了。

当他年老的时候,他成了一群赶时髦的闲荡者中的一员,生活中已没有任何能让他提得起兴趣的地方。生活成了一场化装舞会,在舞会里他只认识流氓、恶棍、无赖、伪君子和吹牛拍马的阿谀奉承之徒。

尽管他已不再热爱生活,然而他还是害怕失去生活。最后,他的人生舞台终于落幕。尽管他财富丰厚,他的生活却是一场失败,因为他根本不懂得生活的艺术,没有它,生活就不会有乐趣。

财富并不能给生活带来真正的热情,只有思考、欣赏、品位、修养才能带来生活的热情。在所有这些东西当中,一双有洞察力的眼睛和一个有感悟力的心灵是必不可少、无法替代的。具备了这些品质,人们就能变得有福,劳动和辛苦也会与最高尚的思想和最纯洁的品位密切相连。许多劳动者也许会因此而变得高尚和高贵。蒙田认为:“所有的道德哲学就像它能适用于最辉煌壮丽的人生那样,也能适用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中。每个人身上都拥有人类生活的全部形式。”

在物质的舒适方面,良好的情趣既是真正的节俭者,也是快乐的促进者。每当你经过朋友家门前的台阶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要观察一下他的屋子里是否具有某种情趣。比如,家里是否有一种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优美文雅的氛围,它会给人们带来愉快的感受,虽然这种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看看窗台上是否有鲜花、墙上是否挂有绘画,这是一个家是否有品位的标志。一只鸟在窗台上歌唱,家里摆满了书,而家具尽管是普通的,却很整洁宜人,甚至可说是精致,这就是有情趣的标志。

你可以在乡村小屋的家中看到这种情况,贫穷的生活因为充满了情趣而变得甘甜可口。他们选择心地善良、心胸开阔的邻居作为自己的朋友,在那里,空气是纯净的,街道是干净整洁的。乍一看,门前台阶是泥沙铺就,然而窗格玻璃却是一尘不染——也许正在盛开的玫瑰或天竺葵透过玻璃而在屋内散发着清香呢。屋里是佃农,但无论他有多贫穷,他都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来制造生活的情趣。在别的地方你会看到与此不同的情景:臭味难闻的乡村小屋,脏兮兮的小孩在街沟里玩耍,邋遢的女人懒洋洋地靠在门框上,弥漫在整个房屋周围的是沉闷贫困的氛围!从每周的收入上讲,那个富有情调的乡村生活的主人也许没什么巨额收入,甚至比后者的收入要少。

所以,一个人应当学会幸福生活的艺术。即使是最穷苦的人也可以通过这种艺术获取巨大的快乐和幸福。

无论在何种情形下,心智都是我们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我们应当愉快地珍惜从那里生长出来的思想。我们利用心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节和驾驭性情和气质,可以教育自己并开发出我们天赋中最美好的东西,从中培养自己具备一种高贵的性情。

正视追求:心中的高度有多高

钱钟书先生说:“婚姻就像个围城,城里的人往外挤,城外的人往里挤。”生活也正是如此,身居繁华都市的人,往往追求寂寞平静的田园生活;而身在林深竹海的乡下人,却又很是向往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你羡慕别人的生活比自己快乐,你认为别人的日子过得比自己好,这只不过是因为你只看到了他们光鲜的一面,对他们生活中另一面的艰辛和苦楚并不曾感知。

在河的两岸,分别住着一个和尚与一个农夫。

和尚每天看着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看起来非常充实,令他相当羡慕。而农夫也在对岸,看见和尚每天都是无忧无虑地诵经、敲钟,生活十分轻松,令他非常向往。因此,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共同念头:“真想到对岸去!换个新生活!”

有一天,他们碰巧见面了,两人商谈一番,并达成交换身份的协议,农夫变成和尚,而和尚则变成农夫。

当农夫来到和尚的生活环境后,这才发现,和尚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那种敲钟、诵经的工作,看起来很悠闲,事实上却非常烦琐,每个步骤都不能遗漏。更重要的是,僧侣刻板单调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虽然悠闲,却让他觉得无所适从。

于是,成为和尚的农夫,每天敲钟、诵经之余都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在彼岸快乐工作的其他农夫。

至于做了农夫的和尚,重返尘世后,痛苦比农夫还要多,面对俗世的烦忧、辛劳与困惑,他非常怀念当和尚的日子。

因而他也和农夫一样,每天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对岸步履缓慢的其他和尚,并静静地聆听彼岸传来的诵经声。

这时,在他们的心中,同时响起了另一个声音:“回去吧!那里才是真正适合我们的生活!”

我们总是在追求、执著地向往自己得不到的东西,然而,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往往像天上的彩虹,光华夺目,但这只是一种幻觉,我们捉不到它反而带来空虚和烦恼。因此,不必羡慕别人的笑容,那也许只是苦中作乐或是强颜欢笑。

我们总是习惯于羡慕别人,但很少有人想到羡慕自己。也许,只有懂得羡慕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值得羡慕的人。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水桶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水桶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水桶到达主人家时,却只剩下半桶水。

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然好水桶对自己能够送整桶水很感自豪。破水桶呢?对于自己的缺陷则非常羞愧,它为自己只能负起责任的一半感到非常难过,它特别羡慕好水桶的完整。

它终于忍不住了,在小溪旁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为什么呢?”挑水夫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

“过去两年,因为水从我这边一路地漏,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水桶说。挑水夫替破水桶感到难过,他说:“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要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

果真,他们走在山坡上,破水桶眼前一亮,看到缤纷的花朵开满路的一旁,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这景象使它开心许多!但是,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水桶的那一边却没有开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回我从溪边回来,你就替我浇了一路花!”

“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这个样子,主人桌上也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

命运赐给我们欢乐和机遇,同时也给了我们缺憾与苦难,我们没有必要怨天尤人,更不必以偏概全、畏缩自卑。用豁达、宽容的态度对待生活,就会减少许多无奈与烦恼,多一些欢乐与阳光。唯有如此,才能做命运的主人。

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非常累,但我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生活很充实;虽然事业受挫了,但还有成功的机会;虽然下岗了,但还有健康的体魄,一切还可以从头开始。和那些更不幸的人相比,这一切太值得羡慕了,也太应该珍惜了。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值得别人羡慕的地方,即使处在人生的低潮亦如此。所以,面对人生,我们不要苛求自己。对自己、对别人,不怨愤,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生活就会简单而轻松。

净化心境:抛却心中的“私心杂念”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欢喜地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天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我是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喧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于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水分不易吸收,就容易凋谢!”

无德禅师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的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进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信徒听后,欢喜作礼感谢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

古德说“热闹场中做道场”,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如果自己妄想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一样无法修持。

每个人都想求内心的澄澈,然而,其中的含义有几个人真正地知道?是问心无愧,晚上不做噩梦,还是一生一世对别人的歉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