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明》1999年第03期
栏目:中篇小说
“京油子”、“卫嘴子”,是中国人对于北京人和天津人的性格界定;北京人何以就“油”?没有研究,但天津人被人们称为“卫嘴子”,那实在是因为天津人太爱说话的缘故。天津人一天到晚不停地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天不停地说,直到夜半三更,天津人还凑到街头上说,一直说到天明,再到马路上去说。
天津人一分钟不说话,全身发痒,天津人一小时不说话,全身酸疼,天津人若是一天不说话,不必问,这个人一定是病了。而且,天津人就是得了病也还是爱说话,当然也有的天津人得病之后不说话的,中医叫这种病是“中风不语”,西医称这种病为脑血栓。
天津人为什么爱说话,老朽我写过一个小册子,叫《天津人》,开宗明义第一篇,小标题就叫《“卫嘴子”之迷》,研究的就是这个课题。如今是写小说,此中的深刻道理,就不在此赘述了。
反正这样说吧,出门在外,无论是在火车上、轮船上、还是在飞机上,只要车上、船上有一个天津人,保证这趟车、或者是这艘轮船上,就一定是欢声笑语不停,短途的乘客,还得提防着别坐过了站。天津人爱说,天津人也能说,天津人能把没有的事儿说得天花乱坠,天津人还能把死人说活了,天津人能说得板凳长出翅膀,天津人能说得老鼠吞了大象。但是,也许有人会说,既然你们天津人这样能说,中国这样穷,怎么你们天津人就不能把中国说富了呢?对不起,富国,不是老百姓的责任,莫说天津人没有把中国说富的能耐,就是有这种能耐,天津人也没那份义务,光靠我们天津人把中国说富了,你们好坐享其成呀?没那么便宜,大家一块过苦日子吧。
当然,天津人也不是人人都爱说,也有的天津人就不爱说,譬如老朽我,就不爱说,就因为老朽我的不爱说,至今领导还不认识我。据说有一位领导喜欢读一个叫林希的老头儿写的小说,有一天这位领导对他的下属说,咱们天津过去有一个叫林希的,写小说,逗哏儿,你们查查这个人的后辈现在在哪儿了,如果有孙子的话,给送个香饽饽过去。他的秘书一听就笑了,当即就回答他的上司说,×长,这个林希从乾隆年间就迁到北京住去了,八国联军进天津的时候,瓦德西还向赛金花打听过这个人呢?
你瞧,这不全都是因为不爱说话的缘故吗?如果会上会下多说说话,领导也就有印象了,何至于再让领导费神找我?
好好的一个人,又明明长着一张嘴,何以就不爱说话?此中必有缘由。第一个可能,是遗传基因,从他爷爷那辈就不爱说话,到了他爹那辈,更不爱说话,再到他生下来,7岁之前,就没人和他说过话。饿了,他爹给他一块饽饽,渴了,他娘给他一碗水,此外,就再没必要和他说话了,一直到8岁,一天他爹忽然想起也应该让他干点活儿了,这样,他爹才对他说:“下河挑一担水来。”如此,他才第一次发出声音回答他爹说了一个字:“嗯。”如此,他爹才放下心来,断定他儿子不是哑巴。
一个人不爱说话的另一种可能,祸从口出,他深知说话的可怕,一句话说得不是时候,或者是说得不对地方,说不定就会引来杀身大祸。几千年来,因为说话获罪的,不计其数,到了1957年,因为多说了一句话而被定为右派的人数,比几千年因为说话获罪的人加在一起还要多出几百倍,你说说,没有点把握的,敢说话吗?
