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
1383700000008

第8章 百无聊赖生闲气,不如积极适应求顺气(4)

在电视连续剧《难舍真情》中的出租车司机鞠长乐,就是这样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鞠长乐深深地爱着厉平,而厉平已是研究生,在大学任教,几乎没有结合的可能,可是厉平有过失败的婚姻,在难耐的寂寞中,鞠长乐走进了她的视野,并为他的热烈追求所感动,他们结了婚。然而,鞠长乐觉得自己在妻子面前总是个受教育的角色,很没面子,于是就买通小报记者在报纸上宣传他学**的先进事迹,并发动小学生给他写有偿服务的表扬信,来满足他与妻子平起平坐的虚荣心。

鞠长乐的这种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并非是个别现象。比如,有的人原本很穷,却“死要面子”,“勒紧裤腰带”与人比阔。有的人,为“死要面子”,四处吹嘘自己如何如何“有能耐”“能办事”,无限夸大自己的所谓“后台”是怎样怎样的“硬”。有的人明明意外成功,自己明明是“喜出望外”,激动异常,却“死要面子”,故作“深沉”,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有的人为了“面子”,犯了错误“死不认账”,即使被揭穿也要死撑到底,甚至要倒打一耙,推卸责任……

既然“面子”对一个人如此重要,那么,给对手最猛烈的回击就是想方设法在各个方面使对手的“面子”丢得干干净净。很多人为回击对手,使对手“丢面子”,往往采取“一报还一报”,恶意攻击、侮辱,或直接或间接,或在公众场合或私下攻击对手。但这样做往往容易反过来损害自己的“面子”,这是一种下下策。聪明的人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现代社会的竞争法则不是教人不要面子,而是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要求人人都要讲究“面子”,有“诚信”,否则,谁都不会是赢家。然而,也不能太在乎“面子”,否则,吃亏、受罪的总是你自己。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必要“死要面子”。

就图个舒心:遇事不钻牛角尖

有一则脑筋急转弯这么说:一个人要进屋子,但那扇门怎么拉也拉不开,为什么?回答是:因为那扇门是要推开的。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犯一些诸如只知拉门进屋,不知推门的错误。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有时遇事爱钻牛角尖,不会变通。有时候,周围的环境变了,我们却不知变通,还在固执一端,钻牛角尖,认死理,结果就闹出笑话来。

《吕氏春秋》里记载:楚国有一个人搭船过江,一不小心,身上的剑掉进了河里。同船的人都劝他下水去捞,他却不慌不忙,从身上拿出一把小刀,在剑落水的船边刻个记号。有人问:“做什么用啊?”他回答说:“我的剑就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我做个记号,等会儿船靠岸时,我就从这个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把剑找回来。”船靠岸时,他就这样去找剑,结果自然没有找到。

刻舟求剑是一种刻板的、不知变通的思维方式。有时候,我们定下的目标就像那把剑,环境的大船已经变了,而我们的目标却还在那里原地不动,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就不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

俗话说:“变则通,通则久。”只要我们学会变通,许多不可能的事情都能变为可能,坏事变为好事。

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很是失望:“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他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他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他发大财而回。

第一个人不懂变通,一味钻牛角尖,总以为牛不喝水,便不能强按头。第二个人则不然,他会变通一下,给牛点盐吃,不就能让它喝水了嘛!

关于皮鞋的由来,据说还有这样一个典故:

早期没有鞋子穿,人们走在路上,都得忍受碎石硌脚的痛苦。某一个国家,有一个太监把国王的所有房间全铺上了牛皮,当国王踏在牛皮上时,感觉双脚非常舒服。

于是,国王下令全国各地的马路上,都必须铺上牛皮,好让国王走到哪里,都会感觉舒服。有一个大臣建议:不需要如此大费周折,只要用牛皮把国王的脚包起来,再拴上一条绳子就可以了。于是,无论国王走到哪里,都感到舒服。

故事中的大臣是聪明的,他的变通,使舒服与节约两全其美。假如我们在工作学习之余能学会变通,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和步骤,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山穷水尽的时候,转换一下心情,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变通能让我们少一些郁闷,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幸福。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要为明天而准备,不为昨天而哭泣

一位得道的高僧休息前吩咐他的小弟子去给佛祖点上香火,这个粗手粗脚的小和尚不小心把香炉打翻了,香灰撒了一地,刚刚插好的香火也断了,差点儿燃着了整个祭堂。小和尚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偷偷地躲了起来。第二日,高僧找不到小和尚,便亲自来到祭堂探究原因,得知了事情真相后,他稍微有些生气,但是很快就平息了下来。他派人去把躲藏起来的小和尚叫来。小和尚因为害怕,哭了一夜,眼睛肿肿的,心想这次肯定被重罚。高僧看了一眼小和尚:“你耽误了今天的晨课,知道吗?”小和尚抬起头,很不解地望着和尚,然后低头主动认错:“师傅,我错了。我昨晚打翻了香炉,你不生气吗?为何今日不责罚我,反而仅仅怪我耽误了晨课呢?”

