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地理未解之谜(大全集)
1383800000054

第54章 曾经的辉煌——探访神秘消失的古文明残片(8)

目前所遗存的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县境内,象泉河南岸。一座高300多米的黄土山,曾经是古格王朝的宫堡。考古学家们发现,这座宫堡从10世纪至16世纪被不断扩建,规模十分庞大。整个宫堡依山叠砌,由王宫、庙宇、佛塔、洞窟组成,从地面到山顶,建筑物高达300米,居高临下,气势雄壮。王宫遗址分为夏宫和冬宫。夏宫建在地面,规模很小,由于年久失修,仅留断壁残垣。冬宫修在地下,现保存完好,冬宫是地道式建筑,盘旋通往山下,其间有一连串地穴式房屋。宫堡内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外有坚实的城墙,犹如铜墙铁壁,非常坚固。

据历史记载,17世纪的时候,古格地区就开始出现西方传教士。当时,古格国王和古格的宗教领袖(其实是国王的弟弟)之间的矛盾比较深重,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他开始借助西方传教士的力量削弱佛教的影响。1633年,僧侣们发动叛乱,古格国王的弟弟勾结了与古格同宗的拉达克王室,利用拉达克的军队攻打古格都城。而建在山上的古格王宫是西藏防守能力最强的建筑之一,只有一条隧道可以通到山上,其他地方全都是悬崖。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拉达克军队开始驱赶古格百姓在半山腰修建一座石头楼。他们是想着当这座建筑和山顶一样高的时候,就可以最终拿下古格都城了。现在这座石楼的遗址还矗立在半山腰上,但是石楼并没有修完。据说,由于拉达克人强迫古格百姓日以继夜地修石楼,老百姓困苦不堪,便在山下非常凄苦地歌唱,国王听到百姓的歌声后非常难过。最终,绝望的国王为了百姓不再受苦,从悬崖上跳了下去。也有人说,是国王选择了投降。

拉达克人进入古格以后,古格王朝灭亡,并被并入拉达克人的王国。此后古格都城开始衰落,并最终而被荒漠吞噬。

古格王朝的前身是象雄国。大约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了象雄国,到17世纪结束,古格前后有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古称羊同,即象雄)地方建立的王国,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

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统治时期,曾灭佛毁寺,不少避难僧人逃到阿里。阿里地处西部边境,深受大食、印度的影响,加上又是苯教的发源地,所以便成为各种思潮、各种力量的汇集之地。而古格王朝系起于10世纪中期,由朗达玛的曾孙吉德尼玛衮创建。史载,朗达玛被僧人刺杀,内战纷起。4年后平民起义,朗达玛的两个儿子奥松与云丹为争夺王位相互斗争。奥松之子贝考赞被奴隶起义军所杀,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带着3个大臣和100多士兵逃亡至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古格王国即其第三子德祖衮的封地,德祖衮就是古格王朝的开国皇帝。

跟他们的祖先不同,古格王朝崇尚佛教,多次派人到克什米尔学经,翻译佛经108部。史载,1042年印度高僧阿底峡到阿里地区弘扬佛法,阿里便成为佛教复兴之地,佛教史称之为“上路弘法”。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地的。

面积18万平方米的古格王国遗址,包括300多座房屋,300余孔窑洞及3座10多米高的佛塔,有红庙、白庙、轮回庙、枕不觉庙、王宫殿和集会议事殿等庙宇、殿堂。其中,尤以红、白、轮回三庙保存最为完好。各庙之内,还残留着许多泥塑佛像和生动的壁画。

考古专家们认定这些保存完好的壁画是古格艺术的精华。虽然几个世纪无人问津,但那些妩媚动人的菩萨、度母,以及国王和王后礼佛图与佛传故事图等依然色彩鲜艳,光彩照人。其中又以佛祖像、佛祖传记故事数量最多,画风旷达粗犷,颜色厚重。记录古格王统世系、反映古格地区政治和经济活动以及文化风情的壁画在整个西藏绝无仅有,男人农耕、出牧、狩猎、骑射,女人挤奶、歌舞的生动画面,无一不是那个时代的写真。

有趣的是,考古学家发现,古格遗址中王宫、民居、军事设施均被破坏殆尽,但唯独留下几个佛堂。据说,因为拉达克人原也是佛教徒,在毁灭了古格的一切之后,拉达克人心存敬畏,止步于这些神佛之前。

“托林”,意为“飞翔于空中永不坠落”。托林寺始建于古格王国开国之初(约996年),是由当时的古格国王益西沃和佛经翻译大师仁青桑布仿照前藏的桑耶寺,融合印度、尼泊尔以及西藏本地的建筑风格而设计建造的。

作为古格王国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寺,托林寺在藏传佛教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但是古格王国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而且,它的建造也揭开了藏传佛教后宏期的帷幕。自从有了它,来自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等地的艺术家和工匠陆续汇集到这里,修建寺院、绘制壁画,古格从此开始与外界进行频繁的交往,从而逐渐发展成为西藏西部佛教文明的中心。