所以,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条件,于是许多人就变成沉默寡言了,而所谓的沉默寡言,指的是肚子里边有话,而保持沉默;其实还有许多人,心里什么话也没有,他们就是没话想说,就和老朽我一样,生来就是不爱说话。世人恭维这种不爱说话的人是三扁担压不出个屁来,信哉斯言。1957年,我狡猾,大会、小会,一直开了半个月,莫说是三扁担,就是六扁担也够了,到最后也没压出我一个屁来;但是有屁没屁无关紧要,右派是客观存在,如是,虽然我没有任何言论,也照样把我打成了右派,由此才受了长达20年的苦。
打成右派之后,我再也不说话了,自然就变成一个老蔫儿了,可是人家并不认为我是老蔫儿,人家说我对抗,还说一有风吹草动,我就要出来兴风作浪,你看连老蔫儿都没有活路了。就从这一点上说,旧社会就有优点,在旧时代,一个人不说话,就绝对不会有人和他玩引蛇出洞的游戏,不说话最省事,干活吃饭,天下太平。国民政府在赋于公民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赋于公民不言论的自由。有人说国民党反动的最大标志,就是剥夺了人民的自由言论,国民党统治时期,报上那些呼吁言论自由的文章,至今读起来还觉着带劲儿,再至于报上那些“小骂大帮忙”的文章就更让人读着解气了。那些“小骂”蒋介石是独夫民贼,“大帮忙”说国民党必将完蛋的文章,到了反右时期,一起被说成是反动历史了;倒是我们新社会,报上从来没有对于言论自由的呼吁,那时候一支从苏联传过来的歌曲还唱过:“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那个美劲儿呀,就甭提了。
国民党时期,知识分子对于国民党政府是“小骂大帮忙”,而老百姓对于国民党政府,则是不骂不帮忙,大家就是为生存奔波,棒子面一天涨三次价儿,早就把百姓涨傻了,你再让他发表对于新生活运动中“行人靠左边走”的规定有什么意见,他不骂你才怪呢。
蒋先生倡导的新生活运动,对于民众的要求也不过就是行人要靠左边走而已,而对于国民公仆们的要求,则要严格得多了。蒋先生要求他的下属廉洁奉公,更希望下属能够做到爱民如子,譬如什么不许欺压衣食父母,不许打骂国家主人,不许拿老百姓不当人看等等等等,那是一条一条地全有明文规定的;而且蒋先生以身作则,除了上峨眉山坐过滑竿之外,从来没骑在老百姓的脖子上作威作福过。所以,蒋先生听说他的下属常常有许多不良行为的时候,就非常气愤地骂他们“娘希匹”,蒋先生从来没骂过老百姓“娘希匹”,只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蒋先生和老百姓们亲了。
至于老百姓们呢,他们并不在乎谁和他们近,谁和他们远,老百姓就是愚氓,胡里糊涂。圣人们把世上的人分作三等,一等人是先知先觉,二等人是后知后觉,老百姓是三等人,不知不觉。我们常常说什么不知不觉之间天就亮了;这就是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天是怎么亮的?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他们一睡着了,就和死猪赛的,不知不觉地球就转了大半圈儿,他还没事没事的呢,早被人家转过来了。