老和尚语重心长地说:“昨天你犯的错误,我是很生气,可是事情已经过去了,再来追究谁的责任已无益处。昨天香灰已洒,香火已断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事情了,唯一可以做的便是今天马上换上新的香灰,重新点上香火,再把今日的晨课补回来。如果因为昨天的失误,把今天的光阴也赔进去的话,那才是不可饶恕的。你明白了吗?”小和尚恍然大悟。

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扮演过这个小和尚的角色,我们为了昨天的失误而哭泣,甚至放弃了今日应该做的事情,明日再为今日的放弃而哭泣。日日相仿,人生就这样丢失了它的意义。当昨天的事情我们已经无力改变,那么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它,把握好今天才是最有价值的行为。

人生由三天组成,昨天、今天和明天。如果你在忙碌的今天为了昨天的失败或不幸而哭泣,那么你的今天就只剩下泪水。试问,你的明天又将何去何从?

很多人,对于过去都无法释然。站在时间的长河中,如果不把注意力放在美好的今天和明天,而总是沉浸于往事中,是极不明智的做法。昨天固然和我们有关,但是希望是不可能从昨天产生的,生活的奇迹永远是靠今天去创造。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不要对昨天念念不忘,昨天无论是辉煌还是黑暗,都已经成为历史。作为已经翻过去的一页,我们何必要花费精力去自责,去悔恨呢?把握好今天,要为明天而准备,而不是为昨天而哭泣。

人生在世,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在现实的大海中航行,如果因为昨天的风暴,而放弃今天的航线,恐怕那些人生的新大陆永远也不会被发现。所以,不要轻易地放弃,不要让自己陷入过去的沼泽。昨日诚可贵,但是今日价更高。

换个角度看问题

对于同一件事情,同一样东西,因为情境不同、认知不同,会有不同的解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能够说得出道理来,对和错,又有何妨?

著名的寓言作家伊索年轻时曾经当过奴隶。

一天,他的主人要他准备一桌最好的酒菜,以款待一些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当菜一盘盘端上来时,主人发现满桌都是动物的舌头,牛舌、猪舌、羊舌、鹿舌……简直就是一桌舌头大餐。

全桌客人出于礼貌,只敢小声地相互议论,主人发现宾客们窃窃私语以及怀疑的神色,气急败坏地把伊索叫进来兴师问罪。

主人严厉地斥责说:“我不是叫你准备一桌最好的菜吗?你准备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

伊索不慌不忙、谦恭有礼地回答:“在座的贵客都是知识渊博的哲学家,他们高深的学问需要用舌头来阐述。对他们来说,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舌头更珍贵的东西了。”

哲学家们听了他这番对舌头的吹捧,都不禁转怒为喜,纷纷开怀大笑。

第二天,主人又要伊索准备一桌最不好的菜,招待别的客人。这批客人是主人住在乡下的亲戚,主人一向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是一群老土的乡巴佬,只有在逢年过节时,主人才会勉强愿意招待他们来家里吃饭。

宴会开始后,菜一盘盘地端上来,仍然是一桌舌头大餐。主人火冒三丈,气冲冲地跑进厨房质问伊索:“你昨天不是说舌头是最好的菜,怎么这会儿又变成了最不好的菜了?”

只见伊索镇静地回答:“祸从口出,舌头会为我们制造灾难,引起别人的不悦,所以它也是最不好的东西。”

主人听了,不禁哑口无言。

尼采曾说:“没有真正的事实,只有诠释。”

每一件事都有好多面,你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看到的东西也就会有不同的面貌。最好的东西到了另外一种情境,可能会变成最坏的东西,相同地,你弃如敝屣的东西到了他人手上,也可能会是对方的无价之宝。

因此,当你从好的这一面看,映入你眼帘的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当你从坏的一面看,只会看到一个千疮百孔的人生。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决定权都在于你,当事情无法改变时,改变看事情的角度,你一定能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