千百年来,托林寺虽然经历了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仍是殿宇林立、佛塔高耸,其内的壁画也依然色泽艳丽。1996年,它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古格王朝的描述大多来源于传说和《拉达克纪年史》的记载。古格王朝没有自己的国史,因而关于古格王朝的细节,现代考古也几乎完全没有头绪。消失的古格给人们留下的是一个个不解的哑谜。

在诸多哑谜当中,最神秘的就是它的消失。古格文明在当时的西藏高原基本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成熟、灿烂,却在一夜之间彻底消失了,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

从历史记载来看,拉达克人消灭古格,古格的最后一个国王及全家被拉达克人带回拉达克都城列城后关进了监狱,这些都是可靠的。在古格王宫下面的山洞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藏尸洞,几十具无头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排列着。人们猜测,那是当时被拉达克人处死的古格百姓和战士。

从记载和考察的结果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可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却迅速沦为一片废墟。

也有人说地理环境的迅速恶化才是古格被废弃的主要原因。今天看来,古格遗址的沙化程度已经非常严重。史书上记载说古格百姓有10万之众,但他们到了哪里?被拉达克人驱赶回了拉达克?环境恶化后集体迁徙了?他们的后裔又在哪里?诸如此类的疑问一直困扰着人们。目前看来,古格的哑谜还未能解开。

古滇国都城之谜

在《史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2000年多前,在中国的西南边疆有滇和夜郎两个大的王国。今天,夜郎自大这句成语几乎人人皆知,而很多人对滇国却并不熟悉。事实上,当初司马迁的记载是这样的:“滇王与汉使者曰:‘汉孰与我大?’夜郎侯亦然”,可见,那时滇郎自大不亚于夜郎。然而,2000多年来,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王国似乎只存在于司马迁的记述中,其后就神秘地消失了,再也没有任何有关它存在的遗踪。

在司马迁生活的西汉时期,云南以滇池区域为中心是古滇国人们的聚居区,滇国的东面是夜郎国,北面是邛都国,西面以洱海区域为中心即昆明国。其中滇和昆明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是云南古代的主要部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据考古资料证实,古滇国在战国末至西汉初达到全盛,大约是在西汉中期古滇国开始衰落,由于国力的不断衰落,西汉末至东汉初被中原王朝的郡县制所取代,古滇国走到了它生命的终点。从古滇国的建立到消失,大约存在了大约500多年。

那么古滇国的王城或都城究竟在哪?考古学界一直在做着种种猜测。考古工作者经过多年的考察研究认为:“可以肯定地说,澄江、江川、呈贡、晋宁、昆明这一片相邻和相连的广袤区域,是古滇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也可以说澄江在古滇国历史上一定扮演过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推测澄江在历史上并非“蛮荒之地”,而是有着很发达的经济和辉煌灿烂文化的地区。

有学者这样推论,抚仙湖南岸江川县李家山墓葬出土5000余件古滇青铜器物,而与抚仙湖北岸相连的晋宁石寨山出土滇王印,按考古常规看,古滇国的王城或都城就在附近,因为它既不会在墓葬地,也不会离墓葬地太远。因为从李家山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的造型、图案及近水居的干栏式建筑看,李家山青铜文物所反映生活环境应有山可猎,有地可耕,有湖可渔,又近水而居。这样的生存环境与澄江的地理生存环境极其吻合。这里当为古滇王国都城的所在地,抚仙湖水下文明遗址当隐藏着古滇国突然消逝的重要原因。

然而,这一切最终取决于水下考古的结果。此前的推测、猜想,仅仅是一种有根据的假设。

抚仙湖水下“金字塔”之谜

在风光旖旎的抚仙湖畔,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

古时候,美丽的抚仙湖畔有一座非常繁华漂亮的城市,那里人口众多,街道宽敞,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人民安居乐业。有一天,街上不知从哪来了一个老道士,边走边喊:石狮子眼睛红,海水要淹城!大家快跑吧!但是没人把他的话当作一回事,还嘲笑他是一个疯道士。

有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头子,听了他的话,半信半疑。老头子又走到衙门前去观察石狮子的眼睛,果然发现石狮子眼睛变红了。他大吃一惊,这才觉得道士说说不假。他一面向家中跑一面喊:石狮子眼睛红了,海水要淹城了!但街上人还是不行。老头子跑回家,叫上老伴,看看家中,最值钱就是那头猪,老两口拉上猪就跑。他们刚一出门,果然看到排山倒海的抚仙湖水已经涌了上来,来到身后了。老两口拼命向高处跑去,那汹涌澎湃的湖水,紧跟老两口,他们拉着猪跑到哪,水就淹到哪。老两口气喘吁吁,跑了好一阵,实在跑不动,停了下来,谁知水也就跟着停了下来。这老两口就在停下的地方住下,后来这个地方人口多了,成了一个村庄,就叫镇海营。据说老两口家那头猪是一头镇海神猪,水不能淹过这头神猪,老两口拉着神猪一起跑,才逃过一劫。

这只是一个传说,是否有那么一对老两口和一头神猪,也不得而知,但现在在抚仙湖北岸确实有镇海营这么一个村庄。更令人惊奇的是,在云南澄江抚仙湖的水下确实发现了一座古城!

