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1000问
1387000000039

第39章 兴衰有凭 国运无常——走向世界的隋唐文明(5)

鉴真把佛教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日本人,对日本后来的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他把自己的医学知识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医药学的发展。

唐代最著名的天文学家是谁?

唐玄宗时,天文学也有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最著名的天文学家是一行和尚。一行俗姓张,名遂,魏州乐昌(今河南南乐)人,唐代高僧、天文学家和大地测量学家。一行不仅有高深的科学知识,品格也很高尚,在武周时期,坚决拒绝与权贵武三思结交。

一行曾奉玄宗的命令,制定《大衍历》。这是一部先进的历法,分成七篇。这个历法吸收了实际观测的成果,使节气的划分更加精确,在当时是最先进的,一直沿用到明末。

测量子午线的长短,是一行在天文学上另一项成就。公元725年,一行倡议在全国13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通过实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经度)的长度为351里80步(合今129.22公里)。比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花剌子模于公元814年进行的实测早90年。它与现代测量的子午线长度111.2公里相比,虽还有不少误差,但在当时是世界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实测。

一行观测天象,发现了恒星的移动,比公元1712年英国人哈雷的发现,几乎早了1000年。一行对数学也有贡献,首创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一种求函数值的方法),用来计算日月的运行。

“吴带当风”形容的是唐朝哪位画家?

唐玄宗时期是各种艺术门类空前繁荣的时代,传统绘画也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据记载,唐代有名有姓的画家就有四百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有“画圣”之誉的吴道子。吴道子一生主要画以佛道神仙为题材的宗教壁画。他画10米多高的巨幅画像,或从脚、或从手臂画起,任毫挥笔却没有半点差错。他画佛像头上的圆形的灵光,不用圆规,只用笔一挥就成了。他画人物身上的衣纹饰带,轻软圆润,似乎会随风而飘动,被称为“吴带当风”。

唐三彩有什么特别之处?

唐代,一个崭新的品种出现在陶瓷艺术领域,这就是唐三彩。这是唐代烧制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颜色有好几种,常见的有黄、绿、白三色,故称为唐三彩。唐代陶瓷艺人对多类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原有的铅釉陶中加入铁、铜、钴、锰等不同金属氧化物,烧制出集黄、绿、赭、白、蓝等色中的一色或多色于一器的彩陶,这就是唐三彩的成色原理。唐三彩以其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和绚烂多彩的颜色,充分体现了盛唐的艺术风格。

唐代统治者生前奢侈浮华,死后亦要讲究厚葬,唐三彩正是适应了这股潮流,产量猛增,后来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唐三彩造型丰富,成为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唐三彩制品主要分为器皿和俑两大类。器皿是用于生活用具,包括瓶、罐、钵、盘、杯、碗、炉、砚、枕等。俑是用作陪葬的冥器,有贵妇、侍俑、武士、文官、乐人等人物形象,亦有马、骆驼、驴、狮、牛、虎、鸭、鸡、鸳鸯等飞禽走兽。唐代出土的三彩容器,器形饱满浑厚,线条圆润,器身外部色彩斑驳灿烂。

千古“谪仙”是唐朝哪一位诗人?

公元742年,由于贺知章的推荐,李白的一曲《乌夜啼》被玄宗李隆基赏识,下诏宣他进京。这时,李白正在会稽的剡溪一带游览,突然接到诏书,要他立即入京。李白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急忙把诏书又看一遍。进京、朝见皇帝、干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事,这是他盼望多年的理想,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实现了。他立即停止游览,回家收拾行李,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临出门,他高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到长安不久,年已80的文坛领袖贺知章慕名来访。李白将《蜀道难》一诗送他。贺知章读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猨猱(长臂猿)欲度愁攀缘”,“扪参历井(参、井,星名)仰胁息,以手抚膺(胸)坐长叹”,以及“连峰去天不盈尺”等诗句时,啧啧赞赏,诗未读完,即拍案叫绝,呼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意为天上下凡来的诗仙。从此,“谪仙”之名,誉满长安。

为何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迁巩县(今属河南)。他曾在长安东南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人亦称其为杜少陵。他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杜审言也是一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奉先县的县令。杜甫曾做过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人称他为杜工部。杜甫少年聪慧,7岁就能写诗,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与洛阳一些有名的文人交往。

公元746年,杜甫流寓长安,生活日渐困乏,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凄凉生活。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杜甫写了《三大礼赋》献给李隆基。李隆基非常欣赏,命宰相对他进行考核。但是,李林甫见了杜甫一面,便再也没有音讯了。

杜甫又连续向李隆基献了两篇赋,等到公元755年,44岁的杜甫才求得一个地位很低的职位。然而,官职尚未到手,他却眼睁睁看着小儿子活活饿死了。这时,杨贵妃兄妹正宠极一时,日夜在华清宫中管弦歌舞。