如是,就说到了天津爷们儿黄老蔫儿,蒋先生的新生活运动已经推行一年多的时间了,他仍然不知道行人靠左边走,一上了马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马路左边卖烧饼,他就买了一只,一抬头,正看见马路右边卖馄饨,抬起腿来就往马路右边跑,正好一辆电车开过来,“嘎”地一声,电车就停住了,开电车的爷们儿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向着黄老蔫儿极是亲切地问了一句:“你不想活啦?”黄老蔫儿也没回答,蹿过马路,那边馄饨正煮熟,晚过去一会儿,煮过了火,馄饨变成片儿汤了。
黄老蔫儿如此不可调教,真也让公仆们对他没有办法了,好在公仆们的公事多,对于黄老蔫儿的不靠左边走,也并不十分在意,只要电车不把他轧死,他爱怎么走就怎么走;几时电车把他轧死了,好在他也没有后辈,由掩骨会抬到城外,找一处乱葬岗子,挖个坑儿埋掉也就是了。也算不得是什么损失,就是天津卫少了一个老蔫儿。
何以黄老蔫儿就落了个老蔫儿的雅号?顾名思义,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不爱说话。不知道的事情,他不说,知道的事情,他也不说。在府佑大街住了这许多年,许多老邻居楞没听见他说过话。笔者小时候,还以为黄老蔫儿是哑巴呢。那一年日本鬼子投降,黄老蔫儿受了八年鬼子气,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之后,黄老蔫儿立即跑到了大街上,正好一个日本人迎面走了过来,黄老蔫儿伸出一根手指,向着那个日本人就骂了一句:“八格牙路!”如此便也算是出了沦陷八年做亡国奴的气。
黄老蔫儿除了日本投降那年骂过一句“八格牙路”之外,对于政治事件从来不表态,他也不知道什么是政治;他就知道棒子面,他更知道一天没有棒子面,就要挨一天的饿,就算黄老蔫儿光棍一条,可是光棍挨饿才最可怜,饿死了连个亲人也没有,谁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连讣告都没法发。
黄老蔫儿既然知道棒子面为人生的第一需要,那他是靠什么手段挣到手每天他必须的2斤棒子面呢?黄老蔫儿没有正式事由,那年头还没有“工作”这一说,天津人把有固定职业的人,说是这个人有“准事由”,也就是说,这个人每月有固定的收入。而黄老蔫儿因为“蔫儿”,任何地方也不用他。你说说,这天底下什么事情不得说点话呀,就算是卖鱼吧,不也得问人家买什么鱼,买几条吗?黄老蔫儿不说话,看见有人来买鱼,捞出一条就给人家,你说人家会要吗?不行,不说话的人不能做生意,拉倒吧,黄老蔫儿就卖不成鱼了。
黄老蔫儿不爱说话,黄老蔫儿还不想挨饿,这么大的天津卫又不养闲人,那黄老蔫儿又每天去哪里挣他那买2斤棒子面的钱呢?别担心,天津卫饿不死人,无论什么人,都能在天津卫找到一条活路。本事大的,当天津市长,本事差点的,当什么议长,耍胳膊根儿,做河霸,来往船只都得交“份子”,不老老实实地交“份子”,他能把你的木船掀翻,就是这么个不讲理。没有这份本事的,可以经商,可以下海从艺,剃头的、修脚的,从粤菜名厨到烤白薯,大大小小都有生意好做。再至于书呆子们,可以教书,可以卖文为生,可以开报馆,可以写武侠小说,再不行,邮局门外摆个小桌儿,代写书信,再等而下之,还可以代写匿名信,造谣,捧臭脚,抬轿子,瞎起哄,惹惹惹。实在什么也干不来,还可以拾破烂,捡废纸,黑心的,还可以拐卖儿童,拉皮条,实在活不下去了,看见电车过来往电车上撞,可别真撞,真撞死了,电车公司的那份赔偿就领不着了。