这座古城是2001年,考古学家在云南澄江县抚仙湖水下发现的。考古学家发现,在城中建有类似金字塔形状的高大建筑和类似罗马斗兽场的圆形建筑。目前已经探明的古城遗迹面积达2.4平方千米,规模于20世纪70年代的澄江县城相当。主要建筑物共有8座,最为重要的是其中两个高大阶梯状建筑和一座圆形建筑。这座高大的阶梯状建筑共分3层,底部宽60米,第二层宽32米,顶层宽18米,整个建筑高16米,从扫描图上可以看出,它的台阶非常整齐对称。而另一座阶梯状建筑气势最为恢宏。它上下共5层,第一层底部宽63米,第二层宽48米,第三四层倒塌比较严重无法仔细测量,第五层宽27米,整个建筑高21米,类似于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在每一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其中第一级大台阶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

考古专家还在水底发现了一块有蛇形刻痕的石板和不少凿有图案、符号的石板,这些图案的意义至今无法破解。

这些建筑是做什么用的呢?谁又是水下“金字塔”的建设者呢?为什么这些建筑会在水下呢?

专家经过分析,认为水下的台阶是古滇国人祭祀活动的遗址,而这种阶梯式的建筑可能是祭台。在历史上,关于古滇国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墓葬和文物,还没有发现古滇国任何的建筑遗迹。在云南出土的古滇国青铜器上,人们发现了青铜器扣饰上的许多阶梯图案与水下阶梯式建筑相似,青铜器上的环形建筑分为两层,人们坐在台阶上观看表演。因此,有专家认为着就是消失的古滇国。

还有专家认为这座古城可能是汉代的俞元古城。俞元古城从南北朝后期就没有历史记录,它可能是因为地震沉到了抚仙湖底了。

目前关于这座古城还知之甚少,古城留下的谜有待进一步地解开。

西夏的“东方金字塔”之谜

西夏王朝已被历史的尘埃淹埋,唯有屹立于贺兰山下的一座座西夏皇陵遗迹至今犹存。

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的西夏王陵,在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10公里,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有9座帝陵、253座勋臣戚葬墓。西夏王陵诸陵每座各为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占地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形状奇异的陵墓建筑和富于特色的陵园布局,在中国皇陵中绝无仅有。

197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某部,准备在宁夏贺兰山下距离银川市约40千米的地方,修筑一个小型军用飞机场。然而十几天后,在挖掘过程中就出现了古老的陶器和方砖,方砖上还有无法辨识的文字。考古人员到现场进行研究后认定,这是一个古代西夏时期的陵墓,方砖上的方块字就是传说中的西夏文。

后来勘测时,收获更是令人惊喜:绵延的贺兰山荒漠中,金字塔形黄土建筑竟一座座默默相连——考古人员相继找到十几座高大的墓冢,到最后,他们终于认定:这些雄伟的建筑正是西夏皇家陵墓!

考古工作者随后又从西夏王陵中发掘出大批珍贵文物,如高达1.52米,造型奇特的绿玻璃鸱吻,各种姿势的男女人像石雕碑座,重达188公斤的模铸鎏金铜牛,形象生动细腻的人物竹雕等,都反映了西夏时期冶铸技术和建筑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如此“包罗万象”的大型王陵群,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外国人赞誉西夏王陵为“神秘的奇迹”、“东方的金字塔”。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西夏王陵的神秘也越来越令人疑惑。至今,王陵仍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

首先,西夏白景帝李元昊称帝至最后一位皇帝亡国,共传位10帝。如果加上李元昊追尊的其祖父太祖李继迁和父亲太宗李德明,共12帝。而现存9陵,缺了3座。这3座陵墓是根本就不存在,还是被毁,所缺究竟是哪三位之陵?

其次,贺兰山东麓是牧草丰美之地,处处长草,唯独王陵上寸草不生,这是什么原因?有人说当年建造陵墓时,所有的泥土都是熏蒸过的,野草难以得到养分,所以长不出草来。可是熏蒸的作用能持久近千年吗?何况陵墓上难免有随风刮来带有草籽的浮土。

再次,西北地区尽管人烟稀疏,鸟兽却相对要多一些,尤其是繁殖力较强的乌鸦和麻雀,它们几乎随处歇脚,可是为何唯独不落在王陵上?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偌大的一个陵区,没有一条山洪沟从帝王陵园和陪葬墓园中穿过。西夏建陵近千年,贺兰山暴发山洪不计其数,但是“沿贺兰山一线”仅有西夏陵区这片土地没有遭受山洪袭击。原因何在?至今也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