杜甫路过骊山,目睹此情此景,无限悲愤,遂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安史之乱爆发,中原失驭,两京沦陷,“胡马翻衔洛阳草”,“秦人半作燕地囚”,民族危亡,生灵涂炭。这时,举国有志之士都行动起来,共赴国难。杜甫在这场大变乱中饱经忧患,先是被叛军虏去,囚禁在长安,后逃出去投奔唐肃宗李亨,欲报国效力,终因忠直而不见容,被放逐。这期间,杜甫到处奔波,颠沛流离,耳闻目睹了战乱与赋役带给人们的灾难和痛苦。杜甫自己也曾被生活所迫,挖过野菜,拾过橡栗,砍过山柴,摆过药摊。

因而,杜甫悲愤而沉痛地写出了一首首诗歌,勾画出了一幅幅的流亡图。《三吏》《三别》等名篇,深刻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灾难与悲凉。杜甫的诗,真实而深刻,内容丰富,胜过了史家的简略记录,故而被誉为一代“诗史”。

《长恨歌》的原型是谁?

公元740年正月初二,唐明皇派太监送寿王府一道敕书,促请杨玉环去万寿庵(太真观)出家,取号太真,为其先前病逝的婆婆武惠妃荐福。杨玉环在万寿庵出家的第六天,便被接往骊山温泉同李隆基相会。此后5年,两人几乎每天形影不离,杨玉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生活过得像蜜一样甜。

5年的同居生活结束后,到公元745年,李隆基公开宣布册立女道士杨玉环为贵妃。从此,两人更加恩爱。有一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晚上,李隆基和杨玉环来到了长生殿,共同欣赏牛郎织女的相会,两情相悦,相对无言。夜深了,他俩望着夜空中璀璨的星河,看着银河两岸渐渐靠拢的牛郎、织女星座,双双不知不觉地跪到地上,对天立誓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一七夕誓言,被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一诗中做了动情的描述。

谁被人们称为“草圣”?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又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张旭曾担任过金吾长史(统管御林军的官员)等职,所以后世又称他为“张长史”。

唐文宗曾向全国发出过一道罕见的诏书:把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称为天下“三绝”。诏书一到洛阳城,顿时引起轰动。洛阳的名流纷纷向张旭道喜,张旭作揖一一致谢,并设宴款待这些洛阳名流。席间,有人向张旭请教草书的秘诀,张旭谦虚地说:“各位见笑,我自知浅陋,皇上奖掖,受之有愧。说到秘诀,无非‘用心’两字。”

张旭草楷俱佳,尤其擅长草书。他的草书名噪当时、饮誉后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把张旭称誉为“草圣”,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怀素都曾向他学习过书法。

为什么说李林甫口蜜腹剑?

李隆基做了二十多年太平天子后,渐渐滋长了怠惰的情绪,追求起享乐的生活来。宰相张九龄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挺着急,常给李隆基提意见。李隆基本来很尊重张九龄,但是到了后来,对张九龄的意见也听不进去了。李隆基觉得李林甫又能干、又听话,比张九龄强,便让他当了宰相。

李林甫当上宰相后,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强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排挤掉。有一个官员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在外地当刺史。后来,李隆基想起他,跟李林甫说:“严挺之还在吗?这个人很有才能,还可以用呢。”李林甫说:“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退了朝,李林甫找来严挺之的弟弟,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有一个办法。”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么关心他哥哥,当然很感激,忙请教该怎么办。李林甫说:“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他得了病,请求回京看病。”严挺之接到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李隆基,说:“真太可惜,严挺之现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李隆基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算了。

像严挺之这样上当受骗的还真不少。但是,尽管李林甫装扮得非常巧妙,他的阴谋诡计到底被人们识破了。人们就说李林甫这个人是“嘴上像蜜甜,肚里藏着剑”,这就是“口蜜腹剑”的由来。

怀素和尚的书法造诣如何?

怀素是盛唐至中唐时期的一位卓越的草书大家。怀素俗姓钱,湖南零陵人。10岁那年,他忽然起了出家为僧的念头,父母怎么也阻止不了,只好让他出家。

怀素一直喜欢书法,尤其是草书,学习非常刻苦。据说因为穷买不起纸,他就做了一块漆盘和一块漆板练字。他在上面写了擦、擦了写,结果把盘、板都写穿了。他用过的笔也不计其数,屋里堆放不下,就埋到山下,还在上面题了“笔冢”两字,以示纪念。

怀素在40岁的时候,千里迢迢来到长安,向颜真卿求教。颜真卿也是张旭的学生,他把张旭教的“十二笔意”和自己的一些心得传给了怀素,怀素的草书造诣得到了升华。当他把自己的草书作品拿给颜真卿看的时候,颜真卿高兴地说:“‘草圣’的绝技终于有传人了。”

“茶圣”陆羽有哪些著作?

