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1387200000025

第25章 雍正为何诏令驱逐传教士

来到中国最早的一批传教士,以16世纪的利玛窦最为有名。继利玛窦之后,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于17世纪初满怀着对东方的幻想来到正处于明代的中国,历经几代皇帝变更,甚至目睹了明清两朝的更替。数十年来,汤若望一直从事着历书的编纂和整理,深受皇帝的赏识。清军入关之后,汤若望便被顺治皇帝所接纳。他的学识深深打动了清朝的皇室,包括孝庄太后、顺治皇帝在内,很多人都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思想。

对于汤若望等传教士受宠之事,大臣鳌拜深感痛恨。鳌拜认为,过多听信西学,会动摇清王朝的统治根基。因此,汤若望不除不行。他和反对西学派的大臣联合起来,陷害汤若望。由于刚刚登基的康熙小皇帝尚未完全掌控朝政,无法营救汤若望。直到孝庄太皇太后出面,汤若望等西学者才得以走出监牢。

然而,从鳌拜的身上就可以看到,清王朝的绝大多数臣子对西学和传教士都是有所忌惮的。虽然康熙皇帝对西洋科学甚是沉迷,常常仔细钻研,并鼓励天主教在中国发展,允许传教士传教,可他的儿子雍正皇帝却对传教士深恶痛绝,甚至将传教士逐出中国,杀害大批西学者。

雍正皇帝之所以这样做,起因源于福建一起教会案件。雍正元年(1723年),福建省福安县有一个生员教徒突然弃教,向官府告状,声称教士修建教堂,大肆敛财,教堂里男女混杂,实在是败坏风气,有辱斯文。在封建传统礼教甚是严格的古代社会,男女一向不得逾越,但西洋教会却并没有这种限制。西学主张的民主思想、人人平等观念对君权提出挑战,更是动摇大清社稷之根本。雍正皇帝越发觉得传教士具有无形的危险性,几经思量,终于下诏全国驱逐传教士。

雍正驱逐传教士是逐步进行且手段缓和,他的驱逐理由即是西洋传教的覆盖面积过大,有意识形态侵略的嫌疑,也妨碍了其他宗教的发展。所以,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应当被有效地遏制。另外,康熙皇帝在位期间,罗马教皇于1715年发布禁令,严禁中国教徒尊孔祭天。康熙帝对此非常震怒,下令只有承认中国礼仪的教士才能留在中国,意在与罗马教皇分庭抗礼。雍正帝作为康熙帝的继承人,自然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方。

还有一件事情是雍正帝不得不担心的。由于西洋传教士所宣传的思想是反封建、反专制的,民间已有很多组织借西学的名义策划反清活动,令清廷不堪滋扰。因此,驱逐传教士迫在眉睫。

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令雍正帝下定决心驱逐传教士。就这样,西方传教士渐渐从中土各地消失,只在广州一带还有活动。一些留在南洋的传教士依靠办报纸的方式立稳脚跟,却再也不敢以传教的名义畅游中国。清王朝也是自雍正帝开始,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加速了清王朝落后和灭亡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