成千上万条生路之中,黄老蔫儿走的是哪一条呢?黄老蔫儿走的是最最没能耐的那一条,他跑鬼市儿。
鬼市儿是个什么地方,这里,又要听我慢慢道来了。
天津卫,按时间分,有早市儿、晚市儿,还有夜市儿;按品类分,有鱼市儿、鸟市儿、粮市儿、菜市儿;按规模分,有大市儿,有小市儿;再按地点分,有南市,有北市,有老地道市。天津卫还有一处地方叫豆子地,那里也有一个小市儿,人们叫那里是“豆子”市儿,天津人忌讳“豆子”两个字,一个人不通情理,人们就叫他是“豆子”,做出的事情不被人理解,人们就说他犯“豆子”。
鬼市儿有好几重含义,从时间上说,鬼市儿开始于夜半三更,收市于天明之前,全部活动时间,正是丑末寅初的“鬼呲牙”时间,所以,天津人就叫这处小市儿为鬼市儿。第二重含义,到鬼市儿来买卖东西的人,全都是阳间不待敬的人,鬼头鬼脑,鬼市儿里无论是买的、还是卖的,一个个全和鬼魂一般,来无影、去无踪,和丰都城赶集赛的,买的卖的都不知道是从哪个坟头钻出来的。第三重含义,鬼市儿里的所有“货物”,都是黑货、小货、私货、赃货、假货、死货,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摆到市场里去卖。黑货,譬如凶器,手枪是没有人敢卖的,但是捅人的刀子、伤人的戒指……怎么戒指还能伤人?这是一种带刺儿的戒指,戴在手指上,一拳打过去,戒指上的钢刺能扎到肉里去,这就是中国人说的那种暗器。还有手杖,拿在手里是一根手杖,动起手来,一手杖抡起来,对方用手一接,手杖里立即拔出一把尖刀,这就叫笑里藏刀。这类物件,劝业场不卖,百货公司也不卖,就只有鬼市儿里卖。小货,也就是小偷们偷来的货,这里面什么全有,从镇宅之宝,到金银细软,直到老太太们的簪子、衣服、首饰,有时候还能看到假牙。怎么假牙也拿到鬼市儿来卖?贼不走空,顺手牵羊,就摸着一副假牙,再想摸点别的东西,主家咳嗽一声,醒了,立马快跑,就把假牙“捎”出来了。赃货,就是不干净的东西,什么东西不干净?凡是不从正道儿上得到的东西都是不干净的东西。假货,不必解释,中国人没有没买过假货的;再至于死货,那就不必细说了,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东西,就是死货。
说到天津卫的鬼市儿,那才是一大人文景观呢。后半夜一过,鬼市儿渐渐地就热闹起来了,买的、卖的,人山人海地全聚到鬼市儿上来了,鬼市儿做生意,不吆喝,不喊叫,“快来买呀,快来买呀,刚偷出来的新衣服,小两口入洞房门没关严,就顺手牵出来了,给钱就卖啦!”那不自找倒霉吗?所以,鬼市儿里虽然人山人海,但是没有声音,就听见嘁嘁嚓嚓地一股声浪,但是什么话也听不清楚,掺杂着鬼市儿里滚滚的尘烟,鬼市儿永远给人一种神秘兮兮的感觉。最大的特点,鬼市儿里的东西,必须天明之前出手,鬼市儿一开张,那件皮袍子要到40元,没有人买,到了鬼市儿收市的时候,1角钱,他卖了。怎么呢?再“绷价儿”,天明了,失主找来了,快马儿出手吧,好歹落1角钱,也是白捡的,没赔本。
这一下,黄老蔫儿就找着饭辙了,每天天明之前,他匆匆地就往鬼市儿跑,跑到鬼市儿,正赶上鬼市儿收市的时刻,好歹给个价钱,就能买到点什么东西,然后再拿到早市儿去卖,一倒手,1角钱买到手的一双皮鞋,1元钱卖出去了,这一天的棒子面钱,有了。
