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懂顾客
1393400000012

第12章 读懂顾客的磋商心理(1)

顾客也需要你聆听

一位成功的保险推销员对如何使用倾听这个推销法宝深有体会:“一次,我和朋友去一位富商那儿谈生意,上午9点开始。过了6小时,我们步出他的办公室来到一家咖啡馆,放松一下我们几乎要麻木的大脑。可以看得出来,我的朋友对我谈生意的措辞方式很满意。第二次谈判定在下午2点到6点,如果不是富商的司机来提醒,恐怕我们谈得还要晚。知道我们在谈什么吗

实际上,我们仅仅花了半个小时来谈生意的计划,却花了6个小时听富商的发迹史。他讲他自己是如何白手起家创造了一切,怎么在年届50时丧失了一切,后来又是如何东山再起的。他把自己想对人说的事都对我们讲了,讲到最后他非常动情。

很显然,多数人用嘴代替了耳朵。这次我们只是用心去听、去感受。结果是富商给他40岁的孩子投了人寿险,还给他的生意保了10万元的险。我对自己能否做一个聪明的谈判人并不在意,我只是想做一个好的听者,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到哪儿都受欢迎。

具体含义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描述:

第一,做个忠诚的听众。不要轻易另起话题突然打断对方的讲话这是交谈中的一个忌讳。如果迫不得已,你一定要看看对方的反应,打断对方的讲话意味着你对人家观点的轻视,或者表明你没有耐心听人家讲话。如果需要对方就某一点进行澄清时,你可以打断对方。

第二,跟着对方的思绪。据调查,大多数人听话的接收速度通常是讲话速度的四倍,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句话还未说完,但听者已经明白他话讲的内容是什么。尽管如此,你也必须要跟着对方的思绪,听他到底要讲什么内容,也只有这样做,你才可能听得出对方的立场和话外之音。

第三,适当地迎合。口头上讲一些表示积极应和的话,比如“我明白”、“真有趣”、“是这样的”。它们可以表明你的确是在认真地听顾客讲话,这样,顾客会对业务员产生信任。向顾客表明你在认真地听他讲话的方法还有:你向他就有关问题进一步澄清,或是希望得到更多的有关信息。这些表现很重要,但绝对不要用“嗯、哦”来表明你的共鸣,这些做法太简单,虽然确实可以表明你对顾客的讲话是感兴趣的,但让他人听起来像是敷衍。

第四,千万不要打哈欠。如果顾客在兴致勃勃地向你叙说时,而你却发出一些令人难受的声音,比如说打哈欠,玩弄手上的物品,收拾桌子等发出不合适宜的声音。肯定会使潜在顾客感到你对他的讲话不感兴趣,导致谈话的中断,从而损害你们之间的友善关系。如果确实没有办法阻止你发出这样的声音,一定要确保对方听不到。

第五,要听话外之音。一些业务员听话很认真,甚至做记录,但他们往往只注意表面,而忽略了大量顾客话外的意思。电话行销人员在听顾客讲话时候要关注对方的语调、语气、节奏变化等。

第六,确认对方的讲话。为了理解顾客的讲话,应该将这些讲话做出概括总结,这也是聆听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表明你的确在认真地听对方说话,也为潜在顾客提供了一个帮助你澄清可能的误解的机会。对于一些不能肯定的地方,你也可以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来寻求得到顾客的证明。

训练聆听的技能

聆听技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1.让说话的人把话说完;

2.确定自己了解对方的观点之后再作回答;

3.聆听重要的论点;

4.试着去了解对方的感受;

5.先想到解决方法才发言;

6.先预想自己的回答再发言;

7.聆听时要控制自己,很放松,很冷静;

8.发出聆听附和声呃、哎哟、原来如此、哦.;

9.别人说话时,可做笔记;

10.以坦荡荡的心聆听;

11.即使对方是个无趣的人,我也会听他说话;

12.即使对方是个混球,我也会听他说话;

13.注视着说话的人;

14.耐心地聆听;

15.提问题以确定自己了解的情况;

16.聆听时,不要分心。

倾听也是一门艺术,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做好的。怎样学会倾听呢请记住乔·吉拉德归纳的12条倾听法则:

1.把嘴巴闭起来,以保持耳聪目明。

2.用你所有的感官来倾听。别只听百分之五十,要了解完整的内容。

3.用你的眼睛“倾听”,目光持续地接触,这样能显出你听进了每一个字。

4.用你的身体“倾听”。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可倾身向前,脸上保持全神贯注的神情,表示对他讲话的专注。

5.当一面镜子。别人微笑时,你也微笑;他皱眉时,你也皱眉;他点头时,你也点头。

6.不要打岔,以免引起别人的烦躁和不快。

7.避免外界的干扰。必要时请秘书暂时不要接电话。

8.避免分心。把电视、音响设备关掉,没有什么声音比你正倾听的那个人的声音更重要。

9.避免视觉上的分神。不要让一些景象干扰你的眼睛。

10.集中精神。随时注意别人,不要做其他分散精力的事,如看表、抠指甲、伸懒腰等。

11.倾听弦外之音。常常没有说出来的部分比说出的部分更重要。要注意对方语调、手势的变化。

12.别做光说不练的人,把仔细倾听当作你的行动之一。

顾客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销售中常会发现个别顾客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业务员“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销售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例如,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业务员介绍的内容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业务员推销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等。

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方面,现代顾客的购物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反对别人把自己当“外行人”,为表现自己的“知识渊博",就对任何事物倾向持批判态度。客观方面,业务员的可信任度、推销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但如果业务员能巧妙利用顾客的这种叛逆心理,给顾客制造一种气氛,激发顾客对你推销商品的占有欲,很有可能会欣然买下你的商品。

看看下面的这个推销实例,你一定会为业务员高超的推销本领叫好,也一定会受益匪浅。

某业务员正在推销甲、乙两座房子,而此时他想卖出甲房子,因此他在跟顾客交谈时这样说:“您看这两座房子怎么样现在甲房子已经在前两天被人看中了,要我替他留着,因此你还是看看乙房子吧其实它也不错。”顾客当然两座房子都要看,而业务员的话在顾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了一种“甲房子已经被人订购,肯定不错”的感觉,相比之下,他就觉得乙房子不如甲房子,最后他带着几分遗憾走了。

过了几天,业务员带着热情的表情高兴地找到这位顾客,告诉他:“您现在可以买到甲房子了,您真是很幸运,正巧订购甲房子的顾客把房子退回来了。他说家人太多,觉得房子有点小,想另找一座再大点的房子。我那天看您对甲房子有意便特地给您留下来了。”

听到这,那位顾客当然也很庆幸自己能有机会买到甲房子,现在自己想要的东西送上门来了,此时不买,更待何时。因此,买卖甲房子的交易很快达成了。

在这个例子中,业务员稳稳地掌握住顾客的心理,通过把顾客的注意力吸引到甲房子上,又给他一个遗憾甲房子已被订购.刺激他对甲房子产生更强的占有欲,最后很轻松地就让顾客高高兴兴地买下了甲房子。此例旨在说明:如果顺着不行,可以逆着试试看,而绝不是让业务员给顾客设圈套。

顾客不喜欢的几类话

顾客经常会因为业务员无意之中的一句话而产生反感,因而放弃购买。这对业务员来说是最大的浪费。基于一般人的性格特点,顾客会对业务员的九种话产生反感。

批评性话语 这是许多业务人员的通病。有的销售员可能是并非故意去批评指责,只是想有一个开场白,而在顾客听起来,感觉就不太舒服。

主观性议题 在处理顾客提出的涉及主观意识的议题时,如政治、宗教等,有经验的销售人员会随着顾客的观点,一起展开一些议论,但遇到争论,销售人员就会适时地将话题引向要销售的产品上来。

专业性术语 专业术语极易导致顾客的反感。只有将专业术语转换成简单的话语才能让人听后明明白白,有效达到沟通和产品销售的目的。

夸大不实之词 不要夸大产品的功能!销售人员不能因为要达到一时的销售业绩,就夸大产品的功能和价值,否则势必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一旦产生纠纷,麻烦多多。

贬低对手的语言 同业的业务人员贬低或攻击竞争对手,首先会造成顾客的反感,因为这种不讲商业道德的行为会导致公司乃至整个行业形象的降低。