陆羽出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被称为“茶圣”或“茶仙”。自唐初以来,各地饮茶之风渐盛,但饮茶者并不一定都能体味到饮茶的要旨与妙趣。于是,陆羽决心总结自己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写一部茶学专著。经过一年多努力,他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初稿,这一年陆羽28岁。陆羽在《茶经》中谈论泡茶用水的部分非常多,无论是水的来源或水的温度及用法都被后世视为泡茶的准则。他选择水是以“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为标准。陆羽所著的《茶经》被视为我国茶文化的经典著作。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陆羽的贡献也日益为中国和世界所认识。

安禄山为何拜杨玉环为干妈?

安禄山是唐朝时突厥人的后裔,很会逢迎拍马。一次,李隆基召见安禄山,贵妃杨玉环及杨玉环的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也都在场。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凸肚子、矮个子。他装出—副傻乎乎的样子,李隆基指着他的肚子开玩笑说:“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什么东西?”安禄山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有一颗赤诚的心。”李隆基认为安禄山对他一片忠心,又对他大加封赏。安禄山知道李隆基宠爱杨玉环,就乘机要求拜杨玉环做干娘。杨玉环有点不好意思,自己还不足30岁,而安禄山已经40多岁了,怎么好以母子相称呢。但李隆基觉得很新鲜,大笑着说:“好,朕就成全你的心愿,就拜贵妃为娘。”杨家姐妹也觉得安禄山憨态可掬,滑稽有趣,便在一旁喝彩助兴。杨玉环见是李隆基的主张,又是做长辈,也就应允了。安禄山受宠若惊,跪在杨玉环面前,说:“儿臣安禄山祝母妃福体万寿!”拜了三拜。李隆基与杨玉环坐在一起,笑着说:“禄山,你礼数行差了。拜母亲之前,应该先拜父亲。”安禄山叩头奏道:“儿臣本是胡人,按照胡人的风俗,是先拜母后拜父。”一番话说得李隆基十分高兴,于是认安禄山作了干儿子,并当即加封他为范阳节度使。后来,李隆基又让安禄山相继兼任平卢、河东两地的节度使。从此,安禄山权倾朝野,欲望渐渐膨胀,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杨国忠仗势擅权的结局如何?

杨国忠是杨玉环远亲,因杨玉环受宠,杨国忠骤被擢用,历任给事中,兼御史中丞。公元752年,杨国忠出任宰相,并兼领四十余使职,当时的机务要政多决于杨国忠私宅;公文批复,杨国忠但署一字,余皆责成胥吏根据贿赂而定。杨国忠又曾两度发兵攻打南诏,连连败阵,死伤20万众,他却隐其败状,反报捷书。人知其毒,皆不敢言。直到安禄山乱起,杨国忠才在马嵬驿被哗变军士杀死。

安禄山叛唐是谁惹的祸?

公元755年,安禄山经过10年的精心准备,决定发动叛乱。他假造了一份李隆基的诏书,然后把将士召集起来宣布道:“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将士们大多觉得很突然,但既然是圣上旨意,谁又敢不从呢!

次日,安禄山便领着15万叛军,从范阳出发。从天宝年间以来,唐朝的统治已经腐朽不堪,军队没有丝毫的战斗准备,缺乏战斗能力,再加上那一带本来就是安禄山直接管辖的范围,因此,一见到安禄山叛军的气势,沿路的文臣武将都吓得惊慌失措,有的开城迎接叛军,有的弃城逃跑,有的坐以待毙,被叛军擒杀。叛军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就轻易占领了黄河以北24郡的大片土地。

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了长安,李隆基一开始还不相信,以为是有人造谣。不久,叛军陷城的警报接二连三地送到他面前,才不得不相信。李隆基召集百官大臣商议对策,满朝文武都慌了神,惊吓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有杨国忠洋洋自得地说:“怎么样,我早就说过安禄山要造反,被我说准了吧。不过,没关系,皇上不必担心,安禄山的将士是不会跟他走的。我保证,用不了十天,安禄山的人头就会被人砍了送来。”李隆基见杨国忠说得那么肯定,心里稍微平定一些。可是,叛军仍在长驱直进,不久就渡过黄河,攻克了洛阳。

安禄山进了洛阳城,迫不及待地自封为“大燕皇帝”,年号圣武。这时,离他范阳起兵,才不过3个月。

颜杲卿死在谁的刀下?

安禄山造反后,首先起来打击叛军的是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颜杲卿本来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发动叛乱以后,颜杲卿准备率兵攻打,但考虑到自己力量不够,不能跟安禄山硬拼,就假装还服从安禄山的领导。安禄山让他驻守常山,还派了一个叛将守在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

安禄山渡过黄河,攻下洛阳后,颜杲卿决心起兵攻打安禄山。颜杲卿打听到守井陉关的叛将是个糊涂的酒鬼,就假传安禄山的命令,派人带了美酒好菜去慰劳他。等这个叛将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颜杲卿便把叛将杀死,占领了井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