在鬼市儿,黄老蔫儿1元钱买到手一件老羊皮袄,软软的绒毛,摸着暖暖的,拿到早市儿,至少能卖到10元,黄老蔫儿满心的高兴,以为今天的棒子面钱又挣到手了,可是给过钱之后,黄老蔫儿抱着这件老羊皮袄走出鬼市儿,才往身上一披,立马儿,皮袍上的羊毛全落下来了,再一看,老光板一条破大褂,大褂上一层臭油,也就是沥青,粘着一层羊毛,风一吹,羊毛全脱下来了,认倒霉,黄老蔫儿把那件破大褂扔了。
当然,黄老蔫儿也不能光倒霉,大多数时间,他能得点便宜,有一次黄老蔫儿1角钱买了一只猫,也是府佑大街上的一位老住户说是家里闹老鼠,就托嘱黄老蔫儿给他家买只猫,正好鬼市儿里一个小子抱着一只猫在卖,想来一定是个小偷儿,进了一户人家,什么也没摸着,也是主人咳嗽了一声,吓得回头就往外溜,正好窗沿上卧着一只猫,顺手抱出来了,只1角钱,就让黄老蔫儿买走了。
黄老蔫儿抱着猫走回府佑大街,正琢磨着该向那户人家要多少钱,再一看,哟,这只猫一只眼睛发蓝,另一只眼睛发红,波斯猫。鬼市儿里没有光,没看出来这只猫两只眼睛两个颜色,这一下,值钱了,不卖给那户人家了,让这种猫去捉老鼠,耽误材料了,这种猫是抱在怀里玩的,每天得喂它吃鲜鱼,还得洗澡,是宠物猫,类如人杰之流,和普通百姓是不一样的。
果然,在早市儿,黄老蔫儿把这只波斯猫卖了个好价钱,一连三天,黄老蔫儿没往鬼市儿跑,一连喝了三天好酒,到了第四天,再不去鬼市儿就没钱买棒子面了,这样,他才又跑到鬼市儿上来了。
今天黄老蔫儿来晚了,当他跑到鬼市儿的时候,已经到了快收市的时间了,整个鬼市儿里也没剩下几个人。黄老蔫儿在鬼市儿里溜了一大趟,只看见有一把斧子,一只掉了底儿的大木桶,还有一双鞋底儿已经透天了的皮鞋,一样可买的东西也没有。
眼看着今天就要没辙了,黄老蔫儿无精打采地往鬼市儿外面走,走着走着,正看见迎面一个人拉着洋车也是无精打采地走了过来,走近一看,老熟人,云祥后拉洋车的瞎老五,瞎老五眼神不好,直到和黄老蔫儿面对面地快撞上了,他还没认出黄老蔫儿来呢。
“瞎老五,你也跑鬼市儿来了?”黄老蔫儿向瞎老五打着招呼说。
“哟,黄老蔫儿,你瞧我这眼神儿,都快碰上鼻子尖了,还没认出模样儿来呢,若不,怎么就总吃亏呢?”
“又被孙子‘涮’了?”黄老蔫儿向瞎老五问着。
天津卫,拉洋车是最窝囊的一种行当,说不上是职业,作家才是职业呢,拉洋车比乞丐强不了多少,遇见本份人,坐车付车钱,遇见不讲理的孙子,不光是白坐你的车子,拉到地方,一个不高兴,说不定还踢你一脚。踢完了你,你连问也不敢问一句,还得给他鞠躬,那年月,是个喘气儿的就比拉洋车的横。
“唉,别提了。”瞎老五叹息了一声,向黄老蔫儿述说着刚才遇上的倒霉事:“白坐了我的车子,不给钱,下车时还骂我跑得慢,说是耽误他上班时间了。耽误嘛上班时间呀?当我不知道你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云祥后,暗门子,你小子泡妞儿去了,玩了一宿,睡过了,匆匆出来就奔局子里跑,还说我跑得慢,呸,不看你小子穿着老虎皮,我早揍你了。”
瞎老五专门在云祥后“拉早儿”。
怎么就是云祥后?又怎么就叫做“拉早儿”?这里面都有学问,容我一一地向诸位道来。云祥后,顾名思义,就是云祥大戏院的后街,云祥大戏院,是天津卫有名的戏院,场场爆满,最热闹的时候,卖过站票。而且云祥大戏院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戏院后边有一条小巷,这条小巷里住着许多不肯进班子混事由儿的上等漂亮妞儿,一个妞儿住着一座小院,由着一个老鸨娘侍候着,每天只等云祥大戏院一散场,立即那些意犹未尽的爷们儿就往这儿跑,跑进小院儿来,老鸨娘早泡好了上等的好茶,再炒上几道小菜,吃吃喝喝,亲亲热热,自然就享尽了人间的美事。
而瞎老五在云祥后“拉早儿”,更是一种挣钱的方式。拉洋车也分时间段,有早晨出来拉车的,也有中午出来拉车的,还有夜里出来拉车的。白天拉车的,是老实汉子,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儿,凭着一身的力气,挣的是个辛苦钱。夜里出来拉洋车的,都得胆子大,深更夜半才回家的,除了醉汉,就是恶少,这些人混不讲理,坐上车,连去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到了地方,还有人耍混。所以,这就得需要一点胆量,他敢耍混,你就敢揍他。坐上洋车就睡过去的醉汉,你好歹把他拉到个地方,告诉他到了,把他从车上拉下来,伸手掏口袋,说来也怪,中国的醉汉,就是到了烂醉如泥的时候,只要你一掏他口袋,立即就醒过来了,最大方的汉子,顶多多给你1角钱,剩下的钱,他又揣起来了,把钱揣好,他再接着耍酒疯。
瞎老五“拉早儿”,有他的好处,天不亮,就跑出来坐车的,一多半是狗食,这等人在妓院、暗门子里面泡了一夜,全都要在天明之前回家,这时候街上的洋车最少,拉洋车的敢要大价钱,天明之前拉一趟,弄好了,顶白天拉一天挣的钱还多。瞎老五家里人口多,只白天拉养不起老婆孩子,所以他每天都要在天明之前赶到云祥后,等着拉那些出了暗门子,立即就是道貌岸然的国民公仆大人先生。
今天,瞎老五又是早早地赶到云祥后,正好从暗门子里面懵懵懂懂地就出来一个人,立即瞎老五迎上前去,黑咕隆咚他也没看清楚这位爷披着老虎皮,就听见这位爷说了一声去稽察署,瞎老五知道要格外当心,没敢“抄”近道,只挑平坦的路跑,跑了好长一段路,累得出了一身臭汗,眼看着前面就是稽察署了,那位爷一步从洋车上跳下来,冲着瞎老五就骂了一句:“泡磨菇呀!”
“泡磨菇”就是泡洋工,拉车不肯出力气,故意在路上耽误时间。不敢争辩,瞎老五只求着这位爷好歹赏几角钱,没想到这位爷一扭屁股,走进稽察署去了。
“一分钱没给,这一大早儿,泡汤了。”拉洋车的瞎老五嘟嘟嚷嚷地对黄老蔫儿说着。
黄老蔫儿听明白了,瞎老五白拉了一趟车,坐车的爷是局子里的人,不给钱。
“也是他小子不走运,下车时把一件衣服忘在车上了。你想呀,串暗门子,能披老虎皮吗?昨儿夜里,他是穿着便服逛暗门子去的,睡了一夜,天亮了,上局子里‘点卯’,他得穿上老虎皮,也是在姐儿的被窝里睡得太美了,下车时一慌张,他就把衣服忘在洋车上了。你说我能把这件衣服再给他送回去吗?咱是一片好心,可是真给他把衣服送回去,他逛暗门子的事儿就露馅儿了。得,就算是他小子给我的车钱,唉,没想到鬼市儿收市了。”
瞎老五唠叨着,黄老蔫儿往车上一看,果然车座儿上放着一件衣服,也说不上是什么好衣服,就是普普通通的长衫,半新的成色,可是有人想穿长衣服,穿这件,也足够体面。
“卖不上价钱。”黄老蔫儿没头没脑地说。
“谁还图什么价钱呀?够他小子的车钱,我就算没赔。”
“看你‘拉早儿’出来不容易,全都是老交情,我给你3角钱。”黄老蔫儿看也没看那件衣服,就对瞎老五说着。
“你拿走。”说着,瞎老五就把那件长衫交到黄老蔫儿的手里了。
这